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传祥,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15岁时,逃荒到了北京。受生活所迫,他只能去当一名掏粪工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还要受别人的欺凌和压迫。
解放后,时传祥进入北京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清洁工作。在新社会,同为掏粪工,却不必再受欺凌和歧视,而是到处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这使时传祥备感欣慰,并且逐渐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精神,为首都的美丽干净作出了贡献。
当时很多青年不愿意做这一行,嫌这丢人,而且还又脏又臭。他就开导这些人,让他们放下思想的包袱,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人人都不想干,那首都的城市清洁从哪儿来。
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北京市人民政府还作出决定,规定掏粪工的待遇要比别的行业高。并且改进了运输工具,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时传祥和其他工友们都很感激党对他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更有干劲了。
除了正常工作时间,时传祥一闲下来,他就到处走走看看,遇到哪里需用掏粪,他就会停下来,把需要清洁的地方清理干净,不管多脏多深,他都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去干活,把每一个犄角旮旯都要清理到。不但如此,他还善于找从中总结经验,通过平日工作的经验,他合理地进行了计算,发现一个班精简为5个人也是可以的。于是,他就重新对人员进行了安排,把7人的大班改为5人的小班。全班也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每班背90桶。通过不懈的努力,管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他却由于长时间的辛勤工作,背粪的右肩上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趼。
清洁工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尊敬。时传祥也由于工作努力,经常起带头模范作用,在1954年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
1959年,时传祥作为首都环卫工人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在此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地接见了他。在接见时,国家主席的手与掏粪工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刘主席还深情地对时传祥说:“我们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你作为清洁工人是人民的勤务兵,我作为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兵,我们都是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听着这真诚的话语,时传祥感动得流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