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笑着说道:“想要革命自然需要付出代价。”
周易阳苦笑。
苏致远突然想到了什么,他问了一个很科幻的问题,说道:“周先生是不是说智能发展在一定程度后,他们会自己思考,学习,然后形成自己的阅历和经验?”
周易阳想了想说道:“是的,现在就已经在着手这方面的研发,首先我们想要在网络中打造一个类生活,然后用智能来填充我们的真实生活。”
苏致远问道:“什么是类生活?”
周易阳说道:“类生活就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你可以通过生活中较少的物质付出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物质满足你的心里物质需求。他们认为可以开启一个新的世界。”
“就跟游戏一样?”苏致远问道。
“差不多,不过比游戏容易上瘾多了,如果意志力薄弱的估计都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你们在开发?”
“没有,我不做这一块,不过有一个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已经在尝试了,估计它的出世只是时间问题。”
苏致远苦笑道:“难道这就是真正的缸中大脑。”
“你也知道这个?”周易阳有些讶异。
“以前杂书看过,如果人真的会那样分不清虚实未免太过骇人了。”?
“有巨头已经风投了这项技术,它是这样说的‘也许不是今天,也许不是明天,但是有一天你的余生都会将生活在现实的虚拟里或者虚拟的现实里。”周易阳说道。
缸中大脑的意思: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如果这样的虚拟生活时代到来了,人真的分得清虚实吗?
“那机器人自主学习,是不是包括创造?就是创造出可能人类还没有发现或者发明的东西?”苏致远问道。
“是的,确实是这样,以前这样的概念也许显得很科幻,但是现在很多东西实现了就不算是科幻了。”
苏致远想想都有些后怕,如果是自己在书上看到的,也许还能用科幻来聊以自慰,而这句话是出自一个专门搞科技公司的老板口里,这句话就不是科幻,而是一种准技术,它的诞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葛洪听着苏致远和周易阳在讨论未来,就跟小孩子在说科幻故事一样,他认为自己是现实主义的,能过好今天才是重点,未来是怎么样,等它来了再说。
周易阳自然看到了葛洪有些不耐烦了,赶紧说道:“这些事都不是我们的事,或近或远或者正在都与我们无关,我们来看看比较实在的东西吧。”
葛洪心想,终于说到今天的重点了,笑道:“我就喜欢周先生这样的人,有远见,有情怀,又能在现实里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周易阳笑着说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掉馅饼还要起早呢,我的辛酸无人懂呀。”
确实周易阳能有今天的事业,可谓是受了万般磨难,所以他觉得今天这一切都是他理所应得的。
周易阳带着二人上楼,楼上的监控显然比下面要严密许多。
打开门一看,他们看到了三台机器,有一台是像电视一样有屏幕,另一个有四只爪子,还有一个像是缝纫机一般的东西,还有踏板。
葛洪笑着问道:“就是这个呀?”
周易阳点头说道:“是的,这个就是鲁班机器人。”
苏致远以前在外国杂志上看过这个,不过以前的那个和眼前的这个还是有一些差别,眼前这个更加美观。
周易阳说道:“这个就是手术机器人。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葛洪走了过去,看看那四只爪子,说道“:“这个该如何操作?”
周易阳说道:“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及脚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正如在立体目镜中看到的那样,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
“原来这样。”葛洪低头看看目镜。
周易阳继续介绍道:“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内窥镜为高分辨率三维镜头,对手术视野具有10倍以上的放大倍数,能为主刀医生带来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使主刀医生较普通腹腔镜手术更能把握操作距离,更能辨认解剖结构,提升了手术精确度。”
苏致远以前是外科医生,自然对这个深有体会,放大十倍这是怎样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芝麻可以放大成黑豆那般大小,这个对手术的精细操作将是极大的助力。
葛洪问道:“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比常规的手术有什么不同?”现实使用的效果才是他所关心的。
周易阳说道:“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讲。第一,从患者角度:手术操作更精确,与腹腔镜的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而且曲线较腹腔镜的创伤更小使微创手术指征更广;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投入工作。
“第二方面呢?”苏致远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