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11月14日,印度阿拉哈巴德城尼赫鲁家族的宅院内,一个男婴呱呱出世了。他,就是日后印度名扬世界的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确是出生于印度名副其实的豪门贵族。他的先祖拉杰·考尔,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梵文和波斯文学者,原籍克什米尔。18世纪初,莫卧儿王朝法鲁克·西耶尔皇帝巡视克什米尔时,无意中相识了拉杰·考尔,并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1716年的一天,皇帝下旨,召拉杰·考尔全家离开克什米尔,迁居京城德里,拉杰·考尔便从此在宫廷为官。皇帝赐给他一块采地和一幢住宅。这块采地和住宅坐落在运河岸边。“运河”一词乌尔都文叫“尼赫鲁”。拉杰·考尔为了感激皇帝的恩典,况且他又极喜欢这个地方,他就将“尼赫鲁”这个词加在了“考尔”的后面,变成了复姓“考尔·尼赫鲁”。意思是运河岸边的“考尔氏”。时间长了,再加上使用不方便,“考尔”就逐渐弃而不用,“尼赫鲁”便成了这个家族唯一的姓。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祖辈,大多是莫卧儿王朝的官吏。曾祖父拉克什米·纳拉廷·尼赫鲁是萨克尔公司驻德里皇帝宫廷的首位代表兼法律顾问。祖父干迦·德哈·尼赫鲁曾任德里城警察总监和德里市长。贾瓦拉哈尔·尼赫鲁有两位伯父。大伯父班西·德哈·尼赫鲁在英国政府驻印度司法部任职。二伯父南德·拉尔·尼赫鲁是高等法院律师领袖。贾瓦拉哈尔·尼赫鲁的父亲是一个“遗腹子”。在他出生的前3个月,贾瓦拉哈尔·尼赫鲁的祖父就去世了,他是靠贾瓦拉哈尔·尼赫鲁的二伯父培养成人的。
贾瓦拉哈尔·尼赫鲁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很有生活主见,他不甘家境的破败,选择了攻读书本当作突破口,决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他读书十分刻苦,十几岁时,人们就称他是优秀的波斯文学者。他还懂得阿拉伯文、英文等。当时,英国为了加强对印度的殖民地统治,在印度开办了很多英国式的学校,其中包括多所重点大学。这些学校实际上培养的是“血液和肤色是印度的,但风格、见解、道德和才智是英国的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不是充当政府官员,就是从事法律、医务、教育和土木工程等新型专业工作。这其中法律是最吃香的,可以名利双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父亲很快就成了阿拉哈巴德大学法律系的结业生,以后便进入高等法院任职。他一心一意地工作,希望能有所成就。他除了工作,其他的事一概不去过问,甚至假期和节日也埋头于律师业务。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牢牢地抓住成功的梯子,一步一步地向上爬。这并不由于别人的提拔或帮助,而靠自己的意志和本领”。由于他精通业务,在当时,印度很多较大的诉讼案几乎都来找他,他实现了在所报的律师业中尽快显露头角的美梦。接之而来的,便是他一手创造了家庭富裕。1861年他出生时,面临的是家庭产业一天比一天减少而终于完全丧失的局面。那是1857年印度全国性的大暴乱,使尼赫鲁这个兴旺的家族不得不跟着成群结队的逃难人群离开旧日的京城来到亚格拉。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父亲不但没能看到家中的财产,而且也没看到生身父亲。是两个哥哥挑起了家庭重担。而现在,他成了颇有名气的律师,钱赚得越来越多,生活情趣和追求也越来越欧式化,出入西装革履,骑马、狩猎、打网球样样皆能。在他将近40岁的时候,已成了超百万富翁。买下了阿拉哈巴德城最大、最豪华的王侯宅院——阿南德宫。为了显示富贵与豪壮,他把阿南德宫改名“极乐轩”。
极乐轩坐落在阿拉哈巴德城英国人的居住区。附近有婆罗多修道院,那是印度教善男信女经常顶礼膜拜的地方,因此来极乐轩参观的人每天络绎不绝。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父亲搬进极乐轩后,又大兴土木,修建了游泳池、网球场和跑马场等等。轩内还增设了欧式社交活动和印度式社交活动的两套活动室和配备两套服务人马,可以说是经常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他的《自传》中曾有记述:“……每天晚上,总有许多朋友来看望父亲。他过了一天紧张的生活后,趁这个时候轻松一下,全家都能听见他那洪亮的笑声。他的爱笑在阿拉哈巴德是有名的。有时我从帘后偷看父亲和他的朋友,想打听一下他们这些大人先生们谈些什么。如果当场被发现了,他们就把我拉出去,叫我坐在父亲的膝上,这使我很害怕。有一次我看见父亲喝红葡萄酒或其他什么红酒。我认得威士忌酒,我常常看见他们喝这种酒。可是这种新的红红的东西却使我充满了恐惧,于是我跑去告诉母亲,说父亲喝血。”这不难看出这种欧式生活的安逸、富裕和舒适。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父亲自称是“给尼赫鲁家族带来好运道的鼻祖”。这确实是实事,他名副其实地把一个一度濒于破产的尼赫鲁家族重新振作起来了。他一个人供养着在家庭中的20多口人过着上等贵族的生活。他说他要使尼赫鲁这个姓氏“获得普遍的尊敬和爱戴”,并把希望寄托给他这个唯一的宝贝儿子。他对孩子的起名耗费了一定心思,“贾瓦哈”在印度语是“宝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