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甘肃省武威县出土了一件稀世之宝——铜奔马。
铜奔马身高34.5厘米,体长45厘米,昂首扬尾,对天长嘶,三足腾空,右后足轻轻地踩住展翅飞翔、回首惊望的鸟背。汉代无名作者以其精湛的技艺,把奔马风驰电掣、气吞山河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铜奔马虽集全身之力于一足,但由于其他三足的腾空之势,使奔马造型完全符合力的平衡原理,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我国学术界对铜奔马右后足下所踩的那只鸟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飞燕,有人认为是乌鸦,有人认为是龙雀,也有人认为是飞鹰、飞隼的;因此,铜奔马又有“马踏飞燕”、“马踏乌鸦”、“马超龙雀”、“踏飞鹰奔马”、“马踏飞隼”的称谓。
铜奔马的出土,引起世界轰动,它先后应邀赴日本以及欧美数国展出。众多参观者叹为观止。有人说它是一件“绝世珍宝”,也有人说它达到了“艺术作品的最高峰”,惊呼:
“天才的中国!”1983年,国家旅游局把铜奔马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专家们认为该铜奔马的墓主为汉灵帝之后东汉末年人。
但汉灵帝之后,找不到一位与墓主身份相符的张姓将军。铜马的“墓主人”、“设计者”成为历史之谜。专家们确定铜奔马大致年代是以从散失于农民手里收回的28000多权古币中仅有的7枚“四出五铢”为根据的。然而,60年代,武威大部分农户家都有古钱币,农民把从铜奔马墓穴中抢去的古钱币已经和家中的混在了一起,因此,作为唯一断代根据的7枚“四出五铢”很难说是从墓穴中出土的,其断代根据权威性不足。文物考古界两位青年人经深入研究,揭开了铜奔马的“设计师”和“墓主人”的真面目。
据出土的铜奔马铭文记载,墓主人姓张,曾任太守。东汉时,太守为二千石官爵,据《后汉书》记载,“中二千石,赐铺地钱二万。”而墓穴中的铺地钱为28000多枚,加之流失的,就在3万枚以上,显然墓主人的官爵大于太守,为王、侯之爵。查《凉州府志备考》,东汉时期唯一在凉州的“侯”兼太守的就是张江,为“南阳析侯”即南阳析县(今西峡县)人。
铜奔马铭文有3条首字为“冀”,表明张江为冀州人,而古代冀州就包括河南南阳析县。另据铜奔马铭文及通史记载,可知张江为“左骑千人”兼张掖长(今武威市张义堡)。凉州自古为军事要塞,羌人攻打凉州,须经张掖峡口。张江戍守边疆时,被汉明帝封为“破羌将军”,与墓穴中银印“破羌将军”相吻合。
东汉时,张掖盛产黄金、铜矿。凉州冶炼技术当时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光武帝刘秀称铜马帝,张江为讨好皇帝,便想铸造铜马献给皇帝。东汉明帝时,崇尚《易经》相当普遍。张江对《易经》十分有研究。他仿造太极图,以“河西马”独特的对侧步为姿势,为“乾”。以凉州“鷫鶿鸟”为原形,以秦时“飞廉”(风神)为姿势,为“坤”,将太极图的“白鱼”演变为“练白的鷫鶿鸟”,“黑鱼”演变为“青色的铜奔马”,确定了重心,喻“乾坤轮回”后浪推前浪,小弱胜强之意。以此启示汉明帝:我们汉朝所推翻暴秦何愁打不垮匈、羌二敌。当铸造的铜马送往京城洛阳时,感动了汉明帝,“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于平乐观也”(《后汉书》)。
历史称其为“凉州贡天马”。不幸的是这套“飞廉并铜马”后被董卓所毁。张江铸造铜马奉皇帝,造了两套,以备精选。故而将另外一套偷偷带到了墓中。
近几年,史学界为“铜马”定名众说不一。郭沫若称之为“马踏飞燕”,一个“踏”字,艺术境界锐减,后专家们定其为中国旅游标志时,定名为“马超龙雀”,也似乎不合意境。
据明正统《道藏》记载,汉代具有“谶纬意味”的“飞马奔雀”造型,在东晋之后犹为道家推崇,一个“奔”字,意境深刻、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