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的沟通是一门学问,需要你在生活中慢慢摸索,不要小瞧沟通的作用,它往往可以“化戾气为祥和”!未来的 30 年是“风和日丽”还是“暴风骤雨”,决定权就在你的“口”中。
在单位里忙忙碌碌,回到家中洗洗涮涮,夫妻俩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但往往一开口就大动干戈、狼烟四起……你的婚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你感到厌倦,你指责丈夫(妻子)不理解你,但理解是要以沟通为基础的。你和你的爱人做好必要的沟通了吗?
韩某今年 41 岁,婚龄 18 年。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和妻子吵架,气得他下班后就约朋友喝闷酒,“哎,你说当个采购员,整天东奔西跑的我容易吗?回到家刚想好好躺一会儿,她就横长鼻子,竖长眼睛的。要不就不说话,一张嘴就吵,这哪儿是人过的日子啊!”朋友劝他多跟妻子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想法和难处,结果韩某嗤之以鼻:“老夫老妻了,有什么可说的?我想什么,一个眼神儿她就知道了!”韩某的想法也正是许多中年朋友的想法。谈恋爱时双方都渴求了解,渴望交流;新婚之初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心心交融,但等到成为“老夫老妻”后,就觉得两人已融为一体,没有沟通的必要了。其实,越是“老夫老妻”就越应该加强沟通,结婚二十多年了,昔日缥缈的感情已转化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她穿了新衣,你没夸赞,她会觉得你嫌她老了;他和你说话,你“嗯”“啊”了事,他会觉得你不关心他……再加上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人人都积了一肚子怨气,两人要是不吵架那倒成了件怪事!且不要以为夫妻共同生活时间长了,就理所当然地以为某些事对方“会知道、体会到、不用开口说明解释”,沟通不良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不愉快。
另外,为了避免蓄积恶性能量,夫妻双方一定要选择好时机,巧妙而有策略地进行交流沟通。我们经常在一些外国影视片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当夫妻间产生矛盾时,夫妻某一方就会说:“我想找你谈谈!”于是,双方会找一个机会把心中的不快全倒出来。而不少中国夫妻却把意见、不快压抑在心里,不挑明,还美其名曰“脾气好,有修养”。其实,相互闭锁只能导致误会加深,长期压抑等于蓄积了一座活火山,一旦爆发,破坏性更大。
不同内容的交流沟通,对时机的选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交流沟通不愉快的话题或想提出意见,在时机的把握上,就要动一下脑筋。千万不要在丈夫或妻子心情不好时提出来,特别是当男人劳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里,最想得到的就是轻松愉快的心境,此时的女人最好不要提起不愉快的事情。男人喜欢过去就过去,你最好不要动不动就重提令人烦恼的旧话,即使有老账也不要急于在这个时间算。因为据婚恋专家讲,此时是容易爆发“战争”的“黄金时间”。如果此时你能制造出一种愉快的气氛,让两人一起回忆幸福的往事,将会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另外,如果你对他有意见,想跟他吵架,那你也要聪明一点,千万不要当着同事、朋友的面或当着孩子、他父母的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男人多数都很重视自己的尊严和面子,所以你应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造成的感受,不要在大众面前伤了他的自尊。还是多注意一下自己在外人和他的同事面前的言行为好,尤其不要大事小事都想找他的父母、同事、朋友或领导反映,这样下去,人人都会对你感到厌烦。
即使相处得再小心,夫妻之间仍然会有摩擦,也会有“冷战”,这时,夫妻之间一定要有一方主动站出来,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沟通。但是,现实中却很难有一方首先来寻求交流的,这是因为,一是夫妻间的冷战给双方造成了心理压力,另一点是“冷战”后双方都渴望与对方沟通,只是碍于面子谁也不愿主动打破僵局,仿佛谁主动谁就是“冷战”的肇事者。其实对于夫妻来说原本不该有这么多的顾虑,想想当初恋爱时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和相互关爱,没什么是沟通不了的。有了摩擦都较着劲不理对方,久而久之,真的可能会使对方习惯了没有你的日子,最后分道扬镳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还想维持婚姻关系,并且希望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就必须有一方要首先开始交流沟通。丈夫作为男人,心眼儿不能太小,尤其要敢于担起这副重担。有一对关系还不错的夫妻某天闹了别扭,接下来谁也不理谁,妻子一气之下,跑朋友家去了。过了几天,妻子回家推门一看,以前井井有条的家像遭了贼一样,东西乱七八糟摆了一地,卧室的门敞开着,丈夫跪在地上不断地从柜子里向外扔东西,越扔越急的样子好像是在找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妻子忍不住问丈夫“你在找什么?”丈夫猛然回头答道:“我在找你的这句话。”小小的插曲使妻子明白丈夫的良苦用心,夫妻终于和好如初了。
夫妻间的沟通是一门学问,需要你在生活中慢慢摸索,不要小瞧沟通的作用,它往往可以“化戾气为祥和”!未来的 30 年是“风和日丽”还是“暴风骤雨”,决定权就在你的“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