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派人押着颜杲卿、颜季明父子和袁履谦等到达洛阳安禄山处,怒目而瞪,挺立不言。安禄山对颜杲卿说:“见了寡人,为何不跪?”颜杲卿高声答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子,下跪父母,你和我同列称臣,岂有跪拜之礼。”安禄山的左右一起叫嚷,要上前痛打颜杲卿。安禄山摆手制止,又对颜杲卿说:“你本是范阳户曹,在寡人部下为小吏,是寡人看你勤谨,上奏李隆基以你为判官,自此才不过数年升你为太守。没有寡人哪得你有今日,你怎么能忘恩负义反寡人!”颜杲卿圆睁双目大骂道:“你本是营州胡人牧羊奴,唐天子擢你为三道节度使,恩宠无比,就赏赐的财物而言,天下谁人能比,有什么地方亏待过你,你却领兵反叛!天下人恨不得食你的肉,寝你的皮,你是天下人共同的敌人。我世代都为唐臣,禄位虽是因你所奏,实是大唐朝廷所封,我岂能与你同流合污,反叛于朝廷!我为国讨贼,恨不能斩你的头,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怎么能叫反?我虽兵败被俘,这仅是你一时侥幸获胜。天下能臣名将胜过我颜杲卿的大有人在,必杀你的头以谢天下。你个乱臣贼子,尚敢口出狂言?何不快快杀我,不必多言!”安禄山大怒也骂道:“你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狂悖!好,你要死,寡人就叫你死个痛快!”就下令拉出去。颜杲卿和其次子颜季明厉声大骂不止,安禄山大怒,令亲军用弯曲的铁长钩将他父子舌头钩出割去。二人舌头虽被割,仍用血口吐安禄山。尽管听不清话语,二人却仍是怒骂不止,终被叛军推搡着押出。安禄山又转问袁履谦:“你怎么说?”袁履谦笑了笑说:“忠臣为国死节,自古有之,哪个不名垂青史!谁能像你永世遭天下人唾骂,想想你枉为人一趟,却也可怜!”安禄山不等袁履谦把下面的话说完,就气急败坏地大喊:“拉出去,拉出去!”就让从人把颜杲卿、颜季明、袁履谦绑在中桥的桥柱上用刀从四肢割起,零刀乱剐。用这种办法被剐之人痛苦万分,但不会很快死去。颜杲卿父子、袁履谦厉声大骂,到死不绝。同天,被用刀剐的、用锯子锯的颜杲卿一家老少达三十多口,实在是惨不忍睹。东京百姓感念颜、袁等人为国尽忠而死,自动组织起来,于夜间偷偷把他们埋葬。百姓们心知洛阳城中有安禄山的重兵把守,但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常突袭出城抢掠的散兵游勇,或于林边要道劫杀过往的小股叛军。
常山的噩耗传到平原,铁骨铮铮的颜真卿悲痛欲绝。悲痛之余他挥毫疾书,血泪、笔墨交融写下了《祭侄稿》,沉痛追祭为国捐躯的长兄颜杲卿、侄儿颜季明等,怒斥祸国殃民的安禄山。他国恨家仇凝于笔端,字字血泪写成,这篇真、行、草三法兼备的文章,以其文、情、书法而成为传世珍宝,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第一草书”为王羲之的《兰亭序》)。
史思明、蔡希德各率五万大军攻下常山后,大肆掳掠一番。常山官库中的钱粮,安禄山都让他们送往范阳。凡士兵抢到的女子任他们所为,把青壮年男子都编入军中,然后合兵一处攻打不服从他们的河北各郡,对老幼不分男女任意残杀。邺、广平、钜鹿、赵、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等郡守知道,如抵抗必然兵败,兵败后自己所在郡的军民必被屠杀,所以史、蔡大军一到就开城投降,以图自保。这样,上述各郡就又归附了安、史叛军。
在颜真卿传檄河北诸郡结盟抵御安、史叛军时,饶阳、河间、景城三郡主动响应,而且他们结为犄角之势,互相救援。当史思明率大军到达饶阳城下,太守卢全诚紧闭四门,率军民上城拒守,史思明之军围了饶阳。河间司法李奂率七千人,景城长史李派他的儿子李祀率八千人去救援饶阳。但李奂、李本领一般,很快就被史思明打败,于是史思明和蔡希德集中兵力猛攻饶阳,李立节也率军前往助战。叛军用抛石机从四面发石,城中民房多被毁,军民死伤大半,城楼及城头护墙几乎全部打塌。卢全诚亲自守在城头,激励将士拼死坚守。史思明围饶阳二十九天,始终不能攻下。消息传入洛阳,安禄山急令田乾真率五万大军进攻潼关,想一举拿下潼关,继取长安。他认为,长安一旦被攻下,河北诸郡就无所作为了。
封常清、高仙芝自扼守潼关以来,深沟高垒。田乾真率军至关下,见潼关军坚守不出,望关兴叹再三,无可奈何,只好回军洛阳。但监军边令诚在唐玄宗身边多年,习惯于作威作福,常在封、高二人面前指手画脚,自以为他二人必俯手帖耳地听命于自己,偏偏二人对他的主张多不听从。倒也不是封、高二人有意识地闹别扭,只因为他们领军多年,对军中事务十分熟悉,而边令诚自小生长在禁宫,从未领过兵,更不要说亲临战阵了,所以他提出的一些主张,在封、高二人看来无可取之处,渐渐使边令诚怀恨在心。这次田乾真领兵来攻,边令诚极力主张出战,以便取得战绩,他便可邀功请赏。但封、高二人都以为叛军远来,兵势正盛,但粮草不济,利于速战,正希望官军出战。官军依潼关天险,正宜坚守,一是可避敌锋芒,二是叛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时间一长,军中无粮自乱,到时潼关守军可视情而定。其时,为尽早平定河北,唐玄宗在李光弼原官爵的基础上,又加他为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李光弼和郭子仪分别上书说要双双出兵河北,先断叛军通道,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然后才可进收东京。潼关天险切不可有失,只宜坚守,不可出战。可见这些战将在据守潼关问题上所见相同。
边令诚见封常清、高仙芝不依从自己的主张,更加愤恨不已,就写信给杨国忠,说封、高二人如何如何咒骂相国,又如何畏敌如虎等等,要杨国忠在唐玄宗面前扳奏封、高二人。对这事封常清有所察觉,他就上书唐玄宗,详奏目前叛军和官军的形势,以及自己和高仙芝主张坚守潼关、拒不出战的理由,但杳无回音。封常清又第二次、第三次上书,仍如石沉大海。原来,杨国忠接到边令诚的信后,大恨封、高二人,对于封常清的三次上书,他都扣下并不上奏,唐玄宗自然也不知这事。封常清见自己三次上书都杳无音信,心知不妙,他就一骑马入京,要当廷面奏唐玄宗。他哪里知道,杨国忠已在唐玄宗面前诬奏说他不按圣意行事,失军丧地,且虚张贼势,动摇军心,应依律重处。唐玄宗偏听偏信,就下了一道敕书,令中使到潼关去宣旨。封常清刚到渭南就遇到了宣旨的朝使,令封常清接旨。朝使宣布了封常清的罪状后,又宣道:“敕削封常清一切官爵,令还仙芝军,白衣自效。”封常清无奈,只得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回到潼关,在高仙芝的帐下效力。但高仙芝念其和自己的情分,并不把封常清当罪臣看待,有事常和他商量。边令诚不达目的,怎能甘心?他又通过杨国忠上书说:“封常清自获罪以来,并无悔改之心,他不但口出怨言,且以贼势浩大、陛下难以取胜等言动摇军心。高仙芝本是高丽人,处此危难之机,他和朝廷离心离德。他自作主张放弃陕州几百里土地,又克扣军饷,私吞陛下对潼关军的恩赏,散漫军心,其败坏陛下平叛大计,以此资敌的狼子野心已显现。臣以为放这样两个人在天险要地军中,恐非朝廷之福。”
自“安史之乱”以来,唐玄宗又走到怀疑领军将领的另一个极端。他在边令诚的上书中已得知高仙芝有通敌嫌疑,今又看到了杨国忠的上奏,就龙颜大怒,立派中使送敕书给边令诚,要他在军中立斩封、高二人。边令诚接到敕书大喜,他先向封常清宣读敕命。封常清仰天长叹一声,他不顾边令诚的催促,草草写了一份遗表,托高仙芝转奏。表中说道:“杨国忠擅专朝政,百官拑口,他妄奏说:‘禄山狂悖,不日授首。’此误陛下矣!安禄山贼军一路南下,形同破竹,其势已显。其所以不能逼长安,是因潼关固守之故。潼关一日固守,长安一日安;潼关一日不守,长安一日危。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信此贼,无忘臣言!”写完引颈就刑,边令诚令暴尸军中,不准任何人收葬。高仙芝见状,失声痛哭,却无力援救。边令诚又命令百余名刀斧手随自己到帅帐宣旨,等高仙芝刚一进帐,他就说:“陛下也有恩命于大夫。”高仙芝一听脸色大变,知道自己也不能免死,只得跪下接旨。边令诚狞笑一声说:“这是密敕,自己去看!”高仙芝双手接过敕书,见上说:“高仙芝不遵朝命,失军丧地,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罪不容诛,着边令诚于军中立斩。”高仙芝看罢怒不可遏,高声大叫:“我高仙芝从没有不遵朝命。若说我军败丧失陕州,我当领罪,死就死,我无话可说。如说我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这是无故诬陷。今上有天,下有地,神明可鉴。陛下要以此杀我,这是天大的冤枉。”潼关将士见封常清慘遭杀害,已是各个气愤不平,私下悄悄议论:“这必是边令诚和杨国忠狼狈为奸所致。”现在又听说要杀高仙芝,将士更是义愤填膺,于是齐声高呼:“高将军并没有克扣我等军饷,冤枉,冤枉!”边令诚因有敕书在手,更觉气壮如牛,就大叫:“天子敕书在此,谁敢造次!”就急令刀斧手:“斩!”刀斧手中不乏听命于监军之人,就手起刀落,高仙芝已是人头落地。将士见状,放声大哭,可高仙芝已死,也无可奈何。边令诚下令:“各部回营,不得喧哗!”将士们悻悻而散。
边令诚杀了封、高二将,很快写好奏章,派人入朝禀报,因军中无统帅,自己就留在潼关。使者快马加鞭报入朝,唐玄宗闻报,心中不忍,却又认为这样做是出于无奈,内心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郁闷。
第二天上朝,唐玄宗开言道:“封常清、高仙芝伏诛,潼关军中没有统帅,应由谁摄领其军?”杨国忠听说二将被杀,心中大喜,就急忙出班奏道:“潼关原守将李承光可当此重任!”唐玄宗准奏,就暂以李承光摄领潼关军。但唐玄宗日夜都想收复东京,他知道李承光并非能征善战之将,又让谁总领潼关各军东征呢?他百思不得其人。这一天,他忽然想起前不久才召见过的哥舒翰,心想:我怎么把此人忘了,他不但善于攻城野战,而且历来和安禄山、安思顺不和。却原来,天宝十一年(752年)十二月,安禄山、安思顺、哥舒翰入朝,唐玄宗曾为他们调解,使他们结为兄弟,就令高力士在长安城东设宴招待他们。酒席间,高力士殷勤致意,频频劝酒。酒过三巡,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公的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既然同族,怎么能不相亲善?”哥舒翰答道:“古人说,‘狐狸向着窟穴嗥叫是不祥的征兆’,因为这是它们忘本的原因。如今安兄既要和我相亲,舒翰敢不尽心!”安禄山大怒,认为哥舒翰是在挖苦自己是胡人,就骂哥舒翰说:“你这突厥种,怎敢如此待我!”哥舒翰正要回击,高力士赶紧以目示意制止他,哥舒翰就把话咽下,假装酒醉辞出,从这以后两人结怨更深。
前已提及,哥舒翰时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因得中风病,回京在家养病。唐玄宗想,何不利用他和安禄山不和的这种关系,也可借他朝中名将的威名。于是,唐玄宗召哥舒翰入朝,拜为兵马副元帅,调陇右、河西军和潼关驻军共八万人,让他率领大军前去讨伐安禄山。哥舒翰推辞说自己有病,不能领军,唐玄宗不准,他只得到任。唐玄宗又敕令天下各道军从四面进兵,会攻洛阳。唐玄宗又以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充潼关军行军司马,以起居郎萧昕为判官,令蕃将火拔归仁等各部落军齐聚潼关听凭哥舒翰指挥。潼关各军再加上封常清、高仙芝的旧部,号称二十万。哥舒翰虽为副元帅,可正在病中,不能执事,就将军政诸事交由田良丘主管。但田良丘不敢自专,就又让王思礼主管骑兵,让李承光主管步兵,偏偏这两个人又不和,常为争权互不相让。哥舒翰也可能是因病烦躁所致吧,他虽将军政交田良丘主管,但又常常发布十分严酷的治军命令,且不体恤将士。将士们私下都有怨言,毫无斗志。
不过,各军初集潼关,安禄山闻封常清、高仙芝被杀,心中暗喜,就派安庆绪领兵来攻。李承光率步兵、王思礼率骑兵出战,安庆绪不是他二人的对手,大败而逃。因哥舒翰严令守关,两人也不敢离关去追。王思礼回关后对哥舒翰说:“现在安禄山造反,以诛杨国忠为名,如果元帅留三万人守潼关,另率精锐部队进京,借清君侧除掉杨国忠,末将认为此为上策。西汉时,吴、楚等七国反,打出‘清君侧以诛晁错’的旗号,汉景帝杀了晁错,七国退兵。如今我们正可沿用西汉的办法,为国除奸,有何不可?”哥舒翰说:“不对,如按照你说的去做,不是安禄山造反,却是我哥舒翰造反了,此策断不可行。”但王思礼所说,又勾起了哥舒翰另一桩心事。就是此时安思顺为户部尚书,他和安禄山同宗。当初,安思顺知道安禄山谋反,他从灵武朔方军节度使卸任入朝时就把这事上奏了唐玄宗,唐玄宗不信。后来安禄山真的起兵反叛,唐玄宗因他事先上奏过此事,就不为此而株连他。哥舒翰既和他们有过节,就想乘机泄私愤,于是找人假借安禄山的名义给安思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要以安思顺为内应,在潼关内擒获哥舒翰,然后献关。哥舒翰谎称因捕获了下书人,而获得此信,他又列举了安思顺勾结安禄山的七项罪状,派人一并送入朝。在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特殊时期,不由唐玄宗不信。于是他大怒,立即下诏将安思顺及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一并赐死,将他们的家属流放到岭南。安思顺是因依附杨国忠而得以入朝为户部尚书的,但唐玄宗将安氏弟兄二人赐死,杨国忠干着急却不能救。
安思顺死后,杨国忠暗查,知道是哥舒翰所设的毒计。自此,杨国忠大恨哥舒翰,总想伺机报复他。他又得知,王思礼劝哥舒翰领兵入朝除掉自己。他惟恐哥舒翰用王思礼计,领兵入朝。杨国忠思之再三,就上奏唐玄宗说要另招募一万人屯扎灞上,目的是防贼,其实是要防备哥舒翰。唐玄宗准奏,杨国忠就将招募的一万人交给自己的心腹杜乾运率领驻在灞上。对于杨国忠之谋,哥舒翰又怎能猜不透?他连忙上书,请求将屯扎在灞上之兵归自己节制。懵懵懂懂的唐玄宗不知就里,阅罢哥舒翰的上书,立下诏准奏。诏书一下,哥舒翰就召杜乾运到潼关商议军事。杜乾运一进入潼关。哥舒翰就下令将他斩首,然后上书朝廷说杜乾运不遵军令,按律已斩。唐玄宗对此也不深究,但杨国忠却心知肚明,知道哥舒翰有意给自己个下马威,因此对哥舒翰畏惧三分,却也由此和哥舒翰结怨更深。
李亨见唐玄宗处理朝政一再乖戾,国事一败如此,自己却无力谏止,忧心如焚,整日长吁短叹,借酒浇愁。张良娣先是听说明皇要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心中暗喜;继而,又听说杨氏兄妹谏阻,唐玄宗已罢亲征之议,对此暗自咬牙切齿。但她又怕自己和太子李亨的态度让杨国忠侦知,会由此再起祸端,只好收起自己的一番怨恨心肠,百般劝慰李亨慎言慎行,待机而动。李亨也点头称善。夫妻二人成天饮酒取乐,除晨省外,不离太子府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