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福特汽车公司已经为福特家族所独有,亨利已经完全控制了公司,爱德塞尔也开始介入公司管理。爱德塞尔从小就和汽车打交道,是个不折不扣的汽车迷,可是我们知道,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都是以质优价廉的普通汽车为主,而爱德塞尔非常迷恋大马力、装饰豪华的高档车,他家的车库里停放着各种他喜欢的进口的欧洲汽车。他总是在这些豪华车面前长久的驻足,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制造和生产这样的车子。另一方面,他认为他的父亲已经生产了世界上最畅销的汽车,不论是他还是别人都无法超越,因此他就想另辟蹊径,制造一种超豪华的汽车,以此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1920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生产严重萎缩,工人大批失业,一部分中产阶级也失去了往日优越的经济地位,美国民众的购买力急剧降低,所有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都滞销,汽车业也面临寒冬。到1921年,林肯汽车公司那些价格昂贵、质量优越的“林肯”牌汽车在市场上遭受的打击最大。道理很简单,人们能够满足起码的衣食就不错了,或者买一辆廉价质优的福特车也过得去,谁会花大钱去买昂贵的林肯车呢?最后,在汽车界名声显赫的林肯汽车公司顶不住了,正式宣告破产并进行公开拍卖。
当爱德塞尔听说林肯汽车公司要拍卖的消息时,别提有多高兴了。汽车业的先驱利兰父子为林肯公司创下的良好声誉,公司里有一大批堪称一流的工人和管理队伍,投资1600万美元建立起来的厂房,库存的那些高质量的汽车,在美国,还有哪一家汽车公司能和林肯汽车相比呢?如果把林肯汽车变成福特公司生产线的一部分,那么福特公司就将告别只能生产廉价汽车的历史,而且也可以满足自己生产高档车的渴望。他立即找父亲商量,准备出资买下这家公司。
“我对这个主意不感兴趣。”听完爱德塞尔的建议,老亨利当即就表示不赞成。但是这一次爱德塞尔没有无条件地服从父亲的意见,在父亲面前一向沉默寡言的爱德塞尔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一遍又一遍地向亨利讲述林肯汽车所拥有的优势,热切地表达对林肯车的向往。最后,亨利被说服了。在经济萧条年代,福特汽车依然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收购林肯汽车公司在资金上没有太大问题,不如听儿子一回。1922年初,福特公司从亨利·利兰手里低价买下了林肯公司。当初,老亨利答应一旦收购成功,利兰父子可以继续留在他们创立并为之付出了巨大心血的林肯公司,但是,就在刚刚成交的那一天,利兰父子就被宣布解雇了。
亨利背信弃义的行为给爱德塞尔带来巨大的痛苦,但他最终还是默默地承受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忍让换来父亲对他的支持,那就是由他领导工艺先进的林肯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流的汽车,那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这个梦,他已经等了很久,已经付出了很多。如果这个梦想实现了,也许他可以在光芒四射的父亲面前有一点自信的资本。于是,他开始把精力集中到新型高档轿车的设计上。他对新汽车的要求达到了极为苛刻的地步,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爱德塞尔和其他设计人员终于完成了新型“林肯”牌高档豪华车的设计工作。当爱德塞尔满怀希望地把设计图纸和方案摆在父亲面前时,老亨利看也没看一眼,就把它丢在了一边,他认为那不过是爱德塞尔设计的私人玩具,拒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
林肯汽车的发展很不顺利,在福特汽车公司,林肯汽车就像一个外表优雅的外来者,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作为福特家族当然的继承人,爱德塞尔拥有足够的财力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也试图在其他领域做出一些成绩,既可以满足爱好,也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避免在汽车领域和父亲发生直接冲突,爱德塞尔开始涉足那些父亲不感兴趣的领域,他首先把目光锁定在赛艇上。他一直对快艇很感兴趣,不止一次地观看赛艇比赛。看到在激流澎湃的大江大河上飞驰的快艇,他就忍不住冲动。“我为什么不能选择在水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在屡屡受到父亲的打击后,爱德塞尔试图在赛艇领域一显身手。1923年初,在爱德塞尔的安排下,福特汽车公司的几位工程师设计并制造了一艘赛艇。爱德塞尔用父亲老家的名字为它命名——“迪尔伯恩小姐”号。这艘赛艇全长35英尺,配有一台1000马力的发动机。爱德塞尔对这艘赛艇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驾驶赛艇技术。
这时候,爱德塞尔不止一次地对他的好朋友奥尼斯特·凯斯勒表示,他要生产一种廉价实用的快艇,他把它叫做“水上T型车”,他认为他的父亲通过T型车实现了人生的辉煌,那么他自己就想通过水上T型车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他设想这是一种低价位的快艇,更容易推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设想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爱德塞尔实在是太不走运了,赛艇带给他的不是成功的机会,而是一场厄运,这场厄运使他最终不得不放弃建立自己的“T型船王国”的念头。
那是在圣克莱尔湖面上举行的一次快艇比赛,我们还记得若干年前,老亨利也是在这险象环生的湖上进行了一场汽车驾驶比赛,在冰冻的湖面上,亨利险些和他的“飞箭”赛车一起掉进深不可测的湖里。也正是那场比赛,使亨利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前一次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赢得了投资,从而真正开始走向成功。那场比赛,爱德塞尔是亲眼看见的,他对父亲的崇拜使他无法忘记那一幕。20多年后,他想效法父亲,但是他实在是命运不济,“迪尔伯恩小姐”号意外地被撞成了碎片,爱德塞尔从驾驶舱里勉强逃生,福特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吓了个半死。
爱德塞尔对飞机也很感兴趣,从小他就对飞机着迷。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基蒂霍克海边试飞,成为世界上第一架真正能够飞行的飞机。那是一种单人飞机。几年后,他们又成功制造了能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可以连续飞行一个多小时。1908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飞行表演,人类数千年的飞行梦终于实现了。整个世界为之激动不已,爱德塞尔也从此开始对飞机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狂热。
当爱德塞尔进入福特公司以后,把一部分精力用在了飞机上。他和福特汽车公司的另外一名年轻的机械师查尔斯·奥肯设计了一种飞机。可是,飞机的第一次试飞就不成功。飞机发动起来后,没有直接飞向天空,而是歪歪扭扭地向前走了几步,奥肯根本无法控制飞机,最后撞毁在一棵大树上。这次意外事件并没有熄灭爱德塞尔对飞机的热情。而与此同时,亨利·福特却对“过于现代化的世界”越来越抵制了。年轻的爱德塞尔显然看到了飞机将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它将具有的广阔前景,他不厌其烦地劝说父亲加入他的阵营,最终,老亨利终于很难得地被儿子说服了。
1903年诞生的飞机在不断地改进并日益走向成熟,有远见的人们已经发现了飞机将具有的强大的商业前景和军事用途。在父亲和公司强大的资金支持下,爱德塞尔在底特律建起了几座飞机库,还修建了一个很高的塔台,用来停放他购买的那只“森纳多号”飞艇。他还建立了一座飞机场,那是当地飞行活动的中心。每当来到这座飞机场,爱德塞尔就会抛开一切烦恼,变得非常活跃。福特父子和当时美国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有着密切的交往。1927年,林德伯格第一次一个人驾驶着飞机完成了飞越大西洋的英雄壮举,成为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不久,他应亨利父子的邀请,驾驶着他那跨越过大西洋的“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来到底特律,到福特家做客。他们还进行了一场有趣的飞行,亨利和爱德塞尔都成了林德伯格的乘客。
在这里我们还要说上一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林德伯格多次到德国,接受了纳粹政府授予的勋章,从而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污点。虽然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林德伯格多次要求回到美国陆军航空团,但都遭到拒绝,只以平民的身份参与指导其他年轻的飞行员如何进行长距离的飞行。而亨利·福特也接受过纳粹授予的勋章。美国这两个曾经伟大的人物,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话题还是回到爱德塞尔身上。经过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爱德塞尔已经使飞机制造成为公司的第二大产业,有好几家商业航空公司前来订购产品。爱德塞尔第一次感到他的事业开始有了转机,他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和他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低价位的、省油而且速度不是很快的单翼飞机,爱德塞尔称之为“空中T型车”。也许在内心深处,爱德塞尔也想把它像当年T型车那样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打算生产2000架这种小型飞机并推向市场,然而,在一次试飞中,一名福特工厂的试飞员死于飞行事故。对此,亨利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付出了一大笔赔偿金以安慰死者的家属。然后,他给儿子下了命令,“不好,别再做这种事了。”当初,老亨利粗暴地终止了爱德塞尔生产林肯豪华汽车,此时,他又以同样冷漠的方式让他的儿子进入航空史册的梦想成了泡影。
对于开创自己事业的尝试就这样遭到了接二连三的打击,爱德塞尔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毁,他在福特公司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威望,有时候还难免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嘲讽,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该怎么应付这与生俱来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