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嘲讽过孩子。当然,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难以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说话态度,于是冷嘲热讽便脱口而出。事后家长很快就把这事忘掉,根本没有意识到那些讽刺孩子的话会伤害孩子的心。家长的所作所为,也许是一种习惯。然而孩子会牢记父母的冷嘲热讽,那种伤害会刻骨铭心,对孩子的自信和自尊都是很大的打击。
—— 一位曾经嘲讽过孩子的母亲
曾经,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12岁的女孩,因为语文成绩没考好,回到家被母亲嘲讽了一句:“真有意思啊,没考好还这么高兴,是不是觉得考不好了不起啊?”女孩听了母亲的嘲讽,气愤地失去理智,于是跳楼自尽了。这条新闻给了我极大的震惊,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也犯过这种低级错误,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成成6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我在厨房忙着做饭,便跑过去帮我择菜,由于成成以前没干过这种事情,因此笨手笨脚的,还把残枝败叶弄得满地都是。当时我很忙,又见孩子帮了“倒忙”,便气不打一出来,于是冷嘲热讽道:“成成,你可真能干,把厨房弄成菜市场了。”
记得当时成成的脸红了,呆呆地站在那里老半天,我不但没有察觉出孩子的伤心,还生气地说:“去去去,到一边去,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成成看了我一眼,灰溜溜地走出了厨房。
想在回忆起来,成成的表情在我脑海里清晰可见,可是当时我却丝毫没有察觉。想到这里,我就心有余悸。
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少家长只会爱在表面,关心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忽视了孩子是不是快乐。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关心孩子吃饱了没有,却忽视了孩子过得开不开心。而当孩子犯错了时,家长首先看到的是结果——犯错了,把事情搞糟了,却忽视了过程——孩子付出了努力,有所收获。于是就有了恨铁不成钢,有了冷嘲热讽。
就拿那位考砸了的孩子来说,虽然成绩没考好,但是她也付出了努力,考不好,她心情也不好。作为家长,这个时候不安慰孩子不说,根本没有理由讽刺孩子。家长如果真的生气,害怕孩子考砸了还不当回事,完全可以好言相劝,教育孩子下次要加把劲。这个时候嘲讽孩子,无异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很容易想不开,做出傻事。
其实,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冷嘲热讽对孩子有很多潜在的危害,比如,孩子会觉得被当头打了一棒,失去信心,因为他从父母的嘲讽中觉得父母对自己没信心;孩子会干脆放弃努力,因为他感觉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不屑一顾;孩子会觉得父母不讲理,以后对父母的话也不那么坚信;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到不良的沟通方式,以至于今后对别人冷嘲热讽。
冷嘲热讽就像一堵墙,会阻隔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亲子间的隔阂,甚至引发孩子的对抗。孩子可能接受父母的批评,但是绝对接受不了父母的冷嘲热讽。讽刺是非善意的,当孩子被父母的嘲讽伤害时,他可能不会原谅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因此,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一定要在深思熟虑之后再来批评教育孩子,别让讽刺的话语再伤害了孩子。
相信只要父母认识到了对孩子冷嘲热讽的危害,就会下定决心不那么做了。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孩子犯了错时,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给予指导和教育。比如说,孩子把地上弄得全是垃圾,父母应平静地指出孩子的错,说:“孩子,你把地上弄脏了,这是不对的,你最好把它清理干净。”如果孩子做了一道简单的题,你最好告诉孩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你要找找原因,下次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这样孩子会感受到你是尊重他的,他会认真改正错误。
生活中,孩子大多不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对于小打小闹的错误,父母虽然不能视而不见,但也没有必要太过严厉地责怪孩子,轻描淡写的批评足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积极改正。通过错误,父母教给孩子的,应该是一种为人或者处事的方法,让孩子能够举一反三。这样孩子才能在错误中汲取做人做事的经验,在父母的批评教育中不断进步。
教子链接: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进步后,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而是用反语来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如,孩子原本很依赖父母,但后来变得学习很主动,做家务很积极,让父母感到很惊讶,于是便不自觉说孩子:“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家长说这话原本是表示对孩子进步的喜悦。但是却话中带着讽刺。这种话即使是开玩笑,也最好不要说。因为它同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因此这种错误绝对不要犯。
关键词:表扬 幽默 委婉 激将 询问
批评孩子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引导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有必要掌握批评技巧,把批评与表扬、幽默、寓言故事等结合起来,促使孩子在反思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