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拥有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作为一个公司老板。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比平常人更多的得与失之间的选择,因此。也更应该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拥有和失去。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好心情,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前,有位国王很喜欢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截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刻招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仍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请国王往积极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幸灾乐祸,即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被丛林中的野人埋伏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他们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天神。正当祭奠仪式刚刚开始,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食指,而按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谴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抓了另外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然想起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释放,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他的乐观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质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中受苦也是好事,我就不懂了。”
智慧大臣微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么,今天陪陛下打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拥有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一个人若是没有付出就能拥有所有的东西,那不是真正的生活,也没有了生活的意义。有时失去意味着另一种获得,有时失去让我们发现还有其他美好事物依然存在,也因此,我们才更懂得珍惜。
生活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失去反而变得更完美。失去了,我们还可以争取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还可以去发现新的更好的。当我们失去爱情,别忘了还有夏天的热烈,可以让我们再次坠入爱河;当我们失去亲情,别忘了还有春天的温馨,可以让我们找回那份温暖;当我们失去了希望,别忘了还有秋天的收获,可以让我们重新寻觅;当我们失去意志,别忘了还有冬天的坚韧,可以让我们继续锤炼……
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拥有与失去,凡事看得淡泊一点,知足常乐,会让你的生活轻松愉快;如果太贪心,总想得到很多又无法面对失去,那终究会成为一种生活的负荷与累赘,让你疲惫不堪而逐渐失去人生的乐趣。作为一个公司老板,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比平常人更多的得与失之间的选择,因此,更应该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也更应该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拥有和失去。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好心情,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你是否无法容忍自己的缺点,经常会对自己很是不爽,总觉得有些事情本来是可以做好的,但由于自己的失误却没有做成?如果你有这种情绪的话,那就说明你无法接纳自己,更不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在欧洲有这么一则故事: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位叫保罗的青年,独自一人站在河边发呆。
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保罗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既丑又笨的乡巴佬。他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因此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保罗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保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从来就不属于我。”保罗一脸悲戚。
“不,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保罗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保罗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20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保罗,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将所有的自卑全都抛到九霄云外,这就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一个不愿面对自我、盲目从众的人就像一艘失去了舵的船,随波逐流,不知离自己最近的岛是哪一个,也不知自己会漂向何方。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懂得驾驭自己,懂得正确设计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过多地空耗在无谓的幻影中。
有许多人因为生理上的缺陷,使奋发向上的热情和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若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与激励,他们将会丧失信心和勇气。
有一个女孩,名叫艾莉丝。她从小喜欢唱歌,并且梦想当一名歌唱演员,但她的牙齿长得很不好看。
一次,艾莉丝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夜总会里演出,在整个过程中,她总是试图把上唇拉下来盖住丑陋的牙齿,结果洋相百出。演完之后,她就伤心地哭了。
正当艾莉丝哭得最伤心的时候,台下的一位老人对她说:“孩子,你很有天分,坦率地讲,我一直在注意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饰的是你的牙齿。难道长了这样的牙齿一定就丑陋不堪吗?听着,孩子,观众欣赏的是你的歌声,而不是你的牙齿,他们需要的是真实。张开你的嘴巴,孩子,观众如果看到你并不在乎自己的缺陷,他们就会对你产生好感的。再说了,孩子,说不定那些你想遮掩起来的牙齿还会给你带来好运呢。”
艾莉丝接受了老人的忠告,不再去注意牙齿。从那时开始,她只想着她的观众,她张大嘴巴,热情而高兴地唱着,最后她成了电影界和广播界的一流明星。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接受自我、把握自我的同时也要勇敢地接受自我的缺陷。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优点更显著,让自己的缺点同时也慢慢地收敛和缩小,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艾莉丝没有因为牙齿不好看而完全否定自己,她在看到自己缺陷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动听的歌喉。她要让歌喉更加动听,从而弥补外表的缺陷。她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十分明智地扬长避短。于是,她成功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活出真我,我们要学会用平常心接纳自己,懂得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够扬帆起航,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看得开才是真智慧
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对人生、社会的看法都会有差异。尤其是小老板们,在自己事业的初级阶段,有些事情必须要看得开,才能成就大业。
有位朋友,年过不惑,虽无一官半职,单位又属“清水衙门”,他却对自己的一切十分满意。在一次闲聊中,他说:“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何必太计较得失进退?一切看开一些,少些欲望,也就少些失望,多些满足。你看我虽收入不多,不也活得很好?”
相信他并非无奈而故作轻松,而确实是对生活中的事情看得开,因为他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待人热情大方,总是笑容可掬。“看得开”多是中年以上的人,经受了诸多磨难,迈过了无数门槛,历练既久,才能进入的练达的境界。古人也看清了这种现象,因此归纳为“四十而不惑”。在社会中,无论人们怎样奋斗,结果总是造就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底层的总是多数。身处底层,并不说明你就无能,更不说明你就无德,谁也不一定把握得住自己的命运,这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但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由各人选择的。
“看得开”说起来轻松,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现实的诱惑不经过一番灵魂的拼搏,是难以抵挡的。生活中存在不公平,不公平的事落到你头上,你就会心理不平衡,甚至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不成寐。要使心理平衡,最终还得靠“看得开”这根杠杆来调节。
然而,“看得开”并非彻底看透人生。把人生看得太透,从生到死一览无余,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生和死都可以画等号了。把人生看得太透的,毕竟是少数。有人说自己“看破红尘”,其实多属于自以为是。
有一种现象貌似“看得开”,其实是什么都“看不见”。其表现是,生活中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得过且过。本来人有多种需求,最基本的有两种:一是生存需求,即物的欲望;二是受尊重的需求,即名的欲望。
人在正常环境中都想通过努力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好。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将“不满足”合理把握在一个适当的度内,可以成为使人奋发向上的内驱力。消极颓废和疯狂争名夺利一样,都是不健康的社会现象。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人生才对呢?其实,人与事之间都隔着一层面纱,这层面纱由世界的无限性织成,透过它时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总有目标在吸引自己,又不纠缠于眼前的得失,这便是“看得开”。“看得开”并不是由于无望而消极沉沦,更不是因为绝望而自我麻醉,而是由于对生活的热爱消融了诸多不如意,始终保持开朗的心境。对于小老板而言,只有看得开,才不会过于计较得与失,心态才会平和,才有助于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