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出现大概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而且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更加稳定,并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某些族的共同体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同时在古代保下来的遗存中,以陶器为最多,因之在考古学中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土,一般都是就地取材。黄河流域的制陶原料,主要采用适宜的天然粘土。陶土的成分对陶器的烧结和颜色具有一定的影响。
陶器的制作有手制和轮制两种方法。
古代制作陶坯最初可能是放在木板或竹席上,以便于移动旋转,有的还垫以树叶,因而器底遗留有叶脉的印痕。后来逐渐采用转动的轮盘(幔轮),既便于制陶时的盘和加印文饰,又可利用旋转以修整器口,使之规整。这种方法大约开始于仰韶文化的中期。为后来轮制陶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轮制法是一种进步的制陶工艺,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轮制陶器是将泥料放在陶轮上,借其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它的特点是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并且在器表里有平行密集的轮纹,器底部分往往遗有线割的偏心纹。黄河流域的轮制陶器大约开始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而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尤以蛋壳陶的制作工艺水平最高;往西则逐减少,有的地区如黄河上游齐家文化甚至不见使用轮制法,而在良渚文化则普遍使用。
陶器成形之后,古人又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坯表面压磨,烧好以后表面便发生光亮。再就是施加陶衣,用陶土调成泥浆,施于陶器的表面,烧好之后器表就附着一层陶衣,一般有红、棕、白等颜色。颜色的不同,取决于陶衣的成分,如红衣可能含有较多的氧化铁,而白衣则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
相当多的陶器还有附加纹,它具有增加美观和加固陶坯的作用。不同的类的纹饰,往往形成某一种文化的特征。
仰韶文化的陶器种类较多,有杯、钵、碗、瓶、罐等,造型美观实用,其彩陶艺术有卓越成就。彩陶纹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流满生活气息。一般多装饰在器物的口沿和上腹部,下腹和底部多不施彩,但也有全身布满了花纹的器物。还有用人面纹做装饰的。半坡类型的彩陶纹饰以各式各样的鱼纹最富特征。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主要由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的连续带状花纹。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根据时间先后和器形纹饰的发展变化,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以后三者最为精致。
马家窑类型彩陶,根据时间先后或黑白彩作画。器形以壶、罐最为常见。花纹以水波纹用得最多,常变幻不同的形象,活泼新颖,律动感很强,在这其他文化的彩陶中是罕见的。此外,还有网纹,圆点纹,曲线纹,宽带纹,同心圆波纹,叶纹,飞鸟,变形蛙纹等多种纹饰。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形以双耳罐和双耳壶最多,其次为盆、钵、杯、瓶等。这些陶器胎体的基本色调是砖红色,土红色或桔红色,这是由于烧窑时的氧化焰烧得充分或不充分所致,也与窑中的温度有关。在胎体的表面多用红黑两色绘画,有时也用黑色。构图严谨复杂,主要花纹有圆圈纹、菱形文、葫芦形纹、连弧线、垂帐纹、带文、折线三角纹、水波纹、锯齿纹、叶状纹、人形纹等多种。花纹多集中在器物的上部,在各种花纹之间多加饰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突出特点。
马石类型的彩陶有壶、罐、盆、钵、碗、豆等,以双耳壶、双耳罐最为流行,并出现了肩安双耳的大口罐。小口的双耳罐腹部收缩,器形变得比较瘦长。还有比较特殊的人头形器彩陶壶和女性裸体人像壶。用黑红两色彩绘,有的器物先上一层红色或白色陶衣,然后用黑彩或红彩绘画。主要纹饰仍是几何形图案,流行的花纹有折线纹、圆圈纹、回纹、三角纹、螺旋纹、米字纹等。马厂晚期的彩陶,制作粗放,花纹简单,绘画草率,已趋于衰落。继之而起的齐家文化,彩陶数量比较少,有独特风格的是双大耳罐和双耳罐,多用黑彩或红彩在红地和橙黄地上绘三角纹,弦纹、网纹等。图案简单明快,也很规整。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有两种:一种是先在坯体上绘画,然后入窑焙烧;一种是在已烧制好的陶器上绘画。后者称为彩陶,由于彩料未经火烧,附着不牢,容易脱落。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多先施一层红色陶衣或白色陶衣,再用黑、红、白三种彩色作画,花纹主要为几何形图案。器形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彩水壶、三足鼎、单耳杯等。纹饰有三角纹、八角星纹、连弧纹、卷云纹等。
汉初的陶塑艺术,明显地继承了秦代陶塑艺术风格。形体比较高大,注意细节的刻画,形象生动逼真,威严庄重,具有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在题材上,就地下出土的陶俑所见,多为军阵场面,如咸阳杨家湾大墓,徐州兵马俑等。这一方面是因为死者是武将,另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西汉时期抗击匈奴,开通西域的时代特点。西汉后期,反映追求生活享乐的各种陶塑,以及表示地主阶级所拥有财富的妈婢和家畜的陶塑,在墓中普遍发现。到东汉时期,陶塑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数量更多的人俑和家畜俑外,还有铅釉陶制作的各式样的楼阁、仓、灶、碉楼等模型。
三国两晋时期的陶塑艺术不甚发达,一般制作简陋,形态呆板,数量也少,没有什么特色,唯有一些堆塑堆贴的人物楼阁陶罐是这一时期的精品。两晋有北方陶塑,水平也不高。男女俑,大都缺乏表情,制作方法比较原始。
北朝时期,陶塑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无论人物或动物的制作,都已突破了前代古拙生硬的作风,而注意神态的刻画,在继承汉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人物俑比例匀称自然,或威武昂藏;或温文恭谨;或秀骨清像。还出现了造型十分生动的骆驼俑,马俑和镇墓兽俑。
唐代陶器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它在我国美术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它不唯在造型、装饰、釉色、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在艺术上创造了唐代斑斓绚丽,健美雄浑的独特风格。其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像一束怒放的繁花,与同时代的诗歌、散文、乐舞、绘画、书法、雕塑、建等艺术形式相互辉映,和谐地构成了一座宏丽的百花园。
唐三彩就其工艺水平和风格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高宗至武则天时为第一阶段。其三彩器物数量少,品种也比较单调,色彩也不够丰富。主要是形体高大的骆驼、马、牵驼、牵马的胡俑。武士、天王俑脚踏牛或者鬼魔。镇墓兽一人面,一狮面。这是武则天崇佛教的体现。女俑形体修长清秀,面庞也不那麽丰腴。第二阶段,从中宗至玄宗。这是唐王朝的极盛时期,也是唐三彩兴盛阶段。这时,由于唐三彩在贵族墓中普遍使用,因而出土数量很多,从各种不同身份的艺精。人物形像塑造得高大丰满,衣纹飘带天趣自然。武士俑与镇墓兽形态更加狰狞可怖。第三阶段,由于安史之乱,唐三彩的数量、品种都显著减少。风格也大为简约。人物形象由高大丰腴又变为修长清瘦,已是唐三彩的尾声阶段了。
宋代磁州窑系诸窑继唐之后烧制三彩釉陶,称为“宋三彩”。宋三彩的工艺颇为成功,但无论器型种类或数量都远不及唐代。釉色以黄、绿、褐为主,还有白釉和酱釉。器型有盘、孟、洗、枕、炉、合、瓶等。
宋代以后,江苏宜兴地区出现了一种紫砂陶器,至明清时代,紫砂器的制作有了很大发展。紫砂泥是一种质地非常细腻,可塑性很强的天然粘土。紫砂陶不以釉色取胜,而是以泥料本身的丰富色调,独特的造型艺术,精湛的制作技巧,高超的装饰工艺名重天下。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具,用紫砂泡茶,在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茶的色、香、味不变。所以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紫砂陶器的各种造型均极为美观,如各种仿古铜器形壶和莲房、鹅蛋等形状的壶,均造得十分精巧玲珑。到了清代,紫砂器的制作更臻精妙。俑现了供春、时大彬、徐友泉等制作紫砂器的高手。紫砂器在明朝末年流入欧洲和日本,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往往不惜千金购置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