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在各地设置“中正” 之职, 根据家世、道德、才能, 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 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作为选官的标准。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 发展成熟于两晋, 衰落于南北朝时期, 废除于隋朝, 随之科举制形成。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 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 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世则越来越重要, 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王猛扪虱谈天下
东晋大将桓温于永和十年(354年) 伐关中之时, 曾于灞上驻军。五月的一天,有一个奇人前往军中拜访桓温。此人身披短袄, 鬓发蓬乱, 貌不惊人, 眉宇间却隐隐流露过人的聪敏。他名叫王猛。王猛一边与桓温交谈, 一边在短袄上捉虱子, 捉住便把虱子捏死, 仿佛能从言谈与扪虱两件事中获得无穷乐趣。
桓温见此奇人, 心中暗暗称异。他问王猛: “我奉天子之命进驻关中, 替百姓除害, 为何关中豪杰无人来见我?” 王猛答道: “将军行军千里, 深入敌境, 到了离长安仅隔咫尺之遥, 却又屯兵不动了, 大家看不透你的心思, 所以没有人来欢迎你。”王猛的话, 正好揭露了桓温心头的秘密。因为桓温是个野心家, 他出师北伐,并不像祖逖那样, 真正是为了恢复中原, 而是为了扩大他自己的势力, 所以他到了灞上就停止前进了。他打的算盘是: 如果真的消灭前秦, 打下长安, 司马氏的东晋朝廷就会派人来接收物产富饶的关中, 而他桓温最多只能捞得个空头的威名, 倒不如屯兵灞上, 做出可进可退的姿态, 以便伸手向东晋朝廷要权、要钱、要粮、要兵,倒可得到实际的好处。东晋朝廷也害怕桓温这一手, 所以一再阻止桓温继续北伐,几次叫他回师南下。
王猛, 字景略, 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南) 人, 是个出自民间的军事天才。他自幼博览兵书, 志向高远, 性情又不喜与人交接, 坚韧自守, 是个深藏锦绣的人。
因为他傲视流俗, 不肯迎合世人, 以怪异的行为谈吐独树一帜, 因此往往为浮华之士所看轻。他的政治才能无人赏识, 便以卖畚箕为生。
桓温觉得这个满身虱子的人确实有谋略, 有本领, 所以后来他决定回师南下的时候, 赐给王猛车马, 请王猛跟他一起南归。王猛本来打算跟桓温一起走, 他去征求老师的意见, 老师认为王猛不能同桓温这样的人共事, 叫王猛留在北方, 等待机会, 所以王猛又决定留下不走了。
公元357年, 前秦的东海王苻坚经人举荐找到了王猛, 一谈之下, 甚是赏识他的才华。苻坚得到了王猛, 就像当年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他立刻拜王猛为主要谋臣。
这年六月, 苻坚杀前秦王苻生而自立, 任王猛为中书侍郎, 掌管机要。此后, 王猛历任京兆尹、吏部尚书、司隶校尉、尚书令、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等要职。
王猛身居高位, 得到苻坚的信任, 引起了一些官员的妒忌。一天, 曾跟随苻坚征战立下汗马功劳的樊世见到王猛, 斥喝他说: “我辈辛勤耕耘, 你这乡下野人却来坐享其成!” 王猛面无表情地慢慢说: “不但要你耕耘, 你还要给我烧熟了端来。”樊世闻言大怒, 扬言要砍下王猛的狗头挂在长安城门口。
又有一次, 樊世和王猛二人在苻坚的面前吵了起来, 王猛虽少言语, 但他那轻视的态度、冷冷的眼神和农夫般的举止却引起了樊世的无比愤怒。樊世以粗陋之辞大骂王猛, 令苻坚失色动容。苻坚于是认定樊世倚功欺人, 将其斩首于马厩。
苻坚皇后强氏之弟强德是个无赖, 常干些强抢民女之类的事, 横行京城。王猛刚被任命为京兆尹, 便下令逮捕强德, 将一纸请求处决强德的呈文送至苻坚面前。
苻坚还未及批复, 他这边已将强德处死。数月之间, 氐族权贵被杀被刑的已有20余人。氐族权贵从此闻王猛名而色变, 王猛抑制贵族势力的一系列举措也得以顺利推行。
为什么王猛以一介草民, 得到了苻坚的如此信任和重用? 因为王猛打击氐族贵族、抑制贵族中的保守势力, 正是在加强苻坚的中央集权地位, 巩固君主的统治。
而那些有功的贵族往往居功自傲, 还时时有势力膨胀觊觎皇位的兆头。王猛既顺应了苻坚之意, 又以他的卓越才能使前秦的封建化程度大大提高。
王猛抑制氐族贵族势力的手段是加强法治, 使原先贵族们享有的特权纷纷丧失。
苻坚即位之初, 始平(今陕西兴平东南) 多氐族贵族, 苻坚便任王猛为始平县令。
王猛刚到任, 便不由分说鞭死了一名不法的官吏, 使得贵族们纷纷上书苻坚, 要求惩治这大胆的野夫。苻坚亲自审问王猛: “为政以德化为先, 为什么刚到任便杀戮多人?” 王猛答道: “治太平之国要用礼, 治混乱之邦要用法。” 苻坚听后点头, 接受了王猛的法治主张。
王猛前后任相职16年, 死于前秦建元十一年(375年)。在王猛的执政下, 前秦政治清明, 任用人才, 奖励农桑, 兵强国富, 战无不克, 境内升平, 国家大治。据《晋书》记载, 当时关中一带秩序安好, 百姓丰乐, 自长安至各州, 沿途种植槐树柳树, 每隔20里有亭子, 供行人休息, 隔40里有驿站, 供行人住宿, 沿路还有工商贸易。
王猛日日夜夜为前秦的国事操劳, 终于积劳成疾, 一病不起。苻坚见王猛病重,十分难过, 经常亲自去看望他。王猛临死之前, 苻坚问他以后的国家大事怎么办。
王猛说: “东晋虽然偏处江南一角, 但是它以晋朝的正统作为号召, 民心还是归向它的。我死了以后, 您千万不要急着去打东晋, 而是应当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作长远的打算。” 说完, 他就死了, 那年他51岁。
苻坚牢记王猛的话, 励精图治, 同时努力发展军事, 于王猛去世后一年, 统一了黄河流域。
苻坚其人
苻坚, 字永固, 又名文玉。他与前秦王苻生是同祖的叔伯兄弟。在冲锋陷阵方面, 苻坚的勇气不让苻生。但他同时又是个勤奋好学的人, 《晋书》称其“博学多才艺, 有经济大志, 要结英豪, 以图纬世之宜”。在这些方面, 苻生同他比较, 判若云泥。淝水一役, 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 好像苻坚天生是一个无用的废物、蠢货。其实, 苻坚的早年事迹相当出众, 尤其在从苻生手里夺得政权和信任王猛治国两个方面, 表现极为突出, 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伟大才干。
北朝的汉化与胡化
按照民族学的观点,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交往中, 丧失各自特征重新熔铸成一个新的民族, 这叫作融合; 如一个民族以改变自己的民族特性而并入另一个民族, 则应视为同化。自汉族诞生后, 各少数民族不断地为它所同化, 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主流。但同时, 个别时期、个别地区也存在着一部分汉族人口为某些少数民族所同化的情况。在民族交往与冲突十分频繁的北朝, 胡人的汉化与汉人的胡化, 就富有代表性。
西晋末年, 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为首的北方及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多已汉化。
先说匈奴。从东汉初年南匈奴进入山西, 到西晋初年匈奴部众的南迁, 持续了二百多年, 匈奴逐步汉化。以至于匈奴人建立的政权, 称之为“汉”, 是“十六国”之一。大约在曹操晚年, 匈奴贵族因上代是汉朝皇帝的外孙, 而改姓刘。汉国的建立者刘渊, 在学习汉族传统文化方面很下功夫, 他师承著名经学家崔游, 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 尤其爱好《春秋左氏传》。他能背诵孙、吴兵法,熟读诸子百家以及《史记》《汉书》, 颇为自负, 自命汉初辩士随何、陆贾与名将周勃、灌婴四人才干集于一身。304年, 他起兵反晋, 为了争取汉人的支持, 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 约为兄弟”, 因此他立国号为“汉”, 自称汉王, 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 以示自己的政权是汉朝宗室的延续。刘渊建立汉国后, 任用他的经学老师崔游为御史大夫, 东汉大儒卢植的曾孙卢志则被任命为其子刘聪的太师。由此不难看出, 十六国的第一个政权的建立者——匈奴人刘渊——汉化程度之深。
建立后赵国的羯族人石勒, 汉化程度也很深。他认识到羯族力量有限, 要巩固后赵政权, 必须争取汉人合作, 尽量利用汉人的治理方略。他重用“博涉经史” 的汉人张宾为谋主, 言听计从, 下令胡人不得凌辱衣冠华族(汉人), 派官员到各地劝课农桑。他不识字, 却喜欢听人讲经、诵读史书, 虽在戎马倥偬之中, 也不稍懈怠。
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 用儒家经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 并且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 用儒学选拔官员。
氐族建立的前秦国的君主苻坚, 重用汉族寒门士人王猛, 按照汉法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文化, 对王猛主张“宰宁国以礼, 治乱邦以法” 十分欣赏与支持。他广修学宫, 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经义优劣, 奖励儒生, 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他对博士王寔说, 朕一月之内三次亲临太学, 发现人才, 躬亲奖励。其目的在于, 不使周公、孔子的微言大义在我手里失传, 是不是可以追上汉武帝、汉光武帝了? 王寔答道, 陛下神武拨乱, 开庠序之美, 弘儒教之风, 汉武帝、汉光武帝不值得相提并论。
拓跋鲜卑人的汉化是主要通过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才实现的。经过孝文帝有意识地改造, 他们很快从本质上到形式上完成了汉化, 并且后来居上, 在汉化的深度与广度上超过了其他的胡族。
所谓形式上的汉化主要是指改汉姓、易胡服、葬洛阳等外在性的变化。拓跋人属于多缀语的部族, 他们的姓氏自然也是多音节的复姓。
所谓本质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和全面接受汉文化等方面。在平城时, 北魏朝廷用语、军中号令皆为鲜卑语, 汉人出仕, 也要先学鲜卑语。
在各级政府机关, 都设置“传译”, 负责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沟通。语言不通, 使拓跋人对于汉人和汉文化总有隔膜, 更无法在心理上对汉族认同。孝文帝宣布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 使这部分内迁的拓跋人不仅能够同汉人交往, 而且还能够顺利地读汉文、写汉字, 学习汉文化。其中不少人汉文化的修养很高。
胡族政权武力占据北方, 要立国中原, 必须熟悉儒学传统, 崇尚中原文化, 以汉法治汉人。胡族君主与汉人士族在这种背景下,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儒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同化作用。
北魏一代, 从经学角度看, 儒学无可称道;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 儒学的作用非常了不起, 它加速了胡汉差别的消失,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也使中原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割江而治的南朝已不再是正统的代表, 恰恰是北魏统治下的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
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颢回洛阳, 在宴会上陈庆之大言不惭: “魏朝甚盛, 犹曰五胡。正朔相承, 当在江左。” 言辞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 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 的所在。但是当他护送元颢到达洛阳, 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回到梁朝后对人谈起“正朔” 时, 观点大变: “自晋、宋以来, 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 目所不识, 口不能传。” 你看, 原先对北魏带有偏见的南朝官员, 面对事实, 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 南朝方面自愧弗如。
民族的同化总是双向进行的, 胡人汉化的同时, 就是汉人胡化。
所谓汉人胡化, 指在长期的交流中, 汉人在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习俗。这种变化, 从东汉末年已经开始, 《后汉书?五行志》写道: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 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你看,皇帝对胡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很感兴趣, 包括胡人的服装、胡人的帐篷、胡人的高足家具、胡人的饮食、胡人的乐器、胡人的舞蹈等等。由于皇帝的倡导, 京都的达官贵人都竞相仿效, 兴起了汉人胡化之风。这种风气到五胡十六国时期达到高潮。
北魏初年, 许多军事据点如六镇等的成员主要由拓跋人构成。力量和人数处于弱势的汉族人为了生存, 只好向拓跋人认同。他们不但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鲜卑人, 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鲜卑语。到后来, 他们的子孙干脆以拓跋人自居,不再承认是汉人的后裔。在胡化的汉人中, 以东魏王朝的建立者高欢比较有代表性。
史称, 高欢祖上本为汉族名门渤海高氏。因祖父犯法被发配到六镇中的怀朔镇充兵, “累世北边, 故习其俗, 遂同鲜卑”。高欢的鲜卑名为贺六浑。他与鲜卑人通婚, 娶妻匹娄氏。起兵后, 他为拉拢河北大族, 也认渤海高乾、高昂做本家, 但骨子里仍认为自己是鲜卑人。在胡化汉人建立的北齐王朝, 鲜卑贵族远远凌驾于汉族官僚以上, 汉人被辱作“汉儿”、“狗汉”、“贼汉”、“一钱汉”, 汉文化受到诋毁、排斥, 鲜卑语言重新成为官方用语。一些想谋取功名富贵的汉人, 则拼命要子女学好鲜卑语。
但历史的发展, 总是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向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转化。在中国古代, 汉民族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魅力磁石般地吸引着大量的少数民族, 胡人的汉化是大势所趋, 汉人胡化不过是长江黄河中一处水道的曲折而已,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北齐王朝不但未能阻止民族同化的时代主流, 反而为拓跋鲜卑这个古老北方民族最终融入汉民族准备了条件。
夷夏之辨
所谓夷夏之辨, 就是分别出夷与夏的不同。夏, 指诸夏, 也称华夏。从地理概念上说则是指中国。夷, 是指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 通称四夷, 即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就文化发展程度而言, 中国“先进于礼乐”, 礼乐文化发达;四夷“后进于礼乐”, 礼乐文化落后。就民族关系而言, 春秋时期, 人们普遍有着“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的观念。再加上夷狄时常侵扰中国, 所以春秋时期不断有“攘夷” 之举。夷夏之辨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出现的。
夷夏之辨虽然是讲民族关系, 但是, 它不是从地域和血统上来讲民族关系.而是从文化上讲民族关系。这是夷夏之辨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儒家把当时的民族关系简化为夷夏两大族群, 而划分夷夏族群的标准不是地域和血统, 而是文化。
孔子作《春秋》, 对于夷夏的看法是: 如果原为夷狄, 而采用了华夏的礼乐文化,就视为华夏; 反之, 如果原为华夏, 而采用了夷狄的礼俗文化, 则视为夷狄。这就是唐代韩愈说的: “诸侯用夷礼, 则夷之; 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 这样一种民族划分标准, 即使在今天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门阀政治的东晋南朝
东晋时期, 门阀士族是凌驾于皇权之上的真正的国家主人。不属于他们营垒的一切人, 皆被士人视作寒门或庶族。
当时著名的世家大族, 有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在当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形成门阀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