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回到公社腐植酸厂。自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差事,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意识到,一个个困难与问题接蹱向他逼近。
为了觧决山区肥料不足的问题,公社准备自制化肥-腐植酸肥。小清从公社回到塘头休息了一天,就加入了土法上马的腐植酸肥料的生产。说是厂,其实是个露天工地、废弃的稻田。选一个厚实的場地,盖一个茅蓬,在茅蓬旁倒一个水泥坪,用以晒挖出的腐植酸晒干、粉碎、搅拌氨水、装袋用。
在小清借调公社协助专案期间,吴厂长带领大伙到后山砍毛竹搭起数十米的竹蓬,水泥地也巳打好了。接下来的工作是把稻田上层用人工挖掉,然后把腐植酸挖出晒干、粉碎。吴厂长正式职务是公社供销合作社干部,主要工作时间是在公社。工地主要靠各大队派来的知青。因此,苦活、累活由知青完成。经过简单的培训,小清与其他十三位知青开始了艰苦的挖土工作。泥泞的稻田被挖起后,下面露出似土似煤又似渣呈暗红色的腐植酸。一铲一铲艰辛的把它铲上人力板车拖到晒泥坪。这种腐植酸可能是经过若干年代地理变化或山洪的冲刷,由植物掩埋在山坡与河谷边的稻田底下演变而成,挖出来温度还不低,闻起来有种古怪的味道。每天不停的开挖,十分疲惫,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小清发现这活并不象原来想象的那么轻松。付厂长的头衔压在头上,又得身先士卒,小清感到非常吃力。好在腐植酸本身比重较轻,免强可以撑得下去。经过大家一周的努力,腐植酸已挖堆成山,大家开始象象晒谷子一样把它摊晒。
来到腐植酸厂,小清感觉实际状况和预计有很大的距离。最大的问题表现在人与人关系比较复杂。虽然只有二十余人,其中女知青两人。大家来至十一个大队。尤其是知青成份也比较复杂。知青来源也不同。除城省知青还有县城和当地回乡知青。尤其是其中还有当地三个社会青年,仗着父母在当地有些权势与省城知青分庭抗礼,有爭当地头老大的意思。特别头痛的是三个中有一个姓赫的叫大?的年轻人,混迹社会多年,在县城曾因打架斗殴致他人重伤被判过一年刑期。年轻人,不以翻跟斗为戒,还到处吹说原本要判五年以上重刑是因为有后台和背景只象征性进宫”了一下,以此为荣,好象告诉旁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他是英雄。与这帮人为伍,小淸感到很沉重。从社会层面,有无形的民间权威和无形的民间的势力。老知青以省城为主,虽不是一个公社几百号人都彼此熟悉,但都是来自省城,说的都是一种方言,大都来自学校,同学之间都有一些连环的联系,所以,以省城知青这个势力最强。他们分布各个乡村,各个大、小队,整个县城仅69年上山下乡省城知青超过千人。当地县城知青有个特点,他们的家长多多少少与当地都有一些上下级或各种关系,所以,他们的子女一般都安排离县城、公社较近的地方。会安置在黄坃,一定与地方干部是熟悉的。所以,这些子女虽人数不多,大多数是临时观念,自我感觉很好,好象自己是大院干部子弟。他们中象赫大勇这样的青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赫大勇是刚从县城来插队的“知青”,家庭出身干部,父亲曾在县某公社当主仼,也算是权倾一方。由于工作繁忙,孩子疏于管教,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以至赫大勇从小争强好胜。来到塘头才两个月,已和当地农民打了两次架。因为个性张扬,旁边常聚几个当地酒肉朋友整天挑畔滋事,很让小清头痛。人生观的不同,就决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不同。小淸不想与这类人为伍,道不同不相为谋。小淸想对他们敬而远之。小淸找到吴厂长,想辞去副厂长的职务,他想如果没有工作上的关糸,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这样也就不会节外生枝了。其实,以小淸的性格与能力他一点都没把赫大勇放在眼里,他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他只是不想惹事生非。
小清来到公社找吴厂长谈及个人的想法。
吴厂长语重心长的对小清说:“小清啊!我们虽然认识不久,但我对你做过调查。你是一个有责仼感人的性情中人。我知道你有想法,但你考虑一下啊,如果你还在长见,你是大家不熟悉的全县成千上万中的一个普通的知青,现在你来到厂里,全公社只有十几个知青能来到这。虽然条件艰苦,但工作性质和影响不同。公社任命你当副厂长,是对你一种信仼。一个多星期以来,你带领大家干得很好,你现在因为顾忌人际关系问题打退堂鼓,不知道内情的人会怎么想?再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副厂长的。这个经历是你知青历程中浓重光荣的一笔,你已经操起笔了,不想写下去吗?另外,要相信一点,腐植酸厂是个能锻炼人的地方。虽然环境艰苦,可以学的东西很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能锻炼你增强你的处世能力。从另一个方面讲,应该这么说,尽管知青中有这来自不同地区之分,但是大家基本上还是和睦相处的。个别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赫大勇是个问题青年。公社很明确,如果他不遵纪守法,他是要被退回原籍这是事先和他约定的事。小清,我会全力支持你!我也相信你一定会做好的。”
小清原本没想那么多,经吴厂长这么一说,还好象真的不干还不行了。他只好对吴厂长说:“让我再改虑一下吧。我只想简单些。”
小淸并不象有些人那样,觉得与人交往是件难事。他的确考虑的是不想让自己卷进复杂的关系中,去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无味的人情世故上。过自己比较平静的生活,度过艰难的岁月,准备创造条件走出大山。他衡权利弊,准备先干一段再说。
赫大勇是通过父亲的老关系把儿子放在塘头插队,听说公社办了个腐植酸厂,大勇让父亲给公社分管领导打了个招呼就安排在厂里了。他打算在厂里混两年后,再找个好的机会调回县城。他工作吊几郎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动不动三天两头就往城里跑。他长得身高马大,外表看仪表堂堂,但一肚子坏水。他在厂里和谁都过不去,谁也看不贯,不是觉得这个老土,就觉得那人不怎样。所有人都避他三舍。他给自已的定义是县城驻扎当地知青“一杆旗”。认为在塘头这地界他说了算。如果谁要在塘头他的地盘做事得过他这一关。谁要在拉旗就得和他打个擂台。否则就要拜他的码头。他以本地知青“帮主”自居,身边总跟两个“马仔”,一个是吴贵、一个是孙山。吴贵是他在县城中学同学,初一念了半学期就缀学了。吴贵小名叫阿猴,人长的猴里猴气,阿猴父亲在城里开扁食店,所以,大勇在城里时,扁肉店是他的食堂。作为回报,他确保在可影响猴子爹扁食店生意的周边,没有可以再开第二家扁食店。看到赫大勇家里有点权势,阿猴成天跟赫大勇瞎混。在城里终日游手好闲,就帮大勇背包包一起到黄坑来插队了。大勇到哪他跟哪,是大勇贴身“马仔”。孙山父亲在县城当包头,经常通过大勇父亲要些工程,有点小钱,他经常有意识让儿子与大勇接近。因此,大勇抽烟、喝小酒基本孙山买单,孙山小名阿三。赫大勇在腐植酸厂与吴贵、孙山结成三人帮,与省城知青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想起这点,赫大勇有点纳闷,他在一次酒后对猴子说:“省城知青基本上都是学校出来的,因为省城大,所以人虽多,但彼此不一定熟悉,而且不团结,他们没上过社会也没社会经验。有背景的知青,大多数都走关系往后门调走了,剩下的都是没后门、成份髙的人。他们来我们地盘上是占我们山头,我们要让他们服从我们。
“对,和他们比武!他们肯定不敢比,那样他们就得拜我们码头!”猴子出了比武的馊主意。
“行!猴子,你什么时候约小淸他们,就说县城知青与省城知青来比武一下,谁赢谁老大!”
猴子听说要比武兴致勃勃的说:“一个山头只能一杆旗,叫我们听小清的可以!比武见输赢!下贴!”猴子非常兴奋!
“好!你去搞个贴!”赫大勇吩咐。
“行!”猴子以前下过帖。
“什么时间?地点?”“时间三天后,地点:塘头桥下!”赫大勇定下时间和地点。
小清接到猴子送来的比武帖。
贴子不土不洋,上面写道:长见大队知青:为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间武术。本地知青邀请请长见知青代表小清先生切磋武功。特发请战书如下:邀请贵大队知青三人与我方代表三人于一九七二年三月九曰下午三时在塘头桥下比武。比武三战两胜。如不接受挑战或缺席视为甘拜下风。致:礼!邀请人:赫大勇、吴贵、孙山一九七二年三月二日于塘头大队、广贤
阿猴把挑战书送给小清,并要求三天内回复并扬言,如不回复视为认输。如服输,备拜师礼:大前门两条、名酒两瓶、一席拜师宴,宴请师傅等。并召告全体知青。
看罢武贴,小清气不打一处来。他本想一气之下把帖子当着猴子的面撕成两半,并摔猴子一记耳光。转念一想:不对!得来点手法。他不屑一顾的把帖子往边上一丢,对阿猴说:猴子,这种事我在省城玩得很多,那是****初期的玩法,旧了。不过你回去告诉大勇,我随时奉陪。你转告大勇:明天下午三点知青点见面,双方商定比武事宜,九日下午开战。我双方交战不斩来使,按以往做法,原本要留下你一个手指头,看在都是插队的份上,放你一码。”,阿猴想不到小淸马上回复这么干脆,他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但他知道省城知青数量大,势力也大,所以他个人根本不敢得罪小清,听小清说什么要剁手指的事,他就说他只是送信的,自己不想与省城知青为敌。
阿猴走后,小清寻思了许久,他
决定赶回长见一趟。
中饭后,小清带着赫大勇的战帖,匆匆赶回长见里东山。
小刚与小淸已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自从里东山少了两个人,又多了一位年轻的新兵。他是比小刚小两岁的弟弟,也来里东山插队。小刚弟弟叫陈强,刚满十七岁。小清急匆匆摸黑上山,小刚就料定小清有急事回来了。小清气喘吁吁的把赫大勇的战书给小刚看。小刚看完战书后问小清有什么打算。小清便把来意说了一遍说:他准备迎战。他对小刚说:“如果我不接受挑战我以后就没办法在塘头呆下去了,这样就会被赫大勇他们彻底压垮,以后我们里东山知青在这一带也没脸面了。另外,再打道回里东山,今后万一上调,又多一个内部競争对手。我答应他明天下午在塘头知青点见面,商议比武的问题。一方面也是回来和你们商量一下。”小强没等小清说完,就先插话说:“小清哥,你应战是对的,我明天和你一起下去和那个什么姓赫的练练。”小强初生牛犊不怕虎,虽年仅十七,但身强体壮,他这几年一直刻苦练功,前两年专程到古山寺庙跟随法师练了两年南拳、棍术,他说:“我们如果让他们,他们以后恐怕还会打到里东山来。我们要一开始就把他们压下去,让他们吃点苦头。”。小刚示意小强别毛躁。他认真看完战书笑着说:“他这是给我们尤其是给你一个下马威,他不敢说和省城知青比,这是缩小对立面。但点名和长见的知青比,实际上也是和省城知青过不去。这样,我们明天下去一趟,先看看姓赫的要耍什么把戏。给他一个下马威。这样,他贴是下给我们的,我们去塘头,明天下午你把广贤王小军约来。王小军叫他当裁判。”
第二天,小刚、小强、小清一大早三人从里东山出发前往塘头知青点。
下午三点,塘头知青点。
省城知青塘头代表:王小军、李杰(王小军同学,原省体校闪打运动员)省城长见知青:小刚、小强、小清;县城“知青”:赫大勇、吴贵、孙山等聚在知青点草坪前。
大家互致寒暄后小刚直接切入主题:“我们是长见大队里东山生产队知青。我们昨天收到你下的武贴。今天专程来和你们磋商九日比武大事。商定比武规则。一、我们请了你们大队王小军,他在省城当过裁判,今天也作为证人,你们也可邀请一人作证。二、九曰参比的我方是:我、小强、小清作为里东山知青代表,也可以代表长见省城知青,你们哪三人参加要确定人选,同时要验名正身。三、比武内容也要确定,是拳还是刀棍也要啇定。四、关于地点:桥下地势不行,比武要光明正大,就放在蛇伤研究所空坪,以便大家观看。另外,这次比武要达到什么目的,也要明确。最后,比武造成伤残
医疗费及后果自负要立状。三人对三人最公平的比法是循环淘汰用抽签形式。”小刚问:“你们过去比过武吗?”“有!我们以前都用刀。””阿猴抢答。“很好,比武也有比刀的,那就规定用什么刀。不管比什么,比个公平,按规举。你们有什么想法?当大家面说清楚,以免以后误会。”小刚很平静的说了自己的观点。赫大勇没料到长见知青会这么干脆。原以为吓唬吓唬小清会妥协,想不到这次碰到硬骨头。事已至今,他开始找退路。“各路兄弟: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是各路英雄。不过到新码头就要拜码头。兄弟也要分一、二、三。以后见面办事也知道哪位是大哥。比什么都行。我们县城当地的,要拜你们做大哥,那大哥也要有本事。咱们几位县城知青有胆,也想拜高人做大哥,没别的意思,就想通过比武增进友谊交个朋友,今后好有个照应。”
“兄弟既有此言,那我们就按友谊比武。比武要实力相当。我们双方先推一个人先表演一套,然后再一对一比高低,倒地三次算输。”小强提出先双方单独表演一套路。赫大勇是走小社会的人,他见势觉得对家不是软壳蟹,就说:“行,你们先各打一套路赐教一下,如果悬珠太大,另一方就休战拜师。”小刚认为,必须给赫大勇们上一课。他说:“你们要通过比武弘扬中华武术,首先要了解武术是什么?要了解中国武术精髄:它是中华民族的保贵财富,中国武化,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它的核心是止戈为武。学武术不仅要内外兼修,由魂而魄,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自保技能、提升自身精神与身体素质防卫健身之用。”说罢小刚捡起一块青砖,用中指一顶,舜间青砖断成两节。“小强,你打一节三节棍让大家看看。”小刚不想和这几个端不上台面的混混为伍,更不想和他们比什么武,他想借此用一种正气和武术威慑
一下,好让他们今后不要过于嚣张。小强明白小刚的意思,拿出三节棍,道声“献丒”,行个礼便舞一节三节棍木。只见他如猛虎下山,腾空而起,三节棍操在手中如所得水。但见他如风驰电掣,左闪右劈,上下轮、击:前后扫、戳变幻莫测。劈击时三节并成长及人长棍,格时棍收形肘长,其速度如迅雷不及掩耳,甚力量如千钧压顶。突然小强猛喝一声收棍,向大家点头示礼。看到眼前这一幕,赫大勇很感震惊,阿?更是惊讶:“哇,太利害了!象电影里一样!大棒了!我们拜你为师!”小猴看呆了!他知道他根本不是对手。赫大勇狠瞪阿猴一眼,对小清说到:“兄弟果然功夫了得,佩服佩服,请多指教!”大勇是碰到真的高手,他开始后悔听了猴子话。“我说阿猴不是对手,他要出洋相。阿猴,还比不?吹?”大勇把比武的事堆到?子身上。“不敢不敢,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望大哥们不计较、不计较。大人不计小人过。”猴子恭背拱手道。“好,既然如此,比武的事以后再说,嗯,不打不相识,我们今后都是自家兄弟了。知青四海是一家。兄弟们大老远从里东山为了我们很辛苦,我晚上为大家接风,大家喝两杯。”小刚说:“即然这样,就不破费了,晚上塘头王小军请我们吃晚饭。”“那这样,孙山,你搞两条烟、两瓶酒让刚大哥带回山里抽。过阵子我们专程拜访。你们同学见面,我就不凑热闹了。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小淸有什么事招呼一下,我们一定两肋插刀,尽力帮忙。”赫大勇色厉内荏,他不愧是江湖好手。懂得省时夺势,给自己台阶。
一场黑色彩的比武纠纷叫这样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