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小老板要实现大规模经营,一般都是从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做起,从小生意做起,然后通过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逐步地积累经验和资金,然后再去做较大一点的生意。稳妥经营,稳步发展,是经营扩张的根本。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公司都存在一个扩大规模的问题,开公司谁不想有大的发展呢?要想发展就必须扩大再生产,而要扩大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投入,可是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在个人筹资不利时,向银行贷款就成了最自然,同时也是最方便的方法。尤其在当今的中国,准能从银行贷到款,而且是谁贷的款越多谁就会被认为最有本事,这些人似乎忘了还的问题。
日本的八佰伴公司宣布破产还不到一年,韩国的大字公司义重陷八佰伴的覆辙。大宇公司是中国人熟悉的一家韩国大财团。它生产的汽车、彩电、音响等产品,在中国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实际上,大宇集团公司以及它的领导人金宇中可以说是韩国30年中事业由麻雀变凤凰的代表。正如30年前韩国还可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一样。30年前,大字公司还只是一家小型的纺织贸易公司。后来公司因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大额贷款再加以出口补助,使得这个小公司得到了飞速发展。经过20年的发展,大宇公司逐渐插足于造船、电子、建筑、金融与汽车制造等行业,成为世界排名50强的超大企业。这些都使得大宇公司成为韩国的代表,而其领导人金宇中也是一度被推崇为企业家睿智与毅力的楷模。
可是,大宇的经营蕴藏着极大的危机。因为长期以来,公司一直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公司,一直给予大量的财政拨款,导致了公司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做得太少,一直在以高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公司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出口创汇的业绩一直很好,在良好的销售业绩的掩饰下,公司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反而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当然,扩大经营规模的主要办法就是不断地向银行贷款,以债养债。
现在的大宇公司,已发展为22家事业体,12家卜市公司,年营业额占韩国生产总值5%的航空母舰似的大型公司。然而,这艘航空母舰携带着随时可能失控的核弹头——那就是它的巨额债务。它的债务已经高达500亿美元。这简直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没有亚洲金融危机,大宇公司这样举债经营的脆弱性还不会充分暴露,或者说至少还得等一段较长的时间才会显出危害。公司还会像以前那样,制订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然后向银行申请贷款。当然,用于抵押的钱也是银行的钱——只不过是以前给公司的。
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一切。金融危机导致了整个韩国的经济衰退,银根紧缩,严峻的金融形势使得银行开始催还贷款。大宇集团虽是韩国的第二大财团,但它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形势却危如累卵。
在危机爆发前,大宇公司过高估计了新兴市场的潜力,深信自己越早在新兴市场立稳脚,就越能在这些市场成长之际主宰市场。所以,这几年来,大宇深入波兰、印度以及乌兹别克等地,设立汽车制造厂。这些声势浩大的进军行为,听起来非常有鼓动力,也很振奋人心,可超过了大宇公司实际所能承担的能力。他们至此已担上了500亿美元的债务。
当韩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侵袭下,如风雨中飘零的落叶时,大宇公司似乎也到了气数将尽的时候。公司的出口额减少,国内的销售由于市场的紧缩而直线下降,还银行贷款的时候到了,公司由于业务不佳,当然还不起债款,而此时韩国政府自己各种麻烦不断,根本不可能再像以前1月15样给大宇以大力的援助。
现在,大宇集团的造船、商用车辆、汽车零件与电子部门,如今都被送上了拍卖台,未来还可能会有更多的部门必须抛售。大宇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金宇中为取得债权人的信任,提出以个人的财富作担保。
这个业界中看起来永远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最终破产。韩国政府还由此及彼地警告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大公司、大企业,指出韩国前30个大公司在年底之前仍不将负债比降至200%以下的话,其财团老板将会失去经营权。
韩国这些大财团今天的危机也好,说得远一些还可加上巴西的举债发展所导致的经济危机也好,都在提醒我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切不可贪多求大,无限地扩展规模。因为扩大规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而银行本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而不是慈善机构,它借钱给你是要还的,而且是要有利息的。还不起的话,依照法律,它可以采取申请破产等手段,收同投资。所以公司在借资金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审慎地考虑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偿还能力,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要让本想借来生利的钱,成为逼己破产的“催命符”。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们平日使用的图钉,其商晶的销售价格是每只四厘钱,一只图钉的利润只有一厘钱,可就凭着这一厘钱的利润,浙江省的一家乡镇企业1987年却获得利润220万元,还出口创汇20万美元。这就是嘉兴市郊竹林乡图钉厂。与竹林乡图钉厂情况比较相近的是一位日本富翁。所不同的是他经营的是拉链。他就是日本的“拉链大王”吉田忠雄。
拉链的价格和利润可能比我们使用的图钉要高一些,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拉链可以说是很不起眼的,但就是这不起眼的拉链却有着不可低估的用途。而且,不断翻新的服装以及旅行包还会为拉链提供新的前景。日本吉田工业公司正是以生产拉链而闻名于世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制造公司,每年营业额大约在25亿美元,年产拉链长度相当于190万公里,足够绕地球49圈。
该公司生产的拉链占据了日本国内市场的90%,占世界拉链市场的35%。吉田忠雄原来是他的家乡黑部一家经销中国瓷器的公司的普通职员。由于这家公司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留下了一批货物,其中有一些别人寄售的拉链。这些拉链做工粗糙,大部分已经锈迹斑斑。为了筹款还债,吉田忠雄要求有关债权人把这些拉链借给他修理。就这样,吉田忠雄和他的两个同事开始了从事拉链修理工作。后来他在自己的家乡黑部设立了公司并作了登记,专门生产拉链。由于经营得法,该公司在几年内业务大有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吉田忠雄的拉链公司的外销市场因此消失,而且吉田忠雄在东京的拉链工厂在一次轰炸中被焚毁。在种种打击之下,吉田忠雄并没有屈服,而是顽强地继续开拓,终于在战争结束的1945年在黑部建立了新的拉链制造工厂。
战后的日本物资奇缺,吉田忠雄的拉链生意异常红火。后来,吉田忠雄从美国进口了生产新合金材料拉链的机器,并采用新的制造方法大量生产。在吉田忠雄的苦心经营下,以“YKK”命名的拉链在日本市场上二取得了稳固的优势地位,并且打入了国外市场,成了日本第一个向海外进军的制造商。目前,吉田忠雄公司的业务已经活跃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国外雇用了数万名职工,仅在意大利就有3家公司,而在美国拉链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5%,吉田忠雄也稳坐拉链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拉链,成就了一位世界经济巨人。
只要经营得法,再小的生意也能赚钱。反过来说,如果经营不得法,越大的生意赔得会越惨。
世界上有许多百万富翁,都是从一无所有中走出来,然后从事一个很小的生意,逐步地成为令人瞩目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