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耳忠言会让少数智者“醍醐灌顶”,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还是顺耳的忠言更让人接受。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谓千古训条。的确,治病需不怕吃苦药,这样才会发挥疗效,达到治病的目的;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许多的良药已经不再苦口了,比如,把驱除蛔虫的药做成宝塔糖,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了;将苦涩的药粉外加上糖衣或制成胶囊,不是既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又能达到治病的效果……可见“良药”完全可以“不苦”,而且还能变得甜甜的,像巧克力一样让人喜欢,那么现实生活中,“忠言”是不是也该更进一步,做到“顺耳”而“利于行”呢?
马来西亚柔佛市的公路旁,有这样的警告牌:“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可以饱览本市美丽的景色;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欢迎光顾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超过了100公里,祝君安息吧!”
这样的“警告”让人读后备感亲切,想必在那里开车的司机看到这则警告后,都会自觉减速的,既温馨又不失严肃,它收到的效果自然也比我们那些枯燥乏味、陈年老套的“超速罚款”、“时速不超过每小时30公里”、“禁止超速”要好得多。
可见,“逆耳”的忠言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而“顺耳”的忠言可能会事半功倍。
所谓忠言顺耳,就是提出建议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真正的忠言都是出于诚意,但为什么是诚意就非得作简单的否定和生硬的批评不可呢?若是顺耳一些不更好吗?如果批评的内容非常严肃、口气却是温和的,提建议的态度非常直率、形式则是委婉的,使对方感到如沐春风,那么这样的忠言既顺耳也更有效果。有鉴于此,你应该学会把忠言说得“顺耳”,但这顺耳也有它的前提条件:
1.让忠言顺耳,首先批评者要做好样子。并不是说自己有缺点就不能批评别人,但是如果批评者热衷于“五十步笑一百步”,恐怕这样的忠言就没有说服力。人们常说的“打铁先要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出样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不要进行比较。用人与人比的方式提忠言,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他的短,这样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很可能顿生反抗之意,你的忠言也就成了“废话”。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教育孩子,本想让孩子向着某个榜样学习,结果话一出口就变成了“你看你们班的小林,学习踏实,成绩也好,你怎么就不能争点气。”像这样的“忠言”,相信谁都不爱听的,即使说出来等于没说,不如不说。
3.选择适当时机。说忠言的时机很重要,有时它甚至能左右你的说话效果。一般来说,人在心情平静,没有紧急的事情等着处理时最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这时正是你说出忠言的好时机。相反,当他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好时、正处在发怒时,都不宜提出你对此的建议或忠告。这时他不仅无心听你说话,甚至还可能怀疑你在指责他,对他不满,心里会顿生反感。最好等他情绪稳定时再开口。
4.选择合适的场合。一般来说,说“忠言”时,最好避开第三者,以一对一方式进行,以免让他产生当众出丑或尴尬的感觉。你应该意识到,不管你是出于好心,也不管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都不宜当着大家指出这个错误,否则他一定会认为你是有意出他的丑。
满足了以上条件,你还得从忠言的艺术性上下工夫,不仅要说得温柔,更要说得巧妙。
《三国志》中有一个有趣的事:
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贾诩说起自己打算废丕立植之意,并问贾诩:“你说说你的看法。”
贾诩并不想参与曹操的家事,可曹操却非要让他说出个意见。贾诩心中是不赞成改立世子的,但直截了当地否定曹操的心愿当然不行。曹操见他半天不说话,便问道:“和你说了半天,可你却不回答我的问题,这是为什么?”
贾诩慢悠悠地回答说:“臣在想一件事,因还没有想通所以没能及时回答您的问题。”曹操听着奇怪:“什么事情如此为难,说来听听!”
贾诩沉思半晌,回答道:“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呀!”
袁绍和刘表都是东汉末年称霸一方的豪强,袁绍因为非常喜欢小儿子袁尚,便让他代替了长子袁谭做了世子。袁绍死后,袁尚、袁谭两兄弟各树一帜,互相争斗,自相残杀,最后都被曹操灭掉了。刘表也是因听信妻子的话,便废掉了长子刘琦,改立小儿子刘琮做继承人,最后也被曹操灭掉。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含意,赞赏地点了点头,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贾诩特意点出这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又被曹操攻灭的人来,意在表明废长立幼终不可取,既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又不明确地说出来,让曹操自己去领悟,认识到自己错误,无疑是最高明的顺耳忠言,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只引水不开渠”,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又绝不会让自己陷入是非之地,更不会让对方有丝毫的反感。
当然,忠言顺耳的漂亮话不止这一种,生活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如:改变语言表达的方式,运用比喻、夸张或幽默的说法等等。
经验之谈
在生活中,我们欢迎忠言,更应该给人以忠言。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个时代的原则:“良药爽口更利病,忠言顺耳尤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