【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运动、静止、新事物、旧事物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明确物质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反对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马克思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而运动的基础在于物质,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自身内部存在着矛盾。事物自身的矛盾,是促使事物永远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状态的根源。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从外面强加于物质的。所以说,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2)根本属性与根本特性的区别。
我们在讲物质概念时,说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在讲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那么,“根本属性”和“根本特性”有什么不同呢?`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属性是相对区别与实体而言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感性物质和思维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是物质的本质。这个根本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实在性是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可以感知的物质的共性,是物质的绝对的、不变的特性,即存在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怎样,它是物质许多属性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占有最重要地位的属性。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的相对性,是指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著的变动状态,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2)静止相对性的表现:
第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与地面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的机械运动。第二,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处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的状态。
(3)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第一,物质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比如没有进行机械运动,因而显示出一定的静止状态来。但是此时此地它还在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运动,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等。第二,任何事物保持自身性的性质,都只能是暂时的,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量的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某物就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转化成他物。
3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非任何运动、变化就是发展。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4区分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日趋灭亡的东西。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先后做标准,也不能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为标准,更不能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现形式为标准,而只能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为标准。
【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
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
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1)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教学可由惠能的观点和刻舟求剑两个电脑动画引入,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并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科目,证明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二者不可分离。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学生容易把静止作为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提前提出问题:运动和静止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谁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请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举例加以论证。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会找出答案。
(2)对“发展的实质和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的教学,可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法,教师列举关于事物运动的各种事例和各种各样社会上存在的新出现的现象或事物,让学生讨论、争论哪些事物是新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发展和运动、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教学方法: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法,举例法和问题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引导学生求知、分析、归纳、辩证的思考问题,由具体的事例概括出抽象的哲学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能力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联系的含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图片: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成功举办。
师: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事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世界上有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万事万物都在动,那么,静止和运动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提问:事物为什么会运动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万事万物由于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才使宇宙万物呈现出变化万千、五彩缤纷的生动图景。
阅读:56页~57页楷体字
(电脑展示:地球的运动、布朗运动、水分子的化合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人的成长过程、细胞分裂、社会的发展过程。)
提问:以上图片说明运动有几种形式?各是什么?这些运动形式的存在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有五种运动形式。从物体位置的移动到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由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更替,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在动。
设疑:那么,什么是运动?
1.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设疑:刚才的图片中到底是什么在运动,假如没有运动,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呢?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材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景物的运
动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的运动
变化
俗语说:“稳如泰山”。意思是说泰山最稳固,似乎是不运动的。可是科学告诉我们,一百万年以来,它升高了几百米。
“恒星”顾名思义,应该是永恒不动的。其实不然,织女星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向地球方向急驰。
基本粒子同样在不停的运动着。有许多基本粒子,从出生到湮灭,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分之一秒,运动的速度非常快,实在称得起“瞬息万变”。
思维的变化:图片。
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得出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整个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思维领域,从宏观物体到微观世界,任何物质的具体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万事万物都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中。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所以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设疑: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物质离不开运动,那么,运动能否离开物质呢?世界是否存在非物质的运动呢?
(再次展示自制课件。)
提问:各种具体运动形式的主体到底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电荷、光子等,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等,生命运动的主体是生命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脑。这说明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2)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总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然而,实际生活中有人却不这样认为。
课件显示:惠能的观点;刻舟求剑的故事。
提问:这两个人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各犯了什么错误?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惠能的观点是典型的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刻舟求剑者则是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这两个观点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都是错误的。
(3)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讨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人之所以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是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河水处于不断的流动中,第二次踏入的河水和第一次踏入的河水不同了。这个观点既看到了事物是运动的,又看到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材料: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字据。一日,李四让张三还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借钱的我了,我没借你的钱,李四生气的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在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提问: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张三和李四究竟犯了什么错误?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张三和李四都看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事物在发展变化的同时,还具有一定时期的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提问:现在教室里,什么在动?什么处于静止的状态?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教室里所有的东西都在动。但如果相对于教室、桌椅来说,你的位置没有发上变化,从每个同学本人来说,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止的两种情形。
(1)静止的两种情形。
(边看自制课件边分析)
一是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事物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设疑:这里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还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虽然从空间位置来看,我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地球时时刻刻在运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所以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刚才故事中的张三和李四,尽管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但他们一直是张三和李四,没有变成王五和赵六,即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他们的理由完全是诡辩。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含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请同学们在这节课的指导下,学会树立科学的运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