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锌随处可见,用途极为广泛。比如:干电池的金属外壳,是锌做的,眼药水里含有锌(硫酸锌),黄铜里也有锌,白铁皮的表面也涂着锌。
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锌的国家是我国。在我国古代锌被称为“倭铅”。公元前200多年前的汉朝,我国就有这样的法律——不准使用伪“黄金”。其实,这“伪黄金”就是黄铜,也就是铜锌合金,看上去黄灿灿的,与黄金差不多。据考证,我国古代称黄铜为“输石”。在唐朝的一些文献中,则记载着用“炉甘石”炼制黄铜。炉甘石即碳酸锌,在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便详细地记载了炼制黄铜的方法:“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这里所说的“红铜”即铜,“倭铅”即锌。另外,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如何用“炉甘石”升炼“倭铅”,也就是用碳酸锌炼制金属锌。后来,英国人从我国学去了炼锌的方法。1739年,英国人公布了制造金属锌的专利文献,因此许多人都以为锌是英国人最早发明的。其实,据考证,他们在1730年左右才从中国学去的。
炼锌的工艺和过程,要比炼铁、炼铜简单容易。因为锌的熔点低,而且锌矿容易向锌还原。最常见的锌矿要算灰色的闪锌矿了,它的化学成分是硫化锌。古代的中国人民,就是先把闪锌矿在空气中锻烧成氧化锌,然后与细炭粉混合加热来炼锌的。
黄铜是怎么制作成的呢?工人们先把紫铜放入火热的甘锅里,等把它熔成白炽的铜水后,再把银白色的锌块扔进去。因为锌的熔点比铜低,所以立即熔化了,冒出大量锌蒸气。在黄铜车间,你常常会看见蓝色的火焰与白色的烟,那就是锌蒸气在燃烧,它放出蓝光,与氧气化合,就变成白色的粉末——氧化锌。
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都是用锌制作的。像白色的窗门和家具,都是用含有氧化锌的油漆漆成的。
在农业上,锌也有很大的用途。庄稼生长,常常需要少量的锌。锌的化合物硫酸锌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据测定,车前草里含有2%的锌,堇菜里含有5%的锌。
人体里也含有约占十万分之一锌元素。一般都存在于牙齿和神经系统。鱼也含有锌。有趣的是鱼在产卵前,几乎把身体里大部分的锌,都转移到卵里去。
现在,大量的锌被用来制造白铁皮、黄铜和各种合金等。锌是很有用的金属。废电池里也有,用完的电池我们应该收集起来送到废品回收站去,可以节约一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