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家应该算是书香门第的家庭了。他们家,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到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共69年,一门四代出了八个进士,至今仍被传为美谈。
这八个进士分别是:叔祖王贯之、王安石故居父亲王益、长兄王安仁、王安石、四弟王安礼、五弟王安国、堂弟王沆、长子王雱。这里面只有王安国是熙宁元年被神宗召见时赐的进士及第,其余几人均是自己考的,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1.缅怀古人,乃名安石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1月12日,在江西临川,伴随着东方的一轮红日缓缓升起,一声响亮的啼哭之后,我们的主人公王安石来到了人间。
父亲王益看着第三个儿子粉嘟嘟的面庞,一双眼睛不大却有着一股难言的清澈透亮,看着儿子,王益不禁想起了谢安。谢安(字安石)胸怀韬略,郭诩《东山携妓图》,描绘谢安隐居会稽东山,放情山水,以声色自娱的情形。题诗:西履东山踏软尘,中原事业在经纶。群妓逐伴相欢笑,犹胜桓温壁后人。留心时政,时人誉为诸葛孔明,有“安石不出,如苍生何?”的感叹。更难得他性格沉静,临危不乱,温雅而有儒将的风度。不若这孩儿就名“安石”吧,还望他日能成就一番事业。
王安石日后的表现还真是没有辜负父亲王益的一番苦心,甚至是大大超出了王益的期望,看来取个好名字有时也是很重要的。
2.自由发展,博采众长
王益是一位非常慈爱和开明的父亲,他谆谆教诲子女,允许他们博览群书,这为王安石以后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奠定了基础。而且王安石看书据说能够过目不忘,再加上他的勤奋,可以说更能达到博采众长了。
王益为官,常年在外,从广东到江西,从北京到江苏,王安石都一直随行,这也大大开阔了王安石的眼界。此外,王益为官,始终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实施政策,半山堂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了王安石。王益在韶关任上时,不是只注重自己的政绩,而是比较注重办实事,修路筑桥,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当时人们感叹道:“自朝廷派遣县官以来,还没有比王益更贤德的。”甚至在50年之后,韶关人还念念不忘王益,为其建立了祠堂。
3.本是状元郎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与众多考生一起,来到了首都开封,参加三年一次的考试。那时的考试还是比较严格的,阅卷时也像现在高考一样,是要先把考生名字封上的,而且由于当时没有选择题,就是写文章,四川贡院——弥封所所以为了避免考官们从字迹上认出来,阅卷前还派专人把考生的试卷誊抄一遍。
考官们看到了王安石的文章,简直是赞不绝口,当即就定为了第一名。那时的状元应该说比现在各省的状元更厉害,人家三年才考一次,而且全国才一个。这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此届的状元当属王安石无疑了。
当时的主考官是晏殊,对王安石也是十分欣赏的。考官们阅卷之后,排出的顺序为王安石第一,王珪第二,韩绛第三,杨寘第四。这个杨寘是晏殊女婿杨察的弟弟,本来考官们定完次序,是需要报给仁宗批准方才张榜公布的,但杨寘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就提前探知了自己的名次。杨寘得知自己是第四名后,心中颇有不快,遂邀了几个朋友去喝酒,带着几分酒气,骂骂咧咧道:“不知是哪个小子把我的状元给夺去了。”
话说另一边,晏殊带着几位考官把试卷拿去给仁宗过目,仁宗自然是先看王安石的文章了,宋仁宗赵祯王安石的文风估计是跟鲁迅有点类似,仁宗觉得过于冷峻,眉头也就渐渐皱了起来。这时刚好看到一句“孺子其朋”,更是觉得非常不快,就对晏殊他们说:“这个话是犯忌讳的,由此看,不能让他夺魁。”于是,把第四名杨寘与第一名王安石的位置调了个儿,王安石成了第四名。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孺子其朋”,这句话出自于《尚书》,原本是周公训诫周成王的话,意思是“你这年幼的王啊,今后要和群臣们融洽相处。”我们不知道王安石在文章中写这句话的前后语境,但以区区一个王安石,竟然敢用这种教训的口气回答天子的考题,自然是让仁宗很不高兴了。又加上文风不对仁宗的胃口,状元被取消也就顺理成章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一生并没有对别人酸溜溜地说自己曾经考中过状元,他只是严肃而平静地接受了平生第一个官职:淮南签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