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周超果然赶集带回了年货。
但是品种也不多,就几种。
糖果周超称了半斤。现在集市上就两种糖,一种这样的硬糖,其实是水果糖,一种软糖,大概是高粱做的吧,都叫高粱饴。软糖比硬糖贵多了,周超买的硬糖。这是预备着给过年的时候来拜年的小辈们分发的,算起来数量并不多,估计也就够每个人发两块。
瓜子自己家种着,到时候炒了就可以吃了,不用买。
鱼周超买的也不多,就两条,是打海边运过来的冻鲅鱼。小周庄离海边并不是很远,只有七八十里路,每逢冬月腊月都有海边住着的人打了鱼过来卖鱼。当然,咸鱼干卖得也不少。不过周超没舍得买。这两条鱼是准备着春节这天早上吃的。大年三十早上有鱼吃,表示来年不缺钱花,啥都有富余。不管来年是不是真的都有富余,大家都是这么期盼着。
大肥猪自己家就养着,可这猪是要交任务的,自己家可吃不着。周超买了两斤猪肉。这两斤猪肉,要用来包出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早上跟晚上,还有大年十五晚上四顿的饺子,还要利用它们来招待大年初一开始过来走亲戚的客人,说起来真的不多。可也没办法了,周家老三今年出生刚被罚了款,队上分下来的钱少,只能将就了。
周超另外还买了一个小猪头,半幅猪皮,一对猪蹄。这是准备着做猪皮冻的。猪皮冻是大家过年的必备品。熬好的猪皮连肉带汤放外面冻一晚上,凝成了一大块,就成了猪皮冻。客人上门的时候,舀一碟子猪皮冻端上桌,就是现成的一道菜。很多人家买猪皮都是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再开始熬。这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完全可以开始熬上了。
按说周超还应该再买点鞭炮。不过他没准备在集上买。
国家不允许私人制造鞭炮,但周二姑村,大家几乎都要悄悄地私下里卷点鞭炮卖了,挣点钱花。周二姑跟二姑父也是。
每年要过年的时候,周二姑都会把自己家卷的一部分鞭炮拿过来给周超,喊周超帮她卖了。周超做事很仔细,把这事当成了正经事来做。周二姑一共拿来多少鞭炮,他给卖了多少,又都卖给谁了,随行就市,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完了会把钱不分不少地拿给周二姑。
不象周英,直接把卖鞭炮的钱揣自己腰包了。周二姑问他要,他理直气壮地回:“就那么点鞭炮,卖卖才几个钱?还值当问我要?没有,我卖了鞭炮直接花了,没了!”
周奶奶还在旁边帮腔:“你当姐姐的,给点钱弟弟花不是应该的?就那么几挂鞭还特意跑一趟回来跟你弟弟要钱?”
这是钱的事吗?人周二姑跟二姑夫两个起早贪黑卷点鞭炮容易吗?周二姑被周奶奶的歪缠气得苦笑不得,却再也没把自己家卷好的鞭炮拿给周爷爷周奶奶代卖,都是让周超代卖的。今年周二姑却没来送鞭炮。往年都是在过年前半个多月就送过来了。
年货加起来就这么多。多的就没有了。
等来人招待客人的时候,家里平常晒干备着的木耳,豇豆,茄子干,小蘑菇,还有跟走南窜北的小商贩买的小虾皮,干紫菜,和周小花鼓捣她妈杨大会腌好的小黄瓜,蒜头,豇豆,家里地窖里放着的老南瓜,大冬瓜,青萝卜,土豆,芋头,等等,都可以拿来待客。若是能称几斤豆子,再换上几斤豆腐,那就更齐全了。这都要看当家主事的怎么安排了。
主食当然也很重要。
往年,周超家杨大会都要做锅饽饽,预备着走亲戚用。这年月,大家的生活水平基本都不高,温饱基本能解决,却普遍吃得不怎么好,过年的时候走亲戚,细面饽饽也是很稀罕的,用来走礼大家都觉得很拿的出手。哪象后世,家家顿顿都吃着白面馒头,根本不把细面当回事了,谁家再送礼送人饽饽,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时候,都会被人笑话。今年周超还是打算蒸锅饽饽走亲戚用。
不但如此,两口子掂量了下家里的细面,还决定炸点面鱼。
这里说的面鱼实际上是跟油条差不多的面食。不同的只是炸出来成品的形状,其他的都一样。油条是把面扭成两股麻花再放油里炸出来。面鱼则是两手两边扯着,把面抻成一个薄薄的大概掌宽的长条,再扔到热油里炸出来。这么两边扯过的面炸出来,不光有个脑袋,还有条尾巴。过年的时候,最受人欢迎的是什么?不就是鱼吗?当然,说是面鱼,也挺形象的。
面鱼刚炸出锅,一般来说是很脆的,不象油条那么硬。即使以后的很多年油条也一直很受人的欢迎,但是周小花在附近村子里,硬是很多年没看到哪家过年准备年货还炸油条的。面鱼更受人们的欢迎。
山东的腊月里,温度是很低的,刚出锅的面鱼敞在院子里放不到多大一会儿,就都冻硬了。人们把它们拣到小瓮里藏好,吃的时候直接放锅梁上蒸一蒸,吃起来比头顿吃的时候回软了,一样的香,咬在嘴里还很软,带着股说不出的哏劲儿,周小花感觉比刚出锅的时候还好吃。
周爷爷周奶奶每年都炸面鱼。往年周小花跟周小草只能分到她小孩巴掌大小的一块儿,两姐妹好像还没吃到面鱼具体什么味儿,就没了。不象周小叔一家跟周爷爷周奶奶打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两姐妹早就馋上了。
可惜面鱼费油,这种吃食目前很多人家即使过年图个好口彩,也舍不得炸它。杨姥爷家日子不宽裕,近两年起了两套房子,花费比较大,也舍不得弄这个吃,周小花姐妹即使想吃,也没地吃去。
因此两姐妹听到家里要炸面鱼,两个都高兴地直接跳起来了,脸都笑花了。
周小花直接要求:“爸,既然要炸,今天就炸呗!我好馋面鱼哦!”
周小草也猛点头:“嗯嗯,面鱼好吃,我也要吃!”
闺女要吃面鱼,那就炸呗。
但周超一个人可干不了这个活儿。
油烧热的时候,温度着实不低。要有一个人往油锅里面丢生面鱼,一个人捞熟的。杨大会还做月子呢,她可不能下炕。
其实周奶奶面鱼炸得可好了,大小喜人,看起来顺眼,捞出来的时间也掌握的合适,找她帮忙的话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但周超家没一个人想起来要去找她帮忙。
周超找的是还没搬到村东住,目前住在隔壁胡同的周湖家四大妈。当然,周小花喊人四大妈,周超喊人四嫂。
周超立马把面合好了,掺了老面把面盆儿盖到热炕头上垫着包袱用被子盖上发着了。这样下午再使劲揉下面,大概到四点多钟的时候把油放锅里烧上,油开了就可以炸了。
周湖家四大妈个儿也有点高,看起来似乎比杨大会还高了点儿。她身量比杨大会还壮,饭量也比杨大会大。周湖家两个儿子,一个今年十七岁,一个十四岁,小的是个姑娘,只比周小花小一岁。虽然周湖两口子都是勤快人,但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两个堂哥正是能吃的时候,周湖两口子饭量也不小,他们家的日子并不比周超家的好多少。
他们家只好在一点,他们家老人不给他们家出什么难题,日子过得很安生。周超家哪段时间周奶奶不找事,周小花姐妹都要额手称庆。
其实都跟四大妈说好了,让她下午三,四点钟再过来都行。可四大妈还没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她家人多,两个大小子也顶用了,到时候三两天就准备好了。提前弄好了放在那里,家里孩子多,东西就那么点儿,几抓几不抓,东西到时候就不够用了。生的放那,就没人抓了。四大妈下午一点多就带着小闺女周小燕过来了。
去人家家去帮忙,顺便带个孩子,让孩子也顺嘴儿吃点好的,这也是约定俗成的。人没带能吃的大堂哥跟二堂哥,带了周小燕,小闺女比周小花还小一岁,又能吃多少?人家这也是心里有数的,不占人多的便宜。
四大妈是个爽朗的妇人,即使常年务农,脸上被太阳晒得黢黑,但脸上那双眼睛又大又亮,让她整个人显得妩媚了很多,即使她身量有点大,也让人感觉不到半点粗俗。这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周小花很喜欢她。当然,周小花也很喜欢跟周小燕一起玩儿。
周小花的祖爷爷跟周小燕的祖爷爷是亲堂兄弟,两家本来亲戚关系就近。这也是真的。
于是周小燕跟着周小花姐妹在西边炕上折纸飞机玩儿,四大妈就坐杨大会坐月子的东炕上,跟杨大会和周超聊着天儿。
两点多钟的时候,面就发好了,周超下了炕,掺了水使劲地揉起面来。
面鱼好吃不好吃,面揉得好还是不好是很关键的。
这个活要个有力气的人来做。往年周奶奶家的面鱼都是周超去揉的面。今年周超也终于能够揉上自己家的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