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十一月下旬,与众知青一行三十余人回到阔别四十五年前插队的闽北深山,百感交集。当我们重逢并握住一双双一手老茧、紧紧拥抱朴实无华的大山人时,不禁心潮澎湃!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刻骨铭心的往事宛如昨天,历历在目。悲催的往事如泉涌沁入心田。我再也无法顾及自己的文耕能力,就好象四十多年前踉跄爬上系在耕牛身后的犁耙,开始了步履蹒跚的文字耕田。思绪与故事情节就象熟悉主人意图的耕牛,带着主人耙完想耕的地。虽然耕出的地不太尽人意,但毕竟还是草草耕完了《大山的情怀》这个让人纠心的故事。
由于每一个人修养、学识、经历的不同,对一件事的理解与认识一定不尽相同。对《大山的惰怀》的理解与看法也一定不同。即便有过这段经历的知青对它认识也有不同,原因是每一个知青的个人出身、背景、家庭经济能力不同。况且,插队的形式也不同。在报端和有关知青的文章中,有一个时髦词汇叫“青春无悔”,这个词汇,是说不后悔去上山下乡。其实,深究悔与不悔,没有意义。如果这个决定是你心甘情愿,你回城就是后悔。已经做了后悔的事,又说无悔,让人涕笑皆非。上山下乡,是当时的国策,也有一些人的个人志愿。上山下乡运动,是个历史亊件。支持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差别,是一种光荣使命。问题是如何去正确实施并达到目的。六十年代的上山下乡,不是首例,在五十年代,就有先例,但由于那时设计相对合理,效果较好。消除城乡差别,是国家建设战略性举措,就本身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中国缺粮,动员一批有志青年,组织必要的机械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去北大荒,造出大量粮田,获得粮食大量的丰收,解决缺粮问题。有组织、有计划、有可操作的方案,即锻炼年轻人,又增加粮食收入,年靑人在有组织、有生活、医疗、有收入基本保障的前题下,系统地考虑他们成长、学习和人生的规划,本应是理性的做法。但是,六十年代,在极“左”思潮影响下,尤其是在南方,把十几岁的孩子,头一年每月发八元,几乎不管不问的把他们丢在深山老林,无异于流放。结果事与愿违,地方不满、家长不满、农民不满、国家出钱也不满,酿出许多悲剧,完全达不到预期目标,除了缓解一时就业压力,遗下无尽的不良后果和隐患。最突出的是严重阻碍国家、社会的进步,除了葬送一代人的正常发展,让国家出现了人才的严重断层。
有人问:为什么山区留给知青和你那么多苦痛,还写以正面歌颂山里人的《大山的情怀》?殊不知,正是因为大山的恶劣环境,由于有了象前勇、陈佩这些善良的大山人,才使更多的如同小清、小刚四兄妹、璜恵等无数知靑得以生还。在那残酷险恶的深山,知青连如何让稻谷变成米的能力都没有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大多数纯朴的当地农民,可能大山会遗下无数知青的尸骨在靑山。如果没有大山人告诉知青草药可以治伤寒、如果没有大山人告诉靑竹下可以挖出筍充饥,地爪叶、野菜可以当菜,鬼针草可以在被青竹蛇咬伤救命,在大山用砍刀驱赶野熊、野猪,可能有更多知青葬身在深山密林中!啊!大山人,我再生的父母!我的恩人!是你们用大山那甘甜的**,是你们的善良让我们获得重生!
过去了!一切都成了不堪回首的往亊。但我永远、永远不会忘记帮我、助我、养我,在我最困难时为我们声张正乂的大山和大山人。
四十余年后,当我看到如今理性的政府为山区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时,我们觉得,也许是由于知青的付出昂贵的代价,换来了今天变革与反思,它也许是值得的
本故事记录六八年几位省城知青到闽北山区黄坑长见深山插队落户到返城近十年的故事,总共二十余万字。写本故事期间,得到许多朋友的支持、指点、帮助和鼓励,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希望以本故事告慰永远留在青山的冤魂,感谢那些帮助过知青的大山人。也告诉我们周围还活的人,也告戒大家,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繁荣与昌盛。
永远、永远不能也不要重复四十年前悲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