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团队的组建能力和信念的传播能力。未来的企业更需要团队组建者和信念的传播者——即能够与雇员建立良好关系,向员工灌输企业忠诚理念的人。
④感染力和凝聚力。能用言传身教或已有的业绩,在领导层和员工中不断增加感染力、凝聚力的人。这种人在组织决策中,把信任不是建立在地位所带来的权威之上,而是靠自身的感染力来影响大家,坚定人们的信念。
⑤“做大梦”的能力。能够对领导班子成员提出的众多议题,提出自己新颖的思想、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不断培养自己带领大家超越现实、想得更远。
⑥同情心。在组织工作中,不能只靠行政命令去强制人们的意志,而要努力去了解别人,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感情。选择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让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赢得众人的支持。
⑦预知能力。技术和全球化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拥有新技巧。新能力和新的做事方式,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有创新精神和战略预知能力。
⑧医治能力。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当企业出现经济变革和重大变故时,能像一位成熟的外科手术主治医师那样,及时医治自己的企业是非常了不起的。
⑨致力培养员工的成长。努力培养员工的成长,不只是让员工感受到上司的器重,而更重要的是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实现了个人、集体同升共荣的价值观。
⑩建立网络能力。只有建立“上挂、横连、下辐射”的公关营销网络,沟通协调好社会各界关系,才能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6.获得高薪的7种途径
高薪是许多人的追求目标,但如果你在追求高薪时不得其法,可能就会走一些弯路。那么,谋求高薪都有哪些正确的途径呢?
①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一个人只有在从事他所热爱的职业时,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时,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而成功是高薪的基础。所以,你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符合你的职业兴趣、能充分发挥你的专长的职业。
②寻找快速成长或高回报的行业。如果你是在一个处于下坡趋势的行业里,你显然难以长久地获得高薪。所以,你应该就你的职业方向进行研究,寻找快速成长或高回报的行业。
③进入具有高绩效的企业。企业的高绩效是员工高薪的保证,因此,你要设法对你想要进入的企业进行了解,比如,它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员工素质怎样,技术是否领先,产品在市场上的前景怎样,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等等。
④在岗位上做出业绩。高薪来源于个人工作的高绩效,企业付给员工薪水,就是期望员工完成工作说明书所规定的职责。但如果你能做出更高的业绩,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高的薪水。
⑤使你的绩效“可见化”。有的工作因为难以量化,或者有时因为管理者的忽视,绩效不错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比如:你协助主管完成了一个项目的规划,但后来随着项目的终止,主管很可能就会忘记你在这项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因此,在创造绩效的同时,要力图使绩效“可见化”。比如,为自己建立绩效清单,内容包括任务内容及目标、任务结果绩效等,在年终考核面谈时,用于争取较高的绩效评估的有力证据。
⑥在企业中谋求更高的职位。如果你能够成为团队的管理者,领导众人,创造绩效,高薪自然不在话下。
⑦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人。你应该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趋势,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并思考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需要什么技术或才能,以便及早准备,使你的个人价值在持续挑战中水涨船高,使自己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样,你就能始终处于高薪阶层。
【男人成功资本分析】
业绩晋升的联帮侦探局局长
汉斯一路德维希·赫尔特快乐、开朗、单纯,人们怎么也不会把他和一个侦探联系到一起,因为大家认为侦探一般都应该是固执、冷酷、老练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他总是充满热情,而且婚姻、家庭关系显然也很和谐美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并不是一位冷漠的技术型侦探,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虽然他所从事的侦探工作极度惊险、紧张,但是他依然很成功,而且仍然保持着普普通通的男人形象。
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属于那种极少数的不是通过“政治轨道”爬上来的人,他纯粹是靠自己的成绩和能力来创造事业。自1965年以来,他就一直在联邦侦探局工作。他的职业经历呈直线上升发展,但同时也充满了冒险性。
汉斯一路德维希·赫尔特早年就读于波恩大学法学专业,还学了几个学期的日本语言文学——因为小时候他曾经在日本生活到10岁。毕业以后,这位年轻的法学家在位于科隆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高级法院实习了一段时期,然后他就进了联邦侦探局,以求得更高的职业发展。刚开始的时候,他在位于波恩的联邦侦探局“保卫处”负责国家安全保护工作。
在这个岗位上,他主要是与轰动一时的间谍事件打交道,比如说“吉尧姆事件”,由于这起间谍事件,当时的联邦总理维利·勃兰特丢掉了总理职位。还有一些很有影响的大政治家们,他们的女秘书出于爱情而当了问谍,也曾引发过很多轰动的间谍案件。当时,这些都属于汉斯一路德维希·赫尔特的工作范围。
间谍们出于不同的行为动机,而且各自都有着非常不同的个性,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认为,这大大影响了他对这些人进行准确的心理分析。
根据他的经验,真正“典型的间谍”实际上并不存在。有的人属于思想信仰型间谍,他们出于不同的思想动机而出卖国家机密。并且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造福于人类。还有一些人当间谍是为了钱或者就像那些女秘书们一样,是出于对一个人的爱情。在这当中,某种程度上的出风头主义常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说,前联邦总理顾问吉尧姆是另一种形式的间谍,他们主要是在自己对权力和影响的强烈欲望的驱使下而当上了间谍。
因此,在对这样的犯罪人群进行审讯时,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移情能力。有时候,审讯人员的个性风格对审讯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位年长的、像父亲一样的人有时候比一位讲求实际的、冷漠的、有才智的人更能够诱使犯人吐出真相——或者正好相反。这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来决定。
对于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来说,对间谍人物进行跟踪是一项很惬意的工作,因为他可以借此防止国家的机密受损。他不否认,他对这些间谍感到很好奇。“大家都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地利用别人对他们的信任,甚至利用自己手中的职位和权力。”在他们的间谍身份的背后,个人命运又是如何呢——这也是吸引他的好奇心的一点。
70年代中期,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担任“防止国家危害”部门的小组领导。一年以后,他又调任去担当教学工作,在位于明斯特的警官学院,他当了4年的专业主任,负责讲授犯罪学和犯罪侦查学。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说:“在培训警官时,可以引起很多积极的轰动效应,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你的每一个见解马上就会被学员们公开散布。在这里,当老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职业,曾经有很多人在这个位置上摔过跟头。”
不过,他并没有出现什么闪失,甚至还很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980年,他又回到了反间谍工作的岗位上来,先是担任小组领导,两年以后,他被调到梅肯海姆担任联邦侦探局保卫处的处长。在这个部门,他主要负责波恩政治家们的人身安全,包括议会代表直至联邦总统的人身安全。
处在这样一个职位上,本来是可以有机会聊一聊政界要人们的一些轶事或者随意说出一点小秘密来——但是,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却一直都很礼貌、得体地保持沉默。他认为:保守机密是涉及到个人名誉的事情:况且。人身保护本来就是要保护政治家们不受冒失言行的侵犯。这位联邦侦探局的现任局长说:“要是连我们也把机密随意都说出去,那事情就严重了。”
不过,他透露说,有一些政治家给他本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们有的和蔼可亲,有的以其独特的风度在公众面前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每一位政治家其实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那么,具体说来,这些政治家实际上又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没有继续往下说。
“我无权把某个人物拿出来妄加评论。”看来,波恩的政界要人们完全可以相信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保守机密的能力。
1985年,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又得到一次晋升的机会,他成了联邦侦探局梅肯海姆分局的第一把手、主要部门负责人,直到1987年他被任命为联邦侦探局的副局长,随后在1990年4月他推开联邦侦探局的最高职位:联邦侦探局的局长。总结自己25年以来的工作经历,他说:“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一个职位,得经过很长时间的辛苦和努力。”在这25年的时间里,他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各种各样的任务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因此他自称是一位实践家。
对于自己被任命为联邦侦探局的局长,在某种程度上,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还是感到有些吃惊,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一位“保持中立的人”,只是在专业上比较内行。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位置,本来应该是政治经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像他这样以专业能力取胜的人确实并不多见。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狡黠地笑着说:“我是一位细心的内务部长。”他是一个充满了自信的男人,并且懂得如何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好应该做的一切。
当然,如果他当初没有被选中为联邦侦探局的局长,他肯定还是会有一点失望。“但是,”他若有所思地补充道,“虽然这个工作很有意思,却仍然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以前当副局长的时候,他不必过多顾及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但是如今作为一局之长,他就必须为整个联邦侦探局负责任。首先,凡是没有办好的事情,局长都得把它承担下来;而成功的事情则会算到主管部门的头上,根本没有局长什么事儿。看来,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却不这么认为,显然,他把自己的责任都看作是一种挑战。
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一辈子都直接与犯罪分子打交道——包括间谍、恐怖分子、贩毒分子等等,竟然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保持如此乐观、积极的态度。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以其自信、坚定的信念告诉大家:他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件很好的工作,就算是出现暂时的失败或挫折也绝不会影响他的这一原则性看法。那么,在他多年与邪恶、与罪恶行为作斗争的职业生涯中,他又如何树立了美好的生活信念呢?
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家庭。在自己的家里,他总能够找到与自己的工作内容有关的健康的补充。“一个人的成功肯定会有另一个人作出牺牲。”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认为。一个公众人物形象的家庭应该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他的夫人确实是做得很出色。这么说也许有一点夸张——虽然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已经是一个事业辉煌的政府官员,但是作为他的夫人,扎赫尔特太太一点都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样默默地站在丈夫的身后,温柔体贴地满含微笑。恰恰相反,她是一位非常热情的女人,而且她也敢于据理力争——作为一个独立的财政咨询顾问,她在职业上几乎和她的丈夫一样成功。
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认为他们两个人的婚姻基础就在于:他的夫人是一位非常坚强的女人,一直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他,而且能够做到事业和家庭兼顾。一次严厉的命运打击——被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14岁时不幸夭折——并没有摧垮这对患难夫妻,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定地相依为命。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面对这次痛苦的经历。虽然命运的创伤一时还无法医治,但是他们两个人却坚强地挺了过来。若干年过去了,他们早逝的女儿依然生活在他们的心中,并将一直属于这个家庭。
“如果我的夫人以她的热情与创作力仅仅造就了自己的职业辉煌,那么最终只会使我向极化发展,”他认为,“这对我们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好处。”他多少有点自豪地说:“有这么一位夫人,我感到非常知足,她给我装点了不少的门面。我周围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独立的女性,事业上也非常成功。”
另外,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不是那种乐于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的人。他属于稳重矜持那一类型,更喜欢比较低调的生活。虽然他的夫人也已经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他从来不觉得这会影响到他的男人形象。
他很肯定地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有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靠自己独立做出什么事情来。”在他成功的历程中,除了他有一些好的、能干的同事以外,主要还得归功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配偶得力、积极的支持。他很坦白地承认说,当初他娶了他的太太,就是看中了她很能干。
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他觉得自己与儿子们的关系很随和、很融洽,他们之间并不避讳展开激烈的讨论。小儿子在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商业教育,后又毕业于欧洲商业学校。大儿子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代表,工作颇为出色。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认为他的大儿子天生是一块很活跃的商人料子,“他很随他的妈妈。”
不过,事业上的成功并不是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生活中的全部。他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给自己的家庭。偶尔,他也会和他的夫人一起来参加我的假期研讨班,以获得新的鼓励和动力。他说:“在研讨班的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每一个人自我发挥的过程都没有时间限制。”他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成功。“有很多人其实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他们常常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已经做出了有意义的、成功的事情,他认为那就是最大的动力之源。对于生活当中的很多成功经验,他同样可以应用到职业生涯中,并加以转换发挥。
“我们应该尽量在生活中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和谐。”
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最后总结说。过了一会儿,他又若有所思地补充道:“特别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可以非常伟大,也可以非常渺小。”
他的言论丝毫都没有宿命论的色彩,相反还很实在很谦虚。这是汉斯一路德维希·扎赫尔特作为联邦侦探局局长的特点。有一点,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联邦共和国这么一个有影响力的职位,是由一个如此有个性的男人来担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