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黑格尔
出生地:德国斯图加特
生卒年:1770—183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19世纪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知识渊博的学者。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1770年8月27日,斯图加特市税务局书记格奥尔格·路德维希·黑格尔喜添贵子。在这个绅士家庭,一家老少都洋溢在喜庆之中。这个给全家带来喜悦的新生儿,就是数十年后,成为德国著名思想家的格奥格尔·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这是一个生活富裕、处事严肃的家庭。这个家庭虽然不是显赫的上层贵族,但由于家资丰厚,和统治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连续几代人都在政权中谋职,所以,过着高于平民的生活。黑格尔的父辈们因此以绅士自居。
特殊的地位决定了特殊的生活和处事方式。这个绅士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谨小慎微地过着安于现状的本分生活。他们不像贵族阶层那样有恃无恐地对待别人,也不像第三阶级那样对统治者充满了敌意,而是以他们这个阶层独有的行为方式生活着,即严格克己,谨言慎行。对于统治者,他们忠诚而服从;对于下层平民,他们则摆出绅士的风度。在生活上,他们朴实无华,讲究实际。同时,这也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阶层。他们努力向上,既想保住现有的地位,又想有机会得到迁升。这种家庭环境,决定了少年黑格尔的为人处事方式。
斯图加特市是德国符腾堡公国的首府,是一个小小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幼年的黑格尔,相貌平平,瘦长的脸给人以营养不良的印象,低垂的眼皮,使人感觉他好像萎靡不振。他一点也不机灵,缺少精力充沛的孩子应有的活蹦乱跳的生气。任何见过他的人,都不认为这孩子会有什么天分,更不可能想到他还会成为著名思想家。
1780年起他就读于本城文科中学,接受古典和启蒙教育。他在这期间所写的几篇短文,如《三人间交谈》《谈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谈古今诗人的显著区别》等,显示出他喜欢分析历史故事中的矛盾、对传统宗教观念采取批判态度的倾向。他在美学中关于当代诗人已不再起广泛作用的观点,也在此时相当明确地提了出来。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他对于哲学充满兴趣,十分努力,而对于正统神学则很反感。在学院里,黑格尔同荷尔德林、谢林结识,他们之间的友谊对于他的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当时都是法国革命的热忱拥护者。以后黑格尔对于法国革命基本保持肯定态度。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牧师的职务。1793—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个贵族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这一时期黑格尔对法国革命以后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持谴责态度。1797年末至1800年,黑格尔到法兰克福任家庭教师。这里的待遇比在伯尔尼优越,又能与好友荷尔德林生活在一起,为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801年1月黑格尔在继承父亲的一部分遗产之后,来到了当时德国哲学和文学的中心耶拿,开始了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他与谢林一起开课,又合办《哲学评论》。直到《精神现象学》出版之前,两人一直合作,保持着良好的友谊。1801年黑格尔通过了学位论文和讲课资格的答辩。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1804年黑格尔成为耶拿矿物学会鉴定员和威斯特伐仑自然研究会正式会员。1807年成为海德堡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807年3月黑格尔迁居班堡,任《班堡报》的编辑。由于他的报纸同情拿破仑,一再与慕尼黑官方发生纠葛,一年后他辞去这个职务。1808年12月黑格尔转到纽伦堡任中学校长。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182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1826年《福斯报》发表庆祝黑格尔生日的报道,受到普鲁士国王的警告。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黑格尔被授予三级红鹰勋章,同年夏他的《论英国改革法案》一文发表,因普鲁士国王下令中止,文章只发表了前半部分。1831年11月14日黑格尔病逝于柏林。
相关链接
辩证法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如何认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衡量一个人哲学思想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反映出一个人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认识深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作为极限真理,它的特点就是纯粹的绝对性,没有任何相对性在其中。当然,不要忘记这种纯粹的绝对性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它的前提条件就是人的认识领域,或者说,在认识论中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属于极限真理,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理论观点。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
在黑格尔哲学中,提供了空前丰富和系统的辩证法纲要,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这个辩证法纲要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关于事物自身运动、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关于辩证法贯穿其中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的统一;关于事物发展中渐进过程的中断、飞跃、质量交错线、螺旋上升的圆圈形式;关于主体与客体、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有限与无限、有与无、量与质、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可能与现实、原因与结果、自在与自为、肯定与否定、抽象与具体、自由与必然、整体与部分、分析与综合以及过渡、反思、中介、外化、对象化、物化、异化、扬弃等等系统的辩证范畴,从而为从哲学高度把握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黑格尔还力图把辩证法贯穿到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在这些领域差不多都有划时代的发现。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表明,从自然、社会历史到思维的广大领域,他都力图用辩证法找出其有机的发展线索,从而能够比前人更深刻更全面地洞察和揭示出这些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黑格尔辩证法的宏伟体系和他在各个领域的新发现,又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束缚在神秘思辨的坚硬外壳之中。这些丰富而深刻的合理内容,在黑格尔的形式下,是不能直接应用的,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和神秘的思辨,主要表现为他把理性认识夸大和绝对化,把人类这个最高的认识夸大到脱离人,从而也脱离自然和社会的地步,变成独立的实体和无人身的主体,并以此作为整个世界的本原和灵魂。这是对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真实发展过程的大颠倒。但是,黑格尔这种颠倒的世界观体系,却包含有异常丰富而深刻的合理内容。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黑格尔的颠倒并非无中生有,不是脱离世界实际发展过程,而是紧随这个过程所作的颠倒。黑格尔的哲学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倒立的辩证法、倒立的唯物主义,被列宁称为聪明的唯心主义。
——传世佳言——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如果你生活在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地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20世纪以来,黑格尔哲学重新受到广泛重视。黑格尔研究成了国际现象,不同阶级、不同的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解释,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今天东西方很少有哲学家和哲学派别不同黑格尔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黑格尔派或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历史现象。但黑格尔哲学却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启发当代人的思想。在中国,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也正在得到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