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胜利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这个国家到处放焰火表示庆祝。1757年,英国国会不情愿地通过给与腓特烈16万4000镑军事援助的条款,而到1758年,援助却自动增加到120万镑,从金额的增加上也可以反映出英国人的心态。当时居住在英国的德国作曲名家亨德尔(1685—1759年),海因里希亲王,或译亨利亲王,1726—1802年,腓特烈大帝三弟,普鲁士将军应英王的要求为庆祝腓特烈这次胜利写下后世闻名的《焰火音乐》。
普军在战场上一系列的成功使腓特烈二世在欧洲名噪一时。在普鲁士国内,人们争相称颂腓特烈大王的卓越战功和军事天才,称颂他的军事领导才能和超凡的勇气。然而,就在这时,腓特烈二世吃了败仗。
1758年夏,伊丽莎白女皇派遣大军进入奥得河右岸的库斯特林,以便从那里渡过奥得河,进攻勃兰登堡腹地。腓特烈不得不首先对付这位“不善的来者”。普鲁士陷入一场多线战争,在军事部署上出现紊乱和失利。8月25日,俄普两军在库斯特林附近遭遇。普军骁勇善战,俄军顽强善守。大战两日,双方均损失严重,但始终势均力敌,难决胜负。之后,奥古斯特·威廉王子,1722—1758年,腓特烈大帝二弟,普鲁士将军腓特烈命令炮手进行轰击,接着下令步兵出击,俄军渐渐招架不住,败阵而走,普鲁士军队暂时获胜。
战场上事事难料。普军得胜归营后不久,一支奥地利劲旅前来偷营,带兵者是奥地利名将道恩。此人足智多谋,大胆谨慎,屡建战功。特蕾西亚女王对他的评价很高,曾经称他为“奥地利的拯救者”。奥地利第56步兵团亦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道恩等人偷袭的地点是腓特烈二世的兄弟海因里希亲王的驻地。普鲁士官兵面对战马嘶鸣、奥军冲杀的场景惊慌失措,狼狈败逃。腓特烈二世的另一个兄弟奥古斯特·威廉敏娜雕像威廉在这次战役中连连失利,损兵折将。对他的败绩,腓特烈二世大动肝火,他写了一封极富谴责的信给他的这位兄弟,里面说:“你是在滥用我对你的信任。只要我还在世,就不允许你干这种危害社稷的蠢事!”此后,他对弟弟的态度粗暴冷漠。奥古斯特亲王声誉扫地,被迫放弃了军事指挥权。从此,他一蹶不振,积郁成疾,不久便死去了。恰在此时,腓特烈二世最亲爱的姐姐和知己——威廉敏娜去世了,姐弟俩年少时朝夕相伴,感情颇深。这一桩桩不幸的国事家事对腓特烈二世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打击,他焦虑不安,内心极度悲伤。长年累月在军帐中风餐露宿,他染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在疾病的折磨下,他弯腰驼背,体力不支,鬓发斑白,虽年不足半百,看上去却像一位老人。彼得三世1759年8月,彼得·萨尔梯科夫率领俄国大军在库纳尔斯道夫(位于奥得河上的法兰克福附近)给腓特烈二世的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当时,这位国王也觉得已到穷途末路,败局已定。他暗暗在衬衣下面藏了一个金色的小盒子,里面装有18粒烈性鸦片丸,准备一旦全军覆没,自己就吞下这些毒药,“为国捐躯”。
库纳尔斯道夫一战之后,普鲁士王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数月后,俄奥联军35000余人攻入柏林城,市民和达官显要纷纷出逃,眼看家破国亡,整个普鲁士陷入恐惧之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一个关键人物的上台扭转了局势,俄国步兵 使腓特烈二世和他的普鲁士王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他就是俄皇彼得三世(1761—1762年在位),彼得一世的外孙。
彼得三世原名卡尔·彼得,原是德意志人。他的母亲安娜·彼得罗芙娜是俄皇彼得一世的女儿。当年,彼得一世为了将自己的势力渗入德国沿海地区,把安娜嫁给了卡尔·腓特烈,此人是德意志北部的一个亲王。他们于1728年生一子,即卡尔·彼得,安娜在生产后病故。1741年,安娜的胞妹伊丽莎白公主当上了俄国女皇。由于女皇未婚无嗣,1744年,卡尔·彼得被选为俄国皇位继承人。后来,女皇把这位外甥接到彼得堡。
彼得天资平平,又欠勤奋,来俄国18年,仍讲不好俄语。他对自己的出生地普鲁士有很深的感情,对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武功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继位之后,立即命令俄军停火,放弃俄国在这次战争中所占领的一切地区,并迅速与普鲁士签订了和平条约,联普抗奥。他命令年前攻占柏林的切尔尼谢夫将军率领20000俄军援助普鲁士,听从腓特烈的指挥,对作战,彼得本人甚至表示过在腓特烈麾下作战的愿望。普鲁士绝处逢生,腓特烈也不用吞下他密藏的鸦片丸。对这种结局,恐怕腓特烈本人当时也会感到惊讶不已。于是,德国史书上把这一神奇的转折称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俄国骑兵由于俄军退出战斗,奥地利无力单独作战。1763年2月15日,奥地利同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在罗斯巴赫东面,德累斯顿西面)和约,奥地利放弃了收复西里西亚的要求。在经过了7年血战、几经亡国之后,腓特烈难以置信地战胜了奥地利,保住了西里西亚,他个人也创造了军事史上不朽的“神话”,赢得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普鲁士一跃而成为与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俄国并列的欧洲强国。“七年战争”不但影响了欧洲,也影响了美洲和亚洲。由于腓特烈最大限度地牵制了法国的军力,使法国无法顾及其在北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的控制权由此落入英国人之手。
5.瓜分波兰
在18世纪40年代,腓特烈二世在《反对权术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实力平衡”原则。经过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七年战争”及之后的经济整顿,普鲁士成为欧洲五强之一,他追求的“势力均衡”的目标达到了。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赫梅利尼茨基他要进一步扩张疆土,争夺欧洲霸权。这次,他把视线转向波兰。
在1752年所立的第一份遗嘱中,腓特烈二世指就出:“一个与我国直接接壤并能填补我们疆域的邻国,要比一个同我国相距遥远的国家重要100倍。”在这份遗嘱中,他将萨克森作为第一个吞并对象,将波兰作为第二个吞并对象,他说:“也许在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的瓜分下,将留下一个疆域大大缩小的波兰。”可见,普鲁士对波兰领土是蓄谋已久。
15世纪中叶,面对猛烈的扩张势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成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波兰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实行“贵族民主制”。这种制度有两根支柱:一是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贵族选举,凡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并且,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二是自由否决权,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议案就不能通过。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制造成了波兰内部的政治混乱和衰弱不堪,招致外来势力干涉与侵略。17世纪后半期,波兰的农奴制进入了危机阶段。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约1595—1657年)领导的哥萨克在乌克兰举行民族起义。沙俄以地利之便,经常干涉波兰内政。1654年,沙俄对波兰宣战,兼并了以东的乌克兰。初期,波兰被迫追随俄国参战。
18世纪中叶,波兰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波兰封建贵族顽固维护奴隶制,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邻近疯狂扩张的沙俄,波兰的强邻还有强大的奥地利和正在崛起的普鲁士,它的软弱导致它成为这三国案板上的肥肉,任其宰割。约瑟夫二世彼得一世的改革“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国势大为增强。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当政以后,军事与经济实力更是空前强大,企图称霸欧洲。而这位女皇要想在西部扩大自己的领土,首先就要夺取波兰。
腓特烈二世早就看出俄国觊觎波兰领土,为防止俄国独吞波兰,于是他主动派人与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进行密谋,二者商定在必要时将诉诸武力干涉波兰内政,这次密谈为正式瓜分波兰领土做了准备。此外,腓特烈二世深知奥地利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1765—1790年在位)对攫取波兰领土也极有兴趣,但是他的母后玛丽亚·特蕾西亚反对他与普鲁士合作,于是腓特烈二世便“瞒过这个女人”,与她的儿子约瑟夫进行了两次秘密会谈,最后就瓜分波兰一事达成默契。
1770年,腓特烈二世派自己的兄弟海因里希亲王到彼得堡进一步商议瓜分波兰事宜。结果,俄国只同意把埃姆兰(位于东普鲁士西部,自1479年起已正式为波兰领土)地区划分给普鲁士。对此,腓特烈二世极不满意,抱怨“这块点心切得太小了”,瓜分波兰的事情因此暂时搁浅。
在这期间,波兰南部发生了暴乱。波兰国王请求奥地利派兵增援,这对奥地利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所以约瑟夫二世欣然同意。在帮助波兰平息暴乱之后,奥地利趁机占领了波兰克拉科夫以南包括维利奇卡产盐区在内的领土。勃兰登堡门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俄国和普鲁士闻讯急不可耐,三国很快举行了会谈。1772年8月5日,普鲁士、俄国与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签订了第一次瓜分波兰领土条约:俄国获得白俄罗斯东部及拉脱维亚部分地区,面积约92000平方公里;奥地利分得加里西亚地区的大部分以及克拉科夫等省,面积为80000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占领了除格但斯克以外的波莫瑞地区和除托伦之外的海乌姆诺省以及埃姆兰、涅茨等地区,共计36000多平方公里。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与俄国和奥地利相比,普鲁士瓜分的这片土地尽管面积不大,但它地处维斯瓦河入海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有58万人口。更重要的是它使普鲁士王国西部的勃兰登堡与东部的普鲁士领土连成一片。尽管这些土地的获得使普王感到高兴,但这种野蛮的瓜分行径,却在普鲁士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
6.土豆之战
1777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因患天花去世,没有直接继承人。约瑟夫二世觊觎巴伐利亚的君位继承权,打算以武力取得。1778年1月,奥军侵入巴伐利亚境内。当时,英法都忙于北美独立战争,无暇顾及欧洲本土的事变。腓特烈二世已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曾叹息道:“我几乎每天都要掉一个牙齿,简直就像我的驴子一样衰老,连跟在战车后面跑也嫌老了!”但是,当他得知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后,他仿佛恢复了活力,马上表示“绝不能坐视奥地利进行扩张”。他和其弟海因里希亲王分别率领两支大军(共16万人)奔赴波希米亚。
然而,这次普奥之战不像以往那样打得不可开交。约瑟夫二世尽管对军事很感兴趣,欧洲农民的穷苦生活然而他才智平庸,不敢轻易出兵;而腓特烈二世毕竟不再年富力强,不像从前那样豪气冲天,锐气十足。而且,在过境之后,自然环境极为不利。阴雨绵绵,道路泥泞。更加糟糕的是,普军遇上沼泽地,部队行进相当艰难,炮车辎重陷入泥潭的现象屡屡出现。久经沙场的腓特烈审时度势,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两军对垒,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只不过是发生了一些零星的冲突而已,双方损失轻微,而老百姓却遭受了无情的劫掠。
当地居民为保性命,顾不上眼看到手的劳动果实,纷纷弃家而逃。两国军队将果实掠去或予以糟蹋。普军耗费弹药不多,所获战利品却不少,常常押着一车车土豆或饲料满载而归,所以老百姓称这次战争为“土豆之战”,明显带有讥讽意味。又因两国士兵在当地争夺李子,所以这次战争又被戏称为“李子纠纷”。
后来,法国出面调停,最后,两国于1779年3月在迪欣(当时是奥地利一重镇,1920年后划归捷克斯洛伐克)议和。奥地利获得巴伐利亚的因河(位于今奥地利西北部与德国交界处)河谷地区,普鲁士获得安斯巴赫和拜罗伊特(诸侯国)的君位继承权。
这次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破灭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企图,而这一事件导致了德意志诸侯联盟的建立。
7.诸侯联盟
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之后,约瑟夫为了孤立普鲁士,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1780年,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莫希列夫会面。次年,两国订立了攻守同盟条约。约瑟夫二世得力的谋臣之一——考茨基侯爵又策划与法国接近。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腓特烈二世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起先,他打算在奥地利之前率先对法国采取外交拉拢行动。1784年,他派遣海因里希亲王出使法国,以沟通普法关系。亲王在巴黎受到相当的礼遇,但实质性的问题却毫无进展。这样拖延下去等同于坐以待毙,因为一旦法国、奥地利、俄国结成统一阵线,对普鲁士将是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势下,腓特烈不得不另谋对策。
腓特烈二世打算采取近交远攻策略。他积极联合德意志各小邦国,以共同对抗奥地利。1785年7月,普鲁士先与汉诺威、萨克森两个选帝侯国结成三国同盟。后来,普法尔茨—茨威布吕肯、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皋塔、魏玛、梅克伦堡以及美茵茨等15个诸侯国相继加入,组成了德意志诸侯联盟。各成员国商定相互承担责任,共同对付“维也纳的恺撒”。诸侯联盟的成立提高了腓特烈二世的威望,它的建立反映了德国统一之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