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璃和国外的琉璃生产,有着各自独立的产生历史。自北魏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我们都在不断汲取和学习西方玻璃制适技术。可以说琉璃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琉璃艺术本身就生动地表现出中外文化的借鉴和融合。
琉璃艺术品是一种凝固的艺术,琉璃艺术的创造过程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璃。闻名于世的出土文物“金缕玉衣”的头部两侧,各放置一尊湖绿色的耳杯,这便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琉璃制品。历来国人对玻璃的称谓,一般系指透明似水晶的为玻璃,透明度差而光泽接近釉彩的叫琉璃。另外还有称作五色玉、药玉、罐子玉、水玉、水精、硝子、烧料的,不一而足。
(第一节)戏说琉璃起源
琉璃、范蠡、西施,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来看一看这篇有趣的故事吧。
相传,范蠡为越王勾践督造王者之剑,历经三年烧制才得以铸成。王剑出世之日,范蠡在铸剑模内发现了一种绿色神奇粉状物体,与有色水晶熔合后晶莹剔透却有金属之音。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之气暗藏其间,既有王者之剑的霸气,又有水一般的柔和之感,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其随铸好的王者之剑一起进献给越王,并将此物称为“剑道”。越王感念范蠡铸剑的功劳,收下了王者之剑,却将“剑道”原物赐还,还以范蠡的名字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
当时,范蠡刚刚遇到了西施,为她的美貌折服,惊为天人。他认为金银玉翠等天下俗物俱无法与西施相配,所以遍访能工巧匠,将以自己命名的“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最早的琉璃配饰。
后来,越几近亡国,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范蠡,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又称西施泪。再后来,为缅怀范蠡,勾践依法制“蠡”,竟耗时十年之久。相传“蠡”成之日,紫气东来,满天流云霓彩,勾践得此重宝,老泪纵横,仰天长啸:“天工自成”。从那时起,古越国王室烧制“流蠡”(琉璃)的机构称“天工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62年左右,距今2460余年。
从此,琉璃配饰业在古越国兴起,王公贵族竞相珍藏。今天,在广州古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琉璃饰品。
(第二节)古琉璃与玻璃
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而明、清以来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当然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
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这种穿孔作耳饰的“明月珠”即玻璃。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时的玻璃,是从国外传来的;其实,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这已为近年来的大量考古材料所证实。
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在河南洛阳庄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这一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
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北京玻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西同时期的玻璃从呈色、透明度、成分上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青铜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080℃左右。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王要原料,其他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200℃。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这样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人们终于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和规律。
2000多年前,那位据说能够作掌上舞的“赵飞燕女弟”居住在“昭阳殿”的时候,“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说明那时候透明的门窗已可以照得眉发毕露。喜好“神仙”的汉武帝在“起祠神屋”时,门窗也全部用“琉璃为之,光照洞彻”。可见,所谓“窗明几净”的居室,并非现代始有。至于《世说新语》中所记的“琉琉屏”、“琉璃器”、“琉璃碗”以及《晋书崔洪传》中所说“琉璃钟”,也已在安徽屯溪的西周墓以及湖南韶山春秋战国墓中出土。碗、带勾、印章等玻璃器皿在汉墓中更是屡见不鲜。陕西兴平汉武帝的茂陵附近还出土一件玻璃壁,直径234毫米,孔径48毫米,厚18毫米,净重1.9公斤,经过现代光谱分析,它属于铅钡玻璃。
时至北宋时期,玻璃工艺水平又有了很大进步。河北定县的一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纸、如晶明;安徽天长出土的磨光玻璃,以及河南密县出土的上百只鸡卵状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水平发达的明证。宋以后各朝,玻璃器皿种类增多,用途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新疆若羌瓦石硖元代玻璃作坊遗址和山东博山元明初玻璃作坊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玻璃作坊。
明清时期,玻璃生产中心在山东淄川县颜神镇(今博山县)、广州和北京。清代自康熙时设立了宫廷玻璃场,已能生产透明玻璃和颜色多达15种以上的单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烟壶等,都是世界玻璃艺术的珍品。
中国古代玻璃虽为独立发明,但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清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所致。铅钡玻璃不适合制作饮食器皿,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因此,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
中国古玻璃是由本国工匠独自发明制造的,它以悠久的历史、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成分自成体系。但是,中国古玻璃与西方古玻璃相比在起源时间与用途上,仍有逊色之处。考古发现表明,伊拉克阿斯马尔出土的玻璃残片,距今年代约为4300年。玻璃器皿大约在3600年前出现在两河流域。西方古玻璃一直以钠钙玻璃为主,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 距今2600年前,玻璃制造技术在欧洲及地中海沿岸十分流行,其制品通过西域(今新疆)传入我国。自北魏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我们都在不断汲取和学习西方玻璃制适技术。譬如,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一书中说:因为“三保太监郑和曾携西洋烧玻璃人来”,从此以后,明朝才开始了大规模生产玻璃。清代设立的宫廷玻璃场,曾雇佣多名欧洲玻璃工匠做指导,制造高级艺术玻璃。这些举措既促进了我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又体现了中外科学文化的互相交流。玻璃制造业真正得到充分发展,还要算是今朝了。
(第三节)玻璃、琉璃与琉璃瓦
人类最初使用的玻璃是由火山喷发所产生的酸性熔岩凝结而成的,人工制造玻璃则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埃及。在我国,古人将玻璃称为“琉璃”、“水精”,不仅生前视若珍玩,死后也常常作为宝物随葬。由于称呼不同,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原本没有玻璃,“玻璃”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其实,琉璃就是玻璃。
考古发掘证实,我国至迟在西周初期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1964年,河南洛阳一座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发现有白色料珠。1975年,在陕西宝鸡出土了上千件西周早期的玻璃管和玻璃珠。经专家鉴定这些西周时期的玻璃制品是一种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这证明我国古代的玻璃是采用一种特有的材料独立制造出来的。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起始于战国时期。从对越王勾践剑上镶嵌的玻璃饰物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玻璃珠分析来看,这在西方同期的玻璃制品中是十分罕见的。从工艺来看,这类饰物也不像从国外传入的。解放后,在上海地区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中曾出土过一件琉璃璧。该器物直径约15厘米,表面满饰凸起的谷纹,通体呈乳白色,丝毫没有晶莹剔透的感觉。但经科学手段检测,这确实是一件原始的玻璃制品。另外,在湖南长沙旧中国时期的楚墓内也曾出土过玻璃璧、玻璃印章等物品。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原始玻璃制品。
《隋书》第六十八卷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初年,有一位学问渊博、技艺出众的工匠何稠,鉴于外来玻璃的珍罕难得,依据传统的绿瓷制造方法制成了绿色透明的玻璃。从此“琉璃”不再是官宦贵族赏玩的宝物,中国自行制造的玻璃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庭。
因此,玻璃并不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玻璃的制造技术。至于琉璃瓦则是一种屋面建筑材料,是在陶瓦或檐头饰物的表面施上一层薄而细密的彩色釉料烧制而成。这类瓦片色彩绚丽,好似传说中的宝物,故以“琉璃”命名,与真正的玻璃已不是一回事了。
(第四节)壁琉璃与琉璃
璧琉璃的学名为青金石,英文名称为Lapis Lazuli,来自拉丁语Lapis Lazuli,前者意指宝石,后者则指蓝色的宝石。其工艺品称“青金”,古称“金碧”、“点黛”或“璧琉璃”。
青金石属架状结构硅酸盐中的方钠石族矿物,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呈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如果含较多的方解石时呈条纹状白色,含黄铁矿时就在蓝底上呈现黄色星点,玻璃光泽和蜡状光泽,条痕浅蓝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均质体,折光率1.5,双折射率0.010。硬度5~6,纯青金石密度2.38~2.45克/立方厘米,一般青金石玉料2.7~2.9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发育,断口参差状。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橙色点光,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白色荧光。滤色镜下呈淡红色,遇盐酸缓慢溶解。
青金石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青金石容易混淆的有方钠石、蓝方石、蓝铜矿。冒充青金石的赝品和代用品有着色碧玉、着色尖晶石、着色岫玉、料仿青金、染色大理石。相似玉石特征如下:方钠石(又称苏打石),呈粗晶质结构,颜色均一,硬度5.5~6,密度2.15~2.35,折光率1.483~1.487,质地不如青金石均匀,有橙色和粉红色荧光。蓝方石,橙红色荧光,密度2.44~2.5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9~1.504。蓝铜矿,硬度小,为3.5~4,折光率1.73~1.83,性脆,无大的致密块体。着色碧玉(又称瑞士青金),用玉髓等假料人工着色而成,硬度大,为6.5~7,折光率1.54~1.55。着色尖晶石(又称着色青金),用钴盐人工着色而成,硬度大,为8,折光率171~1.72。着色岫玉(又称炝色青金),浅蓝色,见不到黄铁矿,油脂光泽强,硬度2.5~4,折光率1.56~1.57。料仿青金,用玻璃仿造,由着色的深蓝色硫磺或玻璃构成的,见不到黄铁矿,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性脆。染色大理岩,硬度小,小刀容易刻动,遇有盐酸反应明显。
青金石的评价与选购。青金石主要有四种:青金石、青金、催生石、金格浪。青金石的工艺要求以深蓝色、无裂纹、无杂质、质地细腻者为佳。青金石适合于女性佩戴,小巧玲珑的金项链或其他首饰上穿上几颗青金石,别具风采。青金石也适合男性佩戴,男式礼服上配上深颜色的青金石饰物,更增添男士风度。佩戴时远离高温过热环境,防止失色。青金石首饰玷污之后,决不能用水浸泡和冲洗,以免表面的污垢向内部渗透。选购时与相似玉石区分开,以防上当。
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鲜艳的蓝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公元前数千年的古埃及,青金石与黄金价值相当。在古印度、伊朗等国,青金石与绿松石、珊瑚均属名贵玉石品种。在古希腊、古罗马,佩戴青金石被认为是富有的标志。青金石因“其色如天”,又称“帝青色”,很受古代帝王青睐,常随葬墓中。青金石颜色端庄,易于雕刻,至今保持着一级玉料的声望。人们还相信青金石可以治疗忧郁症及间歇性发烧症。青金石还被用作绘画颜料。
青金石是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主要赋存于硅酸盐-镁质矽卡岩中和钙质矽卡岩中。青金石的主要产地有美国、阿富汗、蒙古、缅甸、智利、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和安哥拉等国。中国至今未发现青金石矿床。
(第五节)中华琉璃与战国琉璃剑饰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人们不断重新认识中加以完善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5000年文明史的灿烂辉煌。然而,原来所有权威纪元表上都只记载“中国历史准确纪年,起自公元前841年”,使得中华文明此前的2000多年成为空白。直至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奉镐遗址发掘出一批先周遗存,使中国准确纪年的时间,推进到公元前两千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