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总要有本钱,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百亿美元。但一个企业,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也得几十亿美元;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它们靠的是资金的不断周转,把营业额做大。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后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生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员后学习法律,21 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独自创业的生涯。
普利策是个有抱负的年青人,他觉得当个律师创不了大业,反复思考和观察,想把一个有广阔发展余地的行业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进军报业界。
普利策既无资本,又没有办报经验,如何能办起一家报纸并能使它赚钱呢?对一般人来说,连想也不敢想的,更没有胆量去这个“大海”游泳、冲浪。但普利策选定了这个目标后,毫不动摇地一步步往前迈进。他想,人生之成功,与其说是战胜别人,不如说战胜自己。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后,就要树立雄心,战胜一切畏难思想,无怨无悔地朝目标攀登,成功总是属于有志者的。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这给普利策很大启发,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据此,他千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步。经过“跑断腿,磨破嘴”的历程,他找到了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年青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机敏聪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屈就,普利策全力投入该工作。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各环节工作,晚间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导不但生动、真实,而且注重法律观念,不会引起社会上其他人的非议和抨击,吸引着广大读者。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年还提升他为编辑,他的收入也因此增多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几年后,对报社的工作了如指掌了,他决定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
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本严重不足,但他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使用别人的资金,很快就渡过了难关。他怎么借用别人力量呢?
19 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办报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的业务,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且发行量越来越大。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办报 5 年,每年都为他赚了 15 万美元以上,他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够从两手空空到腰缠万贯,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最初分文没有,后来靠打工挣得半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办报,让资金一刻不闲置地滚动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个南非首富之一的犹太商人巴纳特,最初到南非时仅带着 40箱雪茄烟,他把雪茄烟作为抵押,获得了一些钻石。这样,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就发展成一个大老板。
巴纳特的生意呈周期性变化,每周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因为这天银行停业很早,他可以尽自己的能力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下周一银行营业前售出钻石,以所得款项支付借款。这种方法说穿了,就是开空头支票。巴纳特借银行休息的一天多时间,“暂缓付款”又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被打回来,只要他有能力在下周一早上给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上周六所开出所有支票的钱,那他就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巴纳特的这种拖延付款,纯粹利用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的钱。
一位犹太富翁认为,判断一个企业家是不是有头脑,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借他人的“钱袋”、“脑袋”,发自己的小财,需要胆识,更需要技巧。犹太人的一句经商名言:“如果你有 1 块钱,却不能做成 10 元甚至 100 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所谓生意的成功,并不是只顾实行自己的构想,而是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以创造另一番事业。而生意之所以失败,则是经营者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不知不觉地走向自我专制,凡事以个人构想为中心,要下属执行,漠视其他人的意见,无形中是把所有人的智慧抹杀。
在借用别人的“钱袋子”的时候,必须要有明确的指标,将赚回来的钱除去基本开支外,其余的保证周转,维持企业的发展;社会上最普遍的筹集他人资金以发展事业的机构是银行和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