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种种建议,罗杰斯不知所措,他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犹豫再三,他决定和妻子一起去马汀尼克,因为旅游经纪人口沫横飞地说:罗杰斯是成功人士,有资格享受最好的假期,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去马汀尼克,所以罗杰斯也应该去那里才显得出身份,得到高等级的招待。
结果罗杰斯夫妇到了马汀尼克才度了两天假,该看的就都看完了。他们只好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看着周围和他们一样无所事事的人,而别人看他们也是同样的神情。罗杰斯随身带的一本书早就看完了,在马汀尼克也买不到什么书。他们住在旅馆里,喝不到喜欢的咖啡,也没有心思再回忆当年的浪漫。还有来回的行程也十分烦人,因为要花很多的时间办很多琐事。
当罗杰斯千辛万苦地回到了家,他发现这个假期过得一点也不值得。难得一个假期,本想轻松悠闲一下,结果却搞得比上班还累还紧张,而且败兴而归,一点收获也没有。他很后悔当初不该听从别人的话,使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轻松安逸的休闲生活。
当罗杰斯把这件事告诉了希尔后,希尔告诉他说:“你之所以没能满意地度假,是因为你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是别人说的话听起来不错,你就接受了别人的建议。既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当然就不能从中获得满足和快感。”
在你决定做一件事前,不要轻易地接纳别人的建议,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你的需要是什么。虽然你无法实现所有心中想要的目标,但尽力挪空心灵的空间,容纳更多自己的真心渴望,加大选择的余地,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只有把握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满足和快感。
5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百忍成金,人应该为自己的快乐而活着,切莫因别人的失礼而生气。凡是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达士;而凡是不能忍者,纵然有点愚勇,终归城府太浅。忍耐并非懦弱,而是于从容之中冷嘲或蔑视对方。忍耐是人类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一种方式。在你为小事斤斤计较不肯释怀之时,大的灾难已经在酝酿。
从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老人和女仆及一头公羊。勤俭认真的女仆听从主人的吩咐煮麦豆,但那只公羊却常常趁着四下无人时偷吃麦豆。不明究竟的主人发现麦豆很快就没了以为是女仆私自偷吃,所以常对女仆大动肝火。几次下来,一肚子委屈的女仆对公羊的厌恶和怀疑与日俱增。
从此以后,女仆只要一见到公羊,就挥舞起木棒,不由分说地直追猛打,公羊为了保护自己,便用头上的羊角反守为攻。于是,家里天天上演人羊大战,火药味一天比一天浓。
这天,女仆忙着生火熬麦豆,手里拿着带有火星的火种。公羊见女仆手上没拿木棒,便低头用角对准女仆迅速突袭,惊慌失措的女仆情急之下将火种全撒在了羊背上。
火星接触到干燥易燃的羊毛,缓缓蔓延,升起细小的焦烟,又燃起火苗,燥热与痛楚使公羊拔腿向屋外狂奔。它足迹所到之处,不论村庄、山间、田野都成了熊熊火海。
原本清净秀丽的村庄,一时间断壁残垣、面目全非,而这只因为一个女人和一头公羊的斤斤计较。
不应该执念不忘小事,不能计较于小事,否则就会像女仆和公羊一样,怨恨冲突不休,让其他不相干的人都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忍耐可以宁静,宁静可以致远,古人说的“春风致和”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讲究处世要能够忍气吞声,做人要学会忍辱负重。在中国人眼里,忍耐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思想成熟的表现。人有时愚,小气不愿咽,大祸接踵来。大凡世界上的无谓争端多起于鸡毛蒜皮的事情,一时不能忍,铸成大祸,不仅伤人,而且害己,此乃匹夫之勇。
经常有人颇为无奈地说:“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使我们不快乐的常常是一些芝麻小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往往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重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弄得心烦意乱,被芝麻小事缠绕得苦不堪言。
下面故事中的白云禅师就身受此苦。
有一次,白云禅师和师父方会禅师对坐。方会问:“听说你以前的师父灵喻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诗,你还记得吗?”
白云答道:“记得,记得。那首诗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法中关锁,一朝法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白云语气中不免有几分得意。
方会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当场愣住,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他心里很愁闷,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却怎么也找不出原因。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白云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就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方会禅师笑得更大声了,对他说:“原来你还不如一个小丑,小丑都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其实仔细想一想,真的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方会禅师的笑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意思,但是白云却为此失眠了一整夜,岂不可笑?我们总是专注于一些小问题,结果把忧虑过度放大了。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类似的“小事”,大多数人“斤斤计较于小事”而浪费宝贵的生命,完全错失了生命的神奇与美妙。所以说,我们不应该让小事绊住前进的脚步,不要让琐碎的烦恼浪费我们宝贵的时光。
有一天,狮子来到天神面前说:“我很感谢您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片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着问:“但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大,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吵醒。天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种力量,让我不要再被鸡鸣声吵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冲冲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声。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狮子问大象:“你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呀?”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道:“有一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我都快痒死了。”
狮于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毕竟鸡鸣也只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不在骚扰大象啊。这样想来,我可比它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却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以后只要鸡鸣,我就当做是公鸡在提醒我该起床了,这么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病痛是自己的对手,烦恼也是自己的对手。疾病既是对手,就要治疗它,甚至“与病为友”;烦恼是对手,也要面对它,更要“转烦恼为菩提”;自己也是对手,更要面对,更要“战胜自己,征服自己”。不懂得放松心情,遇事愁眉苦脸或咬牙切齿,日子当然不快乐。做人要有度量,凡事不斤斤计较,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6内省是自我审视与反思
在儿童时代,我们就常被告知,树叶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同样,我们的指纹、声音和DNA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个体。一个人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内省就能帮你做到这一点,它会帮你认清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在人的八大智能中,内省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智能。它又叫自省智能。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从心理上看,自省所寻求的是健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个性。它要求消除自卑、自满、自私和自弃,消除愤怒等消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省者审视自我,使个性心理健康完善,摆脱低级情趣,克服病态畸形,净化心灵。自省有助于伦理人格的完善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成为强者的特征之一。
自我省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客观而中肯地评价自己,常常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要更困难得多。能够自省自察的人,是有大智大勇的人。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着一句话,到时你看后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世界,改变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
一天,王子又见到了智者。王子说:“我已经看到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着“接纳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自责和苦恼,因为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学会了欣赏自己。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着“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埋怨别人,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别,而总是不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所以他学会了宽容别人。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着“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总是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更好的事情,所以他学会了包容世界。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自己的了解不仅仅是最困难的事情,而且也是最残酷的事情。
心平气和地对他人、对外界事物进行客观的分析评判,这不难做到,但这把“手术刀”伸向自己的时候,就未必能让人心平气静、不偏不倚了。然而,自我省察是自我超越的根本前提。要超越现实水平上的自我,必须首先坦白诚实地面对自己,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人生道路上,成功者无不经历几番蜕变。蜕变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觉醒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蜕变,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对自己认识得越准确越深刻,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面:善与恶,好与坏,创造性和破坏欲。你将成长为怎样的人,外因当然起作用,但你对自己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在灵魂世界里进行自我扬弃,内省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在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充分看透自己。
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有些缺点那么令人讨厌:他们或爱挑剔、喜争执,或小心眼、好忌妒,或懦弱猥琐,或浮躁粗暴……这些缺点不但影响着他的事业,而且还使他不受人欢迎,无法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的缺点仍丝毫未改,细究一下,他们的心地并不坏,他们的缺点未必都与道德品质有关,只是他们缺乏自省意识,对自身的缺点太麻木了。本来,别人的疏远,事业的失利,都可作为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提醒。但都被他们粗心地忽略了,因而也就妨碍了自身的成长。用诚实坦白的目光审视自己,通常是很痛苦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人有时会在脑子里闪现一些不光彩的想法,但这并不要紧,人不可能各方面都很完美、毫无缺点,最要紧的是能自我省察。从自身找问题,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它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作为生活的一种艺术,具有调整自己和环境的功能。它不但能应付周围众说纷纭带来的压力,摆脱心中种种失落和不平衡,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还能给别人增添快乐,帮助别人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原谅别人,也要学会宽恕自己。其实只有宽容自己的人,才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挫折,面对这个社会,也才有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
7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人生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其实,没有缺憾人无法衡量完美。缺憾其实也是一种美。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张白纸上点了一个黑点,然后问他的几个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看到了黑点。于是,心理学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人们通常只会注意到自己或他人的瑕疵,而忽略其本身所具有的更多的优点。是呀,为什么他们没有注意到黑点外更大面积的白纸呢?
一位人力三轮车师傅,五十多岁,相貌堂堂,如果去当演员,应该属偶像派。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愿做这样的“活儿”,他笑着从车上跳下,并夸张地走了几步给人家看,哦,原来是跛足,左腿长,右腿短,天生的。
弄得问者很尴尬,可他却很坦然,仍是笑着说,为了能不独自走路,拉车便是最好的伪装,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还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太太很漂亮,儿子也帅!”
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喜欢自助旅行,一路上拍了许多照片,并结集出版。她常自嘲地说:“因为我长得丑,所以很有安全感,如果换成是美女一个人自助旅行,那就很危险了。我得感谢我的丑!”
其实,在人世间,很多人注定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渴求完美的习性使许多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其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丝毫兴致。这些人往往是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所有不整齐的“枝杈”都给修剪掉了,于是便失去了个性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干巴、枯燥,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客观地说,人性格上的确存在着“缺陷美”,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而绝对不属于十全十美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有一个女孩想要成为一位歌唱家,可是老天并没有因为她拥有美好的梦想而给予她一副天使般的容貌。这种遗憾使她在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备感失落。
她长得不好看,嘴很大,牙齿很暴露,每一次公开演唱的时候,她都想把上嘴唇拉下来,盖住她的牙齿,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她想表演得尽量令自己感到满意一些,可是,结果却使自己大出洋相,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