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险女神柴田和子创下了在一年之内发展804位业务员业绩的惊人业绩,1988年,更是创造了世界寿险业绩第一的奇迹,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后她逐年刷新的纪录至今仍然无人打破。她不断超越和打破自己,谱写了辉煌的人生。
埃里森连续二十多年向比尔·盖茨写下战书。在他的领导下,甲骨文公司1999年的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盈利超过30亿美元,一年内增长了40%。2000年9月,公司市值达到1840亿美元。而埃里森在《财富》杂志年度富人排行榜上跃升到第2位。在向自我极限挑战的强烈企图心的驱使下,埃里森的财富增长速度之快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倚仗魔力便获得成功的人,谁也不是天生就是伟大杰出的人物。开始时,人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是那些成功的人总是勇于挑战自己,打破自己,让原本对自己来说似乎遥不可及的事最终落入自己手心。
在我们做出最大的努力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究竟能做出多了不起的事情,重要的是永远别停止超越和打破自己。只有勇敢冲破自我的藩篱,积极地追求更好的结果、更广阔的天地、更辉煌的舞台,人生才能充满了进取,充满了辉煌,充满了新的希望。
没有人能束缚你的手脚,只要能够突破自己,就能在这广阔天地间获得最大的自由,成就最好的自己。
不能被相同的石头绊倒两次
人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常常有脚步不稳跌跤的时候,这是人生不可避免要交的学费。然而,交过学费,就要学到东西,不能在同样的地方因同样的石头跌倒两次。
有些人自尊心很强,一旦被指责就觉得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这样的人一般不会生活得太幸福,因为他们的内心过于脆弱,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让他们站不起身来。其实,面对指责,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反省自己,如果自己真的有错,就要大方承认,并积极改正。
积极承认并改正错误,才能避免诸如此类的委屈再次出现。如果一被指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哭一场,搞得像是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那到头来最受影响的还会是自己。
想要让手边的每一件事都顺利进行,就不能怕被指责,被指责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只要不一错再错,及时将错误改正,就是值得推崇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维也纳做律师的乔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瑞典。到瑞典后,他身无分文,急需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因为他会说好几国语言,所以很希望能在一家进出口公司担任秘书之职。
他投递了很多简历,但统统遭到回绝。对方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所以不需要会说多国语言的人才。当然也有说话不客气的,有一家公司在回信中就曾这样写道:“你以为你很厉害,其实你很愚蠢,你根本搞不清我们公司需要的是什么。告诉你,我根本不需要什么替我写信的秘书,就算我需要,也不会雇用你,因为你的瑞典文写得很差劲,你的信中有非常多的错误。”
乔治看到这封信时,肺都要气炸了,他恨不得冲到对方公司将指责自己的人大骂一顿。但几分钟后,逐渐冷静下来的他不禁反思:“或许他说的是对的,虽然我学习过瑞典文,但它毕竟不是我的母语,我很有可能写了很多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错句。”
这样反思了一通后,乔治决定要好好补习一下瑞典文,并且他对写信给他的那个老板也由最初的愤怒变成了感激。他想,就算那个人只是单纯地拿自己出气,但至少让他了解了一些事情。于是,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那位老板。而这一封信,他每一个词都查过了字典,每一个句子都确保写到完美无缺,在检查了好几遍之后,这才寄了出去。
那位老板自然没有想到自己大骂了一通的人竟然写信感谢自己,并积极承认了他在瑞典文上的不足;更没想到的是,仅仅几日之隔,他的信中的文法竟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不禁对乔治另眼相看。第二天,乔治收到了那位老板的聘任书。
乔治控制住盛怒的心情,及时反省,并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指责他的人。而在这封信中,他改正了自己在之前信中暴露出来的不足,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一个工作机会。从中可见,及时反省自己、及时改正错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同的石头不能将我们绊倒两次。当我们第一次跌倒时,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在意是否有人嘲笑,不如去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为,想想如何才能避免再次跌倒。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反省作为一种习惯,进步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得到孔子这样的赞誉:颜渊无二过。鲁国公曾问颜回为什么同类的错误绝不会再犯第二次,颜回回答,他经常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哪些事,如果事情真的做错了,他就会立刻改正,并且坚持不再犯,坚持久了,就真的做到无二过了。鲁国公赞叹道:“经常反思,从无二过,可以称之为圣人了。”
我们在生活中犯了错误也该学学颜回的态度。这次的跌跤已经不能更改,那么,就想想怎样才能不再因同样的原因跌倒,做不到从不为过,那么就努力做到不二过。
待到冰雪消融,自有春暖花开
丘吉尔曾说:“要看到日出,就要坚持到拂晓;要看到成功,就要坚持到最后。”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在于做事不彻底,往往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再做了。”二人的话都说明了,成功不会轻易到来,要熬得过严冬、挺得过黑暗,人生中的春天和黎明才会降临。
一段路,越到最后越是难走,就像黎明前总有一段最黑暗的时候。但这最难走的最后一段路恰恰也是最关键的一段,也许你的下一脚就会迈到成功的彼岸。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那一脚。总有人在冬天的最后一日放弃等待春天到来,从而导致功亏一篑。
冬天过去,春天就会到来,心中要始终坚持对春天的信仰,不要因一时的寒冷和风雪而放弃希望。
1952年,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鼓作气地从卡德林那岛游到了加利福尼亚海滩。为了再创纪录,在多年后的一天,她开始横渡英吉利海峡。
那天是大雾天气,在海里已经泡了15个小时的她,看不清自己距离海岸还有多远,忍不住想要放弃了。在脸已经冻得发僵时,她向一直伴随着自己前行的游艇喊道:“快拖我上去吧,我实在坚持不住了。”
小艇上的人鼓励她说:“再坚持一下吧,离海岸只有一英里远了。”
但当时四周一片白茫茫,弗洛伦丝全身一阵阵发寒,她看不清海岸,甚至看不清小艇,她以为小艇上的人在骗她,便再三请求拉她上去。
最后,筋疲力尽、全身发抖的弗洛伦丝被拉上了小艇,但很快,她就发现小艇的人并没有骗她,离海岸真的只有一英里远。
几天后,弗洛伦丝告诉记者:“如果当时我能看到海岸,或者相信‘离海岸只有一英里远’的劝告,我就一定能游到终点。但那天雾太大了,我什么也看不到,这让我放弃了坚持到最后一步。客观地说,阻止我成功的不是浓雾,而是我内心的疑惑。”
两个月后,弗洛伦丝再次尝试。那天依旧是大雾天气,海水也依旧冰凉刺骨,身处一片白茫茫中的弗洛伦丝暗暗告诉自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最后。又是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被冻得嘴唇发紫的弗洛伦丝坚持不懈地向前游着。虽然看不见海岸,但她相信,海岸就在不远的前方,最终,她成功了。她告诉身边的人:要想让梦想变成现实,首先就得相信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并且,你要为了梦想坚持到最后一步。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通常,拦住我们的不是这些表面上的“拦路虎”,而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如果我们能打败心中的怯懦,沿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一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走到胜利的终点。
再长的道路也有尽头,再冷的冬天也不会无尽。不要轻易说你已经尽力。看看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他们是不是已经远远把你落下。如果有人走在你的前方,你就应该相信你也可以再多走一步,再多试一次。再多试一次,即使早已满心绝望;再多试一次,即使脚下布满荆棘;再多试一次,成功就在你脚下。
理查德因为一次意外,被学校开除。为了生计,他一个人跑到得克萨斯油田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渐渐对野外钻探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当一名独立的石油勘探商。
在赚够几千美元后,理查德就真的去租赁设备,钻井取油。但很遗憾,他第一次钻井就挑到了一口枯井。但执着的理查德并没有因此放弃心中的理想。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一旦攒够了钱,就去钻井。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打了29口油井,可惜很遗憾,这些井全都是枯井。
尽管如此的不顺利,理查德还是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他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艰难前行。可是,直到年近40岁,他还是一无所获。
在痛定思痛后,理查德专门去攻读了地质结构、油层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地质学知识,以此提高钻井的成功率。在理论知识的帮助下,他又租来一块地皮进行再一次的钻探。这一次,他的脚下不再是枯井,而是巨大的油藏。
《战国策·秦策五》中有句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告诫世人末路很艰难,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一半,人们必须用充沛的精力,一鼓作气将剩下的路走完。走同一段路,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前者坚持不懈地把路走完了,而后者却在最后几步泄气了。
想看到彩虹,就要经历风雨;想看到春天,就要跨越寒冬。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密布着众多的荆棘,失败不可耻,失败了不敢继续向前才是真正的可耻。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因绝望和艰难而停步时,是不是真的无法再向前走一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再试一次,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机会。只有再试一次,才能超越自我,攀登到新的成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