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
——中国钱锺书
人生有三趣,理趣、情趣、情理交错之趣。幽默即是这第三种趣味的最佳表达。那么,幽默到底是什么?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将外来语“humor”直译成“幽默”,从此中国有了“幽默”一词。林语堂认为,幽默是一种积极向上、超脱练达的人生观;幽默的胸怀,是宽如大海,容纳百川的胸怀;幽默的气度,是高瞻远瞩,俯瞰众生的气度;幽默的智慧,则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慧。
其实幽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品行之一,从老庄的幽默开始,淳于髠、东方朔、纪晓岚都可以算是幽默的祖师爷。人常说:使人发笑的,是滑稽;使人想了一想才发笑的,是幽默。确实是这样。幽默的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是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解颐,恍然大悟,或啼笑皆非,或使人受益的语言游戏。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马克·吐温说:“幽默的深藏之源不是欢乐,而是痛苦。在天堂里没有幽默。”更有甚者认为,幽默是比握手更进一步的大文明,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
总之,幽默是自信,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生活品位。幽默,调剂生活,感动心灵,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所喜爱。试想,人们总不可能老是紧绷着脸,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行我们所谓的生活吧?
想做一个幽默高手吗?那就要多读幽默经典文章,多看幽默小故事,多观察别人的幽默言行,多学习幽默的基本技巧,多积累幽默素材,另外还别忘了一个前提条件:要懂得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通达荣辱观。
纪昀智解“老头子”
清人徐珂撰的《清稗类钞》中,讲过一个纪昀妙对乾隆的故事:说的是纪昀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不说,还时常在南书房当值时脱衣纳凉。高宗乾隆帝知晓此情后,就想找个机会戏弄纪昀。
又逢纪昀与同僚数人在南书房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廷出,皆仓皇披衣。惟独纪昀近视,高宗走近前才看见,穿衣不及,只好慌忙躲在御座后,喘息不敢动。高宗久坐不去,也不说话。纪昀实在酷热难耐,伸出头问道:“老头子可去了?”高宗忍俊不禁,同僚也被逗笑了。高宗厉声说:“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有什么说法则可,无说法就杀头。”纪昀说:“臣没穿衣服。”高宗乃命太监帮忙穿好衣服,纪昀躬身拜地。高宗问:“‘老头子’三字何解?”纪昀从容免冠,顿首谢恩,说:“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高宗破颜大笑,免纪昀惩罚。
率性率情的纪晓岚凭着他的博学多才、机敏诙谐,将一处引火烧身的矛盾轻松化解。不但替圣上解颐,开脱了自己,甚至“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妙哉!
林语堂替林氏宗亲“扬名”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著述颇丰,其中《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在美国畅销数十年。
一次,纽约华侨林氏宗亲会邀请林语堂前往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宗的高德英名。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因为不说些夸耀祖先的话,同宗会大失所望,若是太过吹嘘,又有失学人风范。
但这些都难不倒林语堂,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上台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远相,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可以说人才辈出。”
林语堂这一段简短的精彩演讲,令台下的林氏宗亲雀跃万分,禁不住鼓掌叫好。然而,人们细一体的就会发现,林语堂所说的都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甚或是与林氏毫无关系的美国人,并没有对林氏祖宗进行吹嘘,而是幽默了一把。可见,幽默中夹杂的荒谬感,使一桩正经其事的庄严,统统卸下伪装,又不乏喜剧效果。
下蛋的母鸡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锺书先生一生深居简出,最怕被人宣传,更不愿意在报刊露面。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慕名求见,钱锺书先生执意谢绝,回电话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幽默有时候或许就是对生活中不可调和的那部分的一种艺术性表述,而其本质很明显:凸现人性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钱锺书先生遗世独立、高洁人品的真实写照。
周恩来妙答记者的刁难
不妨看看建国初期的周恩来总理是怎样妙语回答记者提问的:
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记者采访。一名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提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
周总理听后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有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4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
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在又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总理负责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同时,西方记者也明显带有奚落中国贫弱的意思。
周总理略一思考,很快答道:“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
周总理破颜一笑,详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机智幽默,既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损害招待会的和谐气氛。
一个大国总理机智幽默的形象,呼之欲出。有人说,幽默乃是尊严的肯定,又是对人类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缺乏幽默感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完善的人。的确,幽默是自信的一种标志,是机智的一种反映,是智慧的产物。英国作家萨克雷说:“可以说,诙谐幽默是人们在社交场合所穿的最漂亮的服饰。”
谁为林肯擦皮鞋?
有一则美国总统林肯的故事:一外交官遇见林肯在擦皮鞋,不无揶揄地问:“总统先生,您总是给自己擦皮鞋吗?”林肯平静地回答:“是啊,那您总是给谁擦皮鞋呢?”
林肯的机智幽默令人会心一笑。甚至拍案叫绝。一句貌似平常的话,表达出人生的况味,内蕴深沉,令人倾倒。同时,诙谐幽默的言辞,恰恰彰显了一介总统的平实亲和的人格力量,像一把橡皮锤——轻轻一敲,肉体或许没有疼感,但心灵早已有所震颤。
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幽默是多么艳丽的服饰,又是何等忠诚的卫士!它永远胜过诗人和作家的智慧;它本身就是才华,它能杜绝愚昧。”
箴言录
幽默闪现智慧的灵光,幽默诙谐与一本正经绝对是一对冤家。与其维持凛然不可侵犯的“脆弱”,还不如适度幽默一回,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游刃有余,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