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5600000030

第30章 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2)

尔朱荣

公元515年,北魏帝国的宫廷发生了一次政变,年仅4岁的元诩被拥立为皇帝,也就是孝明帝,生母胡太后临朝称制。帝国的车轮至此已经辗过了一百三十个春秋,胡太后的称制似乎意味着一种变动。此时的北魏帝国,已经十分衰朽,官吏贪奢成风,吏治败坏。拓跋焘时代的武功,元宏时代的文治,都早已成为过眼烟云,大魏恢宏的气象已一去不再了,胡太后称制后没几年,就爆发了神龟二年(519年)的暴动,六镇的风暴也正在酝酿中,北魏帝国的天空一片风雨飘摇。在一片混乱声中,出现了一位昙花一现的传奇人物,他就是北魏的柱国大将军尔朱荣(492年~530年)。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影响北朝政局之深远,令人惊叹!

胡族贵胄

在今天的山西省忻县附近,有一片非常适于放牧的地方,叫做秀容川,尔朱荣就出生在这里。尔朱氏家族属契胡族(羯族的一支),尔朱氏世代为契胡部落酋长。北魏道武帝年间,尔朱荣的高祖尔朱羽健跟随北魏道武帝平定晋阳和中山,立了大功,被封赐在秀容川这个地方,皇帝划周围300里地给他,作为其领地。从此,尔朱氏家族就开始居住在这里。尔朱荣的父亲尔朱新兴继承了父亲的酋长地位以后,秀容川更显兴旺,牲畜以毛色分类,成群结队,难以计数,尔朱氏的财富有了巨大增长。每逢朝廷出兵打仗时,尔朱新兴总是以私家马匹、粮食资助军用,由此博得魏孝文帝元宏的赏识和信任。北魏迁都洛阳以后,还特别准许他冬天入朝京师,夏天回部落,这是很特殊的恩宠。他每年春秋二时都与妻子儿女一起检阅畜群,以射猎自娱。尔朱氏一家过着舒适富足的生活。

尔朱荣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子弟,但游牧民族强悍的风俗也造就了这位秀容少主的强悍骄纵的性格。据史书记载,他皮肤很白,人长得很英俊,很小的时候就有果断坚毅的赞誉。长大以后,他喜欢射猎,每次设围狩猎时,他采用行军列阵的方法,号令严明,大家都不敢违犯。据说秀容这个地方有三个大水潭,都在高山之上,深不可测。一次,他和父亲一起到池上游玩,忽然听到箫鼓奏鸣的声音。父亲对他说:“传说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能做到公辅(宰相)的官位,我已经老了,这应该是你的福分。”这当然只是传说,但尔朱荣日后权倾朝野,终于成为一代奸雄。

胡太后由于倒行逆施,在正光元年(520年)被元叉、刘腾等人囚禁,但她在孝昌元年(525年),终于又等到机会,重新临朝称制。这时的帝国更是危机四起,六镇的暴动已经爆发,北魏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在兵火纷攘的局面下,秀容人乞伏莫于也聚众起兵,攻打郡城,杀死朝廷官员。南秀容牧羊人万于乞真,也杀死了北魏的太仆卿。30岁刚出头的尔朱荣带兵平定了这次暴动。但纷乱的局势,使这位秀容少主安逸闲适的生活被打断了。他野心勃勃,暗中另有打算,用他在畜牧中得到的财富,招募骁勇武士,暗结豪杰,不断地镇压六镇的暴动组织,扩大自己的实力,伺机以待。

不久,机会便来了。宫廷的又一次大政变给了尔朱荣绝好的机会。他打点行装,准备出场了。不过,他是带着一身的血腥出场的。

晋阳起兵

太后重掌大权以后,更加放肆。她重用佞悻小人,跋扈朝廷,广树面首男宠,宣淫宫掖,肆意胡为。但此时孝明帝也长大了,他容忍不了胡太后的种种恶劣行径,就写密信给尔朱荣,让他进京,准备用武力胁迫胡太后退位。但是,没想到胡太后先发制人,将他毒死了。当时明帝没有儿子,胡太后就宣布皇女继承帝位,大赦天下。但不久又觉得不妥,改立三岁的宗室元钊为帝。胡太后的这种昏迷错乱,引起朝野的极大骚乱。

这次政变为尔朱荣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得到孝明帝暴死的消息,便与他的左右手元天穆等商议,准备进军洛阳。他宣称自己要“匡扶朝廷”,铲除奸佞郑俨、徐纥,为孝明帝报仇。为了使自己的行动更加名正言顺,他与元天穆谋划另立新帝。他在上书指控胡太后的同时,派侄子尔朱天光等人京,与堂弟尔朱世隆商议废立之事。他们最终决定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跟胡太后及幼帝对抗。尔朱天光拜见元子攸,表达了尔朱荣的忠心,元子攸应允。这样,尔朱荣就从晋阳起兵,进军洛阳,时值公元528年的春天。

军队进展顺利,不久抵达河内。(今河南沁阳)。尔朱荣派人到洛阳,把长乐王元子攸秘密接到军中。四月十一日,元子攸称帝,即孝庄帝。他任命尔朱荣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尚书令、领军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由此而登相位。实际上庄帝只是个傀儡,大权由尔朱荣掌握。

胡太后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惧,急忙命令都督李神轨率军抵抗。但李神轨临阵脱逃,另一个将领费穆也投降了尔朱荣。一连串失败的消息传到洛阳,胡太后无可奈何,在失望中召集明帝所有的姬妾,命令她们全部出家当尼姑。胡太后自己也剃光了头发。尔朱荣传令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庄帝大驾,同时派骑兵入洛阳,逮捕了胡太后和幼帝元钊,送到河阴。虽然胡太后见到尔朱荣后拼命为自己辩解,但尔朱荣一言不发,下令把胡太后和幼帝投入黄河淹死。

尔朱荣入洛阳的本意自然是要称帝,虽然胡太后已死,夺取北魏政权却并非轻而易举。尔朱荣不过是一个边远地区的酋长,又未建立过特殊功勋,这样自然不会为洛阳的贵族们所拥护。这时候,降将费穆向尔朱荣建议说:“您的军队不超过1万人,现在长驱直入洛阳,既没有遇到抵抗,也没有打胜仗后的军威,因此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洛阳人口众多,人才鼎盛;如果一旦知道您的底细,恐怕会有轻视的想法。如果不大肆诛杀,树立自己的党羽,恐怕您北返时,不等越过太行山,政权就会再次生变。”这话正触动了尔朱荣的心病,他深以为是,准备利用文武百官出迎庄帝的机会,诛戮他们。

他的亲信慕容绍宗虽然极力劝阻尔朱荣,指出此非长远之计。但尔朱荣心意已决,他请庄帝沿黄河西行,抵达沟渚地方。他把出迎的文武百官,引向行宫西北,宣称要祭祀神灵。等大家集合以后,尔朱荣派骑兵将他们团团包围,大声宣称:“天下大乱,明帝之死,都是由于官员们贪污残暴,虐待人民,不能辅佐矫正。”然后下令将他们全部杀死。几千铁骑来回冲杀,刀锋铁蹄,无情地残杀践踏。一时哀号连天,鲜血直溅,河阴成了血的世界,自丞相高阳王元雍以下共屠杀两千余人。这时,另有一批官员100余人晚到,尔朱荣再令骑兵将他们包围,下令说:“有谁能写皇帝让位诏书的,饶其不死。”侍御史赵元则出队执笔,尔朱荣命他的军队宣传:“元家已灭,尔朱氏当兴。”大家都喊“万岁”!尔朱荣派武士数十人手持钢刀,直奔庄帝行宫。庄帝出帐探望,尔朱荣命人把庄帝强行拖入帐中,留在外面的卫士,又杀死了庄帝的亲信。尔朱荣命人把庄帝强行押送到河桥,囚禁在营帐之中。

拥立庄帝

河阴的惨剧总算落下了帷幕。尔朱荣在极度兴奋的情况下,喊出了尔朱氏当兴的口号。但冷静下来之后,他才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所率部队兵力不过万余,根本无法用作他称帝的武力后盾。而且,河阴的屠杀,使世人对他并无好感,他还缺乏称帝所需要的威望,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在当天晚上四更时分,再派人把庄帝从河桥营帐下迎接到皇帝的御营中。他望见马头,跪下来叩拜,请求把自己处死,希望以此来消除庄帝的疑心。

尔朱荣所率领的契胡骑兵,因为在河阴屠杀文武官员过多,因此不敢进入洛阳,就想劝尔朱荣迁都。但经过迟疑之后,他决定进入洛阳。四月十四日,尔朱荣护送庄帝进洛阳,正式登极,大赦天下。追随尔朱荣南下的将士,一律擢开五级。这时文武百官几乎死尽,活着的人也不敢露面,只有散骑常侍山伟一人到皇宫前叩谢大赦之恩。京城也是一片混乱,人心惶惶,谣传尔朱荣将派兵大肆烧杀掠夺,又有传闻说要迁都,人们纷纷逃亡。朝廷也空空荡荡,缺少官员处理公务。洛阳全城一片惨淡。

尔朱荣为安定人心,巩固自己的权位,就上书给皇帝,声称自己在河阴的行为是由于大军推进,难于控制;并表示自己非常忏悔这件事,请求皇帝追赠河阴丧生者官职。并由他们的后代袭爵,并请派出使节,到各城抚慰。皇帝下诏以后,京城才有官员露面,人心也慢慢安定下来。尔朱荣虽然还一再坚持迁都的意见,但由于各方面的反对,也只好作罢。

尔朱荣大权在握,不免骄奢,也渐渐大意起来。有一次进宫,在明光殿晋见庄帝,再一次为河阴屠杀向庄帝道歉,誓言自己并无二心,庄帝起座亲自阻止他的叩拜,向他表示自己并无一点怀疑。尔朱荣大喜,就要酒豪饮,大醉如泥。庄帝想趁机会杀死他,被左右劝止。于是,庄帝就派人把尔朱荣的床连人一起抬到中常侍省休息。尔朱荣半夜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直到天亮,不敢合眼,从此不敢再入宫住宿。

尔朱荣逼迫庄帝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庄帝迫于形势,只好应允,但心里十分不满。五月五日,尔朱荣回晋阳,皇帝为他设宴饯行。尔朱荣命心腹元天穆代他坐镇洛阳,在百官中广树腹心。中央的重要官职,全由尔朱荣的心腹亲信担任。尔朱荣在晋阳遥领大权,控制朝廷局势,连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在其掌握中。

南征北讨

北魏帝国为了抵御柔然,屏障旧都平城,曾在北方边境设立了六个大的军镇,由军镇将领直接统辖北方。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后,由于六镇原有的军事意义因迁都而不显重要,他奉行汉化政策,压制武人。因此,六镇军将做高官的道路渐渐被封闭了,他们由此而心怀不满。在北魏末期各方矛盾激化之时,这件事成为了导火索。不久,破六韩拔陵、胡琛、莫折大提先后起兵,以后又有杜洛周、鲜于惰礼的动乱。最终,鲜于惰礼的部将葛荣火拼了杜洛周的军队,成为各方军队的首领,共统率有数十万众和河北数州的地盘,声势浩大。

尔朱荣在镇压了一些小范围的动乱后,军事上面临的最大敌手也就是葛荣领导的这支军队。公元528年夏,葛荣的军队因为缺少粮食而南下洛阳,形势危急。尔朱荣上书请求北伐,庄帝批准,尔朱荣亲自率领精锐骑兵7000人,每骑另备有副马,日夜兼行,穿过滏口,进人河北大平原,由侯景担任前锋。

葛荣自起事一直到现在,横行河北,所向无敌。尔朱荣只有7000名骑兵,数量对比呈绝对劣势,所有人都认为战争胜负已成定局。葛荣也自以为必胜,下令说“尔朱荣很容易对付,每个人都要准备一根长绳,到时好捆绑俘虏。”他在邺城以北,筑垒布阵,长达数十里,部队两翼张开,向前推进。尔朱荣率军秘密进入山谷,编成突击队,分配督将每三人为一组,每组有数百人马,命他们所到之处,扬起灰尘,擂鼓呐喊,使对手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他又认为军队冲锋肉搏,人马相逼近,用刀不如用棒,密令战士,每人携带袖棒一根,安置在马鞍侧,又考虑到战时士卒为了杀人争功,可能影响追逐,因此又令不准争砍人头,只要棒击。大战开始,尔朱荣发动突击,将土上下情绪高昂。他自己也出入敌阵,内外夹攻,终于大败葛荣的军队,生擒葛荣,其余全部投降。因为投降的人太多,如果立即把他们分散到各部队,怕引起他们的惊惧而发生变乱。因此,他下令投降的部队解散,随他们所去,任由他们的家属跟随。大家大为欢喜,数十万人马,一时散尽。等他们走出百里以外,尔朱荣才命令分别囚押处置,分别编组,充实各部队,处置非常得当。尔朱荣对俘虏将士的头领,量才使用,投降部众的疑心也慢慢消除了。时人都十分佩服他在这件事上处置之果断英明。尔朱荣把葛荣囚送到洛阳,庄帝下诏加封尔朱荣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据说在尔朱荣讨伐葛荣前,部队行军到襄垣这个地方,进行围猎,有两只兔子跳到他的马前,他弯弓发誓说:“射中此兔则擒葛荣,否则败之!”兔子应弦而倒,部队齐声欢呼。平葛荣后,他下令在这儿立了一块碑,叫双兔碑。

击灭葛荣以后,一两年内,又陆续镇压了其他的六镇余众起义。至此,六镇的风暴就基本上被平定了。尔朱荣因此也树立了个人更大的权威。

但是,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在庄帝即位之初,北海王元颢南逃到了南梁。南梁封他为魏王,并派将军陈庆之率军护送元颢回国即王位。当时,在北方的齐地也有邢呆起义队伍的响应。北魏朝廷以为元颢孤弱,因此未曾用心。不料想元颢、陈庆之军势甚猛,逼近洛阳。庄帝大为惊恐,弃城北逃,元颢占领洛阳。

尔朱荣听到庄帝北逃的消息后,立即乘驿车到长子晋见庄帝,一路调兵遣将。庄帝也不再北逃,命尔朱荣为前锋,讨伐元颢,几十天内,便集结了大量兵力。

元颢占领洛阳后,骄奢怠惰,南梁士兵,也行为凶暴,因此大失民心。尔朱荣顺利攻下河内,双方隔河对峙。二段僵持之后,尔朱荣最终听从杨侃建议,在六月十六日发动总攻。其前部偷渡黄河,袭击得手,元颢兵败如山倒,退出洛阳。尔朱荣乘胜追击,大败陈庆之,元颢不久也被杀。尔朱荣又一次因为战功而得到朝野的敬畏。

枭雄殒命

尔朱荣在讨平葛荣和元颢之后,恃功更加狂妄,不把庄帝放在眼里,他在晋阳牢牢地控制朝廷,左右着北魏的政局。

庄帝虽然受到尔朱荣控制,但勤于政事。因为吏部选官泛滥,他准备和吏部尚书李神俊整顿人事。尔朱荣曾经关照吏部,要某人当曲阳县令。但李神俊认为这个人资格太低,不肯奏报,而另派别人。尔朱荣大怒,让此人去驱逐新县令,自己就职。李神俊就上表请求辞职。尔朱荣顺水推舟,就让自己的弟弟左仆射尔朱世隆兼任摄选。尔朱荣又曾请求用北方人担任黄河以南的各州长官,企图加强自己的势力,但庄帝不肯。太宰元天穆因此事入宫当面请求,庄帝仍不让步。元天穆施加压力,指出大权是掌握在尔朱荣手中。但庄帝很严肃地对他说:“天柱如果自己称帝,连我也可以撤换;如果他仍坚持臣属的立场,就不应该这样做。”尔朱荣知道后,非常生气说:“天子是由谁拥立的?现在竟然不听我的话了!”态度十分骄横。

尔朱皇后性情嫉妒,经常争风吃醋。庄帝让尔朱世隆对她进行教导,尔朱皇后却说:“天子是我们家让他当的,今天却是这个样子。我父亲本来想自己当皇帝,现在仍然可以这样做。”尔朱世隆默默无语,临走时叹气说:“兄长就是自己不肯当,否则我也可以封亲王了。”尔朱氏一家的这种骄纵,更加剧了政局的混乱。

庄帝外受尔朱荣压制,内受尔朱皇后的欺凌,一直闷闷不乐,唯一可幸的是各地起义尚未平息,还可以跟尔朱荣僵持。随着各地动乱的不断被消灭,庄帝也就忧虑起来。而城阳王元徽等人也都想得到大权,因此都极力诋毁尔朱荣,劝庄帝把尔朱荣诛除。庄帝鉴于河阴屠杀的残酷,怕尔朱荣会对自己下毒手,因此也早已有诛杀他的想法。

公元530年,这一切都在酝酿之中。恰巧,尔朱荣请求来洛阳朝见,打算照顾他的女儿尔朱皇后生小孩。庄帝与城阳王元徽、侍中杨侃、李或、尚书左仆射元罗等密谋,大家都劝庄帝刺杀尔朱荣。但又担心这次尔朱荣是有备而来,恐怕事情会弄糟。庄帝迟疑未决。

尔朱世隆警觉到庄帝将要采取行动,就自己写了一张纸条贴在自家门口,上面写着;“天子与杨侃等人设计,打算谋杀天柱。”然后揭下来派人送给尔朱荣。尔朱荣依仗自己的势力,完全不放在心上,把信撕掉,并吐口水说:“世隆胆小如鼠,谁敢杀我?”

九月份,尔朱荣到洛阳。时人很多传言尔朱荣要谋反,庄帝想马上杀死他,但考虑到尔朱荣的心腹元天穆还在并州,怕有后患。因此,先召元天穆进京。有人告诉尔朱荣庄帝要杀他,尔朱荣马上奏报庄帝,庄帝说:“外面的人也说王爷您要杀我,怎么能相信呢?”尔朱荣于是不再怀疑,每次拜见庄帝,随从不过几十人,也都不带兵器。但尔朱荣的部下依仗主子的威势,经常凌悔庄帝左右人士,毫无忌惮,并说尔朱荣要当皇帝,这些事更让庄帝下定了决心。

九月十五日,元天穆到京城,尔朱荣跟元天穆一同随庄帝人宫饮宴、射箭。尔朱荣对庄帝说:“近来侍从官员都不习武,陛下最好带五百骑出城围猎,以消除您的劳累。”在此之前,有人曾透露风声给庄帝,说尔朱荣想趁庄帝狩猎的机会挟持他迁都。因此,庄帝更加疑心。

九月十八日,庄帝决心动手。他命杨侃等10余人埋伏在明光殿东。当天,尔朱荣和元天穆一同入宫进食,但未吃完就起身告辞,杨侃等从东厢台阶上殿,看见尔朱荣、元天穆已经走到大庭,没有来碍及动手。

二十一日,尔朱荣进宫稍作停留,就到陈留王家饮酒,大醉而归,称病一连几天没有上朝。庄帝怕夜长梦多,就在二十五那天,在明光殿东厢,设下伏兵,然后声称皇子降生,派元徽飞马到尔朱荣竺报告,尔朱荣正在跟元天穆赌博,元徽摘下尔朱荣的帽子,盘旋舞蹈祝贺。此时,从皇宫派出召唤尔朱荣进宫的文武百官,连声催促。尔朱荣于是不再怀疑,跟元天穆一起进宫。进宫时正碰见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的官员)温子升拿着刚写好的大赦令(准备诛杀尔朱荣后颁发)往外走,尔朱荣高兴之余竟忘了要过来看。庄帝坐在东厢下,面向西;尔朱荣、元天穆坐在御座右边,面向东。此时,元徽进殿,刚刚行礼,就在这一刹那,光禄卿鲁安等人,抽出佩刀,从东厢门闯入。尔朱荣一跳而起,直扑庄帝,庄帝事先将一把刀横在膝下,顺势把尔朱荣劈倒,鲁安等挥刀乱砍,尔朱荣与元天穆等同时被杀,一代枭雄就此殒命,时年38岁。

尔朱荣身上有很浓的胡族气质,性情很暴躁,以嗜杀为己好。例如,他很喜欢狩猎,不管春夏秋冬,经常出动。每次围猎的时候,都命令士兵整齐划一,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许逃避。所以,只要有一只鹿逃走,肯定会有好几个人被杀。士兵们每次狩猎时都如在战场。曾经有一次,在一个荒僻的山谷里发现了老虎,尔朱荣命令十几个人赤手空拳去捕捉,最后老虎捉到了,但士兵却死了好几个。还有一次,两个小和尚合骑一匹马,被尔朱荣看见,就下令让他们殊死决斗,两个人筋疲力尽的时候,尔朱荣就命人抓住他们的头,互相撞击,直到死为止。他的这种喜怒无常,粗野残暴的性情,大概也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吧。

尔朱荣是北魏末期政坛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从河阴之变到被杀,短短两三年里,他先后经历了拥立庄帝、平息六镇和元颢的动乱等大事,成为本已摇摇欲坠的北魏帝国的救世主。他作战勇猛,善于指挥,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但可惜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又加之凶残好杀,终于导致了失败。

史书记载,他举止轻佻,喜爱射箭骑马,每次参加皇帝的宴会,经常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等到酒酣耳热之时,他一定会在自己的位置上,正襟危坐,高唱胡歌。日暮黄昏,筵席结束时,他经常跟别人手牵着手,双脚踏地,唱着《回波乐》(一种胡乐)而出:抛开他凶暴的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很有性情的胡族大汉。

尔朱荣死后三四年时间,北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从此,北方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东魏的建立者高欢,西魏的建立者宇文泰,都曾是尔朱荣的部将。

侯景

侯景(503年~552年),字万景,小名狗子。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少年时顽劣不羁,横行乡里,是当地著名的恶少。后为功曹史、定州刺史。公元550年,侯景自为相国、汉王,史称“侯景之乱”,使得江南经济文化遭到巨大损失。

崭露头角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在开城以北、阴山以南设置了六座军镇,由西到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设镇之初,朝廷选拔亲贵为镇将,用高门贵族子弟作兵员,边镇兵将很受尊敬,升迁也很快,是大家趋之若鹜的美差。可是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后,情况立刻改变了。原本的英雄边将,在日渐变得文雅的鲜卑贵族心目中却变成了一帮大老粗,地位骤然下降。镇将的素质逐渐下降,而他们搜刮边镇军民的兴趣却逐渐上升了。六镇军民不堪压迫,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反抗斗争。乱世出英雄,侯景就是这样出现的。

侯景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但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气影响,骁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做过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

北魏末年边镇各族人民大起义飚起,响应者不计其数。侯景与怀有天下之志的怀朔镇队主高欢奸雄识奸雄,惺惺相惜,同图建功立业。528年四月,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发动河阴之变,攫取北魏军政大权。尔朱荣权势熏炙,各地豪强纷纷投奔,侯景亦率私兵归尔朱荣。为开辟前程,又向尔朱荣麾下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由于机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战指挥能力,没多久连慕容绍宗倒要反过来求教他,甚得尔朱荣器重。

六镇起义之火刚被扑灭,河北变民军之火又燃烧起来。528年八月,变民军首领葛荣率军围邺,号称有百万之众。尔朱荣受诏讨葛荣,任侯景为前锋,同率精骑七万,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与葛荣决战。葛荣自诩久历戎阵,威行河北,己众敌寡,胜券在操。他骄傲轻敌,在数十里平野上箕张平推迎战,分散了兵力。尔朱荣与侯景利用了葛荣的严重错误,腹背夹攻,突破薄弱处,大败义军、生擒葛荣。河北起义军从极盛而一战败亡。侯景战功卓著,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崭露头角。

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洛阳时被朝廷所杀,高欢很快就和曾与他约为兄弟的尔朱兆翻了脸,大打出手。533年,高欢消灭了尔朱氏集团,掌握了北魏的大权。侯景见高欢势盛,遂率部依附高欢。534年,因君相矛盾激化,孝武帝元修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北魏孝靖帝),东西魏分立。宇文泰据关中与高氏抗衡,南有萧梁,天下三分之势乃成。侯景从此受到高欢重用,成为东魏重要将领。他悍勇能战,驭军有法,特别注意以厚利抚纳笼络士卒。每战胜后都将所掠财宝分与手下将士,故得部众拥戴。他精于韬略,机诈权变。由于善挟巧诈,作战多捷,侯景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对东魏勇冠一时的猛将高敖曹、彭乐等不屑一顾。

东魏迁都于邺后,高欢置重兵于河北,自居晋阳,全力对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对与梁接境的河南一带鞭长莫及。河南古称“四战之地”,战略地位重要。高欢选中侯景,经略河南。侯景开始苦心经营,534年,攻荆州都督贺拔胜,在荆州连败贺拔胜、独孤信、史宁等西魏骁将。536年,他率领7万大军侵梁楚州,擒获梁刺史桓和,接着乘胜进击。结果从未遇到过敌手的他,这回遭遇了生平少有的奇耻大辱:被南梁传奇式的名将陈庆之率领的1万余兵马打得落花流水,尽弃辎重逃走。他南侵的势头也被这当头一棒压住了很长时间。

因为久居河南,侯景对南朝梁廷腐败状况了解得非常深切。他藐视梁武帝萧衍妄敦戒素、佞佛昏谬,曾夸口说:“我愿请兵横行天下,过江生擒萧衍老头子,让他去当太平寺主。”

537年,高欢大举伐西魏,任侯景为西道大行台,经略关西地区。侯景建议兵多力有余,宜分前后二军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高欢不纳此万全之计,结果于十月在沙苑战败。其后,侯景马上向高欢请劲兵数万,言称追击宇文泰骄胜之兵可获必胜。高欢妃娄氏对丈夫说:“侯景此去即使能击败宇文泰,也肯定不会回来了(指他企图乘机割据关中)。”于是高欢没有采纳侯景的建议。

沙苑战败后,西魏军东进洛阳,河南诸郡多降。为争回此战略要地,538年二月,侯景率卢勇等将西进,攻下南汾州、颍州、豫州。秋七月,侯景与高敖曹围西魏将独孤信于金墉城,宇文泰亲提大军急趋救援。侯景布阵坚固,北据河桥,南依邙山,一战几乎生擒宇文泰。只因西魏援军继至,兵势复振,宇文泰才反败为胜,击斩高敖曹。此次河桥之战中,侯景善于因机制变、因形用权的特长引人注目。战后,高欢对侯景信赖有加,依仗他有如自己的半个身子。

起兵反梁

541年秋八月,东魏任侯景为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使领军十万,专制河南。既以备梁、西魏,又使讨叛逆。从此侯景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河南殷实富裕,人口百万,侯景在此经营多年,早与当地豪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初步具备了割据的经济、政治诸条件。如今又获得在朝中仅次于高欢的显赫地位和权力,更是如虎添翼。543年,东西魏在邙山大战,东魏获得大胜。侯景也因用计赚取虎牢城,连收北豫州和洛州,被封为司空;545年改授司徒。侯景官高权重、实力雄厚,因此飞扬跋扈。他轻视高欢之子高澄,说:“高欢在,我不敢怎么样。高欢要是死了,我绝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因被高澄视为肘腋之患,也引起了高欢的疑忌和防范。

547年正月,高欢病危。他对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而且野心勃勃,我死后肯定不能为你所用。在朝中的大臣中,只有慕容绍宗可以和侯景匹敌,我一直不重用他,就是为了留给你去迁升他,让他去对付侯景。”

高欢一死,高澄立刻先发制人,以其父的名义给侯景写了封信,要求他到晋阳来。据说,侯景当初曾与高欢有过约定说:“我领兵在外,须防诈谋,以后您给我写的书信,请加上一个暗号。”但是,高欢在临终时忘记了告诉儿子这件事,以至于侯景接到信后知道有诈,马上反叛。其实当时侯景尾大不掉,一直都受到高欢猜忌,一旦入朝,脱离根本,就威权尽失,性命也难保,即使没有密约暗号这回事,他也不可能入京自投罗网。于是侯景开始据兵反叛。河南诸州也多响应侯景。东魏在上年进攻韦孝宽镇守的玉壁,不但不胜,反而损失了7万多人马,元气大伤,高欢新死也使得朝野振动,侯景反叛又使东魏西、南两面受敌,形势极为严峻。

高澄毕竟是高欢的儿子,为尽快平叛,他对侯景许以种种优厚条件诱降,同时遣重兵昼夜兼行,企图包围侯景,一举歼灭之。侯景仓促难敌,急举河南六州降西魏请援。二月,又遣行台郎中丁和上表萧衍,倾河南全境豫、广、颍、洛、阳、西扬、东荆、北荆、襄、东豫、南兖、西兖和齐十三州降梁求援。谋援举地数量的不同,透露出侯景对西魏心存疑虑,投降乃是解急权宜之计;而对南梁则无所顾忌,暗藏险恶用心。梁朝臣们都不同意接受侯景。可是当时已经83岁的梁武帝萧衍却说自己不久前做了个异梦,梦见中原牧守以地降梁。权臣朱异为邀宠,硬把此梦解释为天下统一的征兆。于是老糊涂萧衍以为自己异梦通神,竟然利令智昏,引狼入室,欲藉侯景扩土北进。他纳降,并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五月,东魏韩轨领重兵围侯景于颍川,窘困中侯景再割东荆、鲁阳、长社、北兖四城向西魏请救。宇文泰深谋远虑,既不愿放过此稍纵即逝的东进良机,又审慎冷静地注意防范诡诈的侯景在危机解除后反悔。他决意相机行事,纳降后乘势进取河南。遣兵前往颍川解围,又派荆州刺史王思政抓紧接收七州十二镇。东魏兵退,侯景出屯悬瓠。喘息未定,宇文泰召其入朝,企图虚委重任,实去其权。侯景自然不中圈套,公然宣称:“我以和高澄雁行为耻,又怎么能和大弟(宇文泰)并肩而行?”决计南下,图谋南梁。

萧衍纳降后即派兵运粮应接侯景。547年八月,贞阳侯、大草包萧渊明受命率十万大军屯寒山,与侯景犄角,大举北伐。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大败梁军,俘渊明,再回师进攻侯景。两军于涡阳对垒。侯景命战士皆被短甲、执短刃、入阵砍人胫马足,大败慕容绍宗。绍宗部下、后来的一代名将斛律光狼狈逃走,张恃显落马被擒。绍宗慨叹说:“从未见过像侯景这么难对付的家伙。”于是定计深沟固垒。两军相持数月后,侯军粮尽。548年春正月,侯景部将暴显等降绍宗,侯景4万多人的大军溃散,只能收散卒步骑800逃走。正不知道往哪里去好的时候,突然机会从天而降:南梁的马头(地名,在寿阳西北)戍主(官名)刘神茂一直对南豫州(州治在寿阳)监州事、名将韦睿之子韦黯不满,见侯景到来非常高兴,前去参见并献上了取寿阳的计谋。侯景依计行事,来到寿阳城下,派人去见韦黯,说自己是朝廷的客人,如果不接他入城,魏兵追到,自己有失的话,朝廷必然会怪罪。韦黯信以为真,开门迎接,侯景一进城就夺了韦黯的权,占领了寿阳。韦黯逃走,后来在台城保卫战中病死。正常人听到这种消息,应该是勃然大怒,下令征讨,谁知萧衍却顺势任命侯景为南豫州牧,侯景心中对萧衍的蔑视也就可想而知了。

东魏乘胜收复失地,即利用萧渊明作为筹码,遣使述高澄愿与南梁和好之意,企图离间梁、侯,坐收渔利。此时侯景要兵没兵,要地没地,身价大减。548年二月,梁与东魏间开始协商议和事宜。侯景害怕南北和好后,自己会变成筹码,就上书对萧衍说:“陛下和高氏联合,我将如何自处?”萧衍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出卖他。侯景不太放心,又向萧衍求与南朝高门王、谢结婚,萧衍说:“王、谢门第太高,不如退而求其次,向朱、张以下门第试试。”侯景恨恨地说:“什么门第,总有一天,要把吴中儿女配给奴隶!”

为摸清萧衍真实态度,侯景诈作东魏书信,说愿意以萧渊明交换侯景。萧衍中计,回信说:“你早上送还萧渊明,我晚上送还侯景。”侯景勃然大怒,说:“早就知道这老头心肠薄得很!”心腹谋士王伟劝他:“是坐以待毙还是起大事,该决断了!”

于是侯景决心反梁,把所属各城的居民都招来当兵,并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给将士,大肆进行战备工作。在建康的梁朝廷对仅500里以外发生的事情竟然浑然不知,侯景在寿阳有什么需求,梁朝廷都尽力满足。他要一万匹锦为军人作袍,朱异照发,只是用青布代替锦。他嫌朝廷发的武器不好,请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寿阳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办。其间合州刺史萧范多次报告侯景企图谋反,萧衍不听。侯景联结羊鸦仁造反,羊鸦仁不从,还绑了侯的使者去建康报告。朱异仍不以为意,说:“侯景只有几百残兵败将,搞不出什么名堂!”梁朝廷甚至还把自以为脑袋一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寿阳。侯景见状更是肆无忌弹,反而告羊鸦仁诽谤,还威胁说要率兵渡江,给朝廷一个好看。萧衍居然让朱异对侯景的使者说:“寻常穷人家有三五个客人,还招待得很好。朕有一个客人却惹得他生气,这是朕的过错。”还厚加赏赐。

侯景在努力备战的同时,还暗结早就觊觎皇位的梁前太子、临贺王萧正德,密约事成后拥萧正德为帝。萧正德天真地应允了。准备就绪后,八月,侯景以诛奸佞骄贪、蔽主弄权而为时人憎恨的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这三个奸臣为名,在寿阳起兵反梁。萧衍听到侯景造反的消息,拈着胡须,豪迈地笑道:“不妨不妨。待我折根竹鞭,抽他一顿就行了!”派出儿子邵陵王萧纶统大军讨伐。

南梁后期,早已危机四伏。因北魏分裂,无暇顾及江淮,萧衍见边境安宁,经济发展得也不错,竟沉迷佛教,废弛朝纲,多次演出舍身出家的丑剧。士大夫上行下效,争尚空谈,不习武事。萧衍长斋事佛,自奉仁慈,但他的仁慈只对贵族和官吏有效。这些人在他的多方宽纵下,作恶有恃无恐,乃至白天杀人越货,劫道行凶。地方官残害百姓,直至搜刮净尽方肯罢休。545年,梁散骑常侍贺琛痛陈时弊,言户口减落,风俗侈靡,官场腐败,经济凋敝,一刀刺中要害。萧衍恼羞成怒,大喊要他拿出证据来(好像现代的某些国家干部也经常对新闻媒体说这句话,呵呵),最后不了了之。梁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自527年至侯景叛乱的548年中,梁朝农民多次揭竿而起,参加者万人以上的较大规模起义就高达八次。南梁已经危如累卵。侯景起兵,及时准确地利用了南梁社会的尖锐矛盾。他传布檄文,直斥梁朝贵族和官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陈词慷慨激昂,颇具煽动性(应该也是他的智囊王伟琢磨出来的)。且起兵之初约束军纪,不使扰民,故而颇受北兖州等地人民的响应。梁宗室诸王见萧衍年老昏庸,又舍嫡立庶,也不免隐生雄心。侯景南下正好提供了他们借勤王之机,勒兵观变的机会。

自为臣相

侯景听说大批梁军前来征讨,与王伟商量,王伟建议放弃寿阳,采取掏心战术,直取建康,获得采纳。九月二十五日,侯景以打猎为名,出寿阳城,十月初三,奇袭攻下谯州,二十日进兵历阳,击斩了名将兰钦之子兰夏礼,迫降太守庄铁。而这一个月间,梁朝大军居然毫无任何行动。十月十三日,梁朝廷才派出王质率3000兵巡江。历阳失守后,萧衍召见都官尚书、名将羊侃,询问方略。羊侃建议派兵扼守采石,阻止侯景渡江,再派萧纶袭击寿阳,使侯景进退失据,部下的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朱异却不知凭什么一口咬定侯景不会渡江,萧衍也迷信天险长江;麻痹轻敌,拒绝这一正确建议,放弃了主动攻击、消灭侯景的最佳战机。

萧衍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他做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效果却比坐以待毙还坏:他派已经和侯景勾结在一起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防守长江。萧正德则征集了几十艘大船,供侯景军渡江。名将陈庆之之子陈昕刚从外地回京师,他担心王质守不住采石,提议自己带兵去换防,萧衍采纳。谁知王质不等陈昕抵达就撤走,侯景得知后马上于十月二十二日率8000余人渡江,陈昕仓促迎战,战败被俘。他誓死不屈,又意图起事,侯景将他杀害,小报了自己当年输给他老子的一箭之仇。陈昕是陈庆之第五个儿子,12岁就随其父入洛阳作战,其间曾亲自斩杀魏国大将,是当时梁朝的勇将。

侯景轻松越过天险,直扑建康。自从梁建国以来,四十七年中江南承平,罕见兵甲,叛军猝然出现,引起一片慌乱。萧衍不知所措,把军权交给太子萧纲,命羊侃辅佐萧纲。此时整个建康的唯一依靠就是羊侃。羊侃祖父在刘宋时曾随薛安都投北魏,父亲也是北魏官员,但一直教育儿子要回归祖国。羊侃在北魏官至泰山太守,于528年投梁。他文武双全,爱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又善使一条两丈四尺长的两刃矛。问题是,此时没人知道萧正德已经和侯景勾结起来,他仍然担负着防守建康正门宣阳门的任务。两天后,侯军抵建康朱雀桁南,萧正德大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建康守将庾信、王质、萧大春、谢禧等均不战而逃。侯景未遇激战就连下东府城、石头城,于十月二十四日进围台城,开始大举攻城。

台城军民在羊侃和萧纲的指挥下奋力抵抗。侯景大造飞楼、撞车、阶道车等攻城器具,羊侃见招拆招,一一破解。二十六日,侯景用几百只木驴攻城。木驴是一丈多长的六腿木架,上蒙湿牛皮,下藏六名士兵。士兵可以靠驴身掩护城墙,进行破坏城墙的工作。羊侃命令士兵投掷石块,木驴被砸得粉碎,叛军多被打死。侯景改用尖顶木驴,石块打不坏。羊侃就命士兵扎火把,插上箭镞,涂上油和蜡,点火扔下去。这种武器叫“雉尾炬”,箭插到木驴上,一会就把木驴烧成焦炭。侯景造起十多丈高的登城楼,推到城边,命军士从楼上向城中射箭。守军见状都很害怕,羊侃却毫不担心,说:“车子高大沉重,城边的壕沟却填得不牢,到了城边一定翻车。”果然不出他所料。侯景久攻不下,又损失了很多士兵,于是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采取长期围困战术。侯景捉住羊侃的儿子,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不为所动,说:“尽管杀了他!”过几天侯景又把他押来,羊侃说:“我以为你早死了,怎么还在!”取弓箭要射。侯景知道这样没用,反而没有杀他。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丞相,再攻台城。他利用家奴对主人的怨恨心理,宣称凡是家奴来投,一律解放为自由人。又找来一个朱异的家奴,封为仪同三司的高官,让他穿锦袍骑骏马,在城下对朱异大骂:“你做了三十多年官,才混到个中领军;我刚跟随侯王,就当上仪同了!”城中的家奴很快就有千余人逃了出去。

十一月二十三日,萧纶率领的回援兵马在兜了几个大圈子,渡江时又碰上风浪损失了一两成兵马后,才姗姗来迟。两军交锋,萧纶先小胜后大败,数万人马只剩下一千多人,仓皇东撤。此时羊侃又突然病死,终年54岁,台城中栋梁倾折。侯景乘机猛攻台城,幸亏城中有一个叫吴景的下级军官,精通对付攻城器具的方法,才顶住了攻势,杀伤了大量叛军。十二月二十三日,侯景停止攻城,引玄武湖水灌城,城中积水极深,形势更加危急。这时各路勤王的军马仍在采取观望态度,萧衍的第七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兵多将广,却在十二月十四日才派出儿子萧方率兵数万出发。

勤王军中还是有忠义之士的。韦睿之子、衡州刺史韦粲知道侯景反叛的消息后,立刻率本部5000人急行军东进。司州刺史、当时著名的勇将柳仲礼是韦粲的表弟,也率万余人马来到建康。年三十夜,韦粲、柳仲礼、羊鸦仁、裴之高等诸军先后赶到,共十余万人,在秦淮河驻扎,推柳仲礼为大都督。549年正月初一,两军在建康郊区的青塘激战。突然天降大雾,韦粲军迷路。侯景见状立刻挥军突击,韦粲力战不退,和儿子韦尼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从弟韦昂一起牺牲(韦睿、陈庆之、兰钦这些南梁名将的儿子都死在侯景之手,侯景堪称名将儿子的克星)。柳仲礼正在吃饭,闻讯马上扔下碗筷,前来救援,与叛军大战,斩首数百级,叛军在秦淮河中淹死千余人。柳仲礼几乎刺中侯景,但是遭敌将偷袭,在肩上被重重砍了一刀,几乎丧命。柳仲礼似乎被这次战斗吓傻了,从此拒不出战。随后萧纶收拾残兵,和萧方、王僧辨等人也来到建康城下,勤王军虽然人数众多,可是没有统一指挥,军心涣散,不敢与侯景对抗,而且军纪极差,使得百姓大失所望。

叛军围城日久,台城内粮食耗尽,军士煮弩弦、皮革制的盔甲、熏鼠捕雀而食。城中饥饿和疫病流行,死者横尸满路,后来仅剩二三千羸弱死守。侯景也渐粮饷不支,又闻梁荆州精锐援军将到,非常恐慌。这时王伟献计:假称求和,以却援足粮,休整兵马,待对方懈怠,再一举击破,获侯景采纳。549年二月,侯景与萧衍歃血为盟停战。萧衍不听傅岐的劝告,接受侯景的戢兵条件,割江右四州之地(南豫、西豫、合州、光州)予侯景,遣诸路援军返师,台城守卫也尽收兵甲。侯景及时补充军粮,缮修器械,休整军队。十余日后,毁盟重新开战,猛攻台城。三月十二夜,叛军攻上台城西北角,永安侯萧确抵挡不住,退回宫中,对萧衍报告:“台城失守。”萧衍躺在床上问:“还能不能打?”萧确说:“没法再打了。”萧衍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有什么遗憾的?”台城陷落,萧衍和太子萧纲都被侯景所获。侯景和萧衍有一段对话。萧衍问侯景:“渡江时有多少人?”侯景答道:“千余人。”又问:“围台城时有多少人?”答道:“十万人。”再问:“现在呢?”侯景骄傲地答道:“四海之内,全都是我所有!”侯景在城中大肆抢掠,江南的士族,尤其是王、谢两家一概受到大规模的屠杀和凌辱。三月十四日,他又用萧衍的名义发诏书命令援军解散,柳仲礼居然奉命率军撤走。侯景懒得对萧衍动刀,只是不给他供应饮食。五月初二,这位笃信佛教的老头饿死,终年86岁,遗言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荷荷”两声。他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价,本来死不足惜,只可怜江南的千万百姓也同时为他的昏庸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五月二十六日,侯景立萧纲为帝(梁简文帝)。

侯景自寿阳起兵,奇袭建康至攻陷台城,历时仅七个月。他率不善水战的少量北军,越过长江,长驱直入,短期内一举摧毁梁朝,实属惊人。他的成功与萧衍昏庸愚蠢密不可分,但也反映出侯景战术灵活,判断准确、工于心计的指挥才能。侯景所以敢以处于劣势的少量军队,大胆攻敌,关键在于善于用奇。他料敌正确,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抓住宗室伪饰勤王、顿兵不战和援军将帅惧战自保、互相猜忌,梁军士气泄沓、没有正面打硬仗的战斗力等有利条件,集精兵锐卒,攻敌要害,速战速决,化弱为强,未战已先胜敌一筹。建康之战充分体现了侯景战术灵活、用兵诡谲的特点。

侯景自为大都督、录尚书事、使持节、大丞相、王如故。掌握梁朝廷大权。他废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六月,干脆杀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萧正德。他准备除梁诸藩后篡位,派叛军东进浙东州郡。549年十二月,侯军攻陷会稽,尽有三吴。550年,侯景自为相国、汉王;十月,别出心裁地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简文帝萧纲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一块肉。

侯景出身行伍,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反覆猜忍、残酷凶狡的性格。他有野心而无政治才能,生性暴戾嗜杀,不能真正收取民心,难于在南方站稳脚跟。故军虽锐勇,不能持久。他初至建康,军令尚严,后来久攻不下,人心渐散,粮草将尽,开始纵兵掠民。城破后,将病人与死尸堆在一起焚烧,惨不忍睹。还在石头城立大舂碓,有人犯了他的法,就投进里面舂死。又禁止低声说话,犯者株连妻族和母族。侯景遣军攻浙东时,公开提倡鼓励诸将烧杀抢掠和屠城,以扬威名,故其将领专务焚掠,杀人如草。没东西可抢时,叛军就掳掠人口,贩卖到北方。南方人民仇恨叛军暴虐,都奋起反抗。

叛军在建康和浙东肆虐,长江中上游萧梁荆、郢、雍、湘、益诸方镇却火并正盛。尤以湘东王萧绎为甚,他联结西魏翦除兄弟子侄,为自立清道。551年闰三月,侯景留王伟守建康,自己率军西向进攻萧绎等梁的亲王军队。从此时起,侯景在战术上犯了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严重错误。荆、郢多为水路,叛军以北方人为主,不善水战;侯景早已尽失民心,脱离建康根本,骤然难于驻足。侯景又轻视梁的荆州精锐,他兵分五千守夏首,再分一万趋巴陵,另有一路指叩江陵。兵分势散,各路又未能有效协同。叛军前锋任约军被萧绎击败,侯景率兵救援,四月,在西阳被长于水战的徐文盛打败。梁军的颓势开始扭转。侯景急遣轻骑三百袭陷郢州,擒刺史萧方诸。徐文盛等军心大乱,奔归江陵。王僧辩受命拒侯景,在巴陵沉船靡旗,伪装将遁。侯景中计,昼夜猛攻巴陵,数旬不克。叛军损失惨重,粮草缺乏,疾疫蔓延,战斗力大损。六月,赤亭大战中,梁将胡僧祐和陆法和击败并生擒任约,断侯景一臂。侯景只得放弃经略江汉,退归建康。梁豫州刺史荀朗在途中邀击,击破侯景后军。梁军士气大振,转入战略反攻。

侯景之乱

侯景率领几千残兵回到建康后,和王伟商量要称帝,王伟认为这样可以显示权威,表示赞同。九月,侯景废简文帝萧纲,杀太子萧大器等宗室二十余人,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十月,命王伟以祝寿为名,将萧纲灌醉,然后用土囊压死。十一月,通过传统的加九锡和禅让的方式,废萧栋自立为帝,改元太始,国号汉(一个羯人却以汉为国号,可以和当年刘渊一个匈奴人却以汉为国号交相辉映)。王伟提出要立七庙,侯景不懂,王伟告诉他:“皇帝必须祭祀七代祖宗。”侯景想了半天才说:“我就知道我父亲叫侯标,而且他埋在朔州,灵魂怎么会跑来这里受用?”最后就由王伟帮他的祖宗七代起名了事。

萧绎知道萧纲的死讯后,于552年三月,派梁江州刺史王僧辩、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后来的陈武帝)征讨侯景。梁军一直没遇到什么抵抗,直到三月上旬,抵达姑孰时,才遇到叛军将领侯子鉴,梁军战胜,三月十二日抵达建康城郊外,侯景率军堵塞秦淮河口迎战,陈霸先奋勇当先,渡过北岸,筑起营寨,梁军其他各部也陆续过河。十九日,两军交战,侯景率万余步兵,八百铁骑先后八次猛攻,都不能得逞。此时石头城中的守将开城投降。侯景又亲自率百余骑兵,弃长矛持短刀突击陈霸先军,仍然不能取胜,叛军士气尽失,大批溃散。侯景率部下数十人逃往吴郡。王伟逃往京口,被擒杀。侯景收拾残兵,有船两百艘,兵数千人。四月,他又在松江被击败,只剩一条船,几十个人。他在沪渎下海,准备逃往北方。

当初侯景在建康时,强娶萧衍之女溧阳公主为妻,又霸占羊侃之女为妾,却用羊侃之子羊鹍为官。羊鹍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装得忠心耿耿,经常跟随在左右。他乘侯景睡着的时候,命令水手改变航向,转往京口。侯景睡醒后见状,大惊,这时羊鹍带着几个人冲了进来,指着侯景说:“今天要借你的脑袋取富贵!”侯景本想跳水逃走,可是去路被封,只好跑到船舱里,想用刀砍开船底逃走,被羊鹍赶上,一矛刺了个对穿。身残志坚、一直致力于背叛事业的侯景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羊鹍割开侯景的肚子,塞入大把的盐,以防腐烂,然后将他的尸体送到建康。王僧辩将侯景的首级送给江陵的萧绎,其余部分在建康示众,片刻就被百姓撕得粉碎。侯景之乱至此结束。十一月,萧绎在江陵称帝(梁元帝)。梁朝亲王们的夺位斗争仍在进行,而西魏、北齐也在乘机不断蚕食梁的领土。

“侯景之乱”使得江南经济文化遭到巨大损失。梁都建康所在地扬州和邻近的东扬州向来富庶繁荣,为南朝财政所本,在这次灾难中被摧残殆尽。城市被焚掠后都满目疮痍,残如荒郊。550年江南又旱蝗相继,发生特大饥荒。百姓流入山谷,以草根木实果腹,饿殍遍野。富豪人家有钱没处买食物,只能坐怀金玉饿死。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堆,一二十年后都没能恢复元气。

萧梁文人学士丧命者甚多,大量藏书亦于战火中毁佚。南朝文化受到空前浩劫。江南士族大多聚居于建康和扬州,因此在侯景暴风骤雨般的扫荡中被屠戮略尽。皇室萧氏更是难逃灭顶之灾。侥幸身免的士族逃往江陵投靠荆州刺史萧绎,喘息未定,又逢萧绎被宇文泰的西魏军击败,大批被掳入关,沦为仆隶。南朝士族自此一蹶不振。南方土豪将帅也趁机起兵。他们凭借私人武装,参与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成了后来平定侯景的主力,登上了南朝政治舞台。在侯景作乱的时候,东西魏也没有坐失良机。

东魏及取代东魏的北齐乘机不费一矢,坐得全淮。西魏也不甘示弱,先取襄樊,再占益梁,长江上游尽入掌握,在军事、经济力量上优势陡增,为以后北周灭北齐和隋统一南北打下了基础。

花木兰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河北省《完县志》说她是完县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确实,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符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韦孝宽

韦孝宽(509年~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世为三辅著姓,北魏末为统军,大统八年(542年)任晋州刺史,镇玉壁(今属山西稷山)。后以功授骠骑大将军。

镇守玉壁

韦孝宽少以字行,所以皆称其为韦孝宽,而很少称韦叔裕。韦孝宽的祖父韦直善,为北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亲韦旭,曾为武威郡守,建义初,后为大行台右丞、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州刺史。

韦孝宽性格沉敏和正,好读经史。20岁时,萧宝寅作乱,韦孝宽请为先锋前去征讨,朝廷即以他为统军,随长孙承业西征,屡有战功,拜国子博士,行华阴山郡事。随大都督杨侃出镇潼关,为司马。杨侃见韦孝宽才能出众,便将女儿嫁给他。北魏永安(528年~530年)年间,韦孝宽拜宣威将军、给事中,不久又赐爵山北县男。北魏普泰(531年~532年)年间,韦孝宽为都督,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襄城,因功任析阳郡守。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二人关系甚好,而且政绩出众,被荆州吏人称为联璧,传为美谈。孝武初,以都督镇析阳城。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四月,韦孝宽随宇文泰赴雍州,克潼关后,任弘农郡守。又随宇文泰擒窦泰,兼左丞,节度宜阳兵马事。与独孤信入守洛阳。又与宇文贵、怡峰应接颍州义徒,于颍川破东魏将任祥、尧雄。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十一月,韦孝宽攻克东魏豫州城,俘刺史豫州冯邕。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二月,东魏军进攻,西魏军作战不利,韦孝宽与颍川守将梁回均弃城西归。时边境骚乱,宇文泰令韦孝宽以大将军行宜阳郡事。不久,迁南兖州刺史。

是年,东魏将段琛、尧杰占据宜阳,并遣阳州刺史牛道恒引诱西魏边境的居民,韦孝宽深以为患。于是韦孝宽使人模仿牛道恒的手迹,信中与牛道恒论归款之意,然后派人送到段琛营中,段琛见信后,果然怀疑牛道恒。以后牛道恒所献的策略,段琛均不采纳。韦孝宽趁其猜阻,出奇兵袭之,俘段琛和牛道恒,崤、渑两地从此遂清。

西魏大统五年(539年),韦孝宽进爵为侯。西魏大统八年(542年),韦孝宽转晋州刺史。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八月,并州(治玉壁)刺史王思政转任荆州刺史,并推荐韦孝宽接替他的职位,韦孝宽遂率军镇守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兼摄南汾州事,进授大都督。

不久,东魏丞相高欢倾山东之兵自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出发,向西魏大举进攻(参见玉壁之战)。玉壁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南,处于汾水的下游。西魏设在这里的要塞对东魏的晋州威胁很大,所以高欢决定先攻玉壁。九月,东魏军连营数十里,包围玉壁,以引诱西魏军出战。韦孝宽据城固守。

十月,东魏军攻城,昼夜不停。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城上先有二楼,韦孝宽缚木加高城楼,令始终其高于土山,并多备战具以御之,使东魏军不能得逞。高欢派人对城中说:“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周书·韦孝宽列传》)。东魏军遂改变战术,于城南挖掘10条地道,又用“孤虚法”,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北城素为天险,韦孝宽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即将其擒杀。韦孝宽又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还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吹入地道,地道中的东魏士卒被烧得焦头烂额。东魏军又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虽有排楯,也无法抵挡。韦孝宽便用布匹做成帐幔,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冲击立即悬空,城墙未受损坏。东魏军又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孝宽则把锐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割之,把正点燃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东魏军又转用地道,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

东魏军尽用攻城之术,但皆被韦孝宽所破,而且还守城有余。高欢攻城不克,遂派人劝降,先遣仓曹参军祖孝征问韦孝宽:“未闻救兵,何不降也?”韦孝宽回报说:“我城池严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劳,守者常逸。岂有旬朔之间,已须救援。适忧尔众有不反之危。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也。”祖孝征又对城中人说:“韦城主受彼荣禄,或复可尔,自外军士,何事相随入汤火中耶。”于是向城中射信箭,信中说:“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疋。”韦孝宽在信的背面写上回信,反射城外,同样说:“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高欢又把韦孝宽的侄子韦迁锁到城下,把刀放在脖子上,对韦孝宽说:“若不早降,便行大戮”。韦孝宽“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周书·韦孝宽列传》)。

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高欢急得旧病复发。时有陨石坠入东魏军营中,东魏军惊惧,高欢遂于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高欢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玉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著名战例。作战中,韦孝宽足智多谋,因敌设防,指挥果断,纵使高欢精疲力竭,也未能攻克玉壁。西魏文帝元宝炬特派殿中尚书长孙绍远、左丞王悦前去慰问,并晋升韦孝宽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忠郡公爵,以奖其守玉壁之功。

封郧国公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韦孝宽任雍州刺史。此前,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设置一个土堠(古代在路侧堆起的土堆,用来标记里程),但一下雨,土堠就被损坏,所以经常要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堠,既免去不断修复之劳,又让行人得以在树下乘凉休息。朝廷闻知此事,对他说:“岂得一州独尔,当令天下同之”(《周书·韦孝宽列传》)。于是令诸州夹道每隔一里种植一树,每十里种三棵,百里则种五棵。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九月,韦孝宽(时为大将军)与柱国大将军燕国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等领兵5万进攻梁朝(参见江陵之战)。十一月,攻克江陵(今属湖北),韦孝宽因功被封为穰县公。回军后,韦孝宽拜尚书右仆射,赐姓宇文氏。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命韦孝宽还镇玉壁。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觉代西魏称帝,是为孝闵帝,国号周,史称北周。韦孝宽官拜小司徒。明帝初,韦孝宽参麟趾殿学士,考校图籍。

北周保定元年(557年),宇文邕即帝位,是为周武帝。周武帝以韦孝宽在壁之功,于玉壁置勋州,并以韦孝宽为勋州刺史。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要求两国彼此往来互相贸易。晋公宇文护认为两国相战已久,互不往来,而且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皆在北齐,此时北齐忽然派人来求交易,所以怀疑北齐别有用心,遂派司门下大夫尹公正至玉壁,与韦孝宽商讨对策。韦孝宽于是在郊外设置供帐,派尹公正接待使者,并谈及皇姑和宇文护母亲事,北齐使者和言悦色。时有汾州胡人抢掠到关东人,韦孝宽将其全部放还,并致书北齐,同意两国之间的交易,北齐也派人将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送回北周。

韦孝宽善于抚慰部下,而且深得人心。韦孝宽善于用间谍,他所派往北齐的间谍,都为之尽力效命,也有齐人得到他的财物,与他遥通书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都为北周所掌握。时有一主帅许盆,为韦孝宽视为心腹,奉韦孝宽之命去镇守一城,领命后却投降北齐。韦孝宽大怒,派间谍前去刺杀韦孝宽,不入便斩其首而回,“其能致物情如此”(《周书·韦孝宽列传》)。

当时在汾州以北,离石以南的地方,全是胡人,他们经常抄掠居民,阻断河路。韦孝宽深患之,但此地包括齐境一部分,所以难以采取行动去打击胡人。韦孝宽遂准备在险要之处筑一大城以制之,于是在黄河以西征役徒十万,甲士百人,派开府仪同三司姚岳带人去筑城。姚岳见所率兵少,不敢去。韦孝宽对他说:“计成此城,十日即毕。既去晋州四百余里,一日创手,二日伪境始知;设令晋州征兵,二日方集;谋议之间,自稽三日;计其军行,二日不到。我之城隍,足得办矣”(《周书·韦孝宽列传》)。姚岳遂奉命筑城。北齐军闻讯后果然到南头,怀疑北周有大军在此,便停止不进。是夜,姚岳奉命在汾水以南,傍临介山、稷山的各个村落点柴纵火。北齐军见后,以为是北周军营,便收兵自守,姚岳顺利筑成而还,一切皆如韦孝宽所言。

北周保定四年(560年)闰九月,韦孝宽进位柱国。北周保定五年(561年)三月,韦孝宽进封郧国公。

助周灭齐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晋公宇文护欲东讨北齐,韦孝宽认为不可,并派遣长史辛道宪前去劝阻,但宇文护并未采纳。周军出师后,果然不利。至天和五年(570年)十二月,两军争宜阳,久不决(参见宜阳、汾北之战)。韦孝宽对部下说:“宜阳一城之地,未能损益。然两国争之,劳师数载。彼多君子,宁乏谋猷。若弃崤东,来图汾北,我之疆界,必见侵扰。今宜于华谷及长秋速筑城,以杜贼志。脱其先我,图之实难”(《周书·韦孝宽列传》)。韦孝宽于是画地形,向宇文护具陈其状。但宇文护却派人说:“韦公子孙虽多,数不满百。汾北筑城,遣谁固守”(《周书·韦孝宽列传》)?此事遂作罢。

是月,北齐将斛律光自平阳进抵汾北,筑华谷、龙门(今山西河津西)二城,与韦孝宽对峙。斛律光至汾东,与韦孝宽相见,斛律光说:“宜阳小城,久劳战争。今既入彼,欲于汾北取偿,幸勿怪也。”韦孝宽回答道:“宜阳彼之要冲,汾北我之所弃。我弃彼图,取偿安在?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且沧、瀛大水,千里无烟,复欲使汾、晋之间,横尸暴骨?苟贪寻常之地,涂炭疲弊之人,窃为君不取”(《周书·韦孝宽列传》)。斛律光进围定阳(今山西吉县),筑南汾城以逼之,相附者万余户。字文宪闻讯,即解宜阳之围,驰救汾北,宇文护亦出屯同州(今陕西大荔),与之呼应。

天和六年(571年)正月,斛律光在汾北筑13城,拓地500余里。韦孝宽自玉壁发动攻击,但为斛律光所败。由于斛律光善于用兵,韦孝宽对其颇为忌惮,因此命令曲严编造歌谣,说:“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还说“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周书·韦孝宽列传》)。祖珽与斛律光不和,又趁机添油加醋:“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叫儿童歌之于路。然后在齐帝面前诬陷斛律光:“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北齐书·斛律光列传》)。又以斛律光违令率军入京之事为借口,说斛律光蓄意谋反。天和七年(572年)七月,斛律光被诛。周武帝闻斛律光死,大喜,下令大赦境内。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周武帝欲灭齐,统一北方。二月,韦孝宽上书陈三策。第一策曰:“臣在边积年,颇见间隙,不因际会,难以成功。是以往岁出军,徒有劳费,功绩不立,由失机会。何者?长淮之南,旧为沃土,陈氏以破亡余烬,犹能一举平之。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传不云乎:‘雠有衅焉,不可失也。’今大军若出轵关,方轨而进,兼与陈氏共为掎角;并令广州义旅,出自三鸦;又募山南骁锐,沿河而下;复遣北山稽胡绝其并、晋之路。凡此诸军,仍令各募关、河之外劲勇之士,厚其爵赏,使为前驱。岳动川移,雷骇电激,百道俱进,并趋虏庭。必当望旗奔溃,所向摧殄。一戎大定,实在此机。”

第二策曰:“若国家更为后图,未即大举,宜与陈人分其兵势。三鸦以北,万春以南,广事屯田,预为贮积。募其骁悍,立为部伍。彼既东南有敌,戎马相持,我出奇兵,破其疆埸。彼若兴师赴援,我则坚壁清野,待其去远,还复出师。常以边外之军,引其腹心之众。我无宿舂之费,彼有奔命之劳。一二年中,必自离叛。且齐氏昏暴,政出多门,鬻狱卖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熬然,不胜其弊。以此而观,覆亡可待。然后乘间电扫,事等摧枯。”

第三策曰:“窃以大周土宇,跨据关、河,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太祖受天明命,与物更新,是以二纪之中,大功克举。南清江、汉,西龛巴、蜀,塞表无虞,河右底定。唯彼赵、魏,独为榛梗者,正以有事三方,未遑东略。遂使漳、滏游魂,更存余晷。昔勾践亡吴,尚期十载;武王取乱,犹烦再举。今若更存遵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斯则长策远驭,坐自兼并也”(《周书·韦孝宽列传》)。

周武帝采纳韦孝宽的建议,先派人带重金访问北齐,然后再向北齐展开进攻,至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正月,周武帝灭亡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

时韦孝宽认为自己已年近七十,便屡请请求辞官,但周武帝认为天下尚未统一,没有同意。后韦孝宽又称病,周武帝说:“往已面申本怀,何烦重请也”(《周书·韦孝宽列传》)。

拜大司空

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伐北齐时,路过玉壁,察看御敌之所,深为叹羡。韦孝宽认为自己熟悉北齐虚实,便请为先锋。但周武帝认为玉壁为军事重地,非韦孝宽无人能守,所以没有同意。后及赵王宇文招率兵伐稽胡,与大军成掎角之势,周武帝才让韦孝宽为行军总管,围守华谷以应接之,韦孝宽克其四城。周武帝平晋州后,仍让韦孝宽镇守玉壁。

周武帝灭北齐后,回军又路过玉壁,从容对韦孝宽说:“世称老人多智,善为军谋。然朕唯共少年,一举平贼。公以为何如?”韦孝宽回答:“臣今衰耄,唯有诚心而已。然昔在少壮,亦曾输力先朝,以定关右。”周武帝大笑道:“实如公言。”于是诏命韦孝宽随驾还京。五月,韦孝宽拜大司空,出为延州总管。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去世,宣帝继位。九月,韦孝宽进位上柱国。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二月,韦孝宽为徐兖等十一州十五镇诸军事、徐州总管。九月,宜帝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领行军总管宇文亮、梁士彦等攻陈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十一月,韦孝宽分遣杞公宇文亮自安陆攻黄城,郕公梁士彦攻广陵,自率众攻寿阳。陈帝陈顼命南兖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军事及其他将领一起,率军抗击周军。不久,韦孝宽攻克寿阳(今安徽寿县),宇文亮攻克黄城,梁士彦先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继取霍州(今安徽霍山北)等地。陈军难以抵挡,遂将南、北兖、晋三州以及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山阳(今江苏淮安)、平阳(今江苏宝应西)等九郡民众徙往江南。周军乘势攻下谯州(今安徽蒙城)、北徐州(治燕县,今安徽凤阳东北)。至此,长江以北土地皆入于北周。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三月,周军回师,至豫州时,宇文亮谋反,准备突袭韦孝宽,兼并其众。时宇文亮的部下茹宽知道此事,并告之韦孝宽,韦孝宽遂暗中设伏。宇文亮于夜间派数百骑来袭,不克而逃,韦孝宽将其追斩。

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又以小司徒叱列长釜为相州刺史,先赴邺。

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欲举兵讨之。韦孝宽至朝歌,尉迟迥遣其大都督贺兰贵候韦孝宽。韦孝宽留贺兰贵交谈后,疑其有变,遂称病慢行,并派人至相州求医问药,暗中观察尉迟迥的行动。既到汤阴,逢长釜奔还。韦孝宽侄韦艺为魏郡守,尉迟迥派其迎韦孝宽。韦孝宽向其打听尉迟迥动向,但韦艺与尉迟迥是同党,不肯以实相告。韦孝宽大怒,欲将其斩首,韦艺这才以实相告。韦孝宽遂率韦艺驰还,并将所经过的桥全部拆毁。第到驿站,尽驱传马而去,同时还对驿站的守将说:“蜀公将至,可多备肴酒及刍粟以待之”(《周书·韦孝宽列传》)。尉迟迥果然派梁子康率数百骑追赶韦孝宽,但追兵一到驿站,便为守将所留,盛情款待,又无马,以至追赶不及,韦孝宽这才得以脱身。不久尉迟迥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平定叛乱

当时有人劝韦孝宽,认为“洛京虚弱,素无守备,河阳镇防,悉是关东鲜卑,迥若先往据之,则为祸不小”(《周书·韦孝宽列传》)。韦孝宽入保河阳,时河阳城内有鲜卑人800,家都在邺,见韦孝宽势单力薄,便想响应尉迟迥。韦孝宽知道后,遂密造东京官司,佯称遣行,分人到洛阳受赐。既至洛阳,将其全部留下。鲜卑人因此离散,其计划也被打破。是月,杨坚调发关中兵,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等皆为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尉迟迥。

七月,青州总管尉迟勤(迥弟之子)从尉迟迥反杨坚。尉迟迥所统相(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卫(治朝歌,今河南淇县)、黎(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沼(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贝(治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赵(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瀛(治赵都军城,今河北河间)、沧(治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及尉迟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均属今山东)皆从之,有众数十万。荥州(治成皋,今河南汜水)刺史宇文胄、申州(治平阳,今河南倌阳)刺史李惠、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等,皆据州响应;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尉迟迥。整个山东(太行山以东)除沂州(治琅邪,今山东临沂西)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控制。尉迟迥遣兵分路进攻,陷钜鹿(今河北平乡东南)、建州(治高都,今山西晋城东北)、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古驿)、东郡(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旧城)、曹州(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亳州(治小黄,今安徽亳县)、永州(治楚城,今河南信阳北长台关西)等地;同时质其子于江南陈朝,以请援;并派人出使并州(治晋阳,今太原西南),欲招降上柱国、总管李穆,遭到拒绝。

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结好并州李穆,送千金公主与突厥和亲,以消除北方之患;加强洛阳守御,作为进讨尉迟迥的战略基地;并令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先发精兵3000人镇守潼关,防其偷袭。

七月末,韦孝宽率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尉迟迥军正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韦孝宽即以宇文述等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于三十日进至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东南。永桥城池坚固,地当要冲,已为降于尉迟迥的镇将纥豆陵惠据守。诸将一致请先攻此城,韦孝宽为求歼敌主力,说服众将:“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周书·韦孝宽列传》)。遂断然引军避开坚城,进至武陟(今河南武陟西)扎营(参见武涉之战)。时尉迟迥已派其子尉迟敦率军10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南),在沁水东岸布阵20余里。适值沁水暴涨,两军隔水对峙。八月十七日,杨坚委派的监军高颎到达前线,遂令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尉迟悼军从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颎命士卒在上游构筑水中障碍“土狗”(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阻火筏近桥。尉迟敦挥军稍退,欲待韦孝宽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乘机擂鼓齐进,待全军渡毕,高颎又下令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孝宽军奋力猛攻,大败尉迟敦军。尉迟敦单骑逃往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韦孝宽军乘胜追击,直趋邺城。此战,韦孝宽避敌坚城,寻歼敌军主力;乘敌稍退,即挥军猛攻;然后快速追击,获得全胜。

武涉之战后,韦孝宽率6总管军乘胜追击尉迟敦溃军,迅速迫近相州(治邺城),尉迟迥之根据地邺城(参见邺城之战)。尉迟迥遂以精兵3000埋伏于相州南之野马岗,被韦孝宽属下行军总管宇文忻率500骑兵突袭歼灭。尉迟迥又在草桥(邺城南)部署阻击,亦为宇文忻部击败。韦孝宽军于十六日进抵邺城近郊。尉迟迥集中全部兵力13万,列阵城南,准备决战。时青州总管尉迟勤(迥弟之子)来援之先头部队3000骑已经到达,5万主力尚在途中。孝宽当即发起进攻。尉迟迥不顾年老,仍披甲上阵,其部属关中兵均拼死力战,韦孝宽军进攻受挫,被迫撤退。时宇文忻见邺城百姓数万人观战,即与监军高颎、长史李询商定:先射观者,造成混乱,然后乘势冲击。观战士民被射,纷纷逃避,喊声震天。宇文忻趁机传呼:“贼败矣”!韦孝宽军士气复振,乘乱进击,大败尉迟迥军,尉迟迥率余部退入城中。韦孝宽乘势挥军围攻。李询和大将军贺娄子干率部首先登城,破城而入,尉迟迥被迫自杀。尉迟勤、尉迟敦等向青州(治益都,今山东淄博)方向逃走,被开府仪同大将军郭衍率精骑千人追获。此战,韦孝宽不使守敌与援军会合,至邺当日即发动进攻,又在攻战失利时运用策略,先射观战者,扬言敌败,重振士气,然后趁乱进击,乘胜围城,迫使尉迟迥自杀,是平定尉迟迥之乱的决定性作战,至此,尉迟迥举兵68天即宣告失败。尉迟迥的失败也为杨坚在军事上代周建隋奠定了基础。

随后,韦孝宽分兵进击关东各地降附尉迟迥的势力,彻底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十月,韦孝宽凯旋回京。十一月二十五(580年12月17日),韦孝宽去世,时年七十二,追赠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谥曰襄。韦孝宽共有六子,其中韦总、韦寿、韦霁、韦津最为知名。

韦孝宽在边关多年,屡抗强敌所有经略,在布置之初,人莫能解,待事情办成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惊叹折服。虽常年在军中,却“笃意文史,政事之余,每自披阅”(《周书·韦孝宽列传》)。韦孝宽晚年患眼病,却仍让学士给他读书,可谓孜孜不倦。韦孝宽早年即丧父母,所以侍奉兄嫂特别谨慎,所得俸禄,也不入私房。亲族中若有孤儿,他一定全力救济,朝野上下对他都十分尊重。其长子韦谌十岁时,西魏文帝欲将女儿许给韦谌。韦孝宽却认为兄子韦世康年长,便请将公主许给韦世康,文帝对此甚为赞赏,便同意了韦孝宽的请求。

点评:“高氏藉四胡之势,跨有山东,周文承二将之余,创基关右,似商、周之不敌,若汉、楚之争雄。又连官渡之兵,未定鸿沟之约。虽弘农、沙苑,齐卒先奔;而河桥、北芒,周师桡败。于是竞图进取,各务兵戈,齐谓兼并有余,周则自守不足。韦孝宽奇材异度,纬武经文,居要害之地,受干城之托。东人怙恃其众,悉力来攻,将欲酾酒未央,饮马清渭。孝宽乃冯兹雉堞,抗彼仇雠,事甚析骸,势危负户,终能奋其智勇,应变无方,城守六旬,竟摧大敌。齐人既焚营宵遁,高氏遂愤恚而殂。虽即墨破燕,晋阳存赵,何以能尚?若使平阳不守,邺城无众人之师;玉壁启关,函谷失封泥之固。斯岂一城之得丧,实亦二国之兴亡者欤”(《北史·韦孝宽列传》)。

萧宝夤

齐(479年~502年,史称南齐)、梁(502年~557年),是南朝四代中间的两个王朝。与齐梁对峙的则是北方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帝国。齐末政局混乱,雍州萧衍乘机起兵建梁。这时,激烈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影响着北魏政局,北魏在一片奢靡声中日益走向衰落。

南北的对峙使很多失势权贵叛逃敌国,而且往往成为政局中的重要人物。萧宝夤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南齐亡后以南齐宗室身份亡命北魏,官至宰辅,并且娶公主为妻,可谓一时富贵。但他最终却起兵反魏,落得兵败身亡的结局。他一生道路坎坷不平,是那个忧患时代的真实写照。

南齐宗室

萧宝夤,字智亮,生于公元483年,是南齐明帝萧鸾的第六个儿子,废帝萧宝卷的同母弟。明帝时,他被封为建安王。萧宝卷继位后,他被封为车骑将军、开府、领石头戍军事。萧宝卷为人昏狂错乱,因此下属刘灵运等人密谋另奉萧宝夤为主,秘密派人去和萧宝夤商量,他欣然应允。但不久事败,宝夤也被关押。他为自己辩解说是为别人所逼,萧宝卷竟没有怪罪他。萧宝融继位以后,宝夤又被封为鄱阳王,过着无忧无虑的富贵生活。

然而不久,他的这种悠闲的生活秩序便被打乱了。齐末,由于朝政混乱,皇帝昏庸,滥杀大臣,引起朝野的不安。公元501年,萧衍从雍州起兵,很快攻入齐都城建业,齐宋皇诸王,多被他杀害。萧宝夤也被萧衍派遣的军士所监守,面临着遇害的危险。他家里的阉人颜文智与侍从麻拱、黄神秘密商议,挖开院墙,与萧宝夤一起在半夜里逃出来。他们事先在江边准备好小船,让萧宝夤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黑布短袄,腰间系着千余文钱,穿着草鞋,徒步而行,偷偷地赶往江边。萧宝夤少年富贵,哪受过这种苦。等他爬到船上时,双脚已经磨得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了。天明以后,看守的兵卒追到江边,萧宝夤装作钓鱼的人,随流上下漂浮了10余里,追兵没有怀疑。等追兵走散以后,他才登上西岸,冒着生命危险逃到华文荣家中。

华文荣和随从天龙、惠延等三人抛下家中老小,带着萧宝夤逃进山涧中。他们租了一头驴让萧宝夤乘坐,昼伏夜行,终于到达北魏帝国的辖区寿春(今安徽寿县)东城戍。戍主杜元佑经过审查,知道确实是萧齐宗室,便以礼相待,并派人飞马报告北魏的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元澄立刻派车马侍卫前来迎接。萧宝夤时年16岁,徒步北行,已显得十分憔悴。见到他那副模样的人都以为他是被强贼掳掠来出卖的人口。萧宝夤随车赴元澄府第,元澄以客人之礼对待他。萧宝夤因为亡国,所以身着丧服,元澄等率官僚前往赴吊。宝夤居处皆有礼法,他不饮酒,不吃肉,平时寡言少笑,显得十分悲痛。元澄因此极为器重他。

第二年,萧宝夤接受魏宣武皇帝的诏命,到了京城洛阳。宣武皇帝对他也十分尊敬。萧宝夤念念不忘亡国之恨,他上朝时伏在殿下,诉说萧齐亡国之痛,请求北魏能出兵南伐。如此再三,即使遇有暴风大雨,也决不中断这种请求,表现出强烈的复国之志。他虽然年少寓居他国,但志性雅重,虽然已经过了丧服期,仍然不食酒肉,平时惨形悴色,蔬食粗衣,决不嬉笑。后来他受命南伐,朝廷贵要多有所托付,门庭宾客若市,书牒接踵。他处理应对,不失其理,显示出少年稳重的性格和很好的教养。

几年以后,萧宝夤娶南阳长公主为妻。公主很有教养,坚守妇人的本份。宝夤每次回家,公主必定站着等候。除了皇太妃有病去看望外,她很少回娘家。宝夤性情温和,颇有礼节,夫妻相敬如宾,生活过得十分和睦幸福。

南伐宿敌

萧宝夤虽然在北魏受到礼遇,但他念念不忘复国之志,一有机会便向魏帝请求。景明三年(502年)冬,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这时,南齐旧臣、梁江州刺史陈伯之与其长史褚胄等从寿春前来北魏,请求发兵,以便立功效劳。魏宣武帝认为陈伯之所说极是,机不可失,又见萧宝夤极为诚恳,便以宝夤为使持节、都督、东扬州(南朝宋梁有此州,治会稽,今浙江绍兴)刺史、镇东将军、丹杨郡公、齐王,配兵l万,命他据守寿春东城,等秋冬之际大举南伐。又让他任意招募天下壮勇,得到数千人。他以文智等三人为积弩将军,文荣等三人为强弩将军,充任军主。

正始元年(504年),萧宝夤率军到达江阴(今安徽阜阳),此时寿春东城已被梁军攻陷,他于是驻兵于寿春栖览寺。这时梁将姜庆真来攻围寿春,士民多所依附,很快占据了外城。萧宝夤身披甲胄,亲自率众迎击,两军自四更交战,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梁军声势弥盛,宝夤因为众寡无援,率军退人金城,又出相国东门,率众力伐,才打败梁军。寿春之战时,萧宝夤勇冠诸军,听到和见到他在战场上英勇表现的人无不钦佩。战后还京,宝夤改封为梁郡公。

中山王元英南伐时,萧宝夤又上表请求出征,并且与元英屡败梁军,乘胜进攻钟离。由于淮水泛滥,宝夤与元英狼狈退兵,士卒被洪水淹死的有十分之四五。有关官吏上奏说,宝夤在战役中因守卫东桥不坚固,才导致全军溃败,要求对他处以极刑。但宣武帝下诏免其死罪,仅予以免官削爵回家了事。

永平四年,魏将卢昶攻下梁朐山戌,以琅邪戌主傅文骥守卫。梁派军进攻傅文骥,卢昶督率众军援救。萧宝夤奉诏前去支援,受卢昶节度。宣武帝为之饯行,期望很大。但不久卢昶兵败,唯有萧宝夤全军以归。

延昌年间,梁武帝萧衍派遣其将康绚在浮山筑堰,企图用淮河水来淹灌扬、徐二州。北魏任命萧宝夤为使持节、都督东讨诸事、镇东将军,率军前去讨伐。熙平初年,梁军浮山堰筑成,淮水泛滥,眼看扬、徐二州要处于一片汪洋之中。萧宝夤在堤堰上游开凿了一条新渠,引注淮泽,这时水势才稍微减弱。他又派轻车将军刘智文、虎咸将军刘延宗率壮士千余夜里渡过淮水,放火焚烧梁军的竹木营寨,攻破梁军三垒,杀获数千人,斩其直闯将军王开明而还,大火数日不熄。梁将垣孟孙、张僧副等率水军三千渡过淮水,反击统军吕叵。萧宝夤派府司马元达、统军魏续年等前往攻敌,大破梁军,垣孟孙等率军败退。接着,萧宝夤又派遣军主周恭叔率壮士数百人夜渡淮水南岸,焚烧梁徐州刺史张豹子等十一营,梁军自相惊扰,死者甚众。萧宝夤还京后,不久被封为殿中尚书。

萧宝夤在淮堰时,梁武帝萧衍曾手诏诱其归降,但萧宝夤不为之所动。他志在雪耻,恢复齐国,因此屡次向北魏请求边任。神龟年间(518年~520年),他曾出任徐州刺史,在任所起建学馆,经常引见士族子弟,恩颜相待,与他们讲论经义,极力提倡文化。此期间他勤于政事,深受吏民爱戴。

北魏骁将

北魏末年,爆发了大起义的风暴。这场规模浩大的动乱由北方六镇开始,迅速蔓延。州城人薛伯珍、刘庆、杜迁等率众攻破州城,俘虏刺史李彦。他们共推莫折大提为首领,莫折大提自称秦王,迅速扩张势力,屡败官军。莫折大提不久以后死去,他的第四子莫折念生自称天子,年号天建,设置官吏,以其子阿胡为太子,其兄弟分为诸王。莫折念生派其弟高阳王莫折天生率军出陇东,攻雍州,屯兵于黑水。北魏朝廷十分担忧,任命萧宝夤为开府、西道行台、大都督,率军西征。明帝亲临明堂为他饯行。萧宝夤与大都督崔延伯大败莫折天生的军队,一直追击到在甘肃清水境内的小陇,接着进军安定,讨伐在高平镇的万俟丑奴部,双方互有胜负,一时呈胶着状态。

这时,天水人吕伯度兄弟率军归降。吕伯度曾与莫折念生共同起兵,后来又与其兄众保在显亲聚众讨伐莫折念生,但不久被念生击败,投奔到高平王胡琛部下。胡琛封吕伯度为大都督、秦王,资助他兵马,让他打回秦州。吕伯度在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大败念生部将杜粲,又在水洛城打败金城王莫折普贤部,进至显亲。莫折念生亲自率军迎击,又被打败。这时吕伯度又背叛了胡琛,派他的侄儿忻和率骑兵从东边招来魏军。莫折念生见形势危急,便诈降于萧宝夤。北魏政府嘉奖吕伯度归降之功,授予他泾州刺史、平秦郡公。可是,在此期间,大都督元修义,高聿却一直停留在陇口,迟迟不肯西进。于是,莫折念生再次起兵造反,吕伯度也被万俟丑奴所攻杀。此时,莫折念生等声势更为浩大,萧宝夤已经无法控制局势了。

孝昌二年(526年),朝廷为笼络萧宝夤,让他安心征战,加封萧宝夤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假大将军、尚书令(即宰相),萧宝夤自此出任宰相,他从黑水出发,往西至平凉,年年与反叛武装作战。他作战英勇,使莫折念生等深感威胁。关中能够得以保全主要是萧宝夤之力。孝昌三年正月,他又被任命为司空,由于出师已久,兵将疲劳,萧宝夤终于在这个月大败,退回雍州。有关官员要求将萧宝夤处以死罪,但明帝下诏恕其死罪,将他贬为编户百姓。但关陇的形势使北魏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他。同年四月,北魏朝廷又任萧宝夤为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开府、西讨大都督,自潼关以西都归他节制调度。这年九月,莫折念生全家都被部下常山王杜粲所杀。杜粲随即归降萧宝夤。十月,萧宝夤被任为尚书令,恢复以前所封的爵位。

叛魏自立

这时,太行山以东、潼关以西的动乱风暴日益迅猛,到处是战火,北魏军队屡屡战败,一时人心沮丧。

萧宝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清楚自己出师多年,耗费巨大,旦失败,难免会受到猜疑指责,因此内心十分不安。朝廷方面对他也确实颇有怀疑,后来又派了御史中尉郦道元任关中大使。萧宝夤以为这是来暗算自己,更加忧惧,部下很多人也乘机游说他,劝他造反。萧宝夤问计于河东人柳楷,柳楷回答说:“大王您是齐明帝的儿子,天下所归,今日之举,实在是符合人心的事情。谣言说:鸾生十子九子殂,一子不殂关中乱。武王有乱臣十人,乱其实也就是治理,大王您该当治理关中,还有什么疑虑的?”于是,萧宝夤听信他的话,准备反叛。

这时候郦道元刚刚走到阴盘驿(今陕西临潼东北),萧宝夤秘密派部将郭子恢等将他杀死,然后假意为郦道元收尸,上表朝廷说他是被白贼所害。不久,他正式称帝反魏,改年号为隆绪元年,设立百官,派郭子恢东攻潼关,行台张始荣进围华州刺史崔袭。魏明帝令尚书仆射、行台长孙稚讨伐萧宝夤。这时北地人毛鸿宾与其兄毛鸿遐也纠集了当地乡民,要来讨伐萧宝夤。萧宝夤派部将侯终德去攻打毛鸿遐,但侯终德进攻失利,就降魏,回兵反攻萧宝夤。侯终德军到了白门,萧宝夤才发觉,慌忙率军抵抗,被侯终德战败。他只好带着公主及小儿子和部下百余骑从后门逃出,投奔万俟丑奴。丑奴任命他为太傅。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天光派贺拔岳等在安定击败万俟丑奴,俘虏了丑奴和萧宝夤,将他们押送到京城洛阳。庄帝下诏将二人放在闾阖门外大树中示众,让京城士女围观三日。吏部尚书李神俊,黄门侍郎高道穆都是萧宝夤的老朋友,企图保护他,向庄帝说,萧宝夤的叛逆,事在前朝,希望能免他一死。恰好王道习应诏从外边进来,庄帝问王道习在外有什么见闻,王道习说:“只听说陛下想不杀萧宝夤。人们说李尚书、高黄门都与萧宝夤关系十分密切,他们都处在能向陛下进言的位置上,必定能保全他的性命。”又说:“若说萧宝夤叛逆事在前朝,便将宽恕他,那么他败在长安,当万俟丑奴的太傅,难道不是陛下在位之时?贼臣不翦除,法制如何得以施行?”庄帝以为他说的很对,便将萧宝夤赐死在太仆寺所属的驼牛署。临刑前,李神俊带着酒到那儿与宝夤叙旧,对着他直流泪。萧宝夤却怡然自得,毫不忧惧,只说听天由命,但恨不忠于为臣之节。公主带着子女去与萧宝夤诀别,哭得极其悲伤,萧宝夤也神色不变。他终于含笑死去,终年47岁。

萧宝夤年幼遭变,16岁时以皇子身份亡命北魏,可谓少年不幸。但他聪明敏锐,老成持重,以个人的英勇与谋略屡立战功,很快取得了北魏的信任,官至相位,并娶得公主为妻,称得上恩宠一时,对于在皇宫中长大的人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与由北投南,而终致乱梁的侯景相比,萧宝夤虽然也最终起兵反魏,但无疑他更让人尊敬些。侯景一介武夫,处处为一己之利钻营,格调可谓低下。萧宝夤虽然身在他国,但却念念不忘国仇家恨,时时请缨南伐,也称得上是忠直耿介之士,自然非侯景所能同日而语。

历史也永远记住这位传奇式的人物。

杨大眼

杨大眼,武都(今属甘肃)人,氐族。武都氐王杨难当之孙,年轻时就很有胆气,骁捷异常,跳走如飞。北魏孝文帝元宏准备南征,令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杨大眼也前去应试,但被拒绝。杨大眼说:“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于是拿起三丈多长的绳子,缚在自己头上的发髻上,向前奔跑,结果“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观者无不惊叹。李冲遂以杨大眼为军主。杨大眼对同僚们说:“我今天正是蛟龙得水的日子,从现在起再也不会与诸君同列了。”

不久,杨大眼升为统军,随元宏南征宛、叶、穰、邓、九江、钟离,勇冠六军。498年三月,杨大眼与王肃、奚康生等率步骑18万救涡阳,齐将裴叔业见魏军来势颇盛,只得退保涡口。后出任东荆州刺史。时蛮人首领樊秀安等反抗北魏,杨大眼随都督李崇征讨。504年正月,杨大眼攻樊季安等,大破之。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到军中探望杨大眼时,不论攻战还是游猎,潘氏也身着戎装跟随。回营后,与诸将同坐帐下,言笑自得。杨大眼指潘氏对诸人说:“此潘将军也。”

公元506年四月,梁江州刺史王茂率军数万人,进攻北魏荆州,并引诱北魏边民及各蛮族,另行建立宛州。接着派梁任命的宛州刺史雷豹狼、军主曹仲宗等领众2万偷袭北魏河南城。杨大眼统军反击王茂,大败之,斩梁辅国将军王花、龙骧将军申天化,梁军亡失2000余人。杨大眼又攻入河南城,迫使王茂逃回江州。并乘胜追击至汉水,连续攻陷五座城池。早在505年十月时,梁武帝萧衍便以其弟萧宏为统帅,兴师进攻北魏。506年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率军10万迎击梁军。杨大眼与邢峦共同反击梁军。九月,二人联兵进攻,于清水以南击斩梁将蓝怀恭,俘斩万计。

公元507年正月,元英与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萧衍命韦叡自合肥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夜间,韦叡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20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拂晓,元英见后大惊。杨大眼率万余骑出战,攻势甚猛,所向皆靡。韦叡结车为阵,杨大眼聚骑围之,韦叡以强弩2000一起发射,杀伤魏军甚众。杨大眼右臂中箭,只得退走。梁军当时常去淮北去割草,杨大眼将其全部抓获。后曹景宗募勇士千余人,于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亲自在旁指挥。杨大眼闻讯前去进攻,但败于曹景宗,于是梁军营垒很快建成。曹景宗特派赵草驻守,此后,梁军便随意地在这里割草放马,杨大眼每次来抢夺,都被赵草击退。三月,淮水暴涨,韦叡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纵火焚烧浮桥。梁军奋勇冲杀,魏军大溃,溺死、被斩杀各10余万。元英侥幸脱身,杨大眼只好烧营而去。梁军乘胜追击,魏军又被俘5万人。魏宣武帝元恪大为震怒,将元英贬为平民,杨大眼也被贬为营州士兵。永平(508年~512年)中期,元恪追思杨大眼的功劳,重新启用他,杨大眼至京师时,魏人思其雄勇,闻其重新被启用后,都十分高兴,围观者甚多。515年三月,魏孝明帝元诩诏令杨大眼率诸军镇荆山,并复其封邑。后与萧宝寅俱征淮堰,未克而还。

杨大眼擅长骑术,善抚士卒,呼士卒为儿子,见到伤兵常为之流泪。作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梁将都很畏惧他。当时传言淮、泗、荆、沔之间啼哭的儿童,只要一提他的名字,无不即止。王肃弟王康之降魏之初曾对杨大眼说:“在南方听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现在看来和常人没有不同。”杨大眼说:“旗鼓相望,瞋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认为关、张的勇猛也不及他。但钟离之战期间性格大变,喜怒无常,捶挞士卒过度。后杨大眼又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并将蛮人首领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如果作贼,我就这样处死你们。”北淯郡曾有虎害,杨大眼亲自入山杀死猛虎,斩其头悬于穰市。蛮人很害怕他,不敢再为盗贼。杨大眼在任两年后去世。杨大眼共有三子,长子杨甑生,次子杨领军,三子杨征南,皆潘氏所生,气干都有父风。杨大眼虽然不认识,但却常派人读书给他听,后人称杨大眼这样读书,为“耳读法”。

杨大眼被贬到营州时,潘氏在洛阳与人私通。杨大眼回京后,其女婿赵延宝告知他此事,杨大眼大怒,将潘氏幽禁后杀死。后杨大眼娶继室元氏。杨大眼死后,杨甑生等向元氏要印绶,时元氏已怀孕,便自指其腹对杨甑生等说:“爵位肯定是我儿继承。你们这些婢女的儿子,不要指望了!”杨甑生等深以为恨。当杨大眼出丧将要回京时,于东城七里宿营。二更时分,杨甑生等打开杨大眼棺木,时赵延宝见到后感到奇怪,便问其原因。杨征南恨其告发之事,将赵延宝射杀。元氏大惧,逃入水中,杨征南又准备弯弓射之,杨甑生劝道:“天下岂有害母之人。”于是将其放走。三人遂取大眼尸体,令人马上抱之,左右扶挟以叛。荆州人畏惧杨甑生等骁勇,不敢苦追。杨甑生等奔到襄阳,归降梁朝。

和士开

北齐帝国是北朝后期的鲜卑化政权,它的前身即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建立的东魏。本来鲜卑族汉化已是北魏以后北方的大趋势,但高氏魏齐政权却是反汉化的政权,朝野上下,鲜卑化气息非常浓厚。这是因为高氏靠六镇(北魏初为防御柔然,在北方设置的六个军镇)军人起家,文治不足,因而,出现了许多荒诞的现象。北齐诸帝大多昏庸,荒淫无耻。而上行下效,朝廷出现了一大批奸佞小人,如穆提婆、和士开、高阿那肱等人,专权弄事,加速了朝政的腐化。北齐佞臣之多,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一个现象。

和士开(523年~570年),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谄门士家

和士开有辱于燕赵多豪杰的古谚,他虽然出生在河北,却完全没有一点慷慨之气。他在自己的一生中除了谄媚与权力之外,大概再也没有热衷过别的事情了。

他的祖先是西域胡人,本来姓素和氏,来到中原做生意,后改为和氏。西域商胡大多唯利是图,禀性家传,和氏一门继承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和安,是一个很善于观察和曲谄的人,在东魏(534年~550年)做官到中书舍人,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他的心计:东魏孝静帝曾在夜里和大臣们聚会讨论问题,命和安去看一下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北斗所指方向代表着皇位,当时高欢专制朝廷,有自己称帝之意,和安深谙这一点,因此,他故意回答说:“臣不识北斗星。”很明显,这是阿谀高欢。果然,高欢听说这件事,就认为和安这个人人才难得,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后来又升他为仪州刺史。

俗话说,父子连性。和士开完全继承了家门的传统,比起他的父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年幼就聪明伶俐,反应机敏,同年龄的孩子都比不过他。北齐朝政的腐败,可以说为和士开大展拳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他先是投靠高欢的第九子——后来成为武成皇帝的高湛。天保元年(550年),高湛被封为长广(今山东平度)王,召辟和士开为开府行参军。高湛特别喜好一种名叫握槊的游戏,和士开对此非常擅长,这是他得以被任用的主要原因。加上他生性乖巧,善于谄媚,又弹得一手好胡琵琶,因此日益受到高湛的亲宠。他曾奉承高湛说:“殿下您不是天人,而是天帝。”高湛回答说:“卿也不是世人,而是世神。”和士开受宠幸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北齐文宣帝高洋觉察到和士开这个人太轻薄,不想让高湛与他关系过于密切,因而责怪和士开狎戏过度,把他流放到马城(今河北怀安西)。但是,不久以后,在高湛的请求之下,又把他召回。从此,和士开开始飞黄腾达了。

位及人臣

太宁元年(561年),武成帝高湛即位以后,和士开开始走上他人生的黄金之路。他先任给事黄门侍郎,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侍中高元海,黄门郎高乾及御史中丞毕义云等人嫉恨和士开得幸,想弹劾他。和士开得知后先下手为强,上奏高元海等人交结朋党,擅威作福,高乾因此被疏远排斥,毕义云反而回头来贿赂和士开才得以出任兖州刺史。这样,和士开就排挤掉了一部分自己的政敌。

此后,他连续升职,任侍中、加开府,日益受到武成帝宠幸。他的母亲刘氏去世,武成帝听说后非常悲痛,派武卫将军侯吕芬到他家中,日夜服侍他,生怕他因母亲去世过分悲伤而弄垮了身体。又派侍中韩宝业拿手敕去他家,说:“我和你情同心腹,你母亲不幸去世,我一样感到悲痛,和你没有两样,你应该以大事为重,保重身体,不要过分悲伤。”丧事办完以后,侯吕芬等人才回去。当天,武成帝就派韩宝业用牛车把和土开迎接入宫。他握住和士开的手;流泪劝慰了很久才放他回去,并且打破惯例,把和士开的因守孝辞职的四个弟弟全部起复原职。

太宁四年,和士开又升为尚书右仆射,出任宰相。这一年,武成帝因为饮酒过度,气疾经常发作,和士开劝说了好多次没有结果。后来有一次,武成帝气疾发作,又想饮酒,和士开眼中流泪而不说话,武成帝说:“卿这是不言之谏。”从此不再饮酒。一直到冬天公主出嫁时,才开始饮酒。不久,和士开又升为尚书左仆射,仍然兼侍中职。

武成帝无论是在外朝处理国家大事,还是在内廷宴客,一刻也离不开和士开。和士开或者一次人宫几个月不回家,或者一天几次人宫,或者放还之后,又马上赦回,他受到的宠幸与日俱增,他的动作言辞,都非常鄙亵,唯以取悦武成帝为能事,君臣之间没有半点礼节。他曾劝武成帝说:“自古帝王,都已经化为灰土,尧舜,桀纣,又有什么两样呢?陛下您应该趁年轻力壮的时候,恣意作乐,一天快活胜达万年,国事可以分付给大臣办理,您没有必要亲自操劳。”武成帝听后非常赞同,把政事都委托给大臣去办理,而自己三四天才上一次朝,而且就是上朝也不过是划几个数目字而已,不说什么话,一会儿就罢朝。

武成帝病重以后,和士开入宫服侍医药,武帝说和士开有伊尹、霍光之才,嘱托他身后之事,临死时握着他的手说:“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他至死也没有松开和士开的手。由于武成帝的嘱托,因此后主高纬对他非常倚重。又因为他早先就得幸于胡太后,两人在武成帝在世时就借经常一起握槊的机会勾搭成奸。武成帝死后,他们更是狼狈为奸。和士开所受宠幸日隆,与胡长桀、高阿那肱等人号称“八贵”。

他把一套对付武成帝的手段继续用在后主身上,引诱后主不理朝政,一意享乐。此时,北方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北齐的宿敌北周帝国国势蒸蒸日上,秣马厉兵,对北齐窥视已久。和士开为一己之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对北齐的灭亡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权独揽

武成帝死后,赵郡王高睿趁机会和娄定远、元文遥等人商议,想弹劾和士开,极力反对和士开依旧担任要职。在胡太后与朝中贵臣的集会上,高睿当面陈述和士开的罪行,说和土开是先帝弄臣,秽乱宫掖,请求将和士开放外任以削夺他的权力。但胡太后与和士开有染,自然偏袒他,因此反而指责高睿等人说:“先帝在世时,你们为什么不说?现在不是欺负孤儿寡妇吗?但饮酒,不要多说话了。”高睿等人据理力争,声色俱厉。安吐根进言说:“臣本是商胡,蒙皇上宠爱而挤身朝贵之末,受到礼遇,岂敢惜死?不把和土开贬出,朝野上下必不安定。”太后无奈只好宣布改天再讨论。高睿等人有的把帽子扔在地上,有的拂衣起坐,言词慷慨,情绪极为冲动。第二天,高颧等人又在云龙门让元文遥入奏,连续三次,太后都不理睬。最后又借口和土开长期在左右办事,想过百日后再说,高睿等不允许。胡太后便开始紧张布置,亲自多次对高睿说要留下和士开,又派宦官权要人物去暗示高睿,继而要挟,但高睿丝毫不为所动。胡太后只好又借口武成帝丧事为重而拖延时间。

和士开也知道这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危急时刻。他清醒地认识到要保住自己的地位,绝对不能失去太后与后主母子二人对自己的信任。因此,他对太后及后主说:“先帝在群臣之中,待我为最重。先帝去世,大臣们都有觊觎权位之心。如果我出为外任,正是翦除陛下羽翼的行为。”这样就把自己的利益跟太后和后主的利益挂在了一起。接着,他又对太后母子陈述了一条毒计,让后主假意下诏任命和士开为兖州刺史,同时也把元文遥任为西兖州刺史,并声称过山陵(武成帝丧葬完毕)以后发遣。

武成帝发葬已毕,高睿等人催促和士开上路。和士开用车载美女、珠帘以及宝石玩物去拜访娄定远,表示谢意说:“诸权贵想杀我,蒙您帮忙才保全性命,能够出为外任。今天向您告别,特意送上两个女子及一些宝物。”娄定远大喜,对和士开说:“还想回京吗?”和士开说:“在京久了,过得并不安心,我是不想再回来了。”娄定远相信了他,送他出门。和士开请求在临行前能去辞觐太后及后主,娄定远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他。和士开入宫后,恐吓说;“朝中大臣必定有所行动,我走之后,必有大变。”太后和后主担心被废去,所以痛苦流涕。和士开这时胸有成竹地把自己的计划和盘端了出来。他颠倒黑白,反诬高颧有犯上欺君之罪,在永巷埋伏下刀斧手,把他押送到华林园惨刑处死。又把元文遥贬为西兖州刺史,一直到和士开死,也未能官复原职。娄定远也被贬为青州刺史,其余参与反对和士开这件事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处罚。这次事件以后,和士开大权独揽,控制了朝政。一直到他去世,执掌北齐权柄达八年之久。

一朝毙命

和士开是个小人,所以得势以后凶劣本性毕露无遗。善媚上者必虐下,好像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奴颜卑膝的损失,和士开专权八年中,诛除异己,作威作福,一时嚣张气焰,难以书表。他的权势日益隆盛,所以趋利附势者络绎不绝。来往的富商大贾,一天到晚不绝于门,他们相勾结聚敛的财货,不知道有多少。更甚者,是一些朝廷官员,为了保全地位,或求得升迁,也纷纷依附和士开,甚至很多人甘心与一些市井小人称兄道弟,作为和士开的干儿子。其实,这时和士开才40余岁。有一个人,听到和士开生病就赶紧去探望,恰好遇见医生说和士开的伤寒病很厉害,只有喝黄龙汤才能痊愈。黄龙汤实际上就是大小便之物,这种药方真是骇人听闻!和士开自然不情愿,犹豫不决。正在此时,来探望的这个人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拍马屁机会,竟然说:“这种汤挺容易喝,您不用疑惑,我先为你尝尝。”一口气就把一大碗粪水喝得干干净净。和士开为他所带动,勉强也喝了下去。和士开母亲去世时,他的依附者纷纷去吊丧,一个个都哭得惊天动地,好像他们的亲生父母去世一样,一时丑态百出,在当时即为很多人传为笑谈。

和士开生性狡诈残忍,对敢于对抗自己或者对自己有潜在威胁的人,都一律铲除,绝不留情。河南王高孝瑜曾劝武成帝不要老是让和士开与太后对坐握槊,进谏说皇后是天下百姓之母,不能与臣子手碰手。武成帝接受了这一劝谏。和士开嫉恨在心,竟然把高孝瑜诬陷致死。祖埏的琵琶弹得很好,因此深得武成帝宠爱,经常让他与和士开共同献技,祖埏弹琵琶,和士开跳胡舞。和士开因此心生嫉妒,因而找个机会,把祖埏排挤出朝廷,做了地方官。还有胡太后的哥哥胡长仁,也是一个无赖子,他手底下有一帮奸佞小人,嬉戏无度。他们野心勃勃,羡慕和士开的权势,因此产生了排挤和士开的想法。和士开知道了这一情况,非常愤怒,把胡长仁的手下都贬出京城,他们还不死心,又劝胡长仁设计杀死和士开,但又被和士开知道了,他毫不客气,这下连胡长仁也被贬出京城。胡长仁身为国舅,封王爵,任职右仆射及尚书令(宰相职),被和士开随意处置,心生不服。怨愤之下,想收买剑客刺杀和士开,又被发觉,和士开竟怂恿后主将他杀死。

和士开一方面诛除异己,另一方面也大量任用自己的亲信,随意授官。如解德选只是个看相;术士,毫无专长,借给和士开看相的机会而大献其媚,拼命巴结,竟立即被任命为府参军。冯子琮卑辞曲躬投附于和士开,凡事唯其马首是瞻。和士开的弟弟和士休娶妻时,他身为朝廷大臣,竟奔走杂务,像僚吏下属一样。但冯子琮却因此而能长期保持权位。由于和士开所用?大多为奸佞小人,由此北齐政治日益败坏,国势日下,濒临亡国的边缘。

和士开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荒淫无耻。又加上与胡太后的奸情日益公开,因此引起了一部分王公大臣的极大愤慨,他们对国家,政局:忧心重重,对和士开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疾首,想方设法要除掉和士开。赵郡王高睿死后,更引起极大的民愤。传说胡长仁遣人刺杀和士开时曾流传一首童谣:“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武平二年,民间又流传一首童谣:“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一群儿童唱完,都拍手齐叫:“杀却!”此时的和士开,就像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一样,前途岌岌可危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武平二年(570年)七月三十日,和士开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整整衣冠,走出家门,他准备入宫早朝,他的心情并不平静:最近琅琊王高俨等人老是反对他,他确实感到了自己的地位在动摇。他一面走,一面在想着如何除掉这个琅琊王,以至于连早晨初升的太阳都没有留意去看一眼。他当然绝不会想到这会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见到阳光。他走得那么匆忙,但却未料到去的地方是自己的刑场。

琅琊王高俨等人早就做好了准备,首先由王子宣写了一道表文,弹劾和士开,罗列了大量罪名,请求后主批准逮捕法办。然后,由冯子琮将表文夹在许多其他公文中,呈奏给后主。素来不理朝政的后主高纬,连看都没看,大笔一挥,批准照办。之后,由领军大将军库狄伏连在神兽门外埋伏了50名士兵,在和土开刚踏入门内的刹那,50人一拥而上,将他擒伏并立即斩首。高纬听说之后,虽然追悔莫及,却也毫无办法。据说和土开一死,洛阳全城欢腾。

和士开死时47岁,一生玩弄权谋的他,最终死于别人的圈套之中,正所谓玩火者必自焚。和士开在北齐专权八年,干尽了奸恶之事。后来,魏征和李百药在谈到北齐之所以亡国时,都将北齐君主信用奸佞小人作为重要原因,所谓:“心利锥刀,居台辅之任;智昏菽麦,当机衡之重”,认为北齐任用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朝长鸾等一班佞徒宰制天下,乱政害国。“齐运短祚,固其宣哉”。李百药说;“和士开淫乱,多历数年,一朝被剿除,朝野上下都大快人心。”北齐之亡,作为主要佞幸之一的和士开自然摆脱不了历史的谴责。他已成为历史的罪人。

蔡祐蔡承先

蔡祐(?~560年),字承先,陈留人。事母至孝。有膂力、善骑射。

宇文泰很赏识他,召他当账下亲随。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部下将领遣使迎接宇文泰为主。元进等人企图谋害宇文泰,被察觉。宇文泰找蔡祐商量,蔡祐说:“这人狼子野心,如果擒住,不如杀掉。”宇文泰同意,于是召元进等人进帐议事,众人到达后,他给蔡祐使了个眼色,蔡祐出外,穿上衣甲,持剑进帐,呵斥众人:“早上与人共同谋事,晚上就反叛,还能算是人吗?蔡祐今天一定要斩这个奸人的脑袋。”众人都磕头,说:“希望选好目标。”

蔡祐大骂元进,当场拔剑杀死他和他的同党,众人害怕,不敢仰视。于是宇文泰和诸将结盟,同心征讨侯莫陈悦。宇文泰从此命令蔡祐以父事他,他也待蔡祐如同亲子。蔡祐随宇文泰斩窦泰,战沙苑,都立下战功。

公元538年七月,蔡祐随宇文泰战于河桥,蔡祐下马步战,手杀数人。手下劝他骑马,以备不测时逃跑。蔡祐大怒说:“丞相待我如子,我今日怎么会以性命为念!”于是率十余名手下,大呼冲杀,斩杀很多敌军。东魏军围之十余重,劝降,被他大骂。蔡祐又取弓拉满,东魏军不敢进逼,找来穿重甲持长刀的士兵进攻。离他只有三十步时,手下劝他发箭,蔡祐说:“我们的性命就在这一箭上,决不能虚发。”等到敌军离他十步时才发箭,一箭正中其面,应弦而倒,蔡祐马上用矛将他刺死。这样战数合,仅损失一人。东魏军稍稍退却,蔡祐慢慢率军撤走。此战初始,西魏军处于下风,宇文泰已经撤退,晚上和蔡祐相见,说:“承先,你来我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当晚,宇文泰心惊睡不着,头枕在蔡祐大腿上才能安睡。

在543年的邙山之战中,蔡祐身穿明光铁铠,所向无前,东魏军称其为铁猛兽,见则避之。555年,率兵和豆卢宁一起讨平江陵地区的叛乱。556年,受封为大将军。宇文泰病重时,蔡祐在左右看视照顾,宇文泰死时,蔡祐非常悲痛,从此得了病。周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后,蔡祐和尉迟纲同掌禁兵。宇文觉谋划杀宇文护时,蔡祐多次劝谏,宇文觉不听,不久果然失败被废。后来周明帝宇文毓即位后,因为从小就和蔡祐关系很好,所以特别优待他,经常留他在宫中直到深夜,派人列火炬鸣胡笳送他回家。蔡祐觉得这样的礼遇过分了,所以常托病不接受邀请。于559和560年间去世,年54岁。

蔡祐从小就有大志,曾对同乡李穆说:“大丈夫就该立功名,取富贵,怎能久居贫贱!”二人相对大笑,后来二人果然都成为北周的大臣。蔡祐作战时总是身先士卒,溃围陷阵,论功行赏十他又从不说话。宇文泰说:“承先嘴上从不说自己的功劳,我会帮他论功。”

蔡祐生性节俭,死时家无余财。

高敖曹

高敖曹(491年~538年),名昂,字敖曹,以字著称,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东魏徐州刺史高乾的三弟,年少时便有壮气,长大后胆力过人。史称他“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其父高翼为其求得严师,并令其对高敖曹严加捶挞。可高敖曹却不遵师训,到处走动,并常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此后,高敖曹随高乾四处劫掠,州县莫能治理。二人还倾尽家产,招聚剑客。高翼常对人说:“此儿不灭我族,当大吾门,不直为州豪也。”

公元528年六月,高敖曹与高乾聚集流民,响应葛荣,并受其官爵,屡破魏军。不久高乾奉旨归降,高敖曹也一同前往。尔朱荣认为高氏兄弟叛而后降,不应再居要职。高氏兄弟闻后,便主动辞官回乡,却在乡里暗中搜集勇士,继续进行抄掠。尔朱荣闻后,怀恨在心,便密令刺史元仲宗诱捕高敖曹。

公元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洛阳,掌握北魏军政大权,高敖曹也被押到驼牛署。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不满尔朱荣遥控朝政,将其诱杀,高敖曹也被放出。尔朱氏家族闻讯后,四处起兵,围攻魏都洛阳。元子攸亲至大夏门进行指挥,时高敖曹刚被释放,披甲横戈,与其侄高长命等率军进击,所向披靡,元子攸等观者莫不壮之。不久,他亲送高氏兄弟到黄河岸边,令他们回冀州招集乡曲,积极准备。元子攸还举酒指水说:“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高乾垂泪受诏,高敖曹也持剑起舞,誓以必死。十二月,尔朱荣侄尔朱兆联合尔朱氏诸将一起年底攻入魏都洛阳,擒杀元子攸,另立元晔为帝。

公元531年二月,尔朱兆派孙白鹞前往冀州,借口征收民间马匹,欲待高乾兄弟送马时,将其逮捕。高乾得知尔朱兆之后,即与前河内太守封隆之等商议,秘密派部众袭击信都,将孙白鹞斩杀,随之推举封隆之主持州事;同时,向各州郡发布通告,共同讨伐尔朱氏。是月,尔朱氏将领尔朱羽生率军5000人袭击信都,掩至城下。高敖曹不及穿甲,率十余骑迎战。高乾恐其有失,于城中用绳索垂下500人相助。但此时高敖曹已和尔朱羽生军接战,并且大败尔朱羽生。高敖曹马槊绝世,手下无不以一当百,时人将其比做“当时项籍”。不久,封隆之、高乾又联络晋州刺史高欢一起反对尔朱氏军,开门纳之。时高敖曹在外略地,闻知此事,心中不满,认为高乾软弱,将其视为妇人,并送布裙相辱。高欢派其子高澄以子孙之礼相见,高敖曹这才随高澄而还。十月,高欢在信都拥立元朗为帝,与尔朱氏拥立的元恭相抗衡,从此,高氏与尔朱氏形成对峙局面。

此时,尔朱氏诸将正联兵征讨高欢。在尔朱氏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高欢使用反间计,致尔朱氏诸将互相猜疑,各路兵马只在原地移动,却不向前推进。高敖曹随高欢乘机集中兵力先与尔朱兆军会战,于广阿大破之,俘其士卒5000余人。高敖曹又和高欢乘胜南下。532年正月,攻拔邺城,擒刘诞。高敖曹自攻克邺城后,便率所部至黎阳,又随高欢讨尔朱兆于韩陵。闰三月,高敖曹自率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老、呼延族等3000人前来与高欢会合。尔朱氏集结号称20万的大军,沿洹水两岸驻扎。高欢率军出城抵御,见到高敖曹部下后,担心道:“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高敖曹认为:“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高欢见其信心十足,便同意了。当时,高欢的步兵不到3万人,骑兵不到2000人,自料难与尔朱氏军匹敌,乃于韩陵山,设立圆阵,并连接牛驴,以阻塞归路,使将士以必死之心与尔朱氏军作战。高欢亲领中军,高敖曹领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领右军,迎战尔朱氏军。中军高欢战不利。尔朱兆乘机发动强攻,高欢军危急,高岳即领骑兵500人,对尔朱兆军迎头痛击,高欢部将斛律敦领兵抄尔朱兆军背后,高敖曹也领兵千人拦腰击之。尔朱兆军大败。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于阵中投降高欢。尔朱氏势力不久灭亡。

公元533年三月,高乾被魏孝武帝元修所杀,元修还暗中派潘绍业杀高敖曹。是高敖曹已知高乾被杀,便于中途将潘绍业抓俘,在袍领中搜得敕书,高敖曹遂率十余骑至晋阳,投奔高欢。

高欢大破尔朱氏军后,即以晋阳为根基,遥控朝政。元修不满,准备讨伐高欢。六月,高欢以清君侧为名,调集大军南下,以高敖曹领兵为前锋,向魏都洛阳开进。七月二十九日,高欢军进入洛阳,高敖曹率500劲骑追魏帝至陕西,不及而还。九月,高敖曹为豫州刺史,讨三荆诸州不归附者,皆平之。

公元536年十二月,高欢督3路军进攻西魏,以高敖曹攻上洛,窦泰攻潼关,亲率军进与蒲阪。537年正月,高敖曹渡河后祭河伯,说:“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行经君所,故相决醉。”时山道峻隘,高敖曹率军自商山转斗而进,所向无前,遂攻上洛。上洛人杜窋降于高敖曹,高敖曹以其为向导进行攻城。守将泉企固守10余日,其子泉元礼、泉仲遵也督军力战。不久,泉仲遵眼睛受伤,不能再战,高敖曹遂攻克上洛,俘泉企及将帅数十人。高敖曹以杜窋为洛州刺史。时高敖曹为流矢所中,身受重伤,对部下说:“吾以身许国,死无恨矣,所可叹息者,不见季式作刺史耳。”高欢闻后,即以高季式为济州刺史。高敖曹拟向蓝田进攻,却得知窦泰兵败,加之高欢召其还军,只好自上洛撤军。高敖曹不忍弃众,率军力战,得以全军而还。

高敖曹为人侠气凌物。刘贵与高敖曹小有忿争,高敖曹怒,拔刀砍刘贵,刘贵逃回本营,高敖曹又鸣鼓会兵欲攻之。幸得侯景与万俟洛相劝乃止。时鲜卑人皆轻视汉人,唯独惮服高敖曹。高欢申令三军时,都说鲜卑语,但若是高敖曹在,则说汉语。高敖曹曾去相府拜访高欢,但看门的人却不让进,高敖曹便引弓射之,高欢知道后也不怪罪。他最恨别人看不起汉人,曾多次为此和高欢部下的鲜卑将领发生冲突。

公元537年十月初,西魏军进攻东魏,向洛阳挺进。高敖曹闻高欢战败,遂撤围,退保洛阳。不久,西魏独孤信进至新安,高敖曹只得率军退至黄河以北。538年七月,东魏兴兵攻西魏,以高敖曹与侯景等领兵围攻金墉,高欢率军殿后。西魏金墉守将独孤信闭城固守。侯景下令纵火,金墉城内外官房民宅仅剩十之二三。西魏文帝元宝炬得知金墉告急,即与丞相宇文泰率军东下,增援金墉,同时,命李弼、达奚武率骑兵1000人为前锋。八月,宇文泰等抵达谷城。东魏将莫多娄贷文在孝水战败被杀。宇文泰等进抵瀍水东岸,迫使侯景等趁夜解除对金墉的包围,退走。初四,宇文泰又大破东魏军,东魏军北遁。宇文泰随即集中精兵猛攻高敖曹,高敖曹由于轻敌,全军覆没。

高敖曹单骑而逃,投河阳南城,但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与高敖曹不合,遂闭门不受。高敖曹又仰呼求绳,仍不得。不久,追兵至,高敖曹只得藏在桥下,追兵见高敖曹从人持金带,便问高敖曹藏于何处,从人指桥示之。高敖曹知其不能幸免,说:“来!与汝开国公!”追兵遂斩其首去。高欢闻高敖曹战死,如丧肝胆,杖高永乐二百。

高敖曹号称当世项籍,前期的战绩颇多,最后却主动授首,窝窝囊囊地死在不知名的小卒手下,实在有损猛将的名声。

彭乐

彭乐(?~551年),字兴,安定(今甘肃泾川)人,骁勇善骑射。公元525年,随柔玄镇人杜洛周起兵造反,不久叛变投奔尔朱荣。528年后,随尔朱荣击葛荣,又随高欢击羊侃。没多久彭乐又突然叛变跑到原葛荣部将韩楼那里,在尔朱荣派侯深讨韩楼时,彭乐又归顺侯深。在高欢出兵进攻西魏时,他又投效高欢,随军西征。在韩陵战役中,彭乐先登陷阵,大败敌军。

公元537年,彭乐随高欢进攻西魏。高欢想打持久战,彭乐主张速决战。高欢听了他的话,很快发起总攻。彭乐乘酒兴攻入敌阵,腹部被刺伤,肠子流出,他把肠子塞进腹中,继续战斗,但东魏军最后还是战败。

公元543年,北豫州刺史高慎叛变,西魏宇文泰派兵支援,高欢迎战于邙山。彭乐率几千骑兵从右翼冲出,所到之处,敌兵连连退避,于是东魏军乘势攻入宇文泰大营。有人看到这个情况,报告高欢说:“彭乐又叛变了。”高欢叹道:“彭乐背弃韩楼投奔尔朱荣,背叛尔朱荣投奔我,今又叛逃西魏。这小子太反复无常。”过了一会,彭乐派人前来报捷,已俘虏西魏临洮王元东等以下军官48人。东魏其他各军也乘胜追击,共斩杀敌兵3万余人。此战是高欢与宇文泰长期对抗中的唯一一场胜仗。西魏军全面后撤时,高欢令彭乐追击。宇文泰被彭乐追及,他在马上对彭乐说:“今天没有了我,明天还能有你吗?为啥不回我营中拣金银财宝去!”彭乐照宇文泰的话做了,果然拾得一捆金带。回到自己营里后,彭乐扬言宇文泰的刀口缺了,胆也吓破了。高欢问他为啥没追杀宇文泰,彭乐报告了实情,还说:“我并不是听了宇文泰的话放走他的。”当场把高欢气得半死。他令彭乐跪在跟前,用手按他的头往地上碰,又几次举刀,想往下砍,终于没砍下去。

彭乐于是请求给他5000人马,再去追捕宇文泰。高欢却说:“你把人已放走了,为啥现在又说要追呢?”叫人拿3000匹绢,送给彭乐。

公元551年,彭乐因谋反被杀。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亚里士多德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通过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家属、后代、亲友以及同事和老部下的回忆,拨开重重迷雾,真实还原了他们的历史形象,讲述了他们的胸襟与抱负、他们的苦难与奋斗、他们的政治作为与个人性格。同时,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坛风雨如磐的历史岁月。《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 彭斯

    彭斯

    彭斯,苏格兰诗人。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热门推荐
  • 霸情首席:千金宠爱

    霸情首席:千金宠爱

    原本的千金大小姐,在一场车祸后生活遭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英俊的雷天昊出现在孤儿寡母的面前的时候,不是救星的到来,而是噩梦的开始。“你为什么要这么一直折磨我?我欠了你什么?”帅气的脸因仇恨而扭曲……“没有为什么,只是因为,我看不得你好,看不得你开心,幸福!为什么你这么幸福,而我却一直活在地狱中……”
  • 我们和世界画风不一样

    我们和世界画风不一样

    一个是来自遥远的麦哲雷星系外星混血高冷技术宅妹子。一个是拥有上古神魔血脉自命资质绝顶的热血修真汉子。当科幻系死鱼眼少女遇上玄幻派精分少年;他们相遇的坐标为银河系·猎户座悬臂·太阳系·地球。对于蓝星地球,这是来自大宇宙的恶意:画风和全世界不一样?母星保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别特别坏的艺术家

    特别特别坏的艺术家

    高三学渣+贱货徐力穿越到另一个地球,并且提升了3%的脑域开发度!似乎可以咸鱼翻身!然而徐力依旧还是那副坏样儿,超越人类极限的大脑里面只有两件事:打游戏和……欺负女生(被欺负)?“徐力你无耻!”委屈的女生“徐力你流氓!”羞愤的女生“徐力你太坏了!”狂怒的女生“我说老徐啊,你这种人也能考清华?真是清华的耻辱!”徐力的同桌某二代“等等,你第一志愿填清华,第二志愿填的啥?”他仔细看着徐力的高考志愿填报表,第二个志愿栏上面写的是——随便来个艺术类学校,美女多的最好!“为什么去艺校?”徐力:美女多啊!结果,徐力没考清华,艺校的美女们却倒了血霉。这是一个有了科技金手指却不好好利用,却成为艺术家的逗比故事。
  • 万先森

    万先森

    从相识的青涩到热恋的腻歪再到矛盾的激化,我感激你让我体会深刻!到骨子里的深刻!分手的遗憾,比起别人的歇斯底里,我选择尊严,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去用心经营吧!
  • 位面穿越:要穿一起穿

    位面穿越:要穿一起穿

    她,轩辕皓月,一无意之举让她拥有无限穿越在各个位面的能力,和张伟聊天,与子乔对嘴,带一菲逃窜,抢小贤女友,看爱情公寓五最新剧情,这一切都不再是梦,嘎然回首带着一群朋友一起光临萌学园,成为梦之星,优雅格格……对抗暗黑大帝,爱上暗黑之子,一次误会让她再次穿越,越来越多的旅程等待着她,还在等什么,一起与皓月穿梭在各个位面之中吧!
  • 冰山相撞请注意

    冰山相撞请注意

    冷漠的她,从小便背负着如同铁牢般的诅咒,把她紧紧的囚禁,不想牵连他人,从此冰封内心。冷酷的他,父母在他面前惨死,他痛恨、他悲伤,可他什么都做不了,不想历史重演,从此封闭了内心。当两座冰山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关注:冰山相撞,请!注!意!
  • 重生之时尚女王

    重生之时尚女王

    作为一个立志报复搞臭自己名声的后妈后妹以及追到高岭之草的白富美,竟然在志愿未完成的时候出了意外,变成了家徒四壁的小穷妞,然后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参加有着高额奖金的超模选拔赛,好在体高貌正,凭借原有的时尚素养,一路杀进决赛夺得冠军,从此开启了大赢家模式:当上大明星,渣渣都炮灰,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盛骄阳:这就是我的人生!某高富帅:迎娶我?你确定?盛骄阳(心虚):……某高富帅:还有,高岭之草是谁?盛骄阳立马遁走。
  • 寸之守卫

    寸之守卫

    一个忘却自己灵魂的穿越,本应重新平凡的过一生。一个本无心寻道的只道自在逍遥的“庸才”,奈何却被生活一直逼迫。那一寸山门,是此生最大的追求,可是我却要守护这一片天地安生。无论这世间变化如何,这心里都是执念呐。
  • 柒殇之彼岸花开

    柒殇之彼岸花开

    初见她时,青丝铺地,一席红衣,她抚着琴,一颦一笑,抛却天下浮华是非。再见她时,白发及腰,仍是红衣,却跪坐于无数尸体中。她看尽世间冷暖,从此少言寡语。她是仙,亦是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