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刚刚刊出,日本的舆论就一片哗然。很多人虽然知道这家公司故弄玄虚,但是对如此的言辞还是难以忍受,纷纷指责这家公司的行为。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公司,这次成了众矢之的,连续多日在报纸、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上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有的人甚至扬言,如果这家公司胆敢按照媒体所说的去做,他们将联合起来让它倒闭!
正是在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这家公司声名大振,很多日本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在广告中所说的在富士山撒咖喱粉日子的前一天,各大报纸都刊登出了这家公司的郑重声明:鉴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为了公众利益,本公司决定取消原来在富士山顶撒咖喱粉的计划……
反对的人们异常地高兴,在欢庆胜利的同时,田中和公司员工们也在欢庆他们的胜利。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日本人都知道了这家生产咖喱粉的公司,并且误认为这家公司是一家实力超群、财大气粗的公司。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小商小贩都纷纷投到该公司的门下,大力帮助该公司推销咖喱粉。这样,公司的咖喱粉一时间成为了畅销产品。田中经理通过制造轰动效应这一招救活了一家公司。从此,这家公司的咖喱粉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当然,这样的招数只能偶尔尝试,不应该经常使用,并且一旦使用,就必须做详细的计划,把假戏做得比真戏还要真,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经商靠的是斗智斗勇,当把智慧、勇气完全运用到商业活动中时,就是一场智力角逐赛。在角逐中,不妨换换思路,改变一下出牌的规矩,这样也能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俗话说:“兵以快胜,商以奇赢。”商战中什么策略都能用,当经营处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改变困局,就要采取一些非常的方式,制造点耸人听闻的新闻,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则可以趁时而发,取得预期效果。
勇于创新,特色经营
有两位农民筹了一笔钱,在深圳开了一家小饭店。开业后很长时间,由于经营没有付什么特色,门可罗雀、经营惨淡。后来,两位农民觉得店后的那个花园可以开发成菜园,以自产的新鲜蔬菜来吸引顾客也许会有所改观。于是,他们聘请专业人士将花园改造成菜园。
凭借着这位专业人士的出色能力,一段时间后,饭店花园就变成了一座融菜、果、花三者为一体的综合园,里面栽培的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观赏。顾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刚从园中采摘来的新鲜蔬菜、水果,还可以到园中去散步,观赏菜盘中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去采摘园中的果蔬来品尝。
凭借着蔬菜花园,这家饭店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生意越做越好,利润也非常可观。
对每一位小老板而言,要时刻牢记“没有特色就没有‘钱’途”。只有用智慧挖掘、开发出特色,才能从千篇一律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从而在同以规模、品牌、效益为主导的大企业的竞争中赢得生存的空间。
冯女士下岗后,在南京开设了一家小面馆,经营手擀面。虽然她做生意一直很卖力,面的味道也不错,但因为产品没有特色,一直打不开市场。
有一次,冯女士为一位客人下面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锅内的白色高汤中漂浮着一缕红色。仔细端详,才发现是自己擀面条的时候,不慎将几片胡萝卜片粘了上去。她看着在高汤中翻滚着的面条,突发奇想:这白汤白面加上红色的胡萝卜点缀得十分好看,我能不能将手擀面做成彩色的呢?或许会受到南京食客的欢迎。
她一边想着,就开始试验起来。首先,由于面条是进口食品,是不能用化学染色剂加工的,必须使用无污染、天然的、可食用的染色材料。她首先想起的是从蔬菜中提取汁液当染色剂。为此,她从菜市场购买了一堆蔬菜,将其洗干净后分别掰碎,放到榨汁机中搅烂,然后加上水,和着面粉揉搓,最后制作成面条。她定睛一看:各种色彩的面条显得十分漂亮。
冯女士不禁十分高兴,然而,面条一下锅,她的高兴劲儿就没有了,原来用蔬菜汁和面做出来的面条虽然漂亮,但却不筋道,一碰就会断,吃到嘴里也是烂糟糟的。这种面条如何能受到顾客的青睐呢?后来通过向专家请教,她明白了问题出在面粉上。因为她过去做面条经常使用精制面,这种面条的纤维十分细,加上蔬菜汁等含有杂质的成分就会十分易碎,倘若换成粗面粉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冯女士回家试了试,果然如专家所说。
冯女:卜的彩色面条最终制作了出来,后来专家又为她提供了一种纯天然的添加剂,使她做出来的面条既筋道又好看。冯女士给自己的面条取名为彩虹面。彩虹面上市之后,受到顾客的欢迎,冯女士的小面馆很快便扭转了经营颓势,开始迈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另外,冯女上还发明出一种“复合型”的彩虹面。譬如,蔬菜中没有蓝色与灰色,她便把从白色的牛奶和紫色的蔬菜中提取的紫色汁混合,调制出灰色,然后再搭配以灰色和绿色的蔬菜汁,调剂出蓝色。至于红色,则是从血糯当中提取的,那是她查阅了许多书才找到的“秘方”。经过一番艰苦的探索,冯女士制作出了真正的彩虹面,就像真正的彩虹一般,一碗面条当中有七种色彩,且全都是天然调料,令食客吃得放心。对于冯女士的独具匠心,许多顾客啧啧称赞,说她像个美食家。
冯女士的面条受到顾客们的赞赏,她的产品很快便打开了销路。没过多久,她便开设了好几家专售面条的连锁店。
创新就是改变,就是标新立异,创新不是模仿。创新需要一种勇气,小老板只要学会改进,不断超越、不断进取,最终就能攀上财富的巅峰。
珠海市有一家别具特色的袜子店。这个店不大,只有10平方米,这家小店卖的是袜子,但却不是寻常的袜子,是市面上不常见的一种五指袜。这样的一个小店,因为卖的东西别具特色,因此每个月带给店主的收益都超过万元,这让周围很多精明的商人都大跌眼镜,感到不可思议。
这个店的名字就叫“××五指袜子专卖店”。店主谭某,是从江西萍乡到珠海来的一个打工妹。谭某最初在珠海打了几年工,攒了一点钱,就想自己做生意。但是,做什么生意她却一直举棋不定,问周围的朋友,也没有一个人说得出一个好主意,谭某只好自己想办法。最后她看中了袜子专卖店,并且将目标瞄准了那种能将脚指头分隔开来的五指袜。这种袜子的最大优点就是因为将脚趾分隔,使人不容易得脚气病。广东气候温暖却比较潮湿,患脚气病的人很多,这是一种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却因为不够时尚,同时没有人肯下力气去推广,以致在偌大的珠海想找一双五指袜简直比登天还难。
谭某认准了这是一个机会。但她的决定遭到了朋友们几乎一致的反对。他们认为:第一,从未听说过有什么袜子专营店;第二,像袜子这样一种薄利小商品,得卖多少双,才能将店租赚回来。但是谭某打定了主意,不为所动。相反,认为朋友反对的理由恰恰是自己的机会。她的店很快开张了,第一次她就从浙江义乌进了1万双五指袜,每双的进价在5—10元,这批货加上租赁店铺和装修的花费,不但用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还负了一部分外债。
然而,一开始她的生意并不景气,有些冷言冷语开始在谭某耳边绕来绕去,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但谭某坚持了下来。到第二个月,她就开始赢利,赢利虽然不多,却显现出了一个好兆头。此后的经营虽然不时仍旧会有些磕绊,但总的来说比较顺利。现在谭某靠卖五指袜,每个月可以稳定获得上万元的收入。对一个小本起家的创业者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了不得的收入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运抓得到独门项目。但就是一般的项目,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用富有自己特色的方法去进行经营,同样也能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的特色项目。这就是特色经营的“变”字诀。
特色经营,就是要避开大众的、一般的、普遍的形式样式,选择一些另类的、别人较少涉足的项目或经营手法,以异于常人的特色立足于商海中。小老板在经营项目上难与大公司竞争,但如果能经营有特色的特别项目,同样也能建立起自己的经营优势。小本经营只有标新立异、突出特色,才能在大公司林立的商海之中站得住脚跟。可以说特色经营是小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