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王昭君塑像这两首诗诗意明白,就不多解释。王安石在诗中对汉元帝甚至是汉武帝都有谴责之意,而引起轩然大波的是“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两句,对于这两句,向来也有多种解释,结合王安石本人来考虑,笔者以为他想说的是:既然汉朝廷待我恩浅,胡人却是真心对我,我又何必为了远离汉廷而暗自垂泪,自己伤心呢?人生的幸福,不是贵在两情相悦、彼此知心吗?
王安石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我们常常在劝解时说的:荆公亭你何必为了这样一个负心汉而落泪呢?他抛弃你,是他的损失,为这种人哭,不值得!
可是在1000年前的宋朝,这样的观点一出,犹如石破天惊,立即炸开了锅,一时间议论汹汹,有人说:“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也有人说:“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更有人跟王安石较上了劲,给他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说王安石“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以胡虏有恩而逆忘君父,非禽兽而何?”还好宋朝没有文字狱,要不然,王安石估计撑不到神宗上台,就被整得翘辫子了。
当然,还是有人欣赏王安石的,黄庭坚读完《明妃曲》,掩卷长叹:“以为辞意深尽,无遗恨矣!”“可与李白、王维并驱争先。”欧阳修也说:“此诗一出,一时无两也。”
5.上《言事书》,描绘变法蓝图
1056年12月,王安石群牧司判官任满,中央想让他继续在京为官,可王安石就写了《上执政书》,再次表明自己想要下放锻炼的心愿,于是他被派到常州做知州。滕王阁壁画:王安石与欧阳修期间他想要修运河,因为各种阻力,未能成功。
在常州不到一年,在1058年2月,王安石又被委派到江东任提点刑狱,这一差事就是要随时巡回于该路辖境,考察各州县对刑狱事件处理是否公允,而且还要考察州县官吏是否廉明称职,总之,就是需要经常出差。可是这时王安石的母亲已经年迈多病,需要儿子在旁边照顾,所以王安石心中是有些不情愿的。好在不到半年,中央又出了调令,任命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
三司是总揽财政的单位,任度支判官可以了解到国家的财政状况,明晰弊病所在,而且不用经常四处出差,可以奉养老母,王安石走马上任了,这是1059年的春天。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牍》手迹至此,王安石已经有了近20年的政治实践经历,对北宋朝廷自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等方面所积累和形成的一些现实问题,已经在脑中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并相应有了改革之法,就在上任不久,王安石写成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进献给仁宗皇帝。
在这篇《言事书》中,王安石先是扼要说明了现在的情况:“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敌。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然后说要根据先王为政立法的精神而整治,现在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才,而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人才,即使有好的政策制定出来,也不能很好地实施。王安石《伤仲永》但是陛下也不用太过愁苦,人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不外乎“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
所谓“教之”,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把“朝廷礼乐刑政之事”以及“骑射行阵之事”都作为学生的主要学科,让学生能文能武,而不是仅仅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课试之文章”。才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纵然是仲永一般的神童,没有后天的学习,也只能“泯于众人矣”。在全面发展之外,更是要术业有专攻,国家治理的领域非常多,不可能每门都精通,所以应该在全面了解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刻苦钻研,这样就更能学以致用。
所谓“养之”,就是先给他足够的工资,让他能较好地生活,然后“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宋仁宗皇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阻挠者之一“人之情,不足于财”,就会“贪鄙苟得,无所不至”,所以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能够养活家庭,甚至可“推其禄以及其子孙,谓之世禄”,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之后,就“约之以礼”,对于吃饭穿衣、用度开支,都做出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是不能随便逾越的,比如说县官只能住100平的房子,州官可以住150平的房子。如果有人逾越了规定,或者触犯了法律,就一定要严惩,正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即使是宰相犯法,也不能迁就,这样大家才会守法。法律清明的国家,不是害怕有人犯法,而是害怕不能依法办事。
所谓“取之”,王安石对北宋所实行的科举制度,加以批判,也反对恩荫入仕的办法。他认为应该由乡党和学校的群众推举,最后由大臣们鉴别其德才,分别予以任用。对新任用的人,也需要进行考察、实习,最后再让他独当一面。需要说明的是,到王安石变法之时,也没有废除科举制,只是对考试科目进行了变更和调整,不再只考诗赋和四书五经,而是注重对行政能力加以测试,也就是加重了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武举考试所谓“任之”,一个是要讲求专业对口,善农者去农业部门,而且主张在同一个领域内调动,工作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对于政绩突出者,可以加爵进禄,但不要跨行业调动工作,这样反而不能让他发挥特长。就像学校里有些人善于管理和跟人打交道,就让他做校长;有人善于做学问搞研究,就让他当教授,如果因为他研究做得好,而任命为校长,有时不一定非常合适。
在官员考核方面,需要定期进行,所谓“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也。就是说三年考核一次,凡是庸庸无为的,要让其辞职;有过错的,要让其承担责任;政绩突出的,应该让其晋升。司马光手迹《天圣帖》除了文官之外,王安石还提到了武官的选用,宋朝一直崇文抑武,用文官来统领士兵,这样难免会在军事上吃亏,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军事人才,并提高相应的待遇。
王安石以善于理财闻名,在这篇《言事书》中,也是阐述了自己的理财思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就是发动所有的劳动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这是一个向大自然要财富、发展生产的办法。王安石后来的改革也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无疑,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在看来,更是别无新意,可是在当时,这与保守派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尤其是司马光,认为天下的财富是一定的,不是在老百姓兜里就是在国库里,也就是说,王安石主张国家财富这个蛋糕是可以做大的,而司马光认为蛋糕大小是一定的,要考虑的是如何分配的问题。我们以21世纪的眼光回过头来审视王安石的理财观点,不禁要为其拍案叫绝,所谓曲高和寡,其眼光的卓越与高远,当时的保守派们是无法望其项背的。宋英宗赵曙王安石这篇《言事书》流传于后世之后,虽然享有了极高的声誉,但在当时,却遭到了冷落。仁宗虽然没有赞同王安石的观点,但却是留意上这个人了,随即给他换了岗,让他去修起居注,可是没想到,王安石不务虚名,8次坚决推辞不干,最后只好给他另外安排了知制诰的差事。
王安石在任度支判官时,还参与了榷茶法的讨论,宋朝实行茶叶专卖,禁止民间私自贩卖。但自唐朝以来,饮茶日盛,茶叶成为了与食盐一样的日常用品,尽管法律禁止,可是利益所致,私自贩卖者还是屡禁不止。正如马克思说:“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王安石为此还写了《议茶法》一文,主张废除茶叶专卖制度,可以方便普通民众,至于丧失专卖权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收税的方法来补偿。王安石《咏石榴》在宰相富弼、韩琦、曾公亮的大力推荐下,仁宗采纳了改革茶法的建议,新的茶法得以推行并一直延续下来。
6.为母守丧,江宁讲学
1063年3月,仁宗逝世,英宗即位。这一年8月,王安石的母亲也过世了,王安石对他母亲是非常孝顺的,在每次调换岗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便于奉养母亲,而且好几次都是以此来拒绝朝廷的任命。
母亲吴氏去世之时,他还是任知制诰,遂辞官,抬着母亲的灵柩回到南京与父亲合葬。在居丧的时候,他在非常悲痛的心情下,生活也是极度俭朴。
王安石这时已经年过50,可是他每天麻衣孝服,以秸草铺地,席地而卧。过了些日子,潘夙因为有要事与王安石商议,就发了一封特快专递给他。送信人到了之后,朱熹《城南唱和诗卷》来到厅上,看到一人席地而坐,头发蓬乱,面容枯槁,惊愕之下以为是一个老兵仆役,就对他喊道:“老仆,你过来!把这封信送给王大人。”“老仆”闻言,立即起身,拿过书信就拆开来看了起来,送信人一看急了,很生气地说道:“这封信是给王大人的,你一个仆役怎么能擅自拆开来看呢?”这时,旁边有人王安石《忆昨诗》低声告诉他说:“这就是王大人。”送信人听言,既吃惊又惶恐,马上退了出来,自言自语道:“好舍人!好舍人!”(王安石《在舍人院任知制诰》)
古人守孝3年,其实并不是36个月,而是过3个年头,以王安石母亲为例,1063年8月去世,这即为第一年,到1064年8月,即为第二年,再到1065年8月,即满3年守孝期。所以到1065年10月,朝廷发旨命王安石回京城复职,王安石托病没去,仍然留在南京,一方面从事著作,一方面收徒讲学。
这段时间,王安石潜心著作,除写下大量诗文评论以外,还整理完成了《易解》和《洪范传》两篇著作,与《淮南杂说》一起刊刻发表,“王公新学”渐已成形,为改革打下了理论基础。
《易解》是对《周易》的注解,受到了朱熹和程颐的推崇,这两位可是相当于大师级的博导,得到他们的称赞,自然可见王安石的注解不同凡响。程颐曾经对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们说,要想研究《周易》,必须先把书看透,看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前人的阐述,但注解之书也是良莠不齐,不能乱看,“只看王弼、胡先生(胡瑗)、王介甫(王安石)三家文字”就可以了,“余人《易》说,无取枉费功”。
《洪范传》主要是针对《尚书·洪范》进行的批驳,江西东乡县的王氏宗祠洪范主要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及其作用,并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王安石却认为,天人不相干,“灾异自天事耳,何豫于我,我知修人事而已”,做事的时候,不要去管老天有什么事情发生,这就是后来“天变不足畏”的思想根源。
除了这两本之外,王安石还写了其他的一些著作,这些书一起构成了他讲学的基础。有了这些教材,王安石开始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了,这些学生里面,比较有名的有陆佃(陆游的爷爷)、蔡卞(后来成为了王安石的女婿,注意不是《水浒传》里面的蔡太师蔡京)、龚原、李定、侯书献、郏侨等人,这些人后来或早或晚都成为了朝廷的栋梁,在王安石变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安石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经世致用”。在《临川文集》中,还保存了他给研究生们出的考题《策问》11道,可以反映出他的教学重点,现摘录几道如下:其一:以前打仗也多骑兵,却并没有因为马多而浪费土地,现在我们专门空出了很多耕地来养马,还花巨资从国外购马,然而战马还是不够,这是为什么呢?
其二:商变夏法,周变商法,皆因为世道情况变了,所以法制也要跟着变,但他们立法的本意都没有变。你对此有何理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三:以前的朝代,有的好打仗;有的沉迷于游乐;有的大修享乐工程;有的赏赐无度,诸如此类,民众疲于应付,所以国家很穷困。我们大宋基本上都没有这些弊病,可是为什么还是很穷困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其四:以前皇亲国戚才能做官,世家子弟也可以读书而为官,布衣贫民则没有做官的机会,所以身居官位之人多有不称职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些流弊,为官者“皆公天下之选也”,但仍然缺乏杰出的人才。你对此种情况有何解释?
总之,王安石让学生们讨论的,都是北宋王朝当时的财政、吏治、法制、马政等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宗旨。学生们也可以在这种相互讨论中自由发表见解,提出解决办法,还能互相启发,很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