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也懂军政。王安石一介文人,却有着敏锐的军事嗅觉,其先取西夏,再灭大辽,最后统一天下的军事战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他在改革中推行的保甲法、保马法也是加强军队战斗能力的重要举措,实践也证明,他的方法是可取的,只是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政策继续推行,这也因为他只是个二把手,而且一把手拥有绝对的权威。
腓特烈的战绩早已彪炳史册,其辉煌的成绩不仅在于他创造的经典战役,还在于他创立的战术理论。
保甲法最初的作用是在于捕盗,维护社会治安,可王安石想得更远,士兵的战斗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训练的成果,而现在的募兵制既耗费财力,又是军队战斗力不强的罪魁祸首,那何不让农民习抢练武,用征兵慢慢取代募兵?
这个想法无疑是正确的,寓兵于农,忙时为农,闲时练兵,事实证明,征来的兵确实战斗力较强。
当时的募兵,骄奢之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他们去宿舍连被子都要雇人背,分配的军粮,也要雇人来挑,完全是一副大爷的模样。用征兵来代替募兵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王安石还实行了将兵法,挑选出类拔萃的军官在一定时间内训练相对固定的士兵,打破以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战斗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战神更胜一筹。腓特烈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创造了一系列军事神话。在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中,他初露锋芒;罗斯巴赫会战是腓特烈斜线阵势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其军事博物馆陈列中,军事史学家把此战与洛伊滕会战并称为腓特烈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就像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一样;“七年战争”中,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以普鲁士一个小国之力,独抗法、俄、奥三大强国,其疯狂程度,可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和希特勒相匹敌。
1785年,在西里西亚一年一度的秋季大演习中,英国王弟弗雷德里克王子 (约克公爵)、美国独立战争中出名的康沃里斯将军(Cornwallis)以及拉法叶特侯爵都来参观,并向腓特烈致敬。当时腓特烈指挥的普鲁士军队的操演方法,成为全欧洲军界竞相模仿的样板。
在战术层次,腓特烈可以说是近代欧洲第一战术家,与拿破仑相比毫不逊色。尤其是在战役层次上,他是战役学的创始人。当时欧洲在战略和战术之间,没有这个分科,而腓特烈就是大战术康沃里斯将军的创始人,德国人口中的“大战术”,即现代军事科学中的战役学。欧洲军事学从古斯塔夫开始走入近代化,经过杜伦尼、马尔巴勒、欧根和萨克斯等历代名将的探索与尝试,到腓特烈手中,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给以总结。他所确立的作战原则,例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我们注意力的目标,应该是敌人的军队”等等,直接指导了拿破仑。可以说在战役指挥上,腓特烈二世是拿破仑的启蒙老师。
四、关注农业
宋朝的中国,自然是个农业大国,农为本,本固方能邦宁,针对当时的一些弊端,王安石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农民。比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而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开坝淤田,古斯塔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还尝试着疏浚黄河,虽然机器不是很先进,但还是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他的探索精神也值得我们钦佩。
腓特烈二世并不只是知道如何打仗,打完仗,面对着满目疮痍,他也会去积极地善后,他尽力组织战后重建,为了让农民安心生产,他减免了税收,还派士兵去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农民通常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是很难过的,没有种子,就没有了来年的希望,这时,就是民间高利贷者的好机会,所谓钱能生钱,就是这样来的。王安石看到民间高利贷的利率实在是高得离谱,就打算由政府出面来帮助农民渡过这个难关,当然是要收利息的,利率比高利贷要低很多,收利息才会做得长久,如果只是免费发放,就只是一时的恩惠,而不是长久的惠民政策。
当时农田的灌溉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王安石在宁波有实践经验,就此借用,鼓励天下人就水利问题出谋划策,事实证明,这样的办法是非常好的,从中脱颖而出的宦官程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淤田跟黄河治理,淤田造就的良田不计其数,农民得到了实惠。对于黄河的治理,方法不算是特别高明,却是至今仍在沿用的方式,而且他一直在探索更好的疏浚泥沙的工具,并对其进行改进,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七年战争”结束后,腓特烈二世连续5年实施减税政策,并从军队中抽出60000多士兵,把他们派往被毁的村庄,帮助当地农民修筑房屋,恢复农业生产。5年之后,这些农村的面貌基本恢复,这时候,他又让派出去的士兵返回原来的连队服役。此外,他还颁布命令:凡战争中住房被毁的农户,每户发50塔勒安置费和部分木料,要求农民迅速恢复住房。马尔巴勒公爵,本名叫约翰·丘吉尔该法令有助于农民尽快安居乐业,从而很快从事农业生产。为了资助破产的农民,他放宽国家银行对这些人的借贷条件。
腓特烈二世非常关注兴修水利,他令人整修了奥得河河床,并在附近修起纵横渠道,形成了一个灌溉网,他还先后下令开凿了普劳埃施运河和芬诺运河。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使周边农田受益,而且使得水路通达,有利于内河航运。
五、运用看得见的手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就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自动优化开封宋都御街资源配置,后来经过了经济危机,大家才觉得“看得见的手”,也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实也是很重要的。王安石和腓特烈二世在面对国内经济的难题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只看得见的手,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叫法。
有竞争才有市场,而且竞争得越充分,市场也就越繁荣,如果某些行业被少数的几个人垄断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价格由他们操控,受害的肯定是普通老百姓。为了打破这些富商的垄断地位,王安石成立了市易务,不仅在平抑物价上起到了作用,而且还充当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作用,给想自主创业的人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也是对创业人员的一种鼓励。此外,市易务还起到了工商局的作用,取消了行例钱以及以往的一些摊派任务,改为按照营业额分级别交纳免行钱,相当于现在的税收。这个措施无疑是便民的,而且在便民的同时,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5—18世纪,重商主义经济思想风靡欧洲。重商主义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重商主义认为,国内市场上的贸易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的分配,亚当·斯密整个社会财富总量却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则可以通过出口产品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富裕,但同时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财富丧失。因而,重商主义主要研究怎样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社会财富。
腓特烈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工商业。他树立关税壁垒,对进口商品征收重税;同时,他扩大对外贸易,扶持本国工商业。另外,他还开设银行以支持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