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母牛带着一只健壮的小牛在山上吃草,突然,从树林中扑出一只大老虎。母牛带着小牛转身就逃,可是老虎却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了。
正在这危急关头,小牛突然调转身体,用稚嫩的牛角向老虎进攻。老虎猝不及防,一下子被牛角戳穿了下颚,只好调头悻悻离去,母牛和小牛赶快飞逃而去,终于转危为安,免入虎口。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俄罗斯的一个马戏团驻地失火,人们忙着从火中抢救道具服装和关在笼子里的动物。
大火扑灭后,人们痛心地发现,十几头仅有一条腿被铁链束缚住的成年大象竟无一生还,活活被大火烧死了。而它们本来是有能力挣脱锁链的。相反,却有一头刚到马戏团不久还未被驯化的小象挣脱了铁链,死里逃生。
动物不同于人,不具备高级的心理活动。但是,如果将故事中的动物的行为比作人的行为来进行反思的话,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迪。
由于受到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的制约,或者为了被动地适应某一种环境,许多人变得不再信任自己了。而故事中未被驯服的小象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涉世未深”的小牛之所以能拯救它自己和它的母亲,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尚未泯灭的“信任自己”的本能和勇气。
丧失了信念的便只能是可悲的结局。
总是依照别人的指示或期盼而生活的人,不会成为成功者:总是不得不被动地适应环境以苟且偷安的人更不可能获得成功:总是迎合他人的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
成功者愿意为别人而付出,这种付出有时甚至超过自己的所得,但他不会为付出而付出。他将付出作为自己生命的重要一环,却不会庸俗到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了自己的存在。
总是依赖他人的人不会成功:总是希望有人会领着你走一辈子的人也不会成功:不敢勇敢地挑起生命中一切重大责任的人,决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为什么不敢信任你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对自己的生命和命运负责,学会对自己面临的挑战和自己所作出的每一项抉择负责,也许正是一个人向着成功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5.男人请记住“一念之差”的深刻意义。
公元前5世纪,有一个希腊勇士奇迹般地一口气跑了40多公里,他把打败波斯人的喜信带给远在雅典的同胞后,立即倒地身亡。这就是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拿破仑在一次行军途中,看见一名士兵从前线冒着枪林弹雨策马飞奔而来,向他递呈重要信件。拿破仑看到他在马上左右摇晃,便问他:“你是不是受伤了?”士兵回答:“我被打死了……”话音未落,便坠下马鞍,停止了呼吸。
信念为什么能创造奇迹?其实也并不奇怪。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念通常总是同炽烈、执著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融合在一起的。
爱迪生在发明蓄电池的过程中曾先后进行了5万多次试验,但都失败了。助手们灰心沮丧,对继续实验心存疑虑,他们问爱迪生:“这么多失败,难道没有告诉你什么吗”爱迪生的回答极富哲理:“是的,我发现了5万种无法适用、不起作用的东西。”
身为男人,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轻易放弃,绝不会有成功的运气。
美国企业巨子阿曼·哈默深谙此理,因而常常在别人认为毫无希望的地方创造奇迹。
1956年,已经58岁的哈默又投身石油业。当时有一家叫博士古的石油公司,曾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天然气,钻头一直钻到5600英尺,仍然不见天然气的踪影。这个公司的决策者认为,再钻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的,便鸣金收兵,留下一口废井。
哈默得知后,立即带着有关专家和公司的董事们来到这里,在枯井上又架起了钻机。结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钻进3000英尺,天然气喷薄而出。
后来,哈默又听说举世闻名的埃索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利比亚由于探油未果而扔下不少废井,便带人前往非洲,很快又打出了9口自喷油井。
人们一生中有许多时候,在远未成功之时就放弃了。有许多时候,人们距离成功仅只一步之遥,但一步之遥有些人却放弃了,永远地站在失望的彼岸;而有些人却不轻易放弃,终尝成功之喜悦。
1922年的冬天,霍华德·卡特几乎放弃了可以找到法老王图坦·卡蒙坟墓的希望,他的赞助商即将取消赞助。卡特在自传中写道:“这将是我们呆在山谷中的最后一季,我们已经挖掘了整整6季了,春去秋来,毫无所获。我们一鼓作气工作了好几个月却没有发现什么,只有挖掘者才能体会出这种彻底绝望的感受。我们几乎已经认定自己被打败了,正准备离开山谷到别的地方去碰碰运气。然而,要不是我们最后垂死的一锤努力,我们永远也不会发现这远远超出我们的梦想所及的宝藏。”
霍德尔·卡特最后垂死的一锤努力,成了全世界的头条新闻,他发现了近代唯一的一个完整出土的法老王坟墓。如果不是卡特坚持多挖一天,那些不可思议的宝藏也许至今仍在地下不见天日。
当你想放弃时,请想一想这个故事,也许很多失败都是因为差了这最后的一锤。
机敏目光捕捉生存机遇
艺术家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并不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眼光。如果有了很高的素质,即使生活没有机遇,也能创造机遇。
一家英国鞋厂和另一家美国鞋厂,各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去做推销工作。上岛后,他们各自给鞋厂打回一封电报。英国推销员那封电报是:“这座岛上的人不穿鞋,明天我就搭头班飞机回来。”美国推销员一封电报是:“棒极了,这个岛上的人都还没穿上鞋子,潜力很大,我拟常驻此岛。”面对同样的状况,一个看到的是“失望”,一个看到的是“机遇”。可见,素质不高的人就是机遇摆在面前也不知道,而素质高的人就连别人看不到的机遇也能发现。
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埋怨没有机遇,实际上该怪自己素质不高,眼光不够。许许多多的机遇就在你的眼前,就看你能否发现它们了。
1.亚默尔:不爱黄金偏爱水
美国淘金热时,淘金生活异常艰苦,最痛苦的是没有水喝。一面寻找金矿,一面不停地抱怨。
甲嘀咕:“谁让我喝一壶凉水,我情愿给他一块金币。”
乙宣布:“谁让我痛饮一顿,龟孙子才不给他两块金币!”
丙发誓:“老子出三块金币!!”
在这种抱怨声中,亚默尔发现了机遇:如果将水卖给这些人喝,比挖金矿更能赚到钱。于是他毅然放弃淘金,用挖金矿的铁锨去挖水渠,将水运到山谷,一壶一壶卖给找金矿的人。一起淘金的伙伴们都纷纷嘲笑他“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这种蝇头小利的买卖”。后来,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饥挨饿、流落异乡,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发了大财。亚默尔发财的机遇并不是上帝赐给他一个人的:淘金者都深感没水喝的痛苦,人人都听到了那一片抱怨声,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机遇,甚至还嘲笑亚默尔的做法。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往往从表面上探寻成功的原因,归之于条件,归之于机遇,而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质。亚默尔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没有的敏锐的洞察机遇的素质,决定了他能够发现、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机遇。
2.靠泰森咬耳朵发财
大家都看过关于泰森打擂咬耳丑闻的报道。许多人看过去就算了,最多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谁能意识到这就是个发财的良机呢?
想不到美国的一个巧克力商人在咬耳丑闻发生之后,赶紧推出了一种形状像耳朵的巧克力,上面缺了一个小角。象征着被泰森狠咬的那只著名的霍利菲尔德的耳朵,巧克力包装上还有霍利菲尔德的大照。此举立刻使这个在多品牌子的巧克力倍受世人关注,牌的巧克力中脱颖而出。这个巧克力商人就这样一举发了大财。泰森咬耳丑闻,全世界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人都知道,但是发现这个发财良机的只有这个美国商人。
抓住机遇,首先必须发现机遇。生活中处处充满机遇。社会上的每一项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中的每一次交往,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得失等等,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是一次选择,一次机遇,是一次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契机,问题在于你自身的素质,在于你是否能发现每一次机遇。不要以为机遇难寻,其实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在我们的手上。
3.金庸15岁的经济头脑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善抓机遇的聪明劲儿十分突出。他在读初三时,和两个同学复习功课,闲谈中突发奇想:“初中生为报考高中而天天心想着做功课,都很不得法,如果我们能编一本指导书,书名叫《怎样考高中》,相信肯定会受到初中生们的欢迎。”
“这是个好在意。”两位同学一致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难想到,很多人都可能想到过。然而金庸并不只是想,他马上说:“那我们就赶紧行动,一定要赶在考试之前出版。”
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这本书终于赶在考试之前出版了。书一问世就受到了初中生们的欢迎,十分畅销。自然,这本书给金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金庸只有15岁。比金庸条件好得多的作家、出版家多的是,但他们都未抓住这个机遇,而金庸这个才15岁的初生中却抓住了!
4.被冰雹打坏的苹果更好卖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道好,无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可是有一年,一场冰雹袭来,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杨格已经预订出了9000吨“质量上等的苹果。”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给了杨格重重的一击!辛辛苦苦一年的成果,就这样被毁了。但是杨格不甘心这样,他要把“无利”变为“有利”,把“危机”变为“良机”。他仔细察看了受伤的苹果,立刻想出对策。他指定了这样一段广告词:“本果园生产的高原苹果清香爽口,具有妙不可言的独特风味;请注意苹果上被冰雹打出疤痕,这是高原苹果的特有标记。认清疤痕,谨防假冒!”结果,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以至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
5.让克林顿“帮忙”赚钱
美国总统的选举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政治事件,会做生意的美国商人自然会紧盯着这件事不放,寻觅其中可以利用的生意机会。
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不久,美国有一家饭店的老板钻出打沿弄了个克林顿最爱吃的菜的菜单,同时了解到克林顿年轻的绰号“滑头威利”。于是这位老板先把自己的餐馆改名为“滑头威利餐馆”,接着在自己的“滑头威利餐馆”推出了一系列克林顿最喜欢吃的菜,同时又出钱做广告,宣传本店这些菜是总统最爱吃的。老板还在餐馆厅内塑了一座克林顿与夫人、女儿一同吃饭的雕塑。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这家餐馆在人们的眼中似乎已经非同一般,与当选总统克林顿好像是有多方面的联系:店名是“滑头威利餐馆”,是克林顿年轻时的绰号;菜是克林顿最爱吃的:餐馆内还有克林顿与夫人、女儿一同吃饭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人们在匆忙之中还以为真的是克林顿在这里就餐。人几乎都有仰慕、趋同名人的心理,都乐意到这里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尝尝总统爱吃的菜是什么滋味,吃完了饭,又伴着塑像留下影,留下与“总统全家”共餐的纪念。这家餐馆的生意因为了有“总统”的帮忙而变得十分兴隆。
做一个魅力四射的男人
要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除了身材、长相是天生难以改变之外,男子汉的气质、品格、才能都是可以后天塑造的。历史上那些杰出的男子汉也不是天生就出类拔萃的,而是从小就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放纵自己,日积月累,打好基础,随时准备好条件,一旦历史给予机遇,便能紧紧抓住,以相适应的心身条件和高昂的激情投入,从而创造出色的成绩,成为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令人钦佩与羡慕的人材。
因此,要想自己成为有出息的、放光彩的、真正的男子汉,便要从小有意识地自觉地塑造自己。
如果我们过去不那么自觉,那么逝者已矣,来者可追,请从今日始!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番美好的设想,那么泰山巍峨,累土积焉,请从小处着手!
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要特别注意道德情操上的塑造。如果说学识和才能是男子汉的身手,理想和志气是男子汉的动力,那么道德情操则是男子汉的灵魂!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灵魂不能堕落、污浊,而必须升华、纯洁。灵魂升华了、纯洁了,才能有高尚的理想志气,也才能把学识才能用于正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一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逆流,这股逆流对于人们的灵魂有严重的腐蚀作用。一名真正的男子汉要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升华、纯洁,要自觉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潮的腐蚀。
真正的男子汉不鄙薄金钱,但不拜倒在金钱脚下,不做金钱的奴隶!
真正的男子汉承认正当的享受。但不沉湎于享乐窝里,不做纨绔子弟!
真正的男子汉维护自我利益,但不放纵自我,不做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勾当!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美满,时代呼唤着千千万万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理想造就男人伟大的成功
男人谁会心中没有理想?理想是男人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今天,指向未来。男人成功的事业从哪里起步?当然是从树立远大理想开始。
一个正常的男人。应该掌握你的人生使命,高悬某种理想或希望,奋力以赴,使自己的事业能配合一个目标,从而实现成功。有许多男人庸庸碌碌,默默以终,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生自有天定,从没想到可以创造人生。事实是,人存在于世上,开创一番事业,使它朝着自己理想目标前进,这样就成了自己风光一辈子的人生。
这种坚定刻苦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崇高理想在激励他们前进,激励他们发挥潜能。伟大的人生以憧憬开始,那就是自己要做什么或要成为什么。在事业方面,南丁格尔的理想是要做护士,爱迪生的理想是做发明家。这些人都为自己想象出明确的前途,把它作为目标,勇往直前。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济慈,幼年就成为孤儿,一生贫困,备受文艺批评家抨击,恋爱失败,身染痨病,26岁就去世了。济慈一生虽然潦倒不堪,却不受环境的支配。他在少年时代读到斯宾塞的《仙后》之后,就肯定自己也注定要成为诗人。济慈一生致力于这个最大的目标,使自己成为一位名垂不朽的诗人。他说:“我想我死后可以跻身于英国诗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