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坚的折腾,当然早惊动了东晋的朝廷上下,特别是闻知秦军百万如洪流般直压过来,一时间,举国震惊,人心浮动,大家再看丞相谢安,却是一副安闲自在、容止如常的神态,谢玄受命率八万北府兵前去御敌,行前,想问问可有什么好办法打败秦军,谢安笑了笑说:“怎样打败敌人,这是你的事啊?”
这句话,就等于告诉谢玄,你可以放开自己的手脚,不受任何牵制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智慧去消灭敌人!
再说符坚来到寿阳城后,立马派兵继续向前,与晋军相遇于洛涧。
正当此时,符坚派朱序带着自己亲手写的劝降书到晋军中说降,他在劝降书中,向谢玄许诺,只要投降,其谢家的富贵和地位将优于在东晋王朝,并且,谢安也将在秦廷中位列三公之尊。为什么派朱序去呢?因为朱序本是东晋的将军,几年前的襄阳之战,他苦苦守城一年余,援军畏缩不前,最终粮绝城破被俘,符坚看他忠勇,不但不杀,还让他在秦廷中任度支尚书之职,可谓是降秦的现实版。从符坚一直重用和优抚各国归降的贵族和降将来看,符坚的许诺也绝对是真诚的。但是,什么样的价码,能高于人的尊严?无奈而降的朱序,肯定也是因此而“身在曹营心在汉”,他见了谢玄谢石,不但不劝降,反而献计说:“若秦军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可趁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如能挫其前锋,可以得志。”
谢玄用其计,大军出动,先消灭洛涧之敌,并迅速推进到淝水东岸,与秦军夹河相持。符坚带符融登上寿阳城头,望见晋军阵容肃整,斗志昂扬,他甚至连八公山上的草木,都误认为是晋军了,不禁心头一沉,用责备的口气对符融说:“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两军相持,这是晋军不愿看到的,自己兵少,一旦秦军齐集,每人吐口唾沫,就会把晋军淹没了。于是,谢玄派人对符坚说:“你率军深入,宜速战速决,却又与我隔水布阵,这难道想打持久战不成?你若移阵稍退,使晋军得以渡河,以决胜负,岂不快哉?”符融等将军不同意这样,但符坚却自信过了头,命令:“引兵少退,使之半渡,我以铁骑扫之,安有不胜之理?”
让符坚想不到的是:极力支持他南侵的慕容冲,却是在内心深处最渴望他失败、时刻不忘复国的前燕王子,而秦军十之七八都是异族的不愿为之卖命的人。前军得令退却之时,后队不明就里,趁乱朱序骑马入阵,连声大呼:“秦军败了!”就这一声喊叫,正趁了慕容冲等人的心愿,后退,立马变成了溃逃;晋军乘势水陆并进,如饿虎入羊群,秦军毫无反抗之意,只顾逃命,符融想阻止,却被撞下战马,死于乱军之中,符坚身中流矢,一口气逃到淮北,才停下喘口气……
失去大势的符坚,很快也失去了控制原来北方各国的能力,各路豪强皆割据一方,慕容氏最强,很快便灭了前秦!
百战之利,往往还不足以立国。一战之失,却常常能让一个庞大的帝国瞬间崩溃;都说造化弄人,其实,造化何曾弄人?尽管我知道岁月不可能倒流,但是,站在这苍茫的暮色里,我依然还会想,假如当年,也像我今晚这样立于寿阳城头的符坚,临阵之时能够谨慎一些,那么,历史又将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