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功不用功,要看学生是否有目标在驱动;学习努力不努力,要看学生是否有梦想做动力。
好学生获取学习加速度的最佳方法,是让理想成为自己学习的理由。
持之以恒,是战胜任何学习困难的前提。缺乏毅力就会前功尽弃。一曝十寒,只能半途而废。
1.梦想是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梦想,如黑暗中航船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梦想,如太阳雨下的彩虹,激励着我们奋进。有了梦想,我们的学习才有了动力,有了梦想,我们的人生才有了目标。
让梦想成为你学习的理由
当你从小学一年级慢慢进到高年级、升入中学,你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课程,且课程的难度都会不断增大,如果你没有更高的动力获取学习的加速度,肯定难以胜任持续不断的学习。就像手动挡的汽车要高速行使,就必须换高挡一样。
获取学习加速度的最好方法,是让梦想成为学习的理由。
梦想是人心中最执著的想法。当梦想在你的内心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它就能成为你学习与追求的最持久的动力。找一个梦想当理由,这听起来好像与具体的目标有些矛盾,其实它们之间并不冲突。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愿意持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其中眼前目标和外部目标可以促进一个人的短期行动,而只有长远目标和内部目标才能保证一个人持续不断地努力。如果说想得到玩具、表扬、争面子是眼前目标的话,那梦想就是长远目标。如果说父母提供的是外部目标的话,那梦想则是来自心中的内部目标。梦想正是长远目标和内部目标的完美结合。
也就是说,一个能够怀着梦想学习的人,他所得到的动力是无穷的,因为学习的成功最容易以梦想为理由获得。
梦想成就姚明的NBA明星梦
你知道著名球星姚明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孩子成为NBA的明星的吗?其中就在于梦想带来的动力,梦想给了他努力打球的理由。
姚明10岁的时候就长到了一米八,衣服还好办些,可以穿爸爸的旧衣服。最发愁的就是没鞋穿,作为运动员,穿鞋可能是最费的了。所以那时,他常常梦想要是能有一双合适的球鞋就好了。
14岁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如果你能打入国家青年队就有鞋穿,于是姚明就把目标定为国家青年队。后来别人告诉他进入国家队以后,你想穿几双鞋就有几双鞋,他的目标又锁定到了国家队。
一双鞋的目标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最初的这些动力让他能努力训练、努力打球,向这个目标一步一步跨进。当实力一天天积攒起来以后,姚明开始了进入NBA的梦想,经过努力,他也真的成为NBA的明星。
梦想带来的力量真是无穷,而且随着梦想实现的过程,梦想的力量会越来越大。梦想是心灵内部的一种动力,如果你找到了梦想,就等于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学习理由,这个理由带来的动力,发自你的内心,且永不止息。
2.设立学习目标,会让你事半功倍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有明确合理的目标,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则会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方向,过于盲目。
当某人达成不寻常或似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时,常有些人会说他的运气好、占了天时地利或上天眷顾。然而,他们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全在于这相同的第一步:设定一个企望的目标。
“飞人”乔丹的故事
当记者问起NBA球星“飞人”迈克尔·乔丹,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他不同于其他职篮运动员的表现,而能多次赢得个人或球队的胜利,是天分吗?是球技吗?抑或是策略?他说:“NBA里有不少有天分的球员,我也算是其中之一,可是造成我跟其他球员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你绝不可能在NBA里再找到像我这么拼命的人。我只要第一,不要第二。”
到底迈克尔·乔丹拼命不懈的动力何来?那是发生于他念高中一年级时一次在篮球比赛上的挫败,是那次挫败激起他决心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就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飞人乔丹一步步成为全美国乃至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的成功让篮球风靡全世界。
再回到那个激励乔丹的日子,那天,乔丹被学校篮球队退训,回到家哭了一个下午。在这样一个重大打击下,好强的他如果就此决定不再打篮球了那样,一个改写篮球历史的乔丹就不会出现了。值得庆幸的是,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把这个教训转化为热望:他为自己定了一个更高追求的标准,更难达成的目标。他的决定出自内心且很坚决,结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篮球比赛的发展为之改观。他不仅要重新成为球队的一员,并且还要成为最棒的那个。
为了实现这份雄心壮志,他循着每位成功人士的轨迹:设定目标,随即付诸行动。在升高二之前的暑假中,他寻求到校队教练克里夫顿·贺林的帮助,每天清早6点便在他的指导下进行密集训练。在此期间,这位崭露头角的伟大球员长到6尺2寸,这是因为他迫切想要早日达成心愿,因而每日在学校的攀爬架上勤练,企图使自己身高增长,以求在球场上比赛更占优势。
乔丹每天勤练不辍,当时机到来,他终于被选为校队队员参加比赛。10年之后,他更证明了NBA芝加哥公中队教练道格·柯林斯的见解:当准备得充足,幸运就会紧随而来。
给自己的学习定个目标
很多学生不愿意给自己定目标,因为害怕失败所导致的失望,然而他们却不晓得设定目标乃是成功的基石。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设定目标可以锁定他们的意愿,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前行。
那么,学生该如何为自己的学习设定一个目标呢?
首先,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忌笼统、含糊。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很想让自己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不断的进步,但是,有的学生学习目标却不够明确,不够具体,过于笼统。比如,一个学生初中英语没有学好,上了高中打算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就会使得学习方向不明,无从下手,走走停停,效果不佳。
如果这个学生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效果就会明显改善。比如,高中阶段英语要达到优秀水平,高一要首先突破70分,重点是补习基础的语法和词汇;高二要突破80分,重点是熟记高中的语法和词汇;而高三则重点加强综合的英语水平,全面练习阅读写作等。这样,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都比较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操作,也容易检验目标是否实现。
其次,目标的高低要因人而异。无论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目标,都有个高低的问题。对于学习基础好,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成绩比较稳定的学生,适合较高水平的测试。可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盲目确定很高的学习目标,脱离实际的话,不但对学习没有帮助,反而会有害处。因为过高的目标对他们来讲,通常是难以实现和可望而不可即的。一旦确定了这样的高目标,结果往往是遭到失败的打击,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学习进步不再抱有信心。
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全面分析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说,所谓适当的目标就是略高于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水平。
3.确立学习目标的三大基本要求
如果有了学习的欲望和目标,那么,就比较容易付诸行动。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该如何确立呢?一般来讲,目标的确定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目标必须能让你专注起来
如果你充分地相信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具有从事任何活动和达到目标的信心和能力。一旦你敢于自主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为着这个目标投注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时,你就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有一位学生,高中的时候本来是在学校里的理科试验班,那是当时她们学校里最好最优秀的班级。在理科试验班待了两年,她越来越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所在。到了高三,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决然地由理科转为文科。学习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总是轻松和快乐的。事实证明了她的选择的正确性,经过努力,在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如愿撷取了到北大学习的机会。
目标必须要切合实际
目标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自己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无须过高,也不能过低,跳一跳,够得着,即可。有一位北大学子对记者说:“高一的时候,我只能保证自己上武汉大学;高二时,改为人民大学;到了高三,我便把目标锁定北大,并为此奋斗不止。我喜欢这样的追赶,去追寻遥遥领先的理想,在追赶中,我觉得自己是自由自在的人生的主人。”
目标必须吸引力十足
目标要能促使你克服各种挫折和困难为之奋斗,能对自己起到良好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重庆市2001年高考文科状元幸婧第一年高考因为5分之差没有考上北大,复读一年后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她第一年填报志愿时就认定了北大,其他学校一个没报。她说:“我就是考不上北大,再复读一年也要考上。”“这一年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自己丧失了信心,丧失了目标,本来有希望也有能力考上北大,如果就因为这个挫折而丧失信心而不去努力的话,将是终身的遗憾。我觉得上北大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我的动力,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梦想真的是非常遗憾。”
4.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一说到学习目标,你可能马上会想到诸如“振兴中华”之类的许多伟大和崇高的字眼,其实,这是我们自小到大的教育带来的认识误区。当然,振兴中华是学习目标,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学习目标,而且都是很不错的值得我们提倡和发扬的目标。但是不要忘了,光有大的是不行的,没有小的、阶段性的目标,那么,大目标只能是飘在空中的楼阁。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应是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制订。学习目标也可以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学习的目的目标或称学习阶段的总目标,如自己要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自己,为父母,或是为其他需要感激和感恩的人?为了上大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都无可厚非。只要你认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源源的动力,促使你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去努力,就可以当做自己的目标确定下来。可以说,这是人生中的阶段性目标。
提到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无非就是能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学习一个感兴趣或是热门的专业。一般来讲,只有实现了这一初级阶段的目标,你才有机会在高等学府进行深造,成为高科技人才,最终促使你实现人生更大的目标。
这一初级阶段的目标的实现,是具有巨大的转折意义的。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无论你选择了其中的哪一条,你的人生道路都将因此而改变。
凌云是一个坚强而又有个性的姑娘,高考落榜后,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和其他种种原因,她进入了当地一所普通的卫校学医。然而,在那里待了一年之后,她发觉自己根本提不起对医学的兴趣,而且也无法融入那样一个良莠不齐的集体中去,实现自己大学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于是,在离开高中校园一年后,她选择了复读,重新拾起了高中课本。经过一年,她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用超人的毅力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成功。别人问起她能如此刻苦的原因,她说:“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我知道自己必须考上大学,实现我很久以来在心中默默树立的目标。”
记者见到凌云时,她已在安徽工业大学读国际经贸专业,因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她一脸的阳光灿烂。
学习目标的第二个部分,是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步骤性目标。由这步骤性目标最终才能实现自己学习的总目标。比如说,一节课之内必须掌握住哪些知识,一天之内的复习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一个月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小到一小时,大到一月、一学期、一年,都要有目标常伴左右,如此才可以不懈怠、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前进。
5.持之以恒,不实现目标不罢休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在回答青年们提问时说的一句话。他的话包含着一个真理:要成就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坚定品质是每个人学习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组给人启迪的名人故事
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具有坚持的精神。
马克思为了写巨著《资本论》,不顾疾病折磨、生活窘迫和反动势力的迫害,坚持了40年。在英国伦敦居住的25年时间里,他天天去大英图书馆。他总是坐在阅览室D行2号座前,每天勤奋攻读,写作10来个小时。由于总是来回取书、送书,竟在座位和书架之间磨出了一条小道,他座位底下的光滑水泥地面也被磨去了一层,留下了清晰的“马克思脚印”。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为了研究气象,从年轻时起,每天晚上9点半钟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夜夜如此,从不间断,坚持了57年。在他病逝的前几个小时,还进行了最后一次观测,用颤抖的手记下:“今晚微雨。”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为了研究中国气象,仅从1936年到他病逝的36年零37天里,天天写关于中国气候的日记,达800万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一天间歇。
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美国大科学家牛顿说过:“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爱因斯坦也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对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
有的学生临考前三天,突击复习,又是写,又是算,又是记,又是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考过之后,成绩发表,平均分远远赶不上复习不慌不忙、临考前饮食起居还照常的同学。
细一分析,前者学法是一曝十寒,平时不努力,临考才着急,当然见效慢。后者重在平时做事认真,说了算,定了干,持之以恒。这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功到自然成,临考不突击也有好成绩。
要学会持之以恒,就要目标始终如一,不能见异思迁。这就如同打井,如果水源是在地面10米以下,你挖了七八米,还不见水,心浮气躁,换一个地方再挖;又挖了六七米还不见水,就又换个地方挖;不见水,又换地方挖,换来换去,都是还差两三米就成功了。
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本想堆成一座高山,由于只差一筐土没有完成。见异思迁的打井者,不断改换目标,力气也用了不少,每次都是在接近成功时,改换目标而前功尽弃。现代社会的中学生尤其要目标始终如一,因为我们面对信息滔滔、红尘滚滚的现代社会,这个社会机遇多,诱惑也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不成熟的学生,很容易放弃自己最初的目标,而去追逐一些所谓时髦的时尚。
急功近利是学习的大敌
要持之以恒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胜利前的寂寞,经受得住胜利前的失败。还说挖井这个例子,10米以下有水,10米之前,一点点地挖下去,都是寂寞的,没有清水,没有胜利的欢愉,只有追求的寂寞与艰辛。爱迪生发明灯泡,搞了5万次试验,前4万多次都是失败,都是挫折,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寂寞和冷淡,如果他因此而放弃,那就会前功尽弃。
我们面临的现代社会,相当多的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如果不磨炼自己的耐心,耐不住寂寞,经受不住失败的考验,很容易也成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