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高职生职业技能要求
学习目标
了解高职生个人素质的要求
掌握高职生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学习并恪守职业道德
掌握就业角色转换的自我调适能力
案例3-1
小崔是某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签约在某集团公司,当他兴冲冲去单位报到时,公司让他先到焊条车间的流水线工作。一线工作的艰苦,加上自己操作不熟练,小崔开始变得消沉。后来公司安排他到分公司担任出纳,由于公司正处于创业阶段,创业的艰难使他更感到前途渺茫,工作心不在焉,下班后又无所适从,最后导致神经衰弱,不能正常工作,致使小崔最后结局的关键一条就是他承受困难的心理素质太差,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
(选自戴树根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点评
从学校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会有很多痛苦和挫折,特别是在择业期间,学生的心理往往复杂而多变。因此,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参与竞争的前提、实现就业目标的基础。就业目标确定以后,如何把目标转化为现实,走上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自荐、面试、笔试、竞争、试用的一系列过程中,既有严峻的考验,也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要应付好这样复杂多变的局面,处理好形形色色的问题,就必须具有乐观、顽强、冷静、缜密、果断的心理品质,并能够及时调整自我情绪,镇定面对外界变化,在每一步走过之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尽可能把目标变为现实。
思考题
1.小崔的就业经历说明他缺少什么个人素质?
2.高职生就业个人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一、高职生就业基本素质
不同的职业对求职者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就业者需要具备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1.什么是个人素质
狭义上的个人素质是指人们在自身先天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经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内在的、综合的和稳定的个人综合素养和品质。
2.个人素质的基本特征
为了更全面地发展自身素质,挖掘自身的潜能,当代高职生必须对个人素质的基本特性有全面的了解。高职生提高自身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还要有恒心,持之以恒地完成自身综合素质拓展计划。
(1)个人素质的内在性。个人素质是品质特征的深层蕴藏,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具有明显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人的素质,而只是某种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个人素质又表现为: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体验,进行有意识的内化、积淀和升华。
(2)个人素质的稳定性。个人素质是在长期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产生相对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自动丧失。而那些不稳定的、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有所表现的部分不能称为素质。
(3)个人素质的发展性。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受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不断提出要求,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个人素质具有发展性。
(4)个人素质的潜在性。个人素质原指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带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人本身包含着许多尚未开发出来的身心潜能,它是以人的内能形式存在的,是人的品质、才干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内在渊源。高职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要怕自己不会,而是要大胆地去尝试,你可能会因为有先天的“音乐细胞”而成为一名“音乐家”。
(5)个人素质的整体性。人的素质是一种复杂的身心能量的整合,而不是指某一具体方面。构成素质的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完整、协调的关系,人的素质水平是一种综合效应,仅仅依据个体某一方面的素质状况,是不足以断定其素质水平的。所以应该强调高职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个人素质的分类
个人素质按基本特征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通用技能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方向和行为方式,而且与科学文化、身心、创造审美等素质密切联系,对它们起着主导作用。思想素质解决的是人的理想、信念、作风等问题,它所关注的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总体建构;道德素质包括基础文明素质、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它所关注的是在人类群体中,在社会分工和人们日常行为中所存在的规范性,即构建人的社会行为的道德调节机制。对高职生个体而言,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的指导,就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缺少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拥有的能力和智慧都难以正常发挥,有时不仅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反而会危害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素质中最根本的部分,这一点是社会广泛认同的,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和考察毕业生的首要条件。
(2)身体素质。身体素质通常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中的综合反映。高职生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其道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高职生而言,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人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受长时间紧张工作的考验,或者忍受长途工作旅行的辛劳,这一切都要求从业者必须拥有充分的身体健康资源,否则将无力适应未来日子里苛刻的工作考验。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因为积劳成疾而抱憾辞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孙中山临终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憾,无不令人扼腕叹息。当他们弥留之际,也许多多少少都会为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而深感遗憾吧!所以每个打算成就一番事业的青年才俊,都应该从现在起好好爱护身体。关心自己的现在,也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
因此,在大学学习生活阶段中,高职生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科学地安排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保证身体锻炼的全面性、经常性和适量性,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作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人的心理素质渗透到人的一切行为中,影响和制约着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人的一切言行实际就是其心理活动的不同程度的外化表现。在充满竞争意识的当代社会,各种职业对劳动者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视。当前,职业心理学的兴起以及日益流行的对从业者进行的职位心理培训与测试等,无一不说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充满希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高昂的斗志脚踏实地地工作、学习。因此,高职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期间,必须认真学习并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4)通用技能素质。通用技能素质主要包括:一专多能、文化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信息能力、团体协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等。
(5)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是指高职生适应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动手能力。有较为过硬的专业知识,是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的必备条件。
4.高职生应该着眼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所谓综合素质,就是各类素质的整合,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不完整的。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扎实的知识,考试门门高分,但却不能将知识带到实践中应用,高分低能,这叫“庸才”;如果一个人既有知识水平,又有实践能力,却不愿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凡事只想自己,不想他人,这叫“歪才”;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一门知识,尽管很有造诣,但却不会人际交往,不识人情世故,缺少生活情趣,我们也只能叫他“怪才”;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知识,却缺乏稳定的心理状态,遇事慌手慌脚,经常出问题,或存在心理障碍,疑神疑鬼,我们就叫他“病才”。上述这些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这些人终究是会被淘汰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全面的实践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赋予高职生的使命。
我们所面对的是创造和培养人才的社会,高等职业教育为人才的创造和培养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因此,要求高职生在校期间必须全面发展,综合提高素质。
案例3-2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在就业过程中,多学几样本事,就多谋几条生路。李刚在学校学的是机械专业,业余时间他还学习电脑及办公自动化专业知识、营销专业知识。毕业前夕,他去一家公司应聘设备维修员,经理觉得他的专业不对口,有些犹豫。这时,公司的一台电脑出了毛病,经理提着嗓门问众多应聘者:“谁会排除电脑故障?”经理的话音刚落,便有好几个小伙子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他们一个个捣鼓起电脑,但都一个个败下阵来,最后李刚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排除了电脑的故障。公司经理握着李刚的手高兴地说:“还真看不出你有如此绝活!”自然,李刚拿到了该公司录用的“门票”。
(选自徐振轩主编.就业指导与创业.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点评
每个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还应争取更多的培养能力、学习其他技能的机会,只有像李刚一样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在求职择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今就业机会繁多,但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仅仅掌握一两门专业知识技能并不能保证可以找到自己合适或者满意的工作,多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不再仅限于专业知识技能,而是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
思考题
1.李刚为什么求职能成功?
2.李刚在就业前做了哪些准备?
3.高职生就业通用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二、高职生就业通用技能
高职毕业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呢?这就涉及高职生就业的技能问题。
1.一专多能
当前,以知识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技术革命正波及全球。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新工艺、新产品、新部门必然要求工人不断地提高能力,以便适应性流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新型人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的抢手货。总之,面对社会发展给职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高职生不管将来要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在认真学习本专业,即精通“一专”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多能”发展。
2.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在高职生就业通用技能中居于基础地位,它作用于人才通用技能的各个方面,也作用于人们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人们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涵养,它是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依据,是提升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完美人格的基础。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学习的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积极掌握本专业本领,提高专业技能;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及意义,从而爱惜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培养和加强实现理想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3.人际交往能力
正如荀子所言:“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人际交往是人类基本的社会性需求,无论是乐于交往还是惧怕交往,都不能避开它。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际交往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成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调查了无数的明星、巨商和军政要员,得出的结论则是,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也曾经做过类似调查,他们在调查了数千名被解雇的人员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些被解雇的人员中,因为人际关系不好而遭到解雇的人数占总数的2/3。因此,我们高职生必须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际交往观念,加强个性品质修养,学习并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艺术,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吸引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注重真诚、宽容、谦和。
4.竞争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化在将竞争机制引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同时,也为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从业者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国家和个人实现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还必然推动优化,使参与竞争的个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竞争意识是推动个体努力学习,自觉提高通用技能的动力。因此,高职生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5.创新意识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使“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可以说,没有全体人民的不断开拓、进取与创新,就没有了一个国家的进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将成为适应新时代、把握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创新精神,我们高职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创造意识。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证明,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激发强烈的创造动机,是强化创造意识的中心环节,同时还应培养求知欲和兴趣与爱好。
(2)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它巧妙地结合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使新设想脱颖而出。相比较而言,创造性思维更多地出自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从多视角探索种种可能。因此,创新不仅仅要培养注重逻辑的常规思维能力,还应该培养那些非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思维方法,学习和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对增进创造性大大有益,这些思维方法包括以下4种。
①侧向思维。侧向思维也称旁通思维。为了进行创造,主体必须“左思右想”,只有扩大思路,才能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提高成功的概率。有研究人员对侧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进行比较,认为谨慎地用一种逻辑的直线推理方式进行思考即纵向思维,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帮助不大。而从问题的周围进行广泛思索,利用局外信息,从其他领域、离得较远的事物中获得启示,即通过联想、类比等侧向思维,更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②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人们思考问题通常只重已有的联系,习惯于沿着合乎习俗的传统方向正向顺推,而往往忽视了事物之间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具有双向性或可逆性。因此,注意换个思路来看问题,“倒过来”思考的逆向思维方式,能起到突破性的效果。例如,我们日常所说的欲擒故纵、以毒攻毒等,都是这样一类反常规的思路。但是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要么认为事物发展都是顺理成章的,不足为奇,要么将创新当成故事听听,没有去发掘其中的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接受的思维定式。传统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大抵因为如此。
③直觉思维和灵感。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亲身的科学创造实践体会说道:“我相信直觉或灵感。”他一再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灵感和直觉。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把握和直接的理解,以及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迅速识别,具有非分析性、直接性和具体性。它是思维主体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领悟有价值的战略方向、可行途径,在事实和证据不十分充分以致逻辑思维无法推理的情况下,做出大胆的预见和创新假说。实际上,这种思维是调动个体全部浓缩的感知经验、知识、思维能力,在一瞬之间发生的,因此,它是综合积累的产物,是可以培养的。创新教育应该在大量的思维训练中培养这种有利于创造的思维形式。灵感是大脑经过长时间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的顿悟,也可以解释为思维的大量量变积累之后发生的质变和升华。它是大脑潜意识的反映形式,是许多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储备将解决问题的途径突然接通。灵感不是神灵的启示,而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它产生的前提是创造主体经过艰苦的思想难备,处于“激发状态”,形成了“一触即发”的态势。放下思考的问题,让思想松弛下来,潜意识活跃起来,这时容易接受外界信息的触发,或者感受到潜意识的沟通,于是迸发出思想火花。因此,尽管这种思维形式很离奇,但是并非不能学习和尝试。例如,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和问别人,往往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努力会豁然贯通,这就是对灵感的尝试。
④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的形象思维形式,如作家创作的人物形象,是在已经积累的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如果没有想象,人类不仅不可能有创造发明、预见和假说,甚至连正常生活都不能进行。
6.信息能力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财富,信息产业兴起并成为支柱产业。信息能力(包括信息采集、分析、存储、加工、运用、交流能力)是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信息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因此,当代高职生必须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技术,以获取有关的信息,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己识别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实现创新,不断发展。
7.团体协作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同事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趋势,相互的合作带来的是相互的利益,所以一个出色的工作者应该有很好的团体协作能力。完全依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个人作坊式的经营也已经退出了生活的舞台。生活在当代的每个人,都是处于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上的一个点,而工作者更是整个单位体系中小小一分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与别人发生密切联系,他每做一件事情,也许都需要有同事的协作,所以高职生尤其应该具备团体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满腹诗书有用武之地。
8.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高职生刚刚进入社会必然要碰到矛盾的、消极的东西。要正确看待各种矛盾,用平和的心态看社会,要让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不适应的方面通常体现为生活节奏改变、工作压力加大、人际关系困扰以及自我定位迷失等。高职生要适应计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并有勇气和决心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张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高职生应尽的责任。
9.实践能力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不可缺少的途径,人认识的升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活动。大学不仅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培养能力,展示才华,增强自身潜在价值的广阔舞台。
10.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属专业范围内的基本技能,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功。语言能力反映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性格、风度。高职生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分量、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幽默感三个方面。语言的分量是由词意和态度两个因素构成的。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的轻重缓急和所持的表情、情绪。语言的词意要求语言能准确地表达思想,不要词不达意,废话连篇。语言的逻辑性,就是要使语言严谨、有条有理、无懈可击、令人信服,要做到前后呼应,因果联系紧密。语言的幽默感能使一个人更好地团结群众,造成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与其他人思想、感情的交流,也有助于改善自身的形象。
1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世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高职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小的付出获取较大的成功。人的一生往往会遇到许多重大的选择,优柔寡断误失良机和草率决断、抓芝麻丢西瓜一样,都会给整个人生带来莫大的影响。因此,高职生在校期间,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培养决策能力应注意克服从众心理、增强自信心。同时决策勿求十全十美,注意把握大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你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
12.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善于用人的能力和协调关系的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在高职生活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积极抓住各种机遇,通过担任各种职务来锻炼自己;其次,要注意向别人学习。
13.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日趋激烈的知识竞争正迫使着每个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各自的价值创造基础性的条件。
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是高职生最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的基础;意志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推动高职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凝聚力是重要的人格魅力,它使高职生形成对自己的克制力,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对组织的领导力和维系力;适应力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能力,它使高职生具有超前的预测性,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最优化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创造力是价值实现的直接驱动力和应用能力,是把知识、技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核心的能力。
三、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职业种类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尽管如前所述,所有职业都有其基本的通用技能要求,但随着职业发展的专业化,不同种类的职业仍对从业者的个人素质有着不同的规范和要求,因此,高职生除了要具备各种通用技能之外还应该有相关专业技能。
1.经济类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经济类专业是培养从事经济工作人员的专业的总称,包括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经济、财政会计等所有关于经济的专业。
(1)知识结构:懂得国家的政策法令,掌握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特别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定和制度。懂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懂得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经营决策、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会使用计算机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管理企业。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应懂得一两门外语及有关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技术引进、涉外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技术知识,了解它们的产品结构的制造工艺,了解经济类专业科研与技术发展动向。还应多学一些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历史、人文地理、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方面:应具有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种高速变化的社会里,应当有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能够运用自己的多项综合能力;对信息的敏锐感和利益关系的协调处理能力;具有专业分析和实际处理能力等。
2.管理类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经济管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外贸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种涉及管理的专业。
(1)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广博的知识底蕴,主要包括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面、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
(2)能力方面:包括良好的基本业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谈判和社交能力、有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适时反应的应变能力等。
3.工程类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工程类专业主要是指从事工程技术应用与开发的职业。
(1)知识结构:工程类工作人员要求能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服务,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高效、高质地生产服务,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工程科学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
(2)专业能力:主要指吸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把握全局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4.公共服务类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公共服务型职业是为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的职业,其中包括救死扶伤、提供公共服务、协调人际关系、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等方面的工作。
(1)知识结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公共服务型职业人员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提高办事水平和服务效率。
(2)专业能力: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形象设计能力,具有较为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社会文化类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社会文化类是指从事文化创作,为社会成员提供精神产品的职业,如文艺创作、服装设计、舞蹈设计、广告设计等。
(1)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美学知识,包括美感的本质,美感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美感的心理形式、审美标准等基本问题;要对主流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体现出时代的风格。
(2)专业能力:学生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从平淡中看出奇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保持好奇心;要有迅速吸收新思想的开放心态,丰富自己作品的内涵;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要有特殊的气质和全神贯注的创作冲动等。
6.科技类高职生就业专业技能
科技类职业是指对基础理论、信息情报、学科应用技术等的研究、调查、分析以及实验等。
(1)知识结构: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懂得本专业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2)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善于收集信息,注重资料积累和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应具备社会活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等等。
知识链接
篮球成为求职“敲门砖”
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李小勇非常喜欢打篮球,是院队的篮球主力,高中时就已获得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证书,上大学后又拿到一个篮球三级裁判员证书。令李小勇自己没想到的是,体育方面的爱好和优势竟成为其求职优势,篮球成为他求职成功的“敲门砖”。
去年12月,在一次大型招聘会上,国内某著名通信公司的展厅前,求职者异常拥挤,该公司开出的待遇比其他招聘企业高出一倍。李小勇发现自己的条件符合“行政助理”一职,便投递了一份简历。第二天,公司通知李小勇参加面试,了解到他的成长经历后,负责人当场与他签订了就业意向。原来公司所在的系统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篮球比赛,成绩作为各分公司年终考核的一部分,而公司近年来总是无缘进入复赛,于是公司领导让人力资源部在当年的招聘活动中优先考虑擅长篮球者。因此,在诸多求职者中,李小勇尽管条件不是特别突出,但身材高大、擅长篮球这一点却让他脱颖而出,受到公司的青睐。
第二节 高职生职业道德
案例3-3
北京某著名大企业欲招聘部门经理一名,待遇从优。消息传出后,求职者如潮而至。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更有身手不凡的“跳槽英雄”。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其貌不扬、毕业于一所普通高职院校的小个子邢彬被录用了。
面对大家疑惑的眼神,公司老总说:“我发现,在你们众多人的自我简介中,介绍自己的特长与成就时全都是溢美之词,大家都把自己的优点与好处包装得相当完美,但没有一个人提到自己的任何缺点。唯有邢彬先生,他递给我们的是一份感情真挚的记录他失败经历的履历。我们需要的正是邢彬这样诚实守信,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断进步不断向上的管理者。”
大家争相观看邢彬的简历,上面工整地写着——
1.大一上学期,交50元中介费找家教,左等右盼终于找到一份,却因家长过于挑剔,自己主动辞职,钱打了水漂儿。而某同学却张贴广告宣传自己,未用几元钱便同时找到3份家教!从此,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运用灵活的头脑。
2.担任某奶业公司学校代理期间,领导十几个人挨楼送奶。自己也分担两幢8层高楼送奶的任务,每天凌晨4时就必须开始奔波。第一个月却因用人不善导致账目出现纰漏,直接损失将近千元。不但自己工资全扣,还倒贴400元并写了检查。于是,时时告诫自己:始终要保持清醒头脑与高度警惕。
3.首次竞聘,却与自己同系一同学同争销售主管一职。单独面试时被经理问到:“你认为,你俩谁更胜任此项工作?”自己将同学举荐,列举了对方的诸如能言善辩、头脑灵活等许多优点后,被老总婉言拒之门外。
4.就在前一个月,因不愿替老板卖足可以假乱真的配件,被老板以“使公司损失几万元”,炒了鱿鱼。丢掉高薪职位后,另觅工作至今。
(选自李卫平主编.求职必知的100个故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点评
在求职大军当中,有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或是才高八斗,或是才华横溢,而普通院校毕业的邢彬却用他的真诚和踏实打动了老板的心,可见良好的道德观在当今社会也能成为求职成功的一项秘密武器。
思考题
1.在求职过程中,邢彬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
2.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职业道德?
3.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否已经过时?
一、职业道德规范概述
人是社会的人,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每个从业人员,无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的要求。
1.什么是职业道德
道德是社会学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和社会阶层的不同,道德也有其不同标准。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并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和细分,是社会分工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性是职业道德的首要特征,它反映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显示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道德的涵盖面很广,职业道德的关注对象只在于职业领域。
(2)实践性。职业道德只有落实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职业道德的水准。职业道德的作用是调整职业关系,对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道德冲突。
(3)继承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行业的道德规范,它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逐步修正为我们所认识的职业道德。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其职业责任和义务相对稳定,其服务的职业对象和职业内容也相对固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4)具有多样性。每一个行业都有其不同特点,所以为了规范不同行业,让职业道德发挥最佳作用,每一行业中都有作为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3.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因此,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它要求从业者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它。爱岗敬业是职责,更是工作精神的体现。
所谓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它要求从业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并从职业活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份职业,就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精神,要能忍受职业中的平凡和烦琐,承受工作中的孤独和寂寞,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业者只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才能实现敬业的深层次含义,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奇迹。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中找到乐趣和价值;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就是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为实现职业上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不仅仅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弘扬诚实守信的精神,不仅有利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兴旺,更是个人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精神。
诚实就是真实不欺,实事求是地对人对己。诚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事实,并且能按实际情况表达出来。在工作中,诚实体现在从业者提供真实的服务信息,提供符合规格的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反对和杜绝任何形式的欺诈和恶意隐瞒受用者的行为。
“守信”,要求讲信誉,一诺千金。守信让人信服,守信用的人值得信赖和尊敬。在对待工作时,“守信”要求每名从业者遵纪守法,对自己定下的口头和书面承诺都要负起责任,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同弄虚作假,坑害人民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3)办事公道。所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实事求是地待人处世。即处理各种职业事务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公平公开,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以有色眼镜待人,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而区别对待。
办事公道是高尚道德情操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体现,它要求从业人员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公平合理地为人民服务,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或手中权力牟取私利。另外对于手中无权的一般从业者,也存在办事公道的问题。例如,服务员不应以客人的穿着打扮衡量富贵与否,进而提供不同态度的服务;售货员对于购买不同数量的顾客应以同样热情的态度对待。
(4)服务群众。工作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作为从业者要了解群众的需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多为群众着想,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在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地向职业高标准方向发展,旨在为群众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
有些从业者一心想攀龙附凤,只将领导作为唯一的受服务者,而忽视了广大群众的利益,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服务必然会有崩塌的那一天。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奉献社会是一种忘我无私的精神,是每个从业者的最终目标。奉献社会要坚持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公众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是放在次位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大众的利益。在职业生活中,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从业者都应当始终不忘奉献社会,抛弃那种单纯为谋生的从业态度,拒绝那种有损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职业行为。
二、高职生职业道德现况
高职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分为两种形式: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而专科当中的高职是以技术、实践能力为侧重点的职业教育。所以作为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除了具有现代高职生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接触社会较早、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和适应性较好。这些特点也使得高职生在从事职业时除了要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还应从自身特点出发摸索出一套高职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对高职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他们习惯以功利的眼光和思维看待问题。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缺少监督,以及原有体制不完善等各方面的原因,对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行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当前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方面。
1.过于追求物质待遇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一些高职生受到外界诱惑,导致人生观迷惘,价值观偏离,习惯以利益得失来衡量价值。他们在做人做事上更多地关注回报和产出,强调投入与回报要成正比。所以在找寻工作中他们片面地将工资、待遇放在考虑的首位,而忽视了自己的贡献度和能力价值。很多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投入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大大超过所获得的报酬,所以对于自己单位抱怨良多、心态失衡,还有不少的高职毕业生把目前所在的工作单位当做跳板,不安于现状,频频跳槽。还有的学生喜欢攀比,在自己能力之外过分地追求名牌和舒适,这样最终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2.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也是合格从业者的必备品质。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对工作表现出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会自觉地做好每一件点滴之事,而不是敷衍地完成工作。然而现在很多高职生或者说是一部分年轻人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他们对工作缺乏必要的思考,只完成表面上的一些工作,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不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些高职毕业生上班经常迟到早退,没有时间观念;工作缺乏激情,敷衍塞责;办事拖沓,总是赶在截止时间的前一刻才把工作完成,这些都是没有敬业精神的表现。他们对于有一定困难和挑战的工作总是颇多怨言,对工作也是挑挑拣拣,总认为别人的工作清闲又多金,而不去加强自身的素质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有些同学缺乏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现在的工作枯燥乏味,始终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不肯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平凡的小事。有些人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总想着另谋高就。不少高职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但怕吃苦,怕受累,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他们畏惧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常感到手足无措,甚至遇到小事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还有一些年轻人“娇”、“骄”二气十足,吃苦精神准备不足,工作一段时间后便走人。他们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为“小钱”劳神。
3.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涉及道德、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范畴的重要问题,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诚信是立身之本、兴业之基。诚信作为一种优良的品质,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受到高职生的普遍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诚信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在片面追求名利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学生选择了用欺瞒失信的手段换取物质和利益,表现在择业与就业的过程中对自身经历或学业学历弄虚作假,“修改”他人的获奖证书为己用,不认真履行实习就业合同,随意签约毁约等;在工作当中,为了获得良好的业绩以欺骗的手段引诱消费者上当,面对同单位同事领导常用谎言掩盖自己犯下的错误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是人格高低的标示,诚信缺失带来的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品质,更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市场经济的建设。
4.团结协作意识不强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以规模化大生产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规模化生产需得到其他企业的支持,以取得非核心业务的低成本跟进,所以企业间的互惠互利、团结协作已得到广泛的共识。发展至今,以团队为单位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事实表明,团队合作是大到国家、民族,小至团体、个人赢得发展的必由之途,团队精神则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品质和规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今用人单位招聘人才、考核员工无不把团队精神列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当企业录用人才时,专业素质、职业素养不再是衡量是否被录用的唯一标准,团队精神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标。如今,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不再是我们工作中所提倡的,个人能力再强也都有他的弱点和缺失的部分,而通过团队合作,集聚众人的力量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是在有关调查中,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一些高职生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能力;不能正确对待同事间的平等竞争,存在忌妒、猜忌等不良心理,缺乏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过多强调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合作、团结做得还不到位。
三、当代高职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对当代高职生职业道德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生们除了要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操守之外,还应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体现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1.知行统一
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部分高职学生往往只重视实践和社会历练,而忽视了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直到工作中遇到要运用知识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实践出真知,这是无须证实的真理,但是只依靠实践而认为学习无用会导致学生多走弯路,甚至丧失很多很好的机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影响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中,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它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活动的有序前行。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前人的经验升华成系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在校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专业技能,这也是作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一部分。
2.准确定位、脚踏实地
眼高手低是现在年轻人容易犯下的错误,现代社会的浮躁之风对年轻人有很大影响。刚毕业的学生面对的诱惑很多,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自己易于产生不准确的定位,而且他们还自持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干的工作应该比别人轻松,自己赚的钱应该比别人多,而自己又不肯付出更多努力。这样的心理会导致他们对工作挑三拣四,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可现实和幻想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样下去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所以面对就业的高职生要对自己准确定位,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要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3.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旦被全部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而现在有些高职生个性过强,或由于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或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养尊处优,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个性,这样的个性在集体生活中容易遭受排挤,引发团队内讧等问题。所以现在年轻人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伙伴,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这样才能在团队活动当中游刃有余,极大地发挥自身能力。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高职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放低姿态,在寝室、班级里多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在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时,要多方面地考虑整体安排,注意大家的感受,在做决断时要综合采纳大家的意见,切不可一意孤行,但也不能一味地妥协而丧失判断能力。
另外在与人交往当中,沟通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人们在生活中总不免要与他人沟通,沟通本身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要向他人表达一个意思,始终说不清楚;要为他人办一件好事,但有可能弄巧成拙;本来想与他人解除原有的隔阂,却可能弄得更僵。所以说,在学习、生活中要注重与人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增加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