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者,把挫折当做经验,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积蓄能量,等待时机再成正果。
“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的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刘备就是一个能忍耐的高手。这在《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的故事中有深刻的体现。
刘备因实力微弱不得不投靠曹操,大英雄难掩落寞,一旦寄人篱下,纵有千般雄心壮志,也只得唯唯诺诺。曹操是一个多疑之人,他容不得一个与自己同样野心勃勃的人。刘备为防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能理解的。”“既然大势于我不利,我只有选择忍耐,才能找到最好的时机。”这是刘备的心思,但是他没有跟自己的两个结拜义弟说起。
结义兄弟们不解其意,曹操却心知肚明。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把自己闻言失态轻轻掩饰而过,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胸有大志了。
几天以后曹操又请刘备喝酒,席间忽然有人来报,淮南的袁术要和河北的袁绍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刘备放下酒杯,当即表示愿带兵前往沙场,从此才远离了曹操的监控,并最终建立了霸业。
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完全是一副弱者的表现,使人难以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使人对它加以轻视。但愚、拙、屈、讷有时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使自己轻松获益。
《孟子·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动心忍性”,将所有的屈辱都包含殆尽,为所有的忍耐立下了名目。人生于天地之间,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磨炼。这种磨炼首先是意志品质的修炼,优秀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靠的是后天的培养造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不仅要靠社会、家庭的教育,更主要的是靠自我教育、自我磨炼,忍耐人性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是修身的工作。
塔克文是罗马的最后一代国王,他残暴地杀害了布鲁图斯的父亲和哥哥。布鲁图斯装成傻子才得以幸免。
布鲁图斯装傻子装得极为逼真,以至于塔克文认为他可以作为笑料被留在宫中任意行走。国王经常把他当做开心的玩物。
罗马有个美女圣瑟雷提亚,她已经嫁了人,却被国王抢进了宫,但她拒不从命,为了贞洁和自由而自杀了。
这时,布鲁图斯去找这个美女的丈夫和父亲,要他们发誓为她报仇。他得道多助,撕下了傻子的伪装,用慷慨激昂的演说动员起人民,又赢得了军队的支持,终于推翻并放逐了国王,结束了罗马的专制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鲁图斯和他的战友考拉提督斯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大智若愚”从字面上理解,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智慧(尤其指的是智术)如果过于外露,称不上高级的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会被人算计。
古之成大事者,皆有“忍耐”之能。
战国时期,齐国攻打宋国,燕王派张魁作为使臣率领燕国士兵去帮助齐国,齐王却杀死了张魁。燕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气愤,就召来有关官员说:“我要立即派军队去攻打齐国,给张魁报仇。”大臣凡繇听说后谒见燕王,劝谏说:“从前认为您是贤德的君主,所以我愿意当您的臣子。现在看来您不是贤德的君主,所以我希望辞官不再当您的臣子!”燕昭王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凡繇回答说:“松下之乱,我们的先君不得安宁被俘,您对此感到痛苦,但却侍奉齐国,是因为力量不足。如今张魁被杀死,您却要攻打齐国,这是把张魁看得比先君还重。”凡繇请燕王停止出兵,燕王说:“应该怎么办?”凡繇回答说:“请您穿上丧服离开宫室住到郊外,派遣使臣到齐国,以客人的身份去谢罪。说:‘这都是我的罪过。大王您是贤德的君主。哪能全部杀死诸侯们的使臣呢?只有燕王的使臣独独被杀死。这是我国选择人不慎重啊。希望能够让我改换使臣以表示请罪。’”
这对于一代君王来说是极大的耻辱,但是燕王还是接受了凡繇的意见,又派了一个使臣到齐国去。使臣到了齐国,齐王正在举行盛大宴会,参加宴会的近臣、官员、侍从很多,齐人让燕王派来的使臣进来禀告,使臣低眉顺眼地表示臣服,他说:“燕王非常恐惧,因而派我来请罪。”使臣说完了,齐王又让他重复一遍,以此来向近臣、官员、侍从炫耀。于是齐王就派出地位低微的使臣去告诉燕王,让燕王返回宫室居住,表示宽恕燕王。忍耐的功力奏效了,正是由于燕王能够委曲求全,才为攻打齐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燕王求贤若渴,通过重用郭隗的方式,吸引天下的贤才来投奔到燕国。这些贤士来到燕国以后,为燕昭王讨论国事,实行改革。由于燕国人才济济,时间不长,燕国就变得兵强马壮,国家繁荣昌盛。燕王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出兵攻打齐国,终于一举打败了齐国。
试想,如果当初燕王逞一时之气,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攻打齐国,可能早就成为齐国刀俎下的鱼肉了。因咽不下一口气而亡国丧生,岂不抱恨终身!
韬光养晦,大智若愚,从智谋的原则来看,它仍然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格外出其不意,引人重视。“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
经验之谈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天地之间,纷繁复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或事物发生各种关系。由于任何事情都有制约,人在社会中就不能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但是愚者、笨人、傻子的生活却可以随心所欲,很少受到别人的攻击。因此,如果你想躲避攻击,那不如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