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的家长主义思想严重,他们觉得我是家长,我就有权力批评孩子。有了这种观念后,他们就会表现得高高在上,同时他们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品,看不惯孩子的时候就会批评孩子。这种一高一低的地位感显然是不平等的。这种权威、这种强势所造成的不平等,会让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失公正客观,会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一位曾经喜欢高高在上的父亲
我是一位教师,在学校里,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可是在家里,我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或许在很多时候,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难以做到客观公正,难以把他当做平等的交流对象,以至于在批评教育他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唱“独角戏”,而忽略了与孩子平等交流,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但是经历了一件事情后,这种状况彻底改变了。
客厅方桌上的一对陶瓷花瓶可以说是我的珍宝。那是我学生出国之前赠给姐姐的一份“厚礼”。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对它们十分珍爱。却不料,一天回家,我看到了一地的碎陶瓷,原本一对的花瓶这时变得形单影只。
两分钟后,我找出了事件的“元凶”,5岁的儿子承认是他在玩耍时不小心打碎的。我看看方桌上孤单的花瓶,再看了看儿子,一时间难以克制心头的怒火,便对他一顿训斥。儿子知道自己惹怒了爸爸,所以默不作声地听着。
事后,我每次看到那只孤零零的花瓶,都会忍不住难过一阵子。儿子依旧淘气,依然喜欢在家捣乱,我见状便借机训斥儿子。起初儿子总是低头不语,终于有一天,他在被我无缘无故训斥之后狠狠说了一句:“我明白了。”说完,儿子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整晚都不肯出来。
第二天,我回到家里,又发现了满地的陶瓷碎片,另一只花瓶也被打碎了。我非常生气地叫来儿子,指着地上的陶瓷碎片质问他:“老实交代,这是谁干的?”只见儿子支吾了半天,硬说花瓶是风吹倒的。直径达30厘米的花瓶,又没有摆放在窗台的位置,怎么会被风吹倒呢?
妻子忍不住了,把儿子拉到一边,进行苦口婆心地教育,最后儿子承认是他把花瓶打碎的。问及原因,他说道:“爸爸觉得一对花瓶碎了一只、剩下一只很可惜,那我就让剩下的一只也消失,这样他就不会一看到剩下的那只花瓶就骂我了。”面对儿子这番解释,我一时语塞。
第一只花瓶被打碎,完全是儿子无心之过,纯属意外;而打碎第二只花瓶,则是因为我没有宽容之心,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才经常无缘由的训斥他,给了他一定的心理压力,于是他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以断绝我的谩骂。
原本我是想借花瓶事件让儿子今后小心一点,却不知对儿子来说,这种近乎于“唠叨”的教育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儿子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做出了“天真”的回应。
儿子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反思:以前我错误地认为,作为父亲,我想怎么批评孩子都可以,却忘了他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细腻的情感,有脆弱的心理。我固执地认为批评是为了教育孩子,结果把批评教育当做个人的演讲,忽视了与那唯一的听众——儿子内心的感受。
突然间,我明白了,父母应该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人,要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因为朋友之间往往能够平等地畅通地交流,能够分担忧虑,分享快乐,互相指正,共同进步。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温和一点,用柔和的表达方式与孩子交流;批评完孩子之后,要问问孩子的感受,问问孩子有没有想说的。如果孩子指出了我们批评失当的地方,我们有必要认真接受,并向孩子道歉。这样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的接受父母的批评。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被重视,孩子同样有这种心理需求。如果父母能够通过平等对待孩子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通过虚心的学习态度接受批评。如何表达平等呢?比如批评孩子的时候蹲下身子,和孩子处于一个视觉高度,眼睛注视着孩子,面带微笑,双手扶着孩子的肩,用商量、讨论的口气和孩子讨论他的错误,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言语力求简洁,孩子明白了即可停止批评教育。当你做到了这些,我想孩子是不会存在抵触心理的。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倾听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也是平等沟通的前提。倾听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教子链接:
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地位,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可以随意批评孩子,孩子必须认真听取批评。于是父母成了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孩子成了沉默不语的接受者。孩子接受了批评教育吗?没有,或许接受的只是逆反和不满。因此,父母要改变传统思想,把孩子学会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与之互动平等,这样的批评孩子才肯听,才会真正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