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章平常心:牛棚里的杂记,困境中的沉思
有时候,人生就如季老所言一样奇妙:你想走的路,有时无论如何也走不上;你不想走的路,不管有多少曲折,最终还是要走上。不论你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即便身在厄境,保持最快乐而单纯的平常心,所得也必然远远超过所失。
第二章1苦中不改其乐
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人如果失掉快乐,那就意味着,他同时也已经失掉了希望,失掉了生趣,失掉了一切。
——季羡林
从前,有两个人住在一座光秃秃的荒山上。
第一个人很悲观,一边叹气,一边在山脚下为自己修着坟茔。
第二个人很乐观,成天乐呵呵的,在山坡上种了很多绿色的树苗。
岁月悠悠,转眼过了40年。
第一个人老了,泪汪汪地打开坟茔的门,走了进去,再也没有出来。
第二个人却精神抖擞,在果树下采摘着金色的果实。
又过了许多年,第一个人的坟茔前长满了草,还有野狼出没。
第二个人的那座花果山前却花常开,树常青,满山闪耀着生命的辉煌。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在故事中,悲观与乐观的情绪都化为了神奇的种子,不同的是,悲观结出的果实苦涩,乐观结出的果实甘甜。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必然要面临不同的人生境遇,有时顺利有时坎坷,这再正常不过。然而,对待这些境遇时情绪积极与否,却决定了生活的质量与生命的色彩。
季老是一个积极处世的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即使身处厄境也不曾消沉,他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乐观。
在生活中,幽默对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人生智慧和达观心态的体现。钱文忠教授曾在文章中提到,季老平常是很幽默的,只是不常说笑而已。有一次,季老说起早年往事,自己的叔父在只剩几个救命钱的情况下,居然拿那些钱买了两张彩票,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中了头奖。钱教授说季老当时大笑着说:“文忠啊,这样的事情一辈子能遇到一次就不算少了!”钱教授听了也禁不住笑起来。
有句话叫“文如其人”,透过一个人的文字,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本性。季老的幽默在他的文章中也有所体现。他曾经在一篇讲长生不老的文章中说道:“我有时候认为,造化小儿创造出人类来,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没有人类,世界要比现在安宁祥和得多了。可造化小儿也立了一功:他不让人长生不老。否则人人都长生不老,我们今天会同孔老夫子坐在一条板凳上,在长安大戏院欣赏全本的《四郎探母》,那是多么可笑而不可思议的场景啊!”
这些文字让人感觉到轻松,而深思之后,不难看出其中更蕴涵着厚重的人生智慧和洒脱的处世思想。幽默渗透出的是看透世事的逍遥与乐观,是即使困难再多也不让烦恼缠绕自己的洒脱心境。
很多文人往往都有一种旷达的心境,除了季老之外,钱钟书先生也是个极其幽默的人,他的幽默透着睿智与冷静。一位外国朋友读了《围城》之后非常喜欢,想登门拜访,但钱先生却在电话中跟他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难道还非要和下蛋的母鸡认识一下吗?”这话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钱钟书先生的文风犀利,简练、诙谐,又不乏人生哲理。其实,人生总在祸福中,在读《庄子》时钱钟书先生曾说:“人生虽不快乐,但不悲观。忍受人生痛苦、对快乐追求是人生精神力量所在。”所以乐观最重要,信心最不可缺少。
有这样一个故事会告诉你,生命总会各有各的快乐。
龙王与青蛙一天在海滨相遇,打过招呼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
“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气派,厅柱坚实漂亮。”
龙王反问了一句:“你呢?你的住处如何?”
青蛙说:“我的住处绿藓似毡,娇草如茵,清泉潺潺。”
说完,青蛙又向龙王提了一个问题:“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
龙王说:“我若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使五谷丰登;若发怒,则先吹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闪放电,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
青蛙说:“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人活在世上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者是“龙王”,或者是“青蛙”,龙王有龙王的活法,青蛙有青蛙的活法,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青蛙”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乐趣,而这些乐趣“龙王”们不一定明晰。或许你的生活很简单,但你也有权让生活生趣盎然。
心理学家马修?杰波博士曾说:“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动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所以,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有趣不乏味,就要努力从自身寻找快乐的原点,不要被外境束缚,也不要狭隘地理解幽默的寓意,心的乐观、自由、无拘无束才是最大的幽默和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