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邻居小姑娘卡莲兹抱着一个小猪攒钱瓷罐向我募捐,说是学校为增加每个年级的电脑设备,发起了一个“一分钱买电脑”计划。发动学生们募捐。我用夹生的英语招呼小卡莲兹进屋,拿出一张两元的纸币。谁知卡莲兹不要纸币,就只要一分硬币。她说她们的计划是收集一百万枚一分硬币,而且兴奋地告诉我距离一百万枚的目标已经很近了。我很高兴地将家里积存的一罐硬币拿出来,卡莲兹从中挑了半天,兴高采烈千恩万谢地抱走了半罐一分硬币。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怕穷。任何人来到世上都一无所有,但是什么造就了那些富人呢?
有一次,我趴在沙发上小憩,正瞥见一枚晶亮的10元硬币,滚落在客厅一角。我呼唤儿子:“看哪,有10块钱在地板上,谁先抢到,就归谁!”
很多父母大概已经猜到了,最后去抢那10元硬币的是我自己。现在孩子宁可把握时间多翻几页漫画,也不肯挪动双脚去捡区区10元。
又一次,我叮咛大儿子把随手放置的200元零用钱收好,不然,我会没收云云……我威胁的话还没话完,大儿子慷慨地回了一句:“你要呀?你收吧,送给你。”我知道,时代不同了!我没有办法让儿子理解我们这一代贫穷的经历,他们顶多故作被感动状地听我“讲古”,听罢仍然故我。
但是,与家人脱手脱足、同舟共济地在贫穷中奋斗,是多么重要的人生经历啊!我可以认定那段吃苦的岁月,是支持我这半生努力上进的力量源头。我还记得和哥哥姐姐一张张粘奖券袋的日子,我粘得那样努力,因为那是我所能与父母分劳的工作。
我还记得每一次开学前,母亲把一个蓝布袋解开,摩挲着每一个她喜爱的金饰,讲述着每一个首饰的来历,再默默地把金饰交给父亲带走……大概到读完大学时,蓝布袋已经空了。
我坐了一个下午,追忆自己每一段清苦而努力的过程。于是,我替自己和孩子下了一个决定——我们家必须要变“穷”。
我向工作的补习班请了长假,他们同意让我过半年闲散的日子,换换心情,充充电。我再欺骗孩子:妈妈身体不好,必须辞职休养,以后靠爸爸一个人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重点就是———我们家变穷了,不要说电玩卡带、超人、怪兽买不起,连吃饭都很勉强了。为了“剧情”逼真,我还陆陆续续地向他们兄弟俩借钱——因为妈妈没买菜钱了。
一大早上。大儿子捏着—张黄色的通知单,充满犹豫的眼神说:“妈妈,羊奶不要再订了,一个月要450元,我不想再订了!”我很费了一番唇舌才让他带了钱到学校订羊奶。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听懂“家里虽然很穷,但订羊奶的钱—定会有”的道理。
但家里既然很穷,做母亲的似乎也不应该驻足任何橱窗或框台之前了。偶尔,我会忘形地想看清楚某一件衣服的式样,或是某一项电器的售价。这时,儿子会很好意地大声提醒我:“妈妈走啦,不要看啦,我们家那么穷,等你看了喜欢,又买不起,会很痛苦的。”
我能说什么?我只能在路人的侧目与售货员的注视下仓皇而逃了。最尴尬的一次,是在一家书店里,小儿子取下了货架上一盒最小的乐高玩具,央求我买。大儿子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便夺过玩具,放回货架,高声怒斥弟弟:“还敢买玩具,一盒100多块,家里已经没钱买菜了,还要为难妈妈!”我只好牵着正义的哥哥与号啕的弟弟,在众人温暖而同情的注目下离开。
又是一个清晨,但我较平常晚起了半个钟头,狼狈地朝梳洗妥当的大儿子手中塞了50元:“对不起,来不及做便当了,到学校订个便当好了。”儿子迟迟没有动,我正不耐烦地想催他,却发觉他的泪水在眼中打转:“我拿走50元,你今天有钱用吗?”
到这里,我已经有罪恶感,这一段母子受难记,不能再演下去,留个回忆就够了。这一段贫穷的试练,不能说没有效果。起码,这两兄弟见到钱包中的钱,也懂得是种幸福了。眼看着两个儿子都有点守财奴的倾向了,我最近又在想,我是不是该出个点子,让他们知道:金钱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而且我们也没那么穷。
有许多人都在经常夸耀自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拿到之后总是花个精光;他们从来不愿存一分钱。染上了这种习惯的年轻人将来到了晚年,一定不会剩下几个钱,他们晚年的景象可能会很凄凉!从节省生活费开始你的俭朴人生吧。
管好自己,去净化你的心灵
可以这么说,品格道德也许不是一个人的直接生产力,但却是无形资产和财富;也许不是成功做人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我们提倡心灵美,因为在心灵的深处可以发现一个人内在的美与丑。
保罗出身于一个殷实的家庭,这一年的圣诞节前,他的哥哥送给了他一件了不起的圣诞礼物——一辆崭新的蓝鸟牌轿车。
圣诞前夜,兴奋的保罗独自开车出门兜风,当他停在街头买可口可乐时,发现一个与自己年龄不相上下的、棕色皮肤,像街头小流氓样的家伙正瞪着一双大眼睛上下不停地打量着这辆闪闪发光的新车。见保罗走过来,他有几分羡慕地问:
“你自己的?”
保罗点一下头,故作轻松地说:“是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那小子吃惊地瞪圆双眼:“你,你是说,你哥哥送给你的,没花你自己的一个子儿?”
保罗得意地闭了一下眼,算是个肯定的回答。“天哪!”这小子大声叫道,“我真希望……”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的是什么——他希望自己也有一个那样的哥哥。
可那小子的话却让保罗大吃一惊。
“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那样的哥哥!”
保罗愣了片刻,待他确定自己没听错这句话时,突然问:“你上来开一段。”
“真的?”小伙子十分惊喜。
保罗二话没说,为他打开车门。小伙子坐在车里,高兴地、小心翼翼地摸摸这里,碰碰那里,然后有几分不好意思地问:
“能开到家门前吗?”
“没问题!”保罗知道,他准是想让他的同伴们看看他自己能坐在这样一辆漂亮的车上。
经指引,他把车开到一栋破旧的公寓楼前。小伙子抑制不住满脸的喜气,又问:“你能在这儿等我一小会儿吗?”
“当然。”
小伙子快步跑进楼里,不一会儿,他架了一个双腿不能行走的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出来。看模样,这是小伙子的弟弟。
哥哥把弟弟放在台阶上坐好,指着保罗的车说:“看!就是他,就是这辆车!他哥哥把这辆车送给他做圣诞礼物,没花他自己的一分钱!好兄弟,你等着吧,以后总有一天,我也要送给你一件这样的圣诞礼物。你可以自己开着上街看看,圣诞的夜晚多好看呀!再不用老是坐在窗前听我给你说了……”
保罗的双眼湿润了,他满怀崇敬地下车,一字一顿地说:请上车,我们现在就一块儿去看圣诞夜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私地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愿望是自己心灵的最大安慰。
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都会起作用,要么是你的宝库,要么是你前行的绊脚石。
林肯做律师时,有人找林肯为一件明显理亏的一方作辩护。林肯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么出庭陈词时,我就会不知不觉地高声说:‘林肯,你是个说谎者,你是个说谎者’。”
林肯为什么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长久地受到人们的尊重呢?除去他成就的事业外,更缘于他那伟大的品格。
同样身为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任期的业绩也是世所瞩目的,他执政的能力是无可挑剔的。“拉链门”的丑闻却令他终生蒙羞,尽管美国人民原谅了他。在世纪之交,他领导美国继续沿着繁荣的道路前行,但他同时也把他品德上的污点写进了美国历史。
私生活不检点也好,工作、事业上用一些阴谋诡计也好,不诚实守信欺骗他人也好……这些好像都只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情,又不犯法,又不影响工作,有时候还能更容易地达到目的,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公道自在人心,品格、道德是公众衡量一个人的永久标准。一个立身严谨、道德高尚的人即使不能成就非凡事业,也不至于完全失败,因为大家会信任他、帮助他;相反一个人格堕落、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也许有很好的能力,很多小聪明,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却不会成就大事业,赢得人们长久的敬意。
可以这么说,品格道德也许不是一个人的直接生产力,但却是无形资产和财富;也许不是成功做人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上述两类人:一种人大家都乐于与之交往合作,无论他眼下是春风得意还是仍在苦苦奋斗,因为他们身上有被大家所认同的一些美德。同他们在一起,放心,安全,不会受到伤害和欺骗。大家说:他们的路越走会越宽。
还有一类人,占尽了小便宜、大便宜,耍了很多小聪明、小手腕,也许已然聚敛了钱财或攫取了权势,但大家提起他们来,却多有非议,也不敢轻易与之交往合作。因为与他们在一起睡觉都得睁只眼,谁知道他会干些什么出来呢?大家的道德准则对他不适用,他有自己独特的“道德游戏规则”,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不在乎别的。试想,如果你在二三十岁就被人给你贴上一个不道德的标签,往后的路你还怎么去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