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是我比较开心的时候,因为一年的辛苦,总算是可以停下来休息一番,让自己得到调整。
并且过完年,还可以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事业。
对于在志方行里面的工作,我显得有些厌烦,因为那日复一日的工作显得太过于单调了,并且我还要将业余的时间都投入到实现自己的作家梦里面去,使得自己真的很辛苦。
所以我和母亲还有大哥提到这样的问题,说是过完年不想到志方行这里做事了。
他们都很尊重我的选择,因为在我的家庭里面,一直都是很民主的,母亲只会给出她的意见,而真正在走人生路的是自己。
所以我就打电话给志方行的老板,我的表舅,向他提出辞职。
在电话里,成志方就努力地说服我,让我过完年之后还是到志方行这里来工作。
他说在志方行里面工作,工资虽然低,但是可以得到锻炼是机会是很大的,这种价值才是我应该去考虑的。
我的心意已决,所以在电话里面对他说,在志方行里面,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太多的束缚,不可以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而且我觉得自己应该再到别的地方去进行实习,那样增加了自己的阅历之后,才可以让自己在接下来的人生路里面越来越好走。
成志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让我再考虑一番,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我感觉到这一次的辞职可能将不会有结果。
当我将自己和成志方电话聊关于辞职的事情向母亲还有大哥说出来的时候,大哥就说,你信不信,很快成志方就会到咱们家里来的。
我挑起眉头问道,为什么你会这么说。
他笑笑,没有回答。
而母亲则是说,金忆,如果他真的到咱们家里来,你会怎么答复他?
我说,自己的路,既然已经决定要怎么走了,就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约束,也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影响,只要坚定地走下去,总有一天,路已成型,而自己也将会领略到别人所不能够领略的风光。
我的话,无疑是表达出自己的决心,这让母亲有些叹息。
而大哥对于我的说法是很赞同的。
我的大嫂在沙河这边也做了十几年,她是十来岁就从家乡到广州去鞋店帮她的奶妈的忙,一路帮到现在都还在帮忙,这就是因为情义所困,不敢单飞,而她的大弟,却早就出来开了一个鞋店,就位于她所在的鞋店的附近,她另外的四个弟弟,则是合开了一家运动服装店。这四个弟弟,本来是帮她叔叔的忙的,后来四人发现了自己开档的话更有赚头,就合力开档了。
大哥是在丰田汽修厂工作的,工资收入稳定,但他一心是想要出来搞生意的。不过几年来,大嫂生育,养孩子的重担让两人都得靠稳定的收入来源才可以,再者,这两年家里大事不断,欠下来的债务大部分是由大哥大嫂去承担的,我的工资不高,除了自己的所费之外,拿回家的钱就比大哥少得多了。
所以在债务逼身的情况下,大哥不敢轻易地离开他稳定的工作,而大嫂也只能够按下独自出来开店的念头,而是继续在她姑妈那里帮忙,赚多一些钱来帮我大哥减轻负担。
正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之下,我是急需要赚更多的钱的。
在志方行这里,虽然可以学到不少的知识,但是成志方是一个生意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他能够用两千块钱请人做事,就不会用两千一百块钱来请人做事,就像顾华势,在志方行工作了五年多,工资才三五百块钱,这一份工作,想要养一个家,就得非常节俭才行。
我不想让自己在五年后还像顾华势那样为了区区的三千五百块钱就得不断地看老板的脸色行事,所以我要求变。
而想要改变自己,首先就得改变环境。
只有环境变了,人的心境才会有所变化,想事情的方法才会有所不同,看事物的角度才会不一样。
所以,当成志方真的来到我的家里,想当面劝说我再继续呆在志方行里面工作帮他的忙的时候,我的态度很坚决,语气很委婉地说明自己的想法。
最终,我的坚持让成志方无计可施。
因为我有自己的思想,他不能够捆绑我的思想,所以他只能够尊重我的选择,不再强迫我。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平台的权利。
他作为一个生意人,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而我呢,其实骨子里也是生意人,毕竟在生意场上混了一段日子,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怎么样让自己看起来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才是我关心的问题。
……
过完年后,我不用再到志方行里面去上班,这让我一阵轻松。
我是闲不住的人,总是喜欢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不过,当我还没有来得及找工作之前,金凤和郑银龙就先后找上门来。
两人都是消息灵通的人,知道我已经将志方行里面的工作辞掉了,于是都想要请我到她们的超市里面去做事。
我有些头大。
这两个女人,都是对我在志方行里面获得高业绩的好伙伴,是她们让我在志方行里面获得了人生难得的荣誉体验。而她们那样帮助我,我是必需给她们以回报的,所以我显得左右为难起来。
在我迷茫的时候,大哥总会向我提出中肯的意见。
我就向大哥咨询了一下,大哥说:“金忆,身为一个男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别人的话,你只能够当参考,现在,我只是给你一个参考,你觉得自己在超市里面做,可以让你将来成为大老板吗?带着这一个问题,你好好地考虑一下,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吧!”
听到他的话,我的心思变得活络起来,将所有的复杂的关系都抛开,只单纯考虑值与不值的问题。
因为我是想要创业的,创业的话,就得有资金本钱,还得有创业的基础,我得在短时间里得到这两样东西。
而时间是有限的,当我将时间投入到一种事情当中去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可以再投入到另外的事情当中去。
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当选择一种事情的时候,就意味着得放弃另外一种事情,这就是机会成本。
值与不值,很快在我的脑海当中有了定论。
我没有答应金凤或者郑银龙的要求,到她们的超市当中去做事,而是决定再次找一份工作,一份可以让自己有空余时间多一些的工作。
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先是将自己的优势列出来。
因为想要赚到老板的钱,就得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那种赚钱的本事,老板不是傻瓜,不会花钱请一个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人来为其做事的。
所以,只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并且按这一种优势寻找有需求的公司,那才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我的优势就是,曾经在首饰厂当中做过首饰,对于首饰的了解比较深入,但是因为我在首饰厂里面做事,经常要进行抛光打磨,那样一来,鼻子里面会吸入粉尘,这样日积月累之下就会得肺病。如当时我的老板就几度因为肺部的问题而入院接受治疗,因为老板在成为老板之前就是在首饰厂里面当打磨工的,每天都要吸到一些粉尘。
首饰打磨的时候,不光有抛光蜡的粉尘,还有被磨下来的金属的粉尘,那样进入到肺部之后,对肺部的伤害是极大的。
所以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隐隐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后就果断地离职,不想让自己在这样的一个可能让自己的肺部毁掉的位置上做下去。
而以我现在的情况,若是肯进入到首饰厂里面去,每个月领到的工资可以超五千的,但是那样又会重复之前的那种烦恼,每天依然要面对粉尘的侵扰。
所以,我觉得不可以再进入到首饰厂里面去了,只可以从事一些关于首饰的销售工作。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将之前在首饰厂里面学习到的首饰专业知识以及在志方行里面学习到的销售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在面对顾客的时候,会更有自信。
我在首饰行业是认识一些人的,当我需要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这些人的帮助。
例如辛枫,她在得知我想成为首饰销售的时候,就立即四处打听,在广百寻找到一家正在招人的首饰专柜,并且将这一个消息告诉了我。
但是当我去应聘的时候,却发现那一个专柜已经招满人了。这一个机会就这样和我擦肩而过。
但是从广百出来,在搭车的时候,我发现有一家叫名豪珠宝的店正在招聘。
于是我立即下车,进入到那家店,开始了应聘。
应聘的过程是很顺利的。当对方的店长知道了我有在首饰厂工作的经历时,非常欢喜,因为这家店平时有客人要修理一些首饰的时候,因为没有师傅在这里,会很麻烦。
而我到这里来了,刚好可以将这些麻烦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