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77300000058

第58章 老子的可持续发展观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此道”就是“徐生”之道。“盈”是满的意思,“不欲盈”就是事情不要做过了头,事情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比如挑担子,能挑100斤,不要去挑120斤。生活条件好的人,应该少讲究一点营养。古人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贫穷的人,也不要一天就想变成百万富翁,不要把自己身体给累垮了。古人说:“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蔽”是保护的意思。“蔽不新成”就是保护很好的旧东西。英国社会学家L·T·霍布豪斯说:“某些行业组织认为,他们靠自我奋斗获得了成功,并创造了自己的企业。而在事实上,是整个社会向他们提供了技术工人、机器、市场、安定和秩序——这一系列条件和整个社会环境是千百万人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共同创造出来的。如果将这些社会条件统统收回,那么,我们只不过是……以树根、野果和野兽为生的野蛮人。”有一个时期,我们的口号是“破旧立新”。实践证明,我们是破了旧,却未能立新。如果我们那些被砸坏的古迹能很好地保留下来,每年的旅游收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何必现在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恢复?余世维教授在讲客户关系时,画了两个图,也能说明“蔽不新成”这个道理。

在第一个客户关系图中,客户会越来越多,因为老客户会把他好的感受告诉他认识的人,起到好的广告效应。在第二个关系图中,客户会越来越少,因为流失的客户会把他们不好的感受告诉他所认识的人,起到不好的广告效应。所以,要把已有的保护好,做扎实,新的就会徐徐而生,不要像狗熊扳棒子,前面扳着,后面丢着,最后是两手空空。像刘备打仗,诸葛亮没出山时,他就没有立足之地,因他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只有他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时,他所做的一切才算有了实际意义,才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国。

“不欲盈”是人生很好的境界,我们经常说的“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这个意思。“谦”字也可解释为“欠”。凡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少喝一杯,似醉非醉就蛮好。如果非要再加一杯,弄得酩酊大醉,那就非惹人讨厌不可。像有些人做官,本来做个小官还好,但在没有提高能力的情况下,非要找关系弄个大官,结果被大家骂成“爱官、爱钱、不要脸”。所以,不管做事还是养生,如果能把握住“不欲盈”这个原则,自然会受益无穷。

同类推荐
  • 理想之书

    理想之书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文化源流和形成的书籍。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怀瑾讲演录》一书,汇集了南怀瑾先生2004年以来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讲。其内容既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也对当下新兴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长期致力于有关学习与变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曾四次拜访南怀瑾先生,共同探讨参禅修持、生命认知等人生问题。一问一答间尽显东西两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3.《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一书是南怀瑾先生于2005年专门针对青年出家僧众有关研习佛法的讲演。其内容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研习和体悟佛法的正确途径、佛法实证的精髓等多方面内容。4.《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书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学友胡松年先生关于生死问题的记录。全书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生命变化历程,结合最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读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热门推荐
  • 造物主之心

    造物主之心

    陈枫是个坏人,至少他自己这么觉得。在遥远的未来世界,人类陷入了危机。但陈枫只想探清这浩瀚宇宙,究竟有多少秘密?他谨遵自己的座右铭:遵从自己的内心,控制自身的情绪,舍弃不必要的情感。
  • 广东举人黄虞龙

    广东举人黄虞龙

    黄虞龙,广东举人,崇祯末年知清平县,时值苗乱,内抚字而外御侮,备极苦心,后擢黄平知州。土贼蓝二攻陷州城,死之。-----------嘉庆《黄平州志》黄虞龙,广东高明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顺治四年(1647年)卒。少时受先生及名士区大伦影响,心中萌生以范文正公为榜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根植心中。天启四年(1624年),黄虞龙以乡试第一中举。天启七年(1627年),发动乡贤筹集银两修建横桐堤官窦,以节旱涝,一方至今食其利。崇祯十三年(1640年),崇祯帝慨叹无人可用,颁旨“特用”贡士二百六十三人,黄虞龙列其中,知清平县。任内,时直苗乱,虞龙内抚字而外御侮,备极苦心,抑恶扬善,拓荒开垦,爱民如子,清平县现历年少有之太平。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黄虞龙擢任黄平知州。时崇祯帝吊死于煤山之上,大明朝廷崩析,清兵入关,农民军混战,苗民作乱甚。清顺治四年(1647年),苗民蓝二率众攻城,黄虞龙与百户长刘三牛奋力守城,拼死杀敌,城破身亡。黄虞龙,兴修水利,拓荒开垦,守土安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乾隆四十年(1775年),赐谥“节愍”,祀忠义祠。
  • 大魏曹孟德

    大魏曹孟德

    到底是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山。还是诸葛出世,妖星陨落。什么?你欺我大魏帝国没有猛将!你难道不知我大魏帝国新增猛将死忠吕布,未死的古之恶来典韦。什么你欺我大魏帝国没有谋士,你难道不知道我的郭嘉没死吗?重用的毒士贾诩,内政好手荀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水卿相

    一水卿相

    将军与公主的故事自古流传,慕言公主和将军贺盏青梅竹马,乱世终是将他们分离。
  • 生时唯安

    生时唯安

    一间勉强付租的老式房子,一台老化的不成样子的摩托车,一份好友店面的服务员工作,,这是李谙的全部家当和生活。如果你还没见过古怪的人,就去看看李谙。她身无分文,她不谙世事。她什么都不在乎。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快速地占领了她老房子的一席之地,她的生活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沉默寡言的她遇上一个高智商骗子,又该如何应对?
  • 重生九零之神医辣媳有异能

    重生九零之神医辣媳有异能

    前世,凉又轻猪油蒙了心,厌恶嫌弃那个粗鲁臭男人。双双殒命之时,才明白他深爱自己。重生归来,再遇深爱之人,她拥有超强异能,无人能敌,却只甘愿做他的小小妻子。当他的专属小医师,小厨娘,小毛毯!继母亲爹为了钱逼她嫁给瞎眼丑陋的老鳏夫,她自作主张倒贴嫁了带着拖油瓶弟妹,一身伤病瘸了腿的男人。别人以为凉又轻蠢,只有她自己明白,那个男人对事业一腔热血,对她一片真心,还是只巨型潜力股!妙手治腿,发家致富,教育弟妹,奔向小康,拳打人渣,脚踢极品!顺便再生个娃!她人前狂霸酷炫拽!人后……是老公的小娇娇。“凉又轻同志,你昨天是不是又出去捶人了?”“老公,是他们先动的手的!”“媳妇儿,手拿来,我给你揉揉。”
  • 寸道

    寸道

    方寸之道非大道,却不输于大道。以方寸之功,可敕丈高邪魔。方寸之术非道术,却不弱于道术。以寸脉之力,能破奇术万千。-------------------------------------新书求关爱,求收藏,有的帮忙多砸两张。孚尘拜谢!--------------------------------------
  • 恶灵附身之血源

    恶灵附身之血源

    原本生机勃勃的城市,却因为一个精神病人的研究,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梦境与现实已经模糊了界限,真实与虚幻已经难以分辨,在这个世界里信任已经不复存在,连最亲近的人都可能随时背叛你,人类所能相信的大概只剩下自己的灵魂……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