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难免一时糊涂做了错事,走到歧路上去,早一点清醒,早一日回头归于正路。我们可以从晋代周处“朝闻夕改”中找到证实,据《晋书·周处传》载:周处少年丧父,未满20岁时,体力过人。他爱好跑马打猎,又不拘小节,放荡不羁,随心所欲,乡里人都以他为祸患。他知道别人讨厌他,于是立志发愤改过。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与南山猛虎、长桥下的蛟龙被称为“三害”,便向乡里人表示除害的决心。他先去南山射死了猛虎,又入水与蛟搏头,人们久不见他回来,以为他死了,乡里都为“三害”的消尽而祝贺。等他杀蛟回来,得知人们这种情形,心里很懊悔,就去请教陆机陆云兄弟,陆云鼓励他说,改正错误要像古人那样朝闻夕改,一个人只要有志向,就能美名远扬。从此,周处发愤上进,从善如流,终于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人。可见,周处这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精神,值得今人发扬。
不求善始,须求善终,朋友,走好你今后的每一步路!
释放才华,切记留住人格
才华与人格好比是人生这套马车的两个轮子,与其用才华作自杀性的进攻,不如守好你人格的阵地。故事发生在1887年的一个很小的蔬菜店里。一位60岁左右、相貌不凡的绅士买了一些香菜后,递给店员20美元并等着找回零头。店员接过钱放人钱匣,接着开始找零钱。突然,她发现拿过菜而弄湿了的手上粘有钞票的墨水痕迹。她惊讶地停了下来,想想该怎么办。经过几秒钟的激烈思考,她认为,作为她的老朋友、老邻居、老顾客——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一定不会给她一张假钞。于是她如数找回零钱,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便离开了蔬菜店。后来,店员还是有些怀疑,便把那张钞票送到了警察局。毕竟,在1887年,20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名警察确认钞票是真的,另一名则对擦掉了的墨迹大为怀疑。怀着好奇心与责任心,他们持搜查证去了尼戈先生的家里。在他的阁楼上,他们最后找到了一架伪造20美元钞票的机器。实际上,他们是发现了一张正在伪造的20美元钞票。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尼戈先生绘制的3幅肖像画。尼戈先生是一名很杰出的艺术家。他熟练地运用名家的手笔,细致地一笔一笔描绘了那些20美元假钞。他骗过了几乎每一个人,但最后命运安排他不幸地暴露在一双湿手上。尼戈被捕后,他的肖像画被拍卖了16000多美元,每幅画均超过5000美元。这个故事的讽刺之处在于,尼戈几乎用了同样的时间来画一张20美元假钞和一幅价值超过5000美元的肖像画。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个卓越的天才人物都是一个窃贼。不过,可悲的是他从自己身上偷走的东西最多。如果他合法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他不仅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而且能在此过程中为他的朋友带来无数的快乐和利益。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空有一身才华,也不能成功,甚至给自己带来麻烦。
追求乐趣而愧对良知的最后代价,在于损失时间、金钱和名誉,而且也让他人心灵受到伤害。背离自然法则却缺乏自知之明,是很危险的。良知是真理与原则的储藏所,也是自然法则的内在监视器。比缺乏学识更危险的是,拥有丰富学识,却缺少强有力、有原则的人格。人们不应只注重知识上的发展,必须注重在人格上的修炼和进步。
合理对待金钱,快乐是根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人的一生最好这样度过:既不因巨富而患得患失,又不因赤贫而劳碌衣食。做人,应把好金钱这一关。
金钱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当我们不能正常对待它的时候,它所能给予我们只能是烦恼。
有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支配着一个相当庞大的经济机器,他总是感觉又累又烦,因为他每天生活的内容几乎都被各种会议、报表、计划充斥着,而且每于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要合计着赢亏状况。他的邻居是一户穷苦人家,夫妻俩以做豆腐为生,虽然清贫辛苦,却终日有说有笑。商人的夫人见此心生嫉妒,对丈夫说:“别看咱家有钱,可我觉得还不如隔壁卖豆腐的穷夫妻,他们虽说穷了点,可快乐得很啊!”富商说:“那有什么,你瞧我怎么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说完,他抬手将一只金元宝从墙头扔了过去。次日清晨,那对穷夫妻发现了地上那块来历不名的金元宝,欣喜若狂,都说这下可发了,再也用不着磨制那该死的豆腐了。可是欣喜之余,妻子突然问:“我们该用这些钱干点什么呢?”丈夫也一脸茫然。他们盘算来,盘算去,又是担心这钱被左邻右舍疑为偷窃的赃款,又害怕何日这钱被遗失的人上门来要。如此这般,他们茶饭不思,寝席不宁,自此,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了。
看来,金钱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更多的时候是烦恼!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最胖的好莱坞影星。1936年,在英国演出时,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抢救人员用了最好的药,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仍没挽回他的生命。临终前,罗斯顿曾绝望地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罗斯顿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哈登院长,作为胸外科专家,他流下了泪。为了表达对罗斯顿的敬意,同时也为了提醒体重超常的人,他让人把罗斯顿的遗言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
1983年,一位叫默尔的美国人也因心肌衰竭住了进来。他是位石油大亨,两伊战争使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停地往来于欧亚美之间,最后旧病复发,不得不住进来。
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是这样渲染的:汤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
默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不过他没回美国。苏格兰乡下有一栋别墅,是他十年前买下的,他在那儿住了下来。1998年,汤普森医院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问他为什么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医院大楼上的那一行金字。不知记者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总之,在当时的媒体上没找到与此有关的报道。后来我在默尔的一本传记中发现这么一句话:“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要有合乎时代的“金钱感觉”,说来容易,实际做来却有困难。因为对事情的想法和创意,多多少少会受限于生长的环境,所以虽然知道,却不容易做到。因此,我要以一个基本的哲学,奉劝各位铭记“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被金钱所束缚,单是这个基本的想法,就值得跨越任何时代而铭记在心。
让心灵生活在愉悦中
做人做事不欺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生命的清澈,这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受益,一种愉悦。做了亏心事的人,不论他掩饰得怎样的完美,都将在惶惶不可终日中过活。
日本的白隐禅师,道行高深,负有盛名,他的故事流传的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这样一个:白隐居住的禅寺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女孩怀孕了,女孩的母亲大为愤怒,一定要她找出“肇事者”。女孩用手朝寺庙指了指,说:“是白隐的。”女孩的母亲跑到禅寺找到白隐,又哭又闹,白隐明白了怎么回事后,没有做任何的辩解,只是淡然地对女孩和她母亲道:“就这样吗?”孩子生下后,女孩的母亲又当着寺院所有僧人的面送给白隐,要他抚养,白隐把婴儿接过来,小心地抱到自己的内室,安排人悉心喂养。多年以后,女孩受不住良心的折磨,向外界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亲自到白隐的跟前赎罪,白隐面色平静,仍是淡然地说了句:“就这样吗?”
读书与看待问题一样,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很多人看完这则故事,肯定白隐禅师那种面对诋毁和陷阱,泰然处之,固守善念的超然风范而慨叹不己。而我却从另一个角度,即那个怀孕的女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则故事,其实,若是她在白隐默默地接受了孩子之后,便抛开一切不再去想,这也许会成为一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不会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然而她毕竟没能经受得住心灵的拷问,主动走了出来。可见,一些错误的或泯灭良心的情事对人心灵的惩罚有多么严厉。
日常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在或隐或现中,考验着你的良心,至于是否能让每个人都良心发现,那要看人们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处事观了。
前几天,电视里播放了中国第五代电影人聚会的场面,其中有一个场面是提起逃票的事儿,听时是用一种娱乐的心态听的,但过后突然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逃票经历。
坐在回家的班车上,手里捏着车票钱,望着窗外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流心里洋溢着一种难言的安宁和惬意。这是黑夜的力量啊!
一发现售票小姐把我给漏掉了,就决定下车时,一定把票给补上。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的那一脉生命之水,在这漆黑的车厢里仍然很清澈,很亮泽。也就为自己至今还能做到做事不欺心,而深感欣慰。
我是在路口上的车,车开动了售票员才从最后一排,往前挤着一个个地要乘客买票。或许是车上的人太多太挤,连过道里都挤满了人,或许是不少的人跟她讨价还价,说春节期间不应该提价的,把她给吵糊涂了,她竟然把坐在窗边往外看风景的我给漏掉了。其实我早就把买票的钱掏出来在手心里捏着了。
我自然就想起小时的一件事来。那还是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奶奶叫我到街上去打醋,醋打好了,快走到家门口了,我却发现打醋的两角钱还在于心里紧紧地捏着。便想都没想就转身走回去,把手里捏着的钱,交给那个卖醋的人。得到了别人赞美的我,心里涨满了喜悦的兴奋。回到家我就把这事跟奶奶讲了。“是的,我孙子做得对,人活在世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欺心的事。”奶奶夸奖我说。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庆幸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或者是类似这样的事,都能像小时候那样,“想都不想”地做出不欺心的决定。
车到站点,随着满车的人走到前车门口,我把一直捏在手里的十元钱,递到拿着扫帚准备打扫车厢的售票员面前,微笑着,用一种开玩笑的口气说:“你不想把票卖我,我可是非买不可呢!”
售票员稍稍愣了一下,立刻就在她满含疲惫的脸上露出非常好看的笑容,说:“哎呀,你这人,真是太好了。”我感到走出好远了,她还在望着我笑。
也许这些已成为中国影视业顶梁柱子的大导演大明星们,今天这个时候谈论年轻时逃票的事,不会有人想到提出“道德”的天平上来衡量他们的人品,因为他们本人原本就没有把这种损公肥私的事情当回事儿。但我还是要奉劝大家:做人做事不欺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生命的清澈,这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受益,一种愉悦。我深信,做事不欺心的人,更容易保有欣赏世界的好心情,更容易品出生活的好滋味。
亲亲家庭,我的港湾
如果从现在开始,要从生活需求中去削减开销的话,那么我劝你把娱乐费用第一个削减掉。有那么一个温馨的家不回,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乐趣。因为有特殊关系,又太过于熟悉,怎样说怎样做都无所谓了。其在家庭成员中的这种心态是不正常、不好的心态。这种心态会破坏家庭的幸福和美满。赶快换个口气、态度表达看看,绝对会有好的感受与获得。这样你的心情、精神和情绪都会变得更好。记得在哪里曾读过一篇关于“家”的文章,当初颇受感动,甚至还特地从省城赶回家里,以期能好好地品味一下那从未仔细注意的家庭温馨。文章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人去朋友家做客,在出了电梯时,看到了挂在朋友家门榻上的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两行文字:“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把快乐带来。”客人久久凝视了一段时间,深为这家主人的智慧萌生出无限的敬佩。他进屋后,男主人一团和气,小孩子大方有礼,一种看不见却感觉得到的温馨、和睦,充盈着整个空间。客人询问起那块木牌,女主人甜蜜地一笑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创造。”女主人又慢慢地解释说:“开始时,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身为女主人,有责任把这个家经营得更好……有一次在电梯镜子里,我看到一张爬满疲惫、灰暗的脸,一双紧锁的眉头,下垂的嘴角,忧愁的眼睛……这一切把我给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或是丈夫的脸,我会有什么感觉,又会有什么反应?”
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饭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谈……这些事实的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夜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家,其实是最舒服、安全、稳定和快乐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有家而感到幸福。
如果从现在开始,要从生活需求中去削减开销的话,那么我劝你把娱乐费用第一个削减掉。有那么一个温馨的家不回,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乐趣。有人说:“如果你正在寻求脱离繁忙的生活,减少你对外娱乐需求无疑,应该是当务之急。”我很赞同。因为这个时候取消你的夜生活娱乐,回归自己的内心,和家人一起共度休闲时光,那么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苦心等待的家人,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爱琳·詹姆是一个积极主张“简单生活”的女人,她说:最近,我和一群拥有“实权”的专业人士聚会。我们谈论到种种休闲时的目标,以及我们是否很少真正地去享受那种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在纸上,列出我们真正想做的事。这些纸条上的内容大致是:看夕阳。看日出。独自一人在海滩上散步或穿过公园或是山上旅行。和朋友聊天,和另一半度过宁静时光。和孩子度过快乐时光……而作家鲍勃也说,他特别喜欢停电,因为每逢这时,他的全家人就会顺应情势,名正言顺地把手上永远做不完的工作停顿下来。本来各忙各的,各自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写作或温习功课,现在全家都到客厅里来聚集一堂,庆幸多出了一段宽裕的家庭时间。有时听女儿们弹琴或拉小提琴;有时关上门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然而,与家人相处,很多人都不能全心投入。类似的情景应该常看见。比如,丈夫在外活跃又健谈,被公司的女同事们封为幽默高手。而回到家,却成了自闭症患者,不是盯着电视,就是看着报纸,对妻子说的话充耳不闻,或斥喝闭嘴。
观察发现,这样“里外不一”的情形在多数人身上、多数家庭里都会发生,或是常有,或属偶发。但不管怎样,每次都自然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