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亨利·福特事业的巨大成功以及他个人的极大声望,全美国的普通人都对这位汽车发明家产生极大的兴趣,于是,他的个人传记也应运而生。最早的亨利·福特的传记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传记集中描写了亨利·福特的艰难创业以及他所进行的工业革新,深刻揭示了T型车及其对美国人民、美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亨利·福特动人的奋斗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无数人受到他的事迹的鼓舞,年轻一代都以成为他工厂的一员而骄傲、自豪。与此同时,他的私人生活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他的妻子克拉拉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公众话题中,尽管她是那种不喜欢张扬的人。
1888年4月11日,亨利·福特与克拉拉·布莱恩特结婚。1893年,他们的独生子爱德塞尔出生。开始,他们生活在迪尔伯恩的农场里,过着简单纯净的生活。后来,他们搬到了底特律。克拉拉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也是个称职的妻子。那时候,亨利忙于他的工作和制造他的“不用马拉的大车”,克拉拉对丈夫全力支持,悉心照顾并呵护着儿子,使他健康成长。亨利事业艰难的时候,克拉拉一直给予他最坚定的支持,她相信亨利一定会实现他的梦想。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前期的所有不顺利都远离他而去,以后的几年里,亨利的事业兴旺发达。1910年以后,T型车取得了神话般的成功,给福特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名望。他们的平静生活也常常被打扰,于是他们决定换一个住处,夫妻俩都不喜欢高级时尚的格劳斯庞特,也就是后来他们的儿子生活的地方,因为那里是底特律精英们居住的地方,老亨利一直对精英阶层抱有一种坚决的敌对态度。最后,他们在家乡迪尔伯恩的红河河畔买了一块地建设他们的家园,亨利将自己的家命名为费尔兰恩庄园,也叫光明港。
克拉拉和她的丈夫一样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崇尚节俭,即使是在他们的家族已经拥有巨大财富的时候,她依然过着有节制的生活。她小心持家,有一次,她听说她的丈夫理一次发就花了一大笔钱时很不高兴,叮嘱司机兼保镖戴林格盯着这件事。她甚至亲手为丈夫织袜子,要知道,他们家的财富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克拉拉还这么节俭,真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
克拉拉温文尔雅,脾气柔和,是传统女性的典型,是丈夫心中理想的妻子,亨利自己对妻子也很满意。1927年,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这样描述她:“从真正意义上说,福特夫人是全世界最谦虚的女人。”她对自己丈夫的事业极其理解,对他的成就非常自豪。她从不参与福特的事业,但在必要的时候,她会坚定地站出来,对丈夫下最后通牒。1924年,亨利赢得了全国性的声誉。一些人极力主张他竞选总统,还说克拉拉是最理想的第一夫人,头脑发热的亨利也有点动心了,但是克拉拉非常恼火,当众表示“一旦他哪一天要竞选美国总统,我就立即离开他,到英国去”。随后,她坚定地要求亨利的下属们停止帮他进行任何竞选活动。
3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与汽车工人联合会谈判,顽固不化的亨利拒绝在一项劳工解决方案上签字,克拉拉再次站出来告诉她的丈夫,如果他拒绝签字导致流血冲突的话,她就会离开他。
独生子爱德塞尔去世后,哈里·贝内特企图掌控福特公司,她再次站了出来,和儿媳埃莉诺一起,把福特公司的最高权力夺回来,交给长孙亨利二世。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亨利·福特智力严重不济,思维极其混乱的情况下,挽救了福特家族的事业。
这一切都说明克拉拉尽管是一个传统的女性,更乐于待在家里尽一个妻子的责任,但当她觉察到她的家族利益会受到影响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出面,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她确实具有那样的能力,所以也证明她不是那种一般的女人。
尽管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但像所有上流社会的妇女一样,克拉拉同样拥有自己的时尚观,她对自己的个人形象很在意,并且总是打扮得体。每当她要出门的时候,就是在她驾驶自己的小汽车在她住宅的周围兜风的时候,她也会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得体。
虽然家境已经非常富有了,但克拉拉并不像有些暴发户那样浅薄和张扬,她非常重视教育和自我完善。当儿子长大,丈夫的事业进入辉煌时期以后,她有了足够的时间搜集自己喜爱的书籍,并且经常给自己的丈夫朗读几段,就在丈夫去世的那天晚上,她还用自己柔和的声音给老亨利朗读,《拉姆比》、《一岁小马》都是老亨利喜爱听的,她就常常读给他听。那时候,老亨利的情绪极度不稳定,她就常常给他读一些书,这样,他就会很快平静下来。她也喜欢音乐,无数个夜晚,她和她的丈夫在费尔兰恩的庄园里听着自动钢琴或老唱机里放出来的音乐,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
亨利·福特从小就从母亲那里接受了维多利亚式的价值观,强调自我节制,用努力工作换来生活的幸福美满,他自己一直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妻子也是这么做的。他认为妻子身上具有美国妇女所具有的一切美德,他的家里总是洋溢着温文尔雅的气氛。尽管他本人的一些言行经常遭到言论的猛烈抨击,但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的家庭非常难得,是美国式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不过,事实上,在亨利·福特的私生活中,除了陪伴他长达59个春秋的妻子克拉拉以外,在他的后半生还有一个女人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那就是伊芙·安杰琳·科特。
1909年,16岁的伊芙·安杰琳·科特来到福特公司高地园工厂,在速记部工作。她生于加拿大,带法国血统,父亲是教师,她还有三个弟弟妹妹。这是个典型的混血美女,身材不高但曲线优美,那双深深的眼睛尤其惹人喜爱。伊芙19岁那年,风度翩翩的哈罗德·威利斯把她调到自己身边做私人秘书,时不时地跟她调情逗趣。那时候,威利斯和亨利·福特经常要在一起讨论公司的事情,亨利·福特也开始注意这个精力充沛的姑娘,对伊芙·安杰琳异乎寻常地关心,威利斯看在眼里,知趣地退避,伊芙·安杰琳便成为亨利的特别助理,两人的友情越来越深,然后顺理成章地超越了友情。此后,他们的关系一直持续下去。
伊芙·安杰琳和克拉拉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克拉拉懂得适当的节俭,即使是在拥有巨额财产之后,也从不追求奢靡的生活。对外界,克拉拉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喜欢在庄园里散步或在花园中逗小动物玩,而从不喜欢出头露面。就是在新闻媒体追踪报道她的时候,她也很克制。伊芙·安杰琳则天生具备了法国人那种活泼好动的天性,既任性又独立,说话没有任何遮掩,常常穿着时尚的衣着,张扬地陪伴在比她年长30岁的老亨利身边。这时候,她既是情人,也像个女儿,而亨利带着她在身边也似乎恢复了年轻时的热情。
和克拉拉相比,伊芙·安杰琳可以说是个另类女郎,她爱骑马,喜欢开飞机和快艇。最可贵的是,这个年轻女人身上也有安静的一面。有时候,她会在乡间陪着老亨利长时间的散步。亨利·福特喜欢这个女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亲切地称伊芙·安杰琳为“比莉”。她喜欢奢侈的生活,大把大把地花钱,这和克拉拉完全不一样,但亨利就是喜欢,而且他也有能力供养这么一位奢侈的小情人。
像美国很多年轻的一代一样,伊芙·安杰琳对亨利·福特也非常崇拜,那是出自内心的崇拜,但她绝对不会百依百顺,有时她发现亨利做得不对了,就会毫不顾忌地批评他。对身边围着的一大群阿谀奉承的脸来说,伊芙·安杰琳在亨利心中无疑具有独特的魅力。
正是因为伊芙这样的个性深深吸引了亨利,他觉得自己离不开她,更愿意把大量的金钱花在她身上。1916年初,他从“和平之船”远征回来时,尽管远征非常不如意,非常失望,身体也很不好,但他还是没忘了给她买昂贵的礼物,比如,一枚镶嵌着六大块月亮宝石的银制胸针。伊芙则对他给予回报,尽可能多地和他待在一起,安慰他一度受伤的心。
毕竟是不正常的关系,为了维持下去,1917年2月20日,24岁的伊芙·安杰琳·科特嫁给了亨利的司机兼私人保镖戴林格,无疑这是亨利的安排。戴林格对亨利忠心耿耿,他进入高地园时是一个装配工,接着做测试员,后来成为亨利的保镖。克拉拉对他也很信任,亨利进行“和平之船”远征的时候,克拉拉派戴林格随行保卫。
婚后,戴林格夫妇就住在福特地产上的一所农舍里,离老亨利夫妇的住所费尔兰恩庄园很近。但他们的婚姻似乎很不和谐,过了好几年,伊芙也没有怀上孩子,后来夫妻干脆分床睡。与此同时,老亨利的礼物滚滚而来。老亨利把他在费尔兰恩庄园附近买下的300英亩的一大片农场送给了这对夫妇,这片农场原本是打算留给儿子爱德塞尔的,后来又送给他们另外两块土地,他还任命戴林格担任福特农场经理的职务。戴林格夫妇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座豪华的庄园,这就是被誉为整个迪尔伯恩地区第二大庄园的戴林格庄园。而第一大庄园当然是光明港。庄园的豪华显然和主人的地位不成正比。据说,庄园的主楼还有条秘密楼梯,可以直通楼上伊芙的寝室套间。
戴林格对伊芙和亨利的关系当然是清楚的,被戴绿帽子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随着夫妇关系的恶化,脾气暴躁的戴林格经常无节制地喝酒,有时也难免发些牢骚:“妈的,我宁可住在简陋的老农舍里,不去住他妈的什么城堡。”他对妻子跟他分床睡很不满,但他不会委屈自己,对自己的肉欲丝毫不加节制,他会和很多女人调情,因为他不缺钱,只要有钱,就总会有女人主动投怀送抱。从老亨利那边来说,则给予戴林格更多的补偿,让他不仅管理福特农场,还兼管一座飞机场和格林菲尔德村的营建。他在福特公司里作威作福,不少人对他敢怒不敢言。
伊芙对亨利绝对忠心不二。1923年4月,她在底特律的福特医院里生下一个小男孩,取名约翰。亨利·福特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还派了一名护士专门照看这个新生婴儿。几天后,他把自己儿童时期用过的一辆婴儿车送给了孩子。而我们知道,亨利非常恋旧,他自己用过的东西都会留下来,后来他的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他用过的物品,这次他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给了新生儿,可见他对这个小东西是多么重视。孩子满月时,他买了一匹价格极其昂贵的纯种设得兰矮种马作为礼物。亨利·福特对这个小男孩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整个童年,小戴林格都感受到亨利如父亲般的关怀。
接下来,亨利送给小男孩的礼物更是不计其数,成套的小工具、一辆小尺寸的敞篷汽车、一台小拖拉机,专门为他改造的一辆小赛车,而这个小男孩经常驾驶着这辆赛车在戴林格庄园半英里的赛道上狂跑。
小戴林格也经常和亨利的孙子孙女们一起玩耍,爱德塞尔的孩子们拥有的礼物,小戴林格几乎都有。亨利对这个孩子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小亨利和本森,当然,他更喜欢最小的孙子比尔一些。
从约翰·戴林格出生的时候开始,人们就相信他是亨利的血脉,亨利对小戴林格无时不在的关爱,送给戴林格夫妇的地产房屋以及让他们在福特公司享有的特权,更表明这个孩子的特殊身份。但伊芙·戴林格拒绝透露她与亨利是什么关系,甚至在亨利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她都保持缄默。
亨利和伊芙·戴林格的亲密关系一直保持了30多年,直到亨利离开人世。他们的关系在福特公司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那么,作为亨利·福特的妻子克拉拉又是什么态度呢?既然戴林格庄园和费尔兰恩庄园距离这么近,他们之间的关系克拉拉不可能一无所知,但是为什么她没有制止他们之间的交往呢?抑或她自己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1929年10月21日,亨利·福特为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50周年而举行的那场轰动一时的庆祝仪式上,一位画家专门作了一幅油画,为了讨好亨利,画家在上面的旁观者里加上了伊芙·戴林格的头像。过了几天,亨利来到画室,大喊:“把她去掉!福特太太不喜欢把她放在里面。”
显然,克拉拉对伊芙的态度他是知道的,她对丈夫也是心有不满的,但她毕竟是优雅和体面的女人。随着她年过中年,精力也没有那么旺盛了,而她的丈夫依然还是那么充满热情,夸张地表达情感,但她总是在节制自己,因为她不愿意失去女性的涵养。
不过,克拉拉并不担心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她是亨利的妻子,爱德塞尔的母亲,有这些头衔就已经足够了。何况,到1916年,她就已经年近五十了,很可能对夫妻之间的肌肤相亲已经失去兴趣。再者,他们夫妻已经几十年,亨利知道,他不可能离婚抛弃克拉拉,一是因为他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克拉拉是个好妻子他是知道的,再者离婚的代价太高了,那会导致他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爱德塞尔也不会同意。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既成事实,克拉拉不过多地干预他和伊芙的交往,而亨利则尽可能地维护克拉拉的面子,在重要的社交场合,需要克拉拉出现的,老亨利绝不会给伊芙机会。事实上,伊芙也是个明智的人,对于福特的家事,她从不干预。
就这样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克拉拉和伊芙竟然发展出了一种古怪的友谊。小戴林格出生后,伊芙·戴林格经常带着他来福特家做客。我们知道,爱德塞尔和老亨利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很少回到父母的家中,孙子孙女们也一天天长大了,回来的时候也不多。那么,小戴林格的经常来访,可能就填补了克拉拉情感的空白,于是,她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这个聪明的孩子,两家人似乎相处得非常融洽。据说,戴林格庄园还有一条电话专线直通福特家的费尔兰恩庄园。
在老亨利的慷慨施舍下,戴林格夫妇尽管已经成为巨富,而且他们之间又是那种微妙的关系,但是年轻夫妻似乎对老亨利很领情,凡是福特家族的任何需要帮忙的事情,他们都会立即赶到。埃莉诺一直对公公婆婆敬而远之,更是很少和婆婆在一起交流什么,那么,某种程度上,伊芙成了克拉拉的秘书,在她身边忙来忙去,年纪越来越大的克拉拉对她则产生了依赖。只要有事情,她也乐于得到伊芙的帮助。后来,亨利二世掌管了福特公司的大权,受到老亨利极度宠信的贝内特离开了福特公司,并从此远离了福特一家的势力范围,戴林格夫妇于是成为福特一家最好的朋友。整个福特家族中,恐怕只有老亨利的孙子们——亨利二世、本森、比尔不喜欢小戴林格。
岁月在流逝,老一代越来越离开舞台的中心,年轻一代长大了。成年后,小戴林格曾经出过书,说明他和亨利·福特的关系,亨利的孙子们则给予一致的谴责,他们绝不会承认这个人和福特家族有这样为人不齿的关系。
不管怎样,克拉拉一生中给予丈夫最坚定的支持,伊芙则为亨利的后半生带来不少欢乐。克拉拉承认了这个比亨利小30多岁的女人的存在,在老亨利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克拉拉把伊芙叫到费尔兰恩庄园,让她站在亨利的床边与他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