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华罗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之所以能够在学术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分不开的。
1950年2月,华罗庚带着全家悄然登上一条不大的邮船,离开生活了4年的美国。当他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候,电波播送了他的《告美国同学的公开信》。信中激情洋溢地写道:“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数学系主任。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百倍珍惜党和国家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大好时光。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从事数学研究,常常写作到深夜。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常常深夜从床上爬起,顺手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的空白处进行演算和论证。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堆满了演算稿纸。他用毅力与勤奋,编织出成功和荣誉。
1956年,他的重要论文《典型域上的调合分析》,荣获中国科学院第一批科学奖金的一等奖。随后,他的长达60万字的巨著《数论导引》问世了。这部著作,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国内外的数学界为之震动了。他带领的数学研究所,也已是人才济济、群星灿烂了。他们为征服解析数论、代数数论、涵数数论、泛涵分析、几何拓扑学等不同学科,已经扬帆起航,并各有卓越的建树。震撼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突出成果。
1979年12月,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讲学时,新华社记者访问了他,问他回国以后的计划和打算。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以下一段话:“在我几十年从事数学研究的生涯中,我最深的体会是,科学的根本是实。我虽然年近古稀,但仍以此告诫自己。”他沉默片刻又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这是我对自己的鞭策,也可以说是我今后的打算吧。”
“一辈子从实以终”,这种精神实在令后人钦佩!
我们要问什么是“一辈子从实以终”?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解释,“一辈子从实以终”就是刻苦学习的精神,就是踏踏实实学习的精神,就是一辈子务学的精神。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或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刻苦学习的人。他们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生命,生怕时间的流逝;他们抓住了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他们深刻的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他们以刻苦勤学为工具,打造了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写下了人类史上不朽的传奇,铸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在历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发奋学习,刻苦学习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现在的社会是终生学习的社会,“活到老,学到老”已经被人们所理解。因为时代发展太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目不暇接,已经学会的知识,很快就会贬值失去用途。一个人几天不学习,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落后于形势,成为门外汉。所以说,“几分学习,几分收获”已经成为现实。作为学生的我们,拥有太多优厚的学习条件,我们现在应该赶快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和有利条件,发奋苦读,立志成材,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接轨,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才能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成为一个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