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芬现在心里憋着不少的火,做起事儿来那是雷厉风行,回到村委立即就通知各村干部召开村委会。
然而,当她说明这次开会的目的后,方建业又站出来了。
这家伙在事发之后就立即收到了罗顶新的消息。他知道这次能替****出头的首当其冲就是村里,所以先行布置,让方建业无论如何也要挡住刘美芬。
而现在越来越弱势的方建业看到罗顶新现在求到自己面前来,那得意劲儿就甭提了,根本不管受伤的是自己的村民,满口答应下来。
“刘书记,这事儿说到底还是****跟人家厂里的事情,咱们村委没事儿出什么头啊!就让李四家去找人家商量嘛。”方建业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咱们村有多少人啊,要是谁都出点儿事儿咱们村委会都出头,那咱们管得过来吗?
“方村长,你这话说得太轻巧了吧!****也是咱们村里的孩子,这次受伤对村民们的触动很大。而且你别忘了,现在咱们村有多少人都在罗顶新的厂子里做工,谁敢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再次发生?你说这关不关咱们村里的事儿?”
刘美芬的话音刚落,其他村干部全都发言支持她。
方建业是打算了算盘,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一个村的,平常走动有来有往,但是作为农村人,出了事儿天生都是要护着自己人的。更不用说这事儿怎么看理亏的都是罗顶新。
而他作为一个村外人,是无法体会这种心情的。
“这,这个,我也不是说完全不管,只不过管的方式还是要再看看。”方建业看到整个村委的反扑这么大,出乎意料之余,也有点儿心虚了,“你也说了,咱们村还有很多人在罗顶新的厂里做工,而且别村的更多。这事儿也关系到他们,以及咱村跟邻村的关系啊。”
“那又怎么样?”刘美芬更加强势起来,一方面是得到了村委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方建业这个村长更另失望也更加不放在眼里,“就是为了这两点着想,我们才要让罗顶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全额赔偿医疗费,而且改进安全设施!”
方建业说不过她,有点儿气地道:“那行!你刘书记有本事,那我问你,你村委凭啥去管着他们的厂子。别忘了当初因为你的阻挡,人家压根儿就没把厂子设在咱们村里。罗顶新他们村委全是站在他那边儿的!”
刘美芬早就哪林炫商量过了,这时候怎么会被他堵着:“放心吧,我们村委的确是管不了他,但是当初招商的是镇里,我们可以把意见直接反映到镇上。同时这件事情严重伤害了工人权利,他们的厂子还有安全隐患,我会直接去县里找劳动部门。由我们一起出面,这总能管到罗顶新了吧?”
虽然方建业又找了几个理由想要挡住刘美芬,但是他越说,在村委里就越不得人心,截止没有人支持他,最后,村委表决,全部支持,方建业这时候也有些心虚,竟然没敢正面反对,投了个弃权票……
看到表决结果,几个村委对方建业的反感才算是消除了些,只是同时对他也更加轻视。
这家伙连自己的意见都不坚守,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方建业,张东山和罗顶新之间已经发生了矛盾。方建业和张东山几次合计着,只要等到机会,就要给罗顶新个教训看看。
只要不会一棒子把他给打死,那就能让他以后别这么嚣张。提升自己的地位。
从他们这种心思就能看得出来,方建业三人的结合根本就是乌合之众,从来都没有拧成一条心过,反观林炫等人的配合和团结,高下立判。
刘美芬当即以村委的名义给镇里打了报告,另外还上报给了劳动部门。
与此同时,林炫则把老林家和老李家找了过来,又找了很多心向着他们一方的杏花村村民们,让他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转告其他村的村民。
这样做本来只是想多搞掉些罗顶新的形象,但没想到这家伙才开了短时间的厂,有了相当的形象地位,但是在私底下,已经有很多的村民开始传着他们的厂子种种不光彩的情况。
虽然这些村民们并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但是他们本能地还是可以感觉到那些人对自己是到底是真心好还是完全只是想压榨自己的劳动。而当他们互相交流的时候发现根本没几个人觉得罗顶新是真心对他们好,那对他的评价实际上已经开始降低了。
这次****的事情更是一种导火索。
其实刘美芬当时对他们的生气是有些太情绪化了,当时事情发生,还是有很多的人想要站出来替****说几句的,但是当场就被罗顶新威胁了,不但所有敢再多废话的人会被直接开除,而且没有工资,甚至离开了厂子之后还要被找上门儿去“问侯”。
不要说一群没怎么经过事儿的孩子,就算是在场的那些大老爷们,面对罗顶新这种隐含的威胁,也只能退缩了。
但是,当时罗顶新的态度是完全映在了他们的脑子里,等回到村里之后,各种不满就在隐隐地传播着。
所以,林炫的动作正是时候,很快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
当刘美芬把杏花村村发的文件发到镇上以及劳动部门的时候,其实他们并没有当回事儿。
在那个年代,劳动部门的嗓门不够大,除非是特别过分的事情,否则他们也不想多管闲事儿。而镇上就更不用说了,本来这次的几个厂子就是他们希望招商引资进来的,对他们来说,只要看能引进多少厂子,这些厂子能交多少税就足够了。
就算是他们发生了一些“小”问题,镇上的人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想让它过去算了。
但是,镇上派下来意思一下走访的人员却发现,无数的村民都抢着向他们反应问题,对于罗顶新的厂子,尤其是这次****的事情怨言很多!
这样的压力就让镇上不得不重视了,再加上刘美芬三天一走五天一访,逼得镇上的人只能同意跟她一起发书到劳动部门以及县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镇上和劳动部门的共同调查组很快下来了。
直到这时,罗顶新终于感觉到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