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郭子仪行军在太行深处,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甘凉古道上收复仆固怀恩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他送走了仆固怀恩,继续拔寨行军。
河西走廊和太行山相比,两处地方有很大差别,河西走廊地域辽阔,山野空旷,多有黄沙,很少树木。太行山却山高雄伟,千仞厚重,草木繁茂,松涛浪涌。他突然来了情绪,便随口吟出了一首七言律诗:“太行万仞千壁立,松波浪涌呼声急。征马奔腾渡关山,此去燕赵收失地。文公当年雄霸主,挥鞭荷甲藐齐楚。夜幕行军奔河洛,碧血丹心裹铁衣。”
旁边马上坐着行军司马崔漪,听了郭元帅的诗句赞道:“诗言志,词表情。元帅的诗句雄浑奔放,犹如当年文公仗剑驾车,统五国兵马与楚抗衡。不错,不错!”郭元帅捻着胡须笑道:“崔大人谬赞,老夫这是班门弄斧,岂敢在诗词大家面前卖弄,只是触景生情,胡诌了几句,崔大人见笑了。”崔漪笑道:
“元帅太谦了。”
他们正说着话,探马来报,前面就到了天都关,关上有叛将朱滔把守,部下有五千人马,出了天都关,也就快出太行山了。
郭子仪下令停止前进,自己带上数十人前去察看。到了关前一看,郭子仪倒吸一口冷气,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见两边高山耸立,中间关门紧闭,狭长的一条大路从关中通过,关上遍插旗帜,一个斗大的“朱”字认军旗随风飘荡。
郭子仪纵马向前,扬鞭高喊:“请守关主将答话。”就见关上城堞旁闪出一将,高声问道:“何处来的兵马,敢闯我天都关?”
郭子仪在马上欠身答道:“在下是大唐元帅郭子仪,请问你可是朱滔将军?”
朱滔哈哈大笑道:“久闻你郭子仪的大名,你怎么不识时务,放着其他大道不走,偏走这条鬼门关!”
郭子仪道:“将军原是平卢副将,乃大唐臣民,被逼无奈,反叛朝廷。今日何不归降我大唐,本帅保证将军的地位和富贵。”朱滔道:“大唐奸贼当道,皇上昏聩不明,诛杀大将,重用宦官。郭元帅,为了你的身家性命安全,不如来投我‘大燕国’,我保证你能够封王拜相。”
郭子仪不禁暗笑,我劝他投降,他倒劝起我来了,便道:“朱将军,你我各为其主吧!不过郭某今天想请你借条道,让我们的兵马通过此关,郭某定当感激不尽。”
朱滔哈哈大笑道:“郭子仪,你是痴人说梦,要么你从原路退回,要么你从关上飞过去,要让朱某放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完他一回头,喝令弓箭手准备放箭。
郭子仪与朱滔虚与委蛇,其实是在观察地形,思谋破关的办法,哪能指望朱滔借关。他已明白此关无法通过,强攻不行,用奇兵也不可能,用计又无计可施,真是当年伍子胥过昭关,愁白了头,也没法过啊!
他下令大军后撤,退回十里外,寻找开阔地带安营扎寨。天气已是四月初,太行山仍是山风凛冽,冻得士兵各个哈手跺脚。大营驻扎的地方是一条山沟,呼啸的山风顺着沟里刮过,直过天都关,势不可挡。满怀愁肠的郭子仪凝视着山风吹过,思谋着如何过关。他突然灵机一动,立刻兴奋地双手一拍,吩咐中军柏良器,快传众将听令。
众将到齐后,郭元帅抽出一支令箭道:“高峰寒,你速带人马去寻枯树朽木,越多越好。天黑以后,送到天都关前二十丈的地方堆集起来,堆得越高越好。记住,堆柴的时候要多派弓箭手射住关上的守军,不能让他们往下射我们堆柴的士兵。”高峰寒接过令箭大步走了出去。
“此天都关夹在两山中间,两边的高山都是千仞绝壁,更无小路可绕,本帅预备用火攻取。”元帅看着众将继续道,“此时西北风怒吼,风向正对,一把大火烧起来,定可将关上的木门木栅烧毁。虎大成,你可带兵多准备火箭,将关上的旗帜、木楼用火箭点燃。”虎大成得令,出去准备。
夜幕降临,西风呼啸,高峰寒带着千余将士,扛着枯树朽木运往关前。关前的木柴已经堆得很高了,还在源源不断地往来运。
郭子仪元帅一看把自己人进攻的道路都堵塞了,便下令停止运木柴,随后一声令下“点火”。虎大成命令士兵往关上放火箭,并且点着了柴堆。泼了油的木柴一下子就烧起来了。火借风势,风催火威,顷刻间天都关已成一片火海。唐军处在上风,看着木门栅栏燃烧起来,就连关后的营房都烧着了。朱滔只顾带人救火,哪里还顾得上守关。
一会儿的工夫,天都关的关门已烧毁。郭子仪一声令下,各营将士便按顺序突关而去。那朱滔发觉唐军已过关,便带领人马从后面追来,虎大成带人正埋伏在一个山坳里,待朱滔到了跟前,猛喝一声杀出。朱滔措手不及,被虎大成砍落马下,众叛军纷纷逃散。
突破天都关后,郭子仪率领十万大军进入河南境内。按照李泌制定的平叛作战方略,把范阳、洛阳、长安等地留待最后解决。他率军拔取魏州、相州、滑州、濮州,将外围叛军先行清理掉,只留下几座孤城让叛军占领,使他们瞻前顾后,无力相互救援,直到最后被困死。
再说唐肃宗移驾凤翔后,李豫给他改建的皇宫也已完工,他便住进了“乾元宫”,着手处理朝廷积压下的各种政务。
唐玄宗在四川却不甘心寂寞,他给肃宗发了一道旨意,要他任虢王李巨为豫东节度使,指挥豫东、淮北的兵马作战;任齐王李晨为临淄节度使,指挥齐鲁一带的兵马平叛;任永王李璘为襄阳节度使,指挥江汉一带的战事。以上诸王都是玄宗的儿子。他虽无法干涉儿子当皇帝,却用这种方法掣肘肃宗,使诸王各自为政,白白浪费朝廷钱粮。
大唐的人马逐步增加,失地逐步收复。肃宗又将“六部九卿”的官员逐步配齐,每日早朝上殿议事,处理军政要务,下发各种命令,任免各官职务,听取地方官员汇报,下诏布告天下,兢兢业业地履行着皇帝的责任。
李泌没有官职,但又忙于官事,几乎所有奏章都由李泌先过目,提出建议,再转给肃宗定夺,遇到难决之事,肃宗便和李泌共同商议,李泌就等于是肃宗的主心骨,片刻也不能离开。
一日,李泌正在易文堂翻阅大唐律令,肃宗走了进来,李泌忙放下手中的文书,请肃宗坐到椅子上,然后倒上一杯茶水递给肃宗。肃宗饮了一口茶水,捧着杯子关切地问道:“先生近来常说头晕,恐怕是操劳过度,导致伤神耗脾。今天好些了吗?”李泌微微一笑道:“谢陛下关心,贫道天生就是个懒散命,野外游荡惯了,老呆在宫里面反而出些小毛病,不碍事。贫道会岐黄之术,自己熬几服汤药调理一下就好了。”肃宗道:“实在对不起先生,朝廷的事情太繁杂,若不是先生帮朕处理,朕就是忙昏了头也忙不过来,是不是咱们到那边下几盘棋轻松一下?”
李泌点点头,放下手中的文牍,边走边道:“今各州府报来秋后问斩名单,共计有三百五十四名。自太宗爷登基,犯死刑大辟之人逐年减少。当年太宗对大臣们告诫‘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
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至贞观四年,天下只有二十九人被断死刑,可谓刑狱清明。如今过去了一百四十多年,大辟之人如此之多,是刑狱不明呢?还是朝廷的律令需要做修改?贫道找了一些前朝的律令进行核对,还没想出结果呢!”说着话,二人便相跟着到了肃宗的御书房。
肃宗的棋瘾很大,再忙也得抽出时间下几盘。肃宗在灵州时,刚登基不久,有一天,他派宦官程元振出宫,去打听灵州的象棋高手是谁,打听到了就把他请进皇宫来,皇上要和他对弈。程元振打听了好半天,终于带着那位象棋高手进了宫。肃宗一看是个孩子,便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孩子道:“俺叫狗剩,十五岁。”程元振在旁喝道:“还不跪下给皇上磕头,路上咱家是怎么教你的?”狗剩忙趴到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肃宗笑道:“免了免了,他还是个孩子嘛!你会下棋吗?”狗剩点点头,肃宗便带他到棋盘跟前。那是用一块铜板做成的棋盘,三十二个棋子是用汉白玉和祁连玉做成的。
孩子的屁股刚挨到椅子上,程元振喝道:“起来,跪着跟皇上下。”狗剩慌忙站起来,委屈地嘟囔道:“跪着怎么下?你来试试?”程元振大怒,扬起巴掌要打狗剩。肃宗忙喝住道:“大胆,你让他跪着怎么下棋?坐下跟朕下。”狗剩拧着头,白了程元振一眼,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肃宗让狗剩先走棋,狗剩道:“先红后黑,皇上先走。”肃宗道:“那好,朕就占先了。”
二人你来我往激杀在一起,令肃宗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连输三盘,不由得对狗剩刮目相看。当然了,他跟大臣们下棋,谁敢赢他?狗剩是民间的野孩子,不懂迎奉皇上的那一套,我行我素,他才不管你是皇上还是平头百姓呢!
第四盘开始,肃宗明白,这孩子的炮耍得很好,两匹马始终护着炮。肃宗想,这次必须先吃掉他的两个炮,让他形不成攻势,方能赢他。他便夹马顺炮,先对掉他一个炮,接着两匹连环马突过河去,又对掉了他的一个炮。这样一来,孩子剩了双车双马,不如肃宗的车马炮全。下到最后,肃宗的炮沉底做好埋伏,又跃马踏上槽口,接着车站迎面,狗剩的败局已定。
肃宗好不高兴,挥马踏槽,跟着高喊一声:“杀!”突然从外面跑来两个侍卫,一人抓住狗剩的一只胳膊,往外面就拉。肃宗吃了一惊,忙喝道:“住手,你们干什么?”侍卫停了下来,一个卫兵道:“皇上刚才不是喊杀了他吗?”肃宗一听哭笑不得,骂了一声:“蠢材,下去。”把狗剩吓了个半死。
这件事情宫里宫外都传开了,所以李泌也知道这个笑话。
肃宗命宦官鱼朝恩侍候茶水,两人摆开棋局对弈起来。肃宗的功底深厚,赢了李泌两盘,第三盘又杀得难分难解,慢慢地肃宗又占了上风,他的一个小卒过了河,攻入中路,接着他用车看住李泌的槽马,保护卒子进攻,跟着卒五平四,威胁李泌的士角炮。李泌的棋局已经是险象环生,他举棋不定,默默思索。
鱼朝恩在旁却看出了一招妙棋。肃宗的卒子平到四路上,正好和李泌的车在一条线上,李泌弃车杀卒,肃宗若来吃车,李泌的槽马便可杀将,肃宗的老帅却出不来,因有士角炮,肃宗便会输棋。鱼朝恩对李泌道:“先生可以吃掉皇上的卒子。”一句话提醒了李泌,便下手吃掉了肃宗的卒子。肃宗笑道:
“小鱼子这招厉害,朕不能吃你的车,还得退避三舍,这局只能是和棋了。”
李泌感激地回头看这小宦官,他长得倒是眉清目秀,一副女人相,也就三十来岁,却聪明伶俐,很讨肃宗喜欢。李泌发现他卑微谦恭之下,像是隐藏着一股冷酷戾气,他暗暗地在心里叹了口气。
李泌转脸对肃宗笑道:“陛下棋高一筹,贫道大败亏输,今日就下到此,贫道还有事情和皇上商议。”肃宗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道:“就依先生。小鱼子,去叫李公公把那些文牒都抱过来。”鱼朝恩答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一会儿,李辅国抱着文牒走了进来说道:“老奴把皇上要的东西都拿来了,就差户部的地亩人口册子。户部尚书王成良告了病假,侍郎高文斋去了湖广,户部人才欠缺啊!皇上,是不是把少府监潘济才升任户部副堂官,以充实户部。”肃宗未及回答,李泌已经勃然大怒,他手指李辅国道:“李辅国,这儿是你说话的地方吗?宦官干预朝政,有犯太宗遗训,你不要命啦?”李辅国吓得打了一个激灵,低下头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肃宗却摆摆手道:“你出去吧!”李辅国忙躬身退了出去。李泌余怒未息地说道:“历朝历代都有宦官祸乱朝廷的事情发生,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啊!
皇上,您的心肠太软,容易被这帮宦官糊弄。贫道发现近来李辅国有些目中无人的架势。前天在含元殿门口遇到张楷张大人,他佯装未看见,头一偏走了过去。宦官万万不能让其做大,听说他和张明祖、张成祖走得很近,皇上要警觉,宦官交结皇后内亲,更是居心叵测,要防微杜渐啊!”
肃宗道:“先生警钟敲得很对,不过李辅国是太上皇派来的老人手,他总不至于像赵高、张让之流,操纵朝廷,祸国殃民吧?先生也不用杯弓蛇影嘛!”
李泌听肃宗如此说法,心内不禁暗暗惊异,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用其他话题岔开了此事。
李辅国自从靠上了张皇后,靠献媚弄巧,逐步升为六宫总管。他虽说是一个阉人,没有了男人的尊严,但他时刻想着爬在别人的头上弄权。他明白要登上权力的高峰,面前的障碍不少,首先就是李泌,此人精明过人,智谋不凡,若能把他弄倒,其他人就不在话下。
张良娣和他有着一样的心思,也很忌惮李泌。以前张良娣在灵州时,心地单纯,良心未泯,一心要辅佐肃宗治理好朝政,中兴大唐。后来她又给肃宗生了一个皇子,便有了非分之想。宦官李辅国也瞄上了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要借助皇后的力量,逐步在宫内形成势力,呼风唤雨,独霸朝纲。依靠老祖宗留给宦官的不外传“秘笈”,实现左右朝政的梦想。
原来,各行各业都有一个秘不外传的“妙方”,有的行业传给后辈儿孙的诀窍是,有毒的不吃,造孽的不做,阴鸷的事情不干。比如,绍兴师爷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他们整天围着官员的屁股转,录供状,下判词,掂银子,吃好处。赢官司能让你变成输官司,输官司能让你变成赢官司,全在师爷的笔下捣鬼。做师爷一辈子,有的大发横财,腰缠万贯,有的东窗事发成了刀下之鬼。后来,绍兴师爷就总结出来了经验,叫做“三不吃”:掠夺孤儿寡母的案子不吃;陷害忠良义士的案子不吃;有悖道德伦理的案子不吃。这样才能保得一辈子有饭吃,有福享,并且不遭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