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回答,让约翰先生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他说:“小伙子,祝贺你,你通过了。就是这道测试题,有无数的应聘者,想尽了各种办法,要把打字机推销出去,只有你的回答最让我满意。”
“谁愿意买一件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约翰先生说,“去工作吧,小伙子,你会工作得很好的,因为你知道谁需要什么,谁不需要什么。”
还是这个年轻人,后来主动从这家公司辞职,到位于俄玛哈的阿莫尔公司应聘,依旧是做推销员。公司总裁海瑞斯端坐在宽大的老板台后面,故意摆出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看了他一眼说:“年轻人,不管你工作能力如何,来到我这里就等于零。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去接受一个月的职前培训。”
“抱歉,先生,如果这样的话,我宁愿另觅他处。”年轻人一边说话,一边就要走。“请等一等,年轻人。”海瑞斯很好奇,“通常所有的人来我这里应聘,都要按照我的旨意来做事的,只有你与众不同,敢于坦陈己见。我很想知道你刚才想马上离开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先生,如果我在这里接受一个月的职前培训,就意味着这一段时间,我丧失了与顾客在酒吧或其他场合聊天的机会,我的心目中,只有顾客,没有职前培训。”年轻人的话博得了海瑞斯对他的好感,思忖了片刻之后,海瑞斯在一张信笺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一个不愿意丧失顾客的人,到南达科他州西部,那里的业务由他接管。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著名的交际大师、演说家戴尔·卡耐基,他的演说影响了几代人,而他年轻时候的这段求职经历,同样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让人成功的理由,也有无数个让人失败的原因。而人生关键的几步,或许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心里。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告诉我们,有时候,你头脑中的真实想法,就是你最美的特色。拿出你自己的特色,你在尊重了自己的同时,也一样会赢得别人。
追求卓越是出类拔萃的强者
凡是在激烈竞争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的强者,无一不是敢于选择一流、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勇者。
柏林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刚出道时,一个月只能赚120美元。而当时的奥特雷在音乐界早已是大名鼎鼎,如日中天。
一流的人才能够识别一流人才。奥特雷非常欣赏柏林的才能,于是问柏林:“你愿意不愿意做我的秘书,薪水在800美元左右。”紧接着,奥特雷又开诚布公地告诉他:“如果你接受的话,就只能成为一个二流的奥特雷;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一流的柏林。”
柏林面临着人生与事业的重大选择,面临着在一流与二流之间的重大选择。如果选择二流,可以说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能够生活得既舒适又滋润;如果选择一流,那将投入艰苦的奋斗、顽强的拼搏与激烈的竞争。
称心如意的二者取一的选择,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柏林思之再三,决定选择一流,选择“成为一个一流的柏林”。
一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越高远、越实际,他的潜能挖掘得就会越充分,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迅速,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会越大。后来,柏林经过艰难地跋涉,如愿以偿地成为那一时代美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富兰克林的卓越才能
任何成功的硕果,都来自于辛勤地耕耘。其中决策果断,行动迅速,应当是收获的关键。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作为美国的政治家、外交家、著述家、科学家、发明家而闻名于世,像他这样在各方面都显示出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见的。
他可以说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也是第一位驻外(驻法国)大使。他发明了口琴、摇椅、路灯。他是政治漫画的创始人。他作为游泳选手也很有名。
他的成果丰硕累累:
他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发明了避雷针。他提出夏季作息时间。
他四次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制定出新闻传播法;他最先绘制出暴风雨推移图;首先组织道路清扫部;还发现了电和放电的同一性。
他是美国最早的警句家,是美国第一流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印刷工人,还创造了商业广告,发明了两块镜片的眼镜。
他是《简易英语祈祷书》的作者;他是英语发音的最先改革者;他发现人们呼出的气体的有害性;他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他还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
他最先组织消防厅。他创立了美国的民主党。他创设了近代的邮信制度。他设计了富兰克林式的火炉。他还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
他想出了广告用插图。他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他向美国介绍了黄柳和高粱。
他发现了感冒的原因。他创造了换气法。他发明了颗粒肥料。富兰克林的自传也是所有自传中最受欢迎的自传之一,仅在英国和美国就重印了数百版,现在仍被阅读。
不为名利的居里夫人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亚·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了的人,她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人。
居里夫人披荆斩棘,经过长久艰辛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申请专利等为自己谋财富和荣誉的事情,而是把自己的成功与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祖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心。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她是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从发现镭的那一刻起,她的美名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但人们对她的崇敬之情却从来没有减少过。
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弄来了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的实验设备非常简陋,只好采用最原始也是最艰苦的办法:在院子里支起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居里夫人整天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然后再把冶炼完的矿物拿到实验室里去溶解、沉淀、分析。经过了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镭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元素,它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使空气导电。镭的发现对物理学、化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它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当时镭非常昂贵,一克镭就价值百万美元以上,而当时世界上只有居里夫妇掌握着镭的提炼方法。
居里夫妇发现镭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来信索求镭的提炼方法。那么居里夫人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按照当时通行的做法,居里夫人可以对制镭技术申请专利,以确定自己在制镭业上应有的地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人会因此而指责她。况且,如果申请了专利,就意味着将会有巨额的收入、舒适的生活,能给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总之,这将彻底改变居里夫妇一家的生活面貌。
但是居里夫人是个一心搞科研、以科研工作为乐趣的科学家,她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极低的。新婚的时候,家里只有两把椅子,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她的丈夫比埃尔建议是不是该再添几把椅子,居里夫人说:“有多点椅子当然好,可是要是客人坐下不肯走了,那不是浪费很多时间吗?还是不要添了吧。”她没有几件漂亮的衣服,一件毛料旅行服,竟穿了十多年。
就是这样一位生活极其节俭的科学家,她的选择让世人吃惊:居里夫人毫不犹豫地决定向世人无偿提供提炼镭的技术。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功绩以及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过很多荣誉:各种奖金10项,奖章16枚,名誉头衔117个。就连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她就获得过两次。但是荣誉并没有使她陶醉,她对待荣誉,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她把奖金赠给科研机构和战争中的第二祖国——法国,把奖章给她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有一次,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来拜访她,当她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兴致勃勃地把玩着那些奖章时,就惊讶地叫了起来:“居里夫人,这些都是给你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小孩子当玩具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确实,居里夫人从不为名利所动,她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一直到她67岁离开人世。在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还不断地有射线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