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乘势胜过待时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胡雪岩对左宗棠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胡雪岩的想法和孙武不谋而合,这是聪明人的办事方法:顺水推舟。
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实力雄厚,就要注意防备他;对方兵力强盛,就要避其锋芒;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挑起他的怒气使其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设法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设法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设法挑拨离间。
不管对方处于怎样的状态,只要因势利导,都能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入手点,然后就能用很少的力气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战争便是一个典型。
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34万伐魏,魏明帝曹睿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40万至渭水之滨迎战。诸葛亮与司马懿互有了解,双方都是足智多谋的老将,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的部署,严阵以待。
司马懿受命离开魏都时,曾受曹睿手诏:“宜坚壁固守,勿与交战。”所以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互有胜负之后,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蜀军劳师远来,粮草供应颇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因此想尽办法诱敌出战,然而司马懿素以沉着、谨慎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越发慢条斯理起来。
诸葛亮深知,己方最根本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应困难;他同时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利用这点做文章,期待并设法使蜀军断粮,从而将蜀军困死或逼蜀军撤退,然后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便将计就计,也在粮草供给问题上做文章,措施之一是分兵屯田,就地生产粮食。
看到蜀军大有打持久战的架势,司马懿忍不住出兵了,结果正中诸葛亮下怀。就这样,诸葛亮赢了战争。战争不是钩心斗角,而是智慧上的交锋,人生也需要这种因势利导的智慧。
1967年,“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移民大潮。
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一直在关注、观察时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从宏观上看,他坚信世间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就具体状况而言,他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道理很简单: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何必等到现在?当年保留香港,是考虑保留一条对外贸易的通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做出“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决策,将此看做是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于是,在整个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李嘉诚不动声色地大量收购。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
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了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场二战后香港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道转旺。这时,李嘉诚已经聚积了大量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米,发展到35万平方米,每年的租金收入达390万港元。李嘉诚成为这场地产大灾难的大赢家,并为他日后成为地产巨头奠定了雄厚基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其中,想要将形势看得清清楚楚显然并非易事。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看清形势:报考学校,需要清楚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找工作,要看清发展前景;工作了,要时刻了解公司的动向,主动迎合而不是等着被淘汰……其实,智慧的灵光就在平常的生活中诞生,只要懂得因势利导,成功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