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18世纪末以来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
贝多芬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祖父曾任当地宫廷乐长,父亲是男高音歌手。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限制了他同外界的交往,他不得不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他在创作上进入成熟期。1825完成的《第九交响曲》,为他带来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
贝多芬一生坎坷,终身未婚,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使他数度陷入绝望。
当贝多芬对命运竖起他那头愤怒的头发时,婚姻之门也对他关闭了。先后多次被拒绝的贝多芬爱情经历十分坎坷,他的“情人”不少,但都没能同他走向幸福。终于,贝多芬拒绝了婚姻,因为“女人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影响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创作”。
(1)
成长经历造就一个人的性格,贝多芬性格的激烈狂怒跟他的成长磨难密切相关。
12岁时,贝多芬就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17岁时,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父亲酗酒,不能主持门户,父亲的养老金交到了贝多芬手里,就这样贝多芬做了一家之主,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债。这些辛酸的事实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创痕,深重的责任感使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去承受命运的磨难。在悲伤与压抑之下,贝多芬形成了偏激狂怒的性格,这些性格无疑影响了他的恋爱与婚姻。
(2)
但也有一些温馨的经历延续着他对爱情的美好憧憬。1787年4月,贝多芬赴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在那里拜见了他所敬仰的莫扎特。贝多芬的即兴演奏赢得了莫扎特的赞赏。但不久贝多芬因母病赶回波恩,他的慈母不幸于1787年7月病逝。同年的冬季,贝多芬通过挚友韦格勒的推荐,进入波恩有名望的布罗伊宁夫人家任音乐教师。在这里,他找到了亲切的依傍。
可爱的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比他小两岁,他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路。布罗伊宁是贝多芬的童年伴侣,他们之间曾有过相当温柔的感情,但那时的贝多芬被养家糊口的重任与追求音乐的热情所驱使,并没有沉溺于这段情感。后来布罗伊宁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直到最后,他们之间仍然保持着恬静的友谊。当三个人进入老年的时候,真挚的情爱显得格外动人。
正因为对爱情抱有美好憧憬和极其严肃的道德感,青年时期贝多芬的洁身自好令他的朋友们叹为观止。罗曼·罗兰说,贝多芬的心灵里多少有些清教徒气息;粗野的谈吐与思想,他是厌恶的;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假借的观念,这些观念驱逐了那些肉欲。
(3)
在波恩的一段时期,贝多芬常常在晚上听到从某个不远的地方传来的双簧管似的歌声。不知道是一位姑娘,还是一位妇女在歌唱,反正在贝多芬的脑海里呈现了一个纯洁美好的形象。对这位女性美的想象并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慌乱,似乎近些天来,他常被那些情绪所困扰,但他没有为那甜蜜的诱惑而冲动。他不想回避,他被那声音所牵制,他等待着,渴望着得到她。他还从未接触过女人,因此女人也就令他感到越发神秘。通常越吸引他的女性,他越怕见到她们。他原本是个充满自信和力量的男人,但现在在有女人的场合,他会变得软弱、慌乱和自卑,脸上像蒙上了一层红晕,雀斑变得更白、更明显。
当然,这一切没有逃脱朋友们的眼睛,一次,他们决定拿他开心,帮他一把。一个夏季的晚上,在莱茵河畔的音乐会巡回演出之后,乐团逗留在一个寂静的风景如画的小城市,城市里到处充满浓郁、醉人的槐树花香。团员们经过一天的旅行已精疲力竭。晚饭后,大部分人马上就回到各自的房间,只有少数几个人还留在大厅里,懒洋洋地继续喝酒。一个胖乎乎的、臀部圆滚滚的少女为他们上酒,这少女留着一头浓密的红头发,长着一对大而好取笑人的眼睛。
当贝多芬离开大厅,到莱茵河边上去散步的时候,同桌喝酒的伙伴把酒馆的女招待叫过来悄悄嘀咕了半天。起初女招待只是笑,一边笑一边用赤脚的大拇指在地板上搓来搓去,最后她终于哈哈大笑,点头同意了。
贝多芬回来得很晚,酒馆里的人都睡了。女招待给他开了门后,也悄悄地钻进了一片漆黑的走廊里。贝多芬只是恍惚看到她的眼睛一闪一闪的,也许是因为她手里托着的那支蜡烛的反光作用,她把蜡烛举在高高鼓起的胸前。
贝多芬没来得及脱衣服就躺在了床上。刚刚躺下,女招待就来到他的床前。他没有看见她,因为屋内一片黑暗,但他感觉到女招待就在这里。屋里散发着一股股浓烈的薄荷花香味,似乎又像是麝香香水的味道,使人头脑发昏,意志松懈,热血沸腾。是的,这是女人身体散发出的香气。他被一种欲望所燃烧,一种难以抑制的东西在吸引着他,如同千万只无形的魔爪拽着他从高处往下跳,使他难以自制。
世界上所有生物中最普遍,然而也是最神秘的东西——女人——就在他身边,几步之隔她就会变得不再神秘,不再使人痛苦,而让人感到甜蜜。然而,双簧管乐奏出的那银铃般的歌声中产生的脆弱的形象,也将随之消失。贝多芬使劲推开了女招待,箭一般冲出房间。他的行为让那些朋友们大为惊讶,开始重新审视起了贝多芬。
四分之一世纪过去后,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没有心灵相通的情欲永远是一种兽欲行为。而后你不会有丝毫神圣崇高的感觉,相反你会感到更多的是懊悔。
(4)
时光一闪而过,贝多芬已经29岁了,然而,还没有一个女人能在街头或在风雪飞扬的时候给他浪漫的亲吻。
28岁那年,他的耳朵聋了,这令他苦恼不已,更给他渴望的婚姻生活蒙上了阴影。从童年时代就渴望的那一点点幸福,也许那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莫大的幸福——家庭幸福,贝多芬偏偏没有。他家的窗户里没有灯光,屋里一片黑暗,冷清,空旷。人们哪里知道,强者的生活要比弱者艰难得多,强者要把自己的弱点隐藏起来,而弱者却满不在乎地把它公诸于众;强者要自己承受一切,弱者却把困难分给别人。
更为重要的是,这时的贝多芬还没有像样的交响乐作品,而在这个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40部左右的交响曲了。虽然《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但他的音乐抱负还未实现,偏偏耳聋像死神一样造访他了。
人们或许认为,贝多芬的心早已冷却,他就像一座活着的纪念碑,根本不懂得什么感情和激情。其实有谁知道,五年前,他曾有过一段恋爱故事。
那时他遇见了早在波恩就认识的歌唱家玛格丽达琳·维尔曼,但这场恋爱过程以病魔的袭击而结束。耳聋对一个音乐家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耳聋的威胁令贝多芬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易怒,他有时甚至听不到玛格丽达琳的歌唱,这种尴尬令他的自尊心大受伤害,几乎令他无法忍受,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最后他逃到了维也纳的乡村隐居了。
(5)
贝多芬的密友费迪南德·里斯回忆说:“贝多芬非常喜欢女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人,当我们从迷人的少女身旁走过时,他总是把头转向那位少女,从眼镜里仔细看过去。如果这一动作被我发觉了,他会微笑或哈哈大笑起来,贝多芬常常会很快爱上一个女人,但一般时间不长,最长的一次爱持续了七个月。”
格尔哈德对里斯的话作了补充:“我母亲常说,她不明白女人怎么能爱上贝多芬这样的人?父亲回答说:‘尽管如此,贝多芬每每都能获得成功。’”
(6)
1801年,贝多芬热恋的对象是朱丽埃塔·奎恰迪妮,他的那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就是赠给她的。他给韦格勒写信说:“现在我生活比较甜美,和人家来往也多了一些……这变化是一个亲爱的姑娘的魅力促成的……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运的日子。”
可是,贝多芬为了这次爱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第一,这段爱情使他格外感到自己的残疾,境况的艰难,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其次,奎恰迪妮的风骚、稚气与自私,使道德严谨的贝多芬十分苦恼。1803年,奎恰迪妮嫁给了加仑贝格伯爵,这段感情也宣告结束。
经过这场恋爱,贝多芬真正成熟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他逐渐战胜了耳聋带给他的精神打击,对艺术和生活的爱战胜了他内心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的力量和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7)1806年,贝多芬和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订了婚,而且感情维系了四年左右,这段时光温馨而恬静,是贝多芬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
由于这段爱情,贝多芬的狂放性格有了些许的妥协精神。这一年,他所写的《第四交响曲》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比较平静的作品。他把一首具有沉思性质的A小调短钢琴作品献给特雷泽,作品上写着“献给特雷泽”。19世纪后期,人们重新发现了这部手稿,题献的文字被错误地读成了“献给艾丽丝”。后来“献给艾丽丝”就成了这部作品的名字。
在此期间,贝多芬的举止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心情愉快,处世彬彬有礼,对他感到厌恶的人也愿意忍耐,穿着也比以前讲究;对于他的残疾,他也巧妙地瞒着大家,甚至令人不觉得他耳聋;布伦瑞克一家人都说他身体很好。贝多芬要博人欢心,而且他知道他已做到了这一点。对此,罗曼·罗兰说:猛狮在恋爱中,他的利爪藏起来了。
除了《第四交响曲》,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都是这时期的产物。
也许是贝多芬暴烈、偏执、愤世嫉俗的性情,无形中使他的爱人受难,同时那些门第观念又使他自己感到绝望——婚约毁了。然而两人中间似乎没有一个人忘却这段爱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特雷泽还爱着贝多芬,而贝多芬一直保持着对她的美好情感。同时,贝多芬又带着无法排遣的忧伤,他自叹地写道:可怜的贝多芬,此世没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才能找到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