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习惯虽然很难于培养,但一旦熟悉了硬件免费,软件收费的形式,最终发现增值服务还是蛮贴心,基本上是把原来很多公司需要自己成立专门的硬件维护部门解放出来,直接外包给“霜辉”进行维护。经由林宏、陈亦然一手策划的公共视频服务平台也算是正式上线。市场的反响出奇的好,甚至收到了很多用户自发给出了很多优化和扩充其他功能的宝贵意见。基于这个视屏服务平台衍生了包括由用户提供内容的“户外直播”、“游戏直播”等一系列产品。
早前只不过是想做一个“世界窗口”以庞大用户收取广告费为基础的平台,到最后的演变却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本质上公司初期的预想是做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没想到最后做成了PGC与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共生的局面。而且用户的关注度更高,配合UGC设定了礼物打赏主播机制后,这部分的收益就是不菲了。这或许就是软件产品的真正魅力吧。早期的demo,经过不断迭代后,最后生存下来的产品始终会使人觉得惊讶不已。
当然上面只是好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管理层面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林心作为“霜辉”CEO真正想改革的地方,因为“霜辉”现在已然不是单纯的“硬件产品”公司,包括视频平台在内,新成立的服务部门就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了,单就说平台的客服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多,客服也随之招聘了不少,人员日常管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典型的出现了用户反馈的问题很难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严重的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林心当然知道这不仅仅是人员管理层面的问题。这是典型的“大公司病”,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需要决定的事项增多后,决策变得复杂起来了,导致很多时候信息不畅。林心和陈亦然沟通过后,一致认为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阿米巴经营模式”,简单就是让全员参与经营,把原本臃肿的机构部门,彻底打散,内部重组为相应的事务小团队,这样就在内部把大公司拆分成了一个个小公司模式,不同“小公司”让他们互相进行竞争,采取末位淘汰,增强内部的竞争力。林心作为CEO原则上不将对各个“小公司”进行直接管理,这样使得“小公司”内部形成了高度自治,林心也不必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林心越发觉得自己和陈亦然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默契感。现在想想其实,陈亦然对他的帮助真的很大,有时在聚会的时候会不经意的询问,为什么好好的工作室自己不干了,偏要来这做这种苦差事。陈亦然却经常亦真亦假的解释:因为她希望感受不同的氛围,而且觉得和林心在一起会使得自己元气满满。面对陈亦然这像是告白又不像是告白的话,林心自己反倒不好意思。虽说自己现在不过28岁,按理来说也应该找个对象了,不过这3年多工作和生活一直像是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虽然现在自己确实是有一定资本了,但面对陈亦然内心也不是不动心,而是有时觉得陈亦然太过完美了,几乎觉得不真实。有时反倒觉得云兮那种至今还菱角分明的本性才是现实。这些事情原来工作繁忙的时候懒的去想,现在公司一切定调后,真正面对的时候,内心反倒是十分矛盾起来。所以对着陈亦然的某些攻势也装糊涂,或许这就是林心心中的妄吧。
这一卷基本上要接近尾声了,还有最后一章,商业的知识点不好写,特别是以感情故事来穿插,特别难驾驭,很多的知识点,因为很多专业词,解释起来会显得冗长就不骗码字了,除了看小说外,还需要自行搜索。写这些一方面是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一方面也希望大家能从中真正学到一些入门的小知识。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一直支持鼓励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